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丽萍 谭忆秋 董泽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7-612,共6页
以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实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评价指标,针对同一种油源、不同标号的基质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结构和掺量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结构对SB... 以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实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评价指标,针对同一种油源、不同标号的基质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结构和掺量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结构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影响不大;而改性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受到基质沥青标号的限制,基质沥青的标号越大,掺量对低温性能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改性剂结构 改性剂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道路用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颖 辛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5-259,共5页
在介绍聚合物改性沥青共混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测试结果,确定采用圆盘锯齿式搅拌器作为反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共混设备。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对于成套设备的一次制备量是聚氨酯改性沥青软化点的显著影响因... 在介绍聚合物改性沥青共混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测试结果,确定采用圆盘锯齿式搅拌器作为反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共混设备。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对于成套设备的一次制备量是聚氨酯改性沥青软化点的显著影响因素;其次为搅拌器转速和共混温度。结合不同改性剂掺量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聚氨酯改性沥青试验室制备工艺参数为:采用配套的115mm容器和80mm叶轮,共混温度为175℃,圆盘锯齿式搅拌器转速为1 400rpm,一次搅拌量为300g,改性剂掺量为4.27%。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聚氨酯改性沥青耐高温、耐老化,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尤其是车辙因子G*/sinδ和15℃动态模量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普通聚合物改性沥青,并满足高模量沥青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圆盘锯齿式搅拌器 正交试验 反应型 改性剂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及改性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鄂宇辉 《北方交通》 2007年第8期23-25,共3页
SBS改性沥青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改性剂掺量与改性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无法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及相关理论分析,最终确定检测与控制方法。
关键词 SBS 改性沥青 改性剂 改性效果
下载PDF
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优化活化胶粉/SBR复合改性沥青掺量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东坡 潘志强 +1 位作者 王宏光 杜文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用灰关联分析对沥青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关联度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得出各改性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可以很好地对沥青改性剂的掺量进行优化;当废食用油掺量为10%、废胶粉掺量为10%、SBR掺量为5%时,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最优,且关联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仅为2.45%,拟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胶粉 丁苯橡胶 响应面法 灰关联分析 复合改性沥青 改性剂
下载PDF
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白玉凤 王楠楠 《山西交通科技》 2020年第2期22-24,35,共4页
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沥青的三大指标测试对不同掺量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沥青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废旧塑料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旧塑料改性沥青... 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沥青的三大指标测试对不同掺量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沥青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废旧塑料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可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但随着废旧塑料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逐渐降低。因此,改性沥青中废旧塑料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应为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废旧塑料 改性剂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改性剂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亚平 冯旭阳 +1 位作者 曾勇 牛艳辉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研究了改性剂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相位角的影响,并建立不同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相位角主曲线。结果表明,AP-8增强剂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及降低相位角的效果明显;综合考虑性能改善和...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研究了改性剂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相位角的影响,并建立不同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相位角主曲线。结果表明,AP-8增强剂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及降低相位角的效果明显;综合考虑性能改善和工程经济性,推荐AP-8最佳掺量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沥青混合料 改性剂 动态模 相位角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微观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雪娟 易柳 +1 位作者 丁勇杰 苏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5-182,共8页
改性剂掺量是影响改性沥青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从微观层面上探究这种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此,选择了四种常见的聚合物改性剂SBS、SBR、PE和EVA,改变改性剂的掺量,构建改性沥青分子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别计算出改性沥... 改性剂掺量是影响改性沥青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从微观层面上探究这种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此,选择了四种常见的聚合物改性剂SBS、SBR、PE和EVA,改变改性剂的掺量,构建改性沥青分子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别计算出改性沥青模型的溶解度参数、相互作用能、自由体积及径向分布函数,借此研究改性剂掺量对改性剂与沥青微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改性剂掺量增多时,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降低,但是却有利于在沥青内部形成网状结构,相互作用能增强。此外,由于改性剂会发生溶胀,掺量的增加会使得体系内部的自由体积降低,结构更加紧密;从径向分布函数来看,掺量的增加会导致改性剂与小分子之间的聚集作用减弱,原子间的结合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剂 分子动力学 溶解度参数 相互作用能 自由体积 径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TPS改性剂对高黏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汤俊卿 陈伟康 +1 位作者 刘兵 顾兴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共8页
为进一步量化高黏改性剂对高黏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基质沥青里添加不同剂量的TPS高黏改性剂来制备改性沥青,并对比不同改性沥青软化点、25℃针入度、5℃延度、60℃动力黏度等流变指标。研究表明TPS高黏改性剂掺量对沥青软... 为进一步量化高黏改性剂对高黏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基质沥青里添加不同剂量的TPS高黏改性剂来制备改性沥青,并对比不同改性沥青软化点、25℃针入度、5℃延度、60℃动力黏度等流变指标。研究表明TPS高黏改性剂掺量对沥青软化点、5℃延度和60℃动力黏度影响显著,三者均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针入度则与TPS高黏改性剂没有显著关系;TPS高黏改性剂掺量从8%增加到10%的过程中,高黏改性沥青的软化点、5℃延度和60℃动力黏度会显著提升;TPS高黏改性剂掺量达到10%后,改性沥青会出现明显的不稳定现象,三大指标和60℃动力黏度各平行试件之间的标准差会显著上升;不同类型改性剂对沥青黏聚黏结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一样,合理选择改性剂能显著改善沥青的性能。另外试验结果还证明,提高剪切速率和剪切时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验室内制成的高掺量改性沥青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性能 高黏改性剂 改性沥青 改性剂 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SBS改性剂掺量对沥青与集料黏附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甘新立 张文利 +1 位作者 李杰 唐晖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7-361,共5页
为研究SBS改性剂掺量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采用液体表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改性剂掺量、不同温度下的SBS改性沥青的表面张力,分析了SBS改性剂掺量和温度对沥青表面张力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掺量和温度下SBS改性沥青与... 为研究SBS改性剂掺量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采用液体表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改性剂掺量、不同温度下的SBS改性沥青的表面张力,分析了SBS改性剂掺量和温度对沥青表面张力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掺量和温度下SBS改性沥青与玄武岩石料基材的接触角,并计算了黏附功,以黏附功大小对SBS改性剂掺量对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SBS改性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与石料基材间的接触角显著上升,但SBS改性剂的掺量并没有对接触角产生显著影响;沥青与石料基材间的黏附功随SBS改性剂掺量出现了小幅增加,但在较高温度下,沥青与石料基材的黏附功基本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改性剂 表面张力 接触角 黏附功
原文传递
不同SBS改性剂掺量下的沥青改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聪 《山东交通科技》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主要从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下的相位角研究不同SBS改性剂掺量下的改性效果。研究表明,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与其在制作过程中剪切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改性剂掺量越多,所需的剪切时间越长,才能达到有效的改性效果。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改性剂 改性效果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松 张泽文 郭江庆 《交通科技》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运动粘度、老化延度与沥青路用性能紧密相关 ,基质沥青质量、改性剂品种和掺量、加工工艺、运输及使用方法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为快速有效控制改性沥青质量应采取日常抽检和定期全套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道路建筑材料 SBS改性沥青 控制 改性剂 沥青试验 加工工艺
下载PDF
NSiP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强强 周聪 《中国港湾建设》 2022年第10期55-58,64,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采用掺量为0.2%、0.4%和0.6%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NSiP)制备了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黏度计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分别评价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基于MSCR试验中3.2kPa下的应... 为了研究纳米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采用掺量为0.2%、0.4%和0.6%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NSiP)制备了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黏度计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分别评价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基于MSCR试验中3.2kPa下的应变恢复百分比和BBR试验中的劲度模量指标,分别得到了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的老化因子,并对其进行拟合。此外,采用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在0.2%、0.4%和0.6%的NSiP的改性条件下,经过0.4%NSiP改性后沥青的综合性能更好,NSiP粉末可以改善沥青的老化性能,MSCR老化指标和BBR老化指标很好的线形关系,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纳米二氧化硅 沥青性能 沥青混合料性能 改性剂
下载PDF
SBS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兆力 曹贵 张星宇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3,共2页
为了研究SBS改性剂的微小变量对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对其模量变化和内聚能变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不同剂量的改性沥青性能的进行研究,选择利用DSR测试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内聚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常规... 为了研究SBS改性剂的微小变量对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对其模量变化和内聚能变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不同剂量的改性沥青性能的进行研究,选择利用DSR测试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内聚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三大指标很难对微小变量的改性沥青进行性能优劣区分,采用DSR进行温度扫描则发现,4.5%掺量时候的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最小,而采用DSR进行直接拉伸时,则发现改性沥青的内聚能随着改性剂掺量的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改性剂 温度敏感性 内聚能
原文传递
KZD-I改性剂掺量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仁杰 李永海 +1 位作者 刘可 孙超 《湖南交通科技》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充分了解改性剂KZD-I性质的基础上,制备不同掺量的KZD-I改性沥青,并对基质沥青及3种改性剂掺量的KZD-I改性沥青进行常规试验研究,同时制备油石比为4.2%的SBS和KZD-I改性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 在充分了解改性剂KZD-I性质的基础上,制备不同掺量的KZD-I改性沥青,并对基质沥青及3种改性剂掺量的KZD-I改性沥青进行常规试验研究,同时制备油石比为4.2%的SBS和KZD-I改性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经KZD-I改性后,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优良,高温抗车辙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D-I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改性剂 性能
下载PDF
Thiopave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吉国 黄蛟 《西部交通科技》 2019年第2期36-38,72,共4页
文章通过系列实验,分析了不同Thiopave改性剂掺量、改性时间、应力作用时间和温度对Thiopave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Thiopave改性沥青新材料的推广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改性剂 改性时间 应力作用时间 温度 物理力学性能 影响规律
下载PDF
线型SBS改性沥青制备方案研究
16
作者 殷巍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2期I0016-I0017,共2页
本文针对SBS改性沥青制备中的关键环节,在室内通过对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发育时间等多个关键参数进行试验,对生产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基本的性能指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合理的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在研究中采用正交化试验方法,同... 本文针对SBS改性沥青制备中的关键环节,在室内通过对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发育时间等多个关键参数进行试验,对生产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基本的性能指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合理的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在研究中采用正交化试验方法,同时考虑多种因素,研究各个因素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的工艺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SBS改性沥青 加工工艺 最佳加工温度 时间 改性剂
下载PDF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干线公路养护工程沥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旻 《上海公路》 2021年第4期11-15,M0003,共6页
SBS改性沥青作为优质的路面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优良的抗水损害性能和更好的弹性和抗蠕变性能,可有效防治车辙、裂缝等早期病害。近年来,由于SBS价格昂贵,在生产沥青时往往会减少SBS剂量或使用替代产品,致使SB... SBS改性沥青作为优质的路面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优良的抗水损害性能和更好的弹性和抗蠕变性能,可有效防治车辙、裂缝等早期病害。近年来,由于SBS价格昂贵,在生产沥青时往往会减少SBS剂量或使用替代产品,致使SBS改性沥青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路面质量。现通过对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干线公路养护工程沥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SBS改性剂掺量检测和相似度比对的基本原理和质量控制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SBS改性剂检测 相似度比对
下载PDF
温拌沥青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宗年 《交通世界》 2020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介绍了温拌沥青在高速公路施工应用的主要试验设备,探究温拌沥青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方式,包括选择原材料,使用EC-120改性沥青,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置最佳油石比与最佳温拌改性剂掺量,分析了温拌沥青技术施工应用... 介绍了温拌沥青在高速公路施工应用的主要试验设备,探究温拌沥青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方式,包括选择原材料,使用EC-120改性沥青,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置最佳油石比与最佳温拌改性剂掺量,分析了温拌沥青技术施工应用环境,工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高速公路 最佳油石比 温拌改性剂
下载PDF
基于TFOT试验的SBS改性剂掺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房士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1-266,共6页
为准确检测SBS改性剂的掺量,保证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163、168、173、178、183℃的TFOT试验,研究改性剂掺量分别为1%、2%、3%、4%、5%的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135℃运动黏度、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不... 为准确检测SBS改性剂的掺量,保证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163、168、173、178、183℃的TFOT试验,研究改性剂掺量分别为1%、2%、3%、4%、5%的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135℃运动黏度、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延度随老化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采用5℃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结果表明:利用5℃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剂 TFOT试验 延度 老化温度
下载PDF
基于分波段三维解析法的SBS掺量高精度检测研究
20
作者 林志平 夏俊吾 +1 位作者 虞元茂 俞梓安 《福建建筑》 2022年第3期122-125,共4页
FTIR是工程中检测SBS改性沥青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由于SBS改性沥青成分复杂,SBS改性沥青的FTIR图谱分析较为困难。检测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及其他稳定剂的红外光谱图,对比标定出SBS改性剂的特征峰位置。其次依据SBS改性剂的特征峰位置... FTIR是工程中检测SBS改性沥青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由于SBS改性沥青成分复杂,SBS改性沥青的FTIR图谱分析较为困难。检测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及其他稳定剂的红外光谱图,对比标定出SBS改性剂的特征峰位置。其次依据SBS改性剂的特征峰位置对常规检测方法600-4000 cm^(-1)全波段进行分段化,降低非有效波段的干扰,同时在原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增加空间夹角变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三维红外图像数据处理,提升精度。研究表明:波数967 cm^(-1)处的吸收峰是SBS改性剂区别于其他改性剂的特征峰;通过计算967 cm^(-1)吸收峰面积,可以检测出SBS改性剂的掺量;与传统的红外光谱图二维解析方法相比,研究提出的红外光谱分波段三维解析法,检测结果与真实值偏差仅为0.09%,检测精度提升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红外光谱 分波段三维解析法 SBS改性剂 高精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