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廖贵清 侯劲松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及程度、2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颌面部水肿和头晕症状程度轻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持续时间缩短。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2 .6%和 5 3 .3 % ,局部复发率 5 .1% ;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5 .2 %和 5 7.8% ,局部复发率 4.8%。二者 3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临床疗效相近 ,术后并发症轻 ,且能保存颈内静脉 ,为可能的再次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肿瘤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
下载PDF
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加杰 郑传铭 +10 位作者 张怡宁 丁玲玲 郭海巍 谭卓 王佳峰 蒋烈浩 孙志强 忻莹 张琬琛 邵程莹 葛明华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GUA-MRND)在经过选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外科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GUA-MRND)在经过选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的48例PTC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UA-MRND(腔镜组n=16)和采用单侧传统开放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MRND)(开放组n=32)。腔镜组:男2例,女14例,年龄(30.56±9.82)岁;开放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9.78±15.35)岁。比较分析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腔镜组患者年龄(P=0.050)显著小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P<0.001)、术后引流量(P=0.001)方面腔镜组显著高于开放组,两组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颈前吞咽不适(P=0.018)及切口满意度(P=0.000)评估方面较开放组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副神经运动功能异常、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术后淋巴漏或乳糜漏及术后3个月锁骨上区域麻木的发生率上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Ⅱ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低于开放组(P=0.001),Ⅲ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开放组(P=0.004)。腔镜组区域清扫平均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levelⅢ(35.5%)、levelⅥ(28.59%)、levelⅣ(23.21%)、levelⅡ(7.18%)和levelⅤ(7.12%)。区域清扫平均效能值提示GUA-MRND对于levelⅢ、levelⅥ和levelⅣ组淋巴结的清扫具有较高的清扫效能。结论对经过选择的PTC单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初步研究认为应用GUA-MRND治疗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美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腔镜手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 甲状腺癌 腋窝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