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菌糠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巍 朱晓莲 张丽青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开发廉价、高效、环保的亚甲基蓝吸附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改性剂,对菌糠进行改性,吸附处理水中的亚甲基蓝.通过动力学拟合、ATR-FTIR和SEM分析,探讨改性菌糠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研究改性菌糠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 为开发廉价、高效、环保的亚甲基蓝吸附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改性剂,对菌糠进行改性,吸附处理水中的亚甲基蓝.通过动力学拟合、ATR-FTIR和SEM分析,探讨改性菌糠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研究改性菌糠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及吸附时间对改性菌糠吸附处理水中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菌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较未改性菌糠明显增强;提高溶液p H和吸附时间可以增加改性菌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当改性菌糠投加量为4 g/L、溶液pH为10、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对100 mg/L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可达23.21 mg/g,脱色率可达93.18%;改性菌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方程,说明其为物理吸附;改性菌糠的重复利用性好,再生3次后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仍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亚曱基蓝 吸附机理 脱色率 重复利用性
下载PDF
改性菌糠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友文 杨兴 +3 位作者 李萍 李海瑜 张庆乐 张丽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以菌糠吸附结晶紫能力为基础,分别用硫酸铵、草酸铵、丙二酸和氢氧化钠对菌糠进行化学改性,最终确定NaOH为最佳改性剂。探讨改性菌糠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确定NaOH改性菌糠的最优条件:NaOH浓度为0.3mol/L、改性时间为90min。改性后,菌糠... 以菌糠吸附结晶紫能力为基础,分别用硫酸铵、草酸铵、丙二酸和氢氧化钠对菌糠进行化学改性,最终确定NaOH为最佳改性剂。探讨改性菌糠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确定NaOH改性菌糠的最优条件:NaOH浓度为0.3mol/L、改性时间为90min。改性后,菌糠对结晶紫的脱色率和吸附量增大到94.34%、19.18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以单层为主。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结晶紫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下载PDF
植酸改性银耳菌糠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林禄 黄嘉芳 +1 位作者 杨发福 黄剑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5-157,共3页
从食用菌废弃物菌糠的有效循环再利用出发,采用植酸对银耳菌糠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富含大量羟基、磷酸基、羰基等活性基团的菌糠基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应用于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以亚甲基蓝脱色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 从食用菌废弃物菌糠的有效循环再利用出发,采用植酸对银耳菌糠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富含大量羟基、磷酸基、羰基等活性基团的菌糠基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应用于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以亚甲基蓝脱色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吸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下,植酸改性银耳菌糠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达98.68%,比未改性菌糠的脱色率提高了2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改性银耳 亚甲基蓝
下载PDF
植酸改性银耳菌糠及其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郑林禄 苏佳欣 +1 位作者 杨发福 黄剑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从食用菌废弃物菌糠的有效循环再利用出发,采用植酸对银耳菌糠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富含大量羟基、磷酸基、羰基等活性基团的菌糠基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应用于冶金废水中重金属(铜)的吸附。以铜离子吸附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 从食用菌废弃物菌糠的有效循环再利用出发,采用植酸对银耳菌糠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富含大量羟基、磷酸基、羰基等活性基团的菌糠基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应用于冶金废水中重金属(铜)的吸附。以铜离子吸附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吸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下,植酸改性银耳菌糠对铜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8.91%,比未经改性菌糠的吸附率提高2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改性银耳 重金属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