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直肠黏膜下内口瘘疗效分析
1
作者 罗明雷 卢红阳 马传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RAF)治疗直肠黏膜下内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直肠黏膜下内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RAF)治疗直肠黏膜下内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直肠黏膜下内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出血及感染等情况。结果:2组在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7d和15d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感染、肛门失禁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45±3.56)d,短于对照组的(36.28±5.58)d(P<0.05)。结论:改良ERAF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黏膜下内口瘘均疗效显著,但改良ERAF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及肛门失禁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下瘘 改良肛门直肠黏膜推移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