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葛强 韦兰 田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589-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1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分为参考组(50例,常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与改良组(50例,直肠...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1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分为参考组(50例,常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与改良组(50例,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比手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引流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随访2个月,对比术前和2个月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统计切口不愈合、肛瘘形成率、高位肛瘘形成率。结果疼痛评分在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和参考组术后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各组组内每2个时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改良组引流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1)。2个月后两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均降低(P<0.01),且改良组低于参考组(P<0.01)。改良组随访期间切口不愈合发生率与参考组相近(P>0.05),前者肛瘘形成率和高位肛瘘形成率均低于后者(P<0.05,P<0.01)。结论采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保护肛门括约肌,减少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腔内超声 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 改良切开引流术 肛瘘
原文传递
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 李荣祥 贺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100%,(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17·3±2·5)d,P<0·01;但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直肠壁内脓肿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开引流术 直肠壁内脓肿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感染性皮脂腺囊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代淑敏 刘文明 刘玉树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3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感染性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感染性皮脂腺囊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切开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比较2...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感染性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感染性皮脂腺囊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切开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比较2组治疗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及切口瘢痕宽度。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00(12.00,18.50)、15.00(12.75,21.25)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切口瘢痕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感染性皮脂腺囊肿疗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复发率,避免二次手术,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开引流术 皮脂腺囊肿 感染 临床应用 复发率 瘢痕
下载PDF
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孙林梅 胡建生 +2 位作者 张永丽 刘丹 张欣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9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三间隙引流术(TCC)治疗,对照组A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三间隙引流术(TCC)治疗,对照组A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B采用切开根治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肛门功能情况、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对照组B的肛门Wexner评分高于试验组及对照组A(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A的肛门Wexner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三组的术后7 d VAS评分、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C治疗肛周脓肿可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缩短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开引流术 切开引流术 切开根治 肛周脓肿
下载PDF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金元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8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析高位肛周脓肿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5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析高位肛周脓肿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5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I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6%,随访复发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17.8%、7.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I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整体优于常规切开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脓肿 切开引流术 改良I期切开挂线引流术
下载PDF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伍炎俊 莫健文 陈少娴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4±4.0)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0±5.8)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42/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4%(35/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 高位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一期根治术与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比较
7
作者 韦宁 胡深陆 +2 位作者 吴康杨 宋佳 陈艳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肛周脓肿患者施行一期根治术与二期切开引流术对瘘管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予一期根治术治疗,比... 目的比较肛周脓肿患者施行一期根治术与二期切开引流术对瘘管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予一期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动力学、肛门控便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以及治疗后瘘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动力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优,Wexner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VEGF、IL-6、TNF-α表达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瘘管发生率(5.4%,2/37)低于对照组(22.2%,8/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一期根治术能更好地改善肛周脓肿患者的肛门动力学、肛门控便能力,降低瘘管的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一期根治 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处理
下载PDF
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严茜 马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9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术前及术后7d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对照组直肠静息压均降低,而术后1个月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升高,血清MDA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SOD水平更高,MDA水平更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68%)(均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创面愈合,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较小,同时能够减轻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脓肿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 传统切开引流术 个性化心理护理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