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改良位冠扫诊断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罗远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CT改良位冠扫诊断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3例2001年至2008年采用不同扫描方式扫描的鼻骨骨折病例,比较它们的影像效果。结果CT冠扫结合重建明显比横断层扫描效果好,且容易发现合并损伤;使用了改良位冠扫时,不需重建能明... 目的探讨CT改良位冠扫诊断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3例2001年至2008年采用不同扫描方式扫描的鼻骨骨折病例,比较它们的影像效果。结果CT冠扫结合重建明显比横断层扫描效果好,且容易发现合并损伤;使用了改良位冠扫时,不需重建能明确诊断。结论鼻骨CT横断层面扫描仍有个别病例漏诊。鼻骨CT冠扫显示鼻骨骨折更清晰更全面,无一漏诊。鼻骨CT改良位冠扫无需重建,真实直观显示骨折,能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冠扫 重建 改良
下载PDF
改良位体位设计在骨盆投照方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暴云锋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50-551,共2页
在以往的骨盆X线体位设计中,尤其在模拟影像时代,由于技术及成本关系,部位多以单个髋关节投照居多,随着CR、DR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以往的常规骨盆投照体位已不再实用,骨盆改良位的使用更有利于对整个骨盆区域的各种疾患的对比和诊断[1,2]... 在以往的骨盆X线体位设计中,尤其在模拟影像时代,由于技术及成本关系,部位多以单个髋关节投照居多,随着CR、DR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以往的常规骨盆投照体位已不再实用,骨盆改良位的使用更有利于对整个骨盆区域的各种疾患的对比和诊断[1,2]。并有推广的价值。1骨盆解剖1.1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的、是人和哺乳动物特有的环状骨架。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人的骨盆可分为前上方的大骨盆和后下方的小骨盆。在前后正位X线片上可见所有的重要标志,其中有很多的点或线需要我们熟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改良 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的清洁灌肠卧位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徐火枝 吴杰 《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第10期31-32,共2页
报告一种新的清洁灌肠卧位———头低臀高侧卧位 ,并对该卧位在临床使用中 5 0例病人在肠道清洁情况、灌肠次数、总的灌肠量、术后血便上与传统侧卧位 5 0例病人作了比较 ,发现上述指标 2种卧位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头低... 报告一种新的清洁灌肠卧位———头低臀高侧卧位 ,并对该卧位在临床使用中 5 0例病人在肠道清洁情况、灌肠次数、总的灌肠量、术后血便上与传统侧卧位 5 0例病人作了比较 ,发现上述指标 2种卧位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头低臀高侧卧位明显优于传统单纯侧卧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灌肠 改良 头低臀高侧卧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素雷 袁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截石位;观察组实施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截石位;观察组实施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记录2组截石位前后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变化,统计比较2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截石位后60 min、120 min和截石位改平卧位后10 min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早期改良良肢位摆放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5
作者 费雅雅 顾艳 +1 位作者 徐希德 秦殊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650-652,655,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改良良肢位摆放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脑出血偏瘫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良肢位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良肢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 目的观察早期改良良肢位摆放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脑出血偏瘫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良肢位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良肢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及平衡能力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改良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早期改良良肢位摆放可有效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改良良肢 脑出血 偏瘫 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外科术后体位改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唐锐 姜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目的:通过术后体位改良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通过对600例外科颈丛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组,颈丛麻醉观察组术后予垫枕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坐卧位,对照组采用平卧位;... 目的:通过术后体位改良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通过对600例外科颈丛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组,颈丛麻醉观察组术后予垫枕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坐卧位,对照组采用平卧位;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后予垫枕自由卧位,并下肢从末梢向心方向按摩,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体位护理,去枕平卧6~8小时;椎管内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术后予低枕平卧位2小时后改为15°~30°侧卧位,并按摩下肢,从末梢向心脏方向按摩,对照组按教课书要求去枕平卧6~8小时;全麻观察组于术后给予垫枕采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自由卧位,对照组去枕平卧6~8小时,头偏向一侧。结果:两组生命体征均平稳;呕吐、头痛、头晕、颈肩腰背疼痛、下肢麻木酸困不适感比较及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舒适;睡眠时间比较观察组为7.12±1.05小时,对照组为5.23±1.14小时;腹胀程度比较(P=0.773),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P=0.564)均无差异。结论: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别给予术后垫枕、改变卧位、下肢按摩等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疲劳,有利于早期引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保证睡眠,增加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术后体 改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联合加速康复外科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罗艳 帅永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9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截石位...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9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截石位+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ERAS,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四项,健康调查简表得分(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舒适度(心理、社会文化、生理和环境四个维度)得分较高,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短;股静脉流速较快,PT、aPTT、TT及Fbg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均对照组高,下肢感觉、活动、静脉充盈异常及血栓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ERAS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 子宫切除 血栓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海燕 腾艳芬 +4 位作者 李美清 马育璇 韦南茉 廖冰野 罗桂元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2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宫切除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截石位,单纯使用绿...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2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宫切除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截石位,单纯使用绿洲立体轮廓垫保护小腿及腘窝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调整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使用绿洲立体轮廓垫和自制棉套保护小腿及腘窝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足背温度,足部皮肤颜色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足背温度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足部皮肤苍白、压红,疼痛、肿胀麻木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保护小腿及腘窝处可有效预防下肢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改良截石 自制棉套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截石位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小丽 孙张萍 杨金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术中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比较患者的舒适度、术中血压变化及... 目的比较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术中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比较患者的舒适度、术中血压变化及术后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舒适度0级2例、1级17例、2级11例;术中血压升高11例;术后头痛发生2例。观察组舒适度0级17例、1级9例、2级4例;术中血压升高5例;术后头痛发生1例。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术中血压变化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抬高截石位符合人体脊柱弯曲的生理要求,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艳茹 吴洪波 周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0期2263-2266,共4页
目的探察改良俯卧位护理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ARDS的专业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 目的探察改良俯卧位护理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ARDS的专业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传统俯卧位护理方案干预,研究组采取改良俯卧位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后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胸肺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并对比2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俯卧位干预前CVP、MAP、HR、R、C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俯卧位干预后,CVP、MAP、HR无明显变化,R升高,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Cst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意外脱管、呕吐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俯卧位护理策略,改良俯卧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ARDS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呕吐发生率,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护理 传统俯卧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力学
下载PDF
改良斜轴位磁共振成像扫描在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庄志雄 许新明 +2 位作者 曹欣荔 欧忠耿 马光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96,共7页
目的评估改良斜轴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从该院预行踝关节镜检查的住院患者中招募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踝关节常规轴位及改良斜轴位MRI检查... 目的评估改良斜轴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从该院预行踝关节镜检查的住院患者中招募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踝关节常规轴位及改良斜轴位MRI检查,利用MRI图像评估距腓前韧带损伤,对比上述检查对韧带全长的显示效果,利用ICC指数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以踝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上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招募91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2例,平均(34.6±13.2)岁。常规轴位MRI显示,效果与改良斜轴位M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者A:Z=-4.987,P=0.000;观察者B:Z=-4.084,P=0.000),斜轴位MRI检查观察者间ICC指数为0.943,95%CI:0.902,0.987。共有6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距腓前韧带损伤。改良斜轴位M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观察者A分别为92%、97%、86%、98%和95%;观察者B分别为95%、94%、91%、97%和95%。结论对于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改良斜轴位MRI检查具有很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以及突出的诊断价值,可以较好地显示韧带全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损伤 改良斜轴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阳 王双 +2 位作者 李玲 侯铭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治疗30 min后(T1)、治疗24 h后(T2)、治疗48 h后(T3)及治疗结束(T4)的呼吸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情况、治疗整体舒适度(VAS评分)、呼吸困难评分(Borg量表)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T1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T4时间点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俯卧位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管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气管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Bor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时间点对照组整体舒适度评分高于T0时间点,Borg评分低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损伤部位发生总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可改善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提升体位维持时间及舒适度,降低辅助通气时长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改良俯卧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室 重症护理
下载PDF
鼻骨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军 潘阿善 +4 位作者 黄贤华 黄田业 谢齐 叶艳 赵徐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改善CT扫描技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CT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和CT诊断的鼻骨骨折病人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HRCT横断位和改良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T改良冠状位显示鼻骨孔35对,优于横断面扫描(显示20对);6... 目的改善CT扫描技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CT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和CT诊断的鼻骨骨折病人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HRCT横断位和改良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T改良冠状位显示鼻骨孔35对,优于横断面扫描(显示20对);60例鼻骨骨折中改良冠状位扫描检出鼻骨骨折58例(96.7%),高于横断位检出(42例,70%),但鼻区并发症检出(17例)明显低于横断位(46例)。结论改良冠状位HRCT扫描可以提高鼻骨骨折检出率,结合横断位则更好,并可以提高鼻区并发症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CT 诊断 改良冠状扫描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位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慧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位并发症及身体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患者体位护理方式分为传统组(2010年5月~2012年4月传统截石位患者)与改良组(2012年5月~2014年5月改良截石位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位并发症及身体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患者体位护理方式分为传统组(2010年5月~2012年4月传统截石位患者)与改良组(2012年5月~2014年5月改良截石位患者),各20例,分析术后48 h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及身体舒适度。结果改良组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身体舒适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截石位能减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身体舒适度,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改良截石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汤晓芬 张丽青 +1 位作者 郑冬华 武志刚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8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先截石位逆行插管再改斜仰卧位行微创经皮肾... 目的探讨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先截石位逆行插管再改斜仰卧位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不适反应及体位摆放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头晕、恶心、呕吐不适症状明显减少,观察组体位安置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采用斜仰卧位联合改良截石位减少患者不适反应,缩短体位摆放耗时,对确保手术安全和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 舒适度
下载PDF
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玲珍 陈金耀 +3 位作者 蔡骅 康晓莉 吴杨 杜振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探讨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8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复合型截石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所耗费时间及体力强度;施术者满意... 探讨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8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复合型截石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所耗费时间及体力强度;施术者满意度;体位摆放前后、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位摆放耗费的时间(P<0.05)及体力均减少,施术者满意度提高(P<0.05),体位摆放前后及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小(P>0.05)。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中,因增强了术中体位摆放的稳定性、提高施术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且术中患者体位一直维持在水平功能位,从而避免了手术前后体位变动过大而造成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改良截石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艳菊 杜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87-338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6例,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取改良截石位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截石位手术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6例,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取改良截石位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截石位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种腹腔镜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可扩大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良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可以较容易地控制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 腹腔镜手术 妇科疾病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截石位配合穴位注射对减轻产痛缩短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叶静君 刘勇 +1 位作者 陈兵 龚晓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索改良截石位阴道分娩与第一、二产程所需时间的关系及阿是穴穴位注射减轻产痛的效果。方法 :对 12 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 (应用改良截石位配合阿是穴穴位注射减轻产痛行阴道分娩 )和对照组 (传统方法阴道分... 目的 :探索改良截石位阴道分娩与第一、二产程所需时间的关系及阿是穴穴位注射减轻产痛的效果。方法 :对 12 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 (应用改良截石位配合阿是穴穴位注射减轻产痛行阴道分娩 )和对照组 (传统方法阴道分娩 ) ,进行临床动态观察。结果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 (观察组B除外 )和总产程均明显缩短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应用阿是穴穴位注射减轻产痛 ,减痛有效率 10 0 %。结论 :改良截石位配合阿是穴穴位注射能减轻产痛 ,缩短第一、二产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分娩法 注射法 产痛 陈是穴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全麻术后患者改良卧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熊欢 褚彦香 +1 位作者 郭敏 杨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全麻术后患者改良卧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按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卧位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比较两组术后0~3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全麻术后患者改良卧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按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卧位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比较两组术后0~30 min、30 min^2 h、2~4 h、4~6 h恶心呕吐、头痛、颈椎疼痛、腰肌酸痛、切口疼痛、并发症等情况及生命体征和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6 h恶心呕吐、头痛、颈椎疼痛、腰肌酸痛、切口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压疮、切口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观察组6 h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全麻术后患者改良卧位中的应用,可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切口引流,提高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甲状腺手术 全麻 改良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婉琳 付敏 +2 位作者 夏兰 李林 龙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收治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收治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分别采取传统俯卧位通气与改良俯卧位通气,改良俯卧位通气在传统俯卧位通气基础上采用翻身床调整至头高脚低30°,左、右30°倾斜交替进行,每个体位维持2 h,16 h后改为仰卧位。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压力性损伤、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俯卧位通气16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氧合指数、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36.36%(12/33)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其中Ⅰ期9例,Ⅱ期3例;观察组9.09%(3/33)发生了Ⅰ期压力性损伤,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24%(8/33)、观察组6.06%(2/33)患者发生了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无不良影响,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压力性损伤 误吸 血气分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