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强 崔小丽 +4 位作者 蒋锋 胡军 李志伟 刘军 张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显示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T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初级卒中中心转入、桥接、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OAST)分型、出血性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NIHSS评分、术后第3天NIHSS评分是影响M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第3天NIHSS评分较高会增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MT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临床应充分关注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吉云鹏 刘泳欣 +1 位作者 何爽 张云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77-80,8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并根据术后90 d功能独立性分为无效再通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6分]和有效再通组(mRS评分为0~2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93例患者发生无效再通,83例患者为有效再通。无效再通组与有效再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出血转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高NIHSS评分(OR=0.815,95%CI:0.760~0.874,P<0.001)和缺血时间(OR=1.232,95%CI:1.020~1.488,P=0.030)是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较高,而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高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和出血转化是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其中入院高NIHSS评分和缺血时间是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闭塞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