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运兰 张蕾 田志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A)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行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心肌桥(MB)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A)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行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心肌桥(MB)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MB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无收缩压迫组32例、轻度收缩压迫组56例以及重度收缩压迫组72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的壁冠状动脉管腔密度差异(MCA-COD)、冠状动脉腔内强化梯度(TAG)和标化TAG值以及MB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标化TAG、MCA-COD以及MB长度对收缩压迫MB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随着收缩压迫程度增加,患者TAG、标化TAG值逐渐下降,MCA-COD以及MB长度逐渐增大;重度收缩压迫组与轻度收缩压迫组、无收缩压迫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检查MB是否伴有收缩期压迫方面,MCA-COD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标化TAG和MB长度更高,且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伴重度收缩压迫时的诊断价值更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轻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68~0.864);对重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8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99~0.890),相比各指标单独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结论MCA-COD、标化TAG以及MB长度作为基于IRA的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CCTA检查指标,对于评估伴收缩压迫MB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 收缩压迫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评估心肌桥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兵 侯博 +2 位作者 张世斌 张建良 李进中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度压迫组(141例)、显著压迫组(74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前降支(LAD)、血管密度梯度(TAG)、TAG校正值(TAGs)、MCA血管密度差(MCA-COD)及MB深度和长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AGs、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3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患者TAG、TAGs、MCA-COD值随收缩期压迫程度增加而依次降低,且不同组间TAG、TAGs、MCA-C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MB深度、MB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Gs和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AUC分别为0.844、0.815(P<0.05),二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35(P<0.05),联合评估效能更高。结论CCTA可用于定量评估MB患者收缩压迫程度,且TAGs、MCA-COD联合评估MB显著性收缩压迫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壁冠状动脉 收缩压迫程度 定量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