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2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的多中心回顾调查分析 被引量:194
1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5-662,共8页
目的了解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早期预防BPD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0家NICU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胎龄〈37周且存活≥28d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了解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早期预防BPD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0家NICU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胎龄〈37周且存活≥28d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后28d是否用氧(〉21%)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28d未用氧为非BPD组;生后持续用氧≥28d为BPD组。计算各个胎龄BPD发病率;从数字表中随机选取360例非BPD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对两组患儿生后10d内的总液体量、热卡摄人以及体重下降的百分比进行了组间比较。同时根据卅生时胎龄在生后不同日龄进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即如胎龄〈32周,在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进行评估;如胎龄≥32周,在生后56d或出院时评估:①轻度:未用氧;②中度:FiO2〈30%;③重度:FiO2≥30%或需机械通气。比较轻度BPD和中重度BPD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计量或计数资料描述,计量资料采取非参数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引入法找出BPD发病及其病情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0家医院胎龄〈37周早产儿共12351例,其中符合BPD诊断的156例,BPD发生率为1.26%。其中GA≤28、28~、30~、32~、34~、〈37周BPD发生率分别为19.3%、13.11%、5.62%、0.95%和0.09%,BPD发生率随胎龄增加明显降低。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低于1.5kg、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贫血、肺透明膜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械通气、呼吸机持续时间≥7d及PaO2/FiO2〈300这8个因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高危因素。BPD组与非BPD组患儿生后5d内液体量摄入组问比较无差异,而BPD组患儿生后10d内热卡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婴儿 早产 婴儿 新生 疾病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80
2
作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8,共6页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PPHN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1],并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经典的PPHN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但近年来由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开始受到重视;这种慢性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在新生儿后期,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院后在儿科病房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动脉高压 hypertension pulmonary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支气管发育不良 超低出生体重儿 慢性动脉高压 专家
原文传递
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 被引量:97
3
作者 DavidG.Sweet Virgilio Carnielli +9 位作者 Gorm Greisen Mikko Hallman Eren Ozek Richard Plavka Ola Didrik Saugstad Umberto Simeoni Christian P. Speer Maximo Vento Gerard H. A. Visser Henry L. Halliday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6,共8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的重要疾病,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成熟,低龄早产儿存活率逐渐增高,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中部分原因是减少了出生后激素的使用.2006年以来,来自欧洲许多国家的新生儿专家每3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的重要疾病,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成熟,低龄早产儿存活率逐渐增高,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中部分原因是减少了出生后激素的使用.2006年以来,来自欧洲许多国家的新生儿专家每3年一次回顾最新文献,就RDS或有RDS风险早产儿的防治达成共识,立志于改善欧洲新生儿的预后.欧洲RDS防治指南2007年开始发布,2010年和2013年进行了更新,期间获得了欧洲围产医学学会的大力支持.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导致生后早期出现呼吸窘迫,典型临床表现随着防治手段的改进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防治指南 欧洲 支气管发育不良 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RDS 医学学会
原文传递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91
4
作者 柯华 李占魁 +1 位作者 于西萍 郭金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4 h内发生NRDS的早产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组(...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4 h内发生NRDS的早产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组(简称气雾持续组)、PS+单剂布地奈德液体剂型组(简称液体组)、PS+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组(简称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比较4组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及治疗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2-4天4组pH、PCO2、氧合指数(FiO2/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改善效果依次为气雾持续组、液体组、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气雾持续组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液体组明显短于气雾单次组及单用PS组(P〈0.05)。4组治疗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率、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雾持续组这3个指标的发生率均最低,其次为液体组。结论气雾剂型布地奈德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单剂液体剂型,但两者在降低BP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发育不良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91
5
作者 杜立中 +6 位作者 马晓路 周文浩 母得志 冯星 富建华 史源 张华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8-365,共8页
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早产儿。BPD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诸多,其预防和临床管理策略需考虑各种因素,应在尽量避免肺损伤同时促进肺的生长和损伤的修复。重症BPD患儿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 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早产儿。BPD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诸多,其预防和临床管理策略需考虑各种因素,应在尽量避免肺损伤同时促进肺的生长和损伤的修复。重症BPD患儿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尤其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早产儿BPD的预防和临床管理,改善其存活率及预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多学科合作 并发症发生率 新生儿学 专家共识 儿科学分会
原文传递
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 被引量:90
6
作者 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 韩树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全年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乳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9家单位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采...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全年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乳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9家单位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采集登记的胎龄≤34周且住院时间≥28d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的临床资料。纳入符合条件的768例患儿,其中男376例(49.0%)。按临床诊断分为非BPD组和BPD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BPD的临床特点及潜在的高危因素。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68例患儿中非BPD组577例、BPD组191例,BPD发生率24.9%,其中轻、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73.3%(140例)、23.6%(45例)、3.1%(6例)。BPD组患儿出生胎龄和体重均低于非BPD组[29(28,30)比30(29,31)周、1170(990,1300)比1300(1160,1400)g,Z=-9.959、-7.202,P均=0.000],其中胎龄<28、28~31、32~34周BPD发生率分别为51.7%(46/89)、24.8%(139/561)、5.1%(6/118);出生体重<1000、1000~1249、1250~1500gBPD发生率分别为62.3%(48/77)、25.9%(70/270)、17.3%(73/421);BPD组男婴率[55.5%(106/191)],住院期间常频机械通气率及时间[48.7%(93/191)、120(72,259)h],产房复苏初始吸入氧浓度及最大吸入氧浓度[0.35(0.30,0.40),0.40(0.30,0.50)],红细胞悬液输注量[53(30,90)ml]均高于非BPD组[46.8%(270/577)、14.9%(86/577)及80(29,144)h、0.36±0.18及0.39±0.22、38(28,55)ml,χ^2=4.350、91.640,Z=-3.557、-2.848、-3.776、-4.677,P均<0.05];而BPD组产房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例低于非BPD组[12.6%(24/191)比19.4%(112/577),χ^2=4.614,P=0.032];BPD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贫血、早发败血症、临床败血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15.2%(29/191)比4.5%(26/577)、91.1%(174/191)比56.7%(327/577)、2.6%(5/191)比0.2%(1/577)、43.5%(83/191)比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婴儿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 超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NICU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赵宏 钟春霞 +4 位作者 宋霞梅 王斌 陈剑锋 廖小妹 陈欣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41例,按入院时间先...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41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19)。实验组在患儿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时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陪护,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患儿的照护,进行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和早期干预等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家长每周3次、每次1 h隔窗探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前1 d家长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2周及4周时家长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家长在出院前1 d的焦虑水平、出院后第3天、第7天、4周的随访依从性及患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高家长的照护能力,降低家长的焦虑水平,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出院后的随访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陪护 重症监护 新生儿 支气管发育不良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被引量:62
8
作者 叶鸿瑁 黎晓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2-673,共2页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finop...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finopathy of prematuf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防治指南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支气管发育不良 治疗 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学 围产医学
原文传递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9
作者 冯晓霞 宋红 +5 位作者 周川 李晶晶 宋焕清 刘园园 霍志芳 司冉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nHFOV)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5例胎龄27~32周...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nHFOV)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5例胎龄27~32周患NRDS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出生胎龄(>27~29周、>29~30周、>30~31周、>31~32周)进行分层,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LISA组(40例)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组(INSURE组)(45例)。LISA组再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组(25例)及nHFOV组(15例)。INSURE组患儿在正压通气下,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拔出气管插管,予CPAP辅助通气。LISA组患儿在CPAP下,经胃管注入PS,后拔除胃管,CPAP组患儿继续予CPAP辅助通气;nHFOV组患儿予nHFOV辅助通气。如无创辅助通气失败,给予机械通气。观察LISA技术及nHFOV的可行性,比较各组不良反应、机械通气、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NRDS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机械通气率(5.0%比22.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20.0%比42.2%)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12.5%比42.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LISA组与INSURE组置管操作的不良反应比较,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无创通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出生胎龄越小,NRDS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同一胎龄LIS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INSURE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机械通气率、BPD、IVH、PVL、ROP及NE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胎龄27~32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NRDS的治疗中,LISA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S给药方法,在降低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 无创高频辅助通气 支气管发育不良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原文传递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0
作者 王陈红 施丽萍 +3 位作者 马晓路 林慧佳 许燕萍 杜立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 评价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至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共有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其中男24例、女12例,出生胎龄(27.... 目的 评价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至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共有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其中男24例、女12例,出生胎龄(27.5±2.5)周,出生体重(980 ±318)g,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的参数设置、不良反应、应用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及最终结果.nHFOV应用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或两相关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不同治疗方式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6例患儿中共有32例(89%)切换为nHFOV后避免了气管插管.17例患儿在其他无创辅助通气支持失败后进行营救性治疗,19例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模式直接改nHFOV预防性治疗.营救性治疗患儿应用nHFOV后24 h内呼吸暂停的次数、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0.85的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吸入氧浓度(FiO2)均较应用前24 h内明显下降[(1.2±1.1)比(6.3±2.1)次,(1.1±1.2)比(4.3±1.5)次,(43±8)比(56±10) mmHg,0.30±0.07比0.39 ±0.11,1 mmHg =0.133 kPa,t=7.562、8.913、4.179、3.437,P均<0.01].预防性治疗患儿应用nHFOV后24 h FiO2及PaCO2水平与应用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42 ±0.12比0.40 ±0.10,(49±8)mmHg比(48±7)mmHg,t=0.872、0.501,P均>0.05],但平均气道压较前下降[(7.9±2.6)比(9.6±1.6) cmH22O,1 cmH2O=0.098 kPa,t=2.198,P=0.041].4例患儿发生鼻中隔黏膜损伤,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nHFOV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其他无创辅助通气支持失败后的治疗或有撤机失败高风险患儿的预防性治疗,从而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支气管发育不良 高频通气 无创辅助通气
原文传递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5
11
作者 陈超 袁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文章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研究显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遗传易感性、吸入高浓度氧、机械通气、宫内感染和出生后肺部感染、动脉导管开放等是BPD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早产儿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12
作者 潘静 陈名武 +4 位作者 倪文泉 方涛 张慧 陈冶 潘家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患有宫内感染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Ⅲ或Ⅳ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随机分成PS+布地奈德组(15例)...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患有宫内感染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Ⅲ或Ⅳ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随机分成PS+布地奈德组(15例)和PS组(15例)。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BPD发生率、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S+布地奈德组患儿BPD发生率低于PS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吸氧时间明显短于PS组(P<0.05);给药后第2~6天,PS+布地奈德组pH、OI均高于PS组,PaCO——2均低于PS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重度N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BP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支气管发育不良 极低出生体重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治进展 被引量:46
13
作者 常立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常见于长期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BPD由Northway于1967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成为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以及婴儿期慢性肺疾病(CLD)...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常见于长期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BPD由Northway于1967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成为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以及婴儿期慢性肺疾病(CLD)的主要病因。产前糖皮质激素和出生后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保护性通气策略实施,使BPD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为常见的是一种轻型BPD(又称为“new BPD”),这种“new BPD”与40年前的“old BPD”从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文章对BPD最新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慢性部疾病 诊断 治疗 新生儿
下载PDF
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文丽 徐发林 +2 位作者 牛铭 刘梦迪 董慧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NICU诊断为BPD且胎龄<32周的14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组81例,中重度组63例,对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围生期高危因素及治疗情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NICU诊断为BPD且胎龄<32周的14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组81例,中重度组63例,对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围生期高危因素及治疗情况、合并症及并发症、呼吸系统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中重度组胎龄大于轻度组(P<0.05),但小于胎龄儿比例高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重度子癎前期比例高于轻度组(P<0.05),先兆早产比例低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生后2周仍需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肺炎及胆汁淤积综合症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均P<0.05),枸橼酸咖啡因应用率低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5.974)、肺炎(OR=2.590)、出生2周仍需机械通气(OR=4.632)是BPD程度较重的危险因素(P<0.05)。纠正胎龄40周肺功能检测中,中重度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25%潮气量时呼吸流速(TEF25%)均低于轻度组(P<0.05)。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中重度组因肺炎反复入院率及喘息发作率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小于胎龄儿、肺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与BPD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加重BPD程度。中重度BPD患儿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反复感染、喘息等并发症,应关注其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预后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被引量:45
15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防治指南 视网膜病变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支气管发育不良 普遍 中国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及2岁时随访结局 被引量:44
16
作者 尹燕丹 祁媛媛 +3 位作者 洪达 王传凯 张晓波 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随访结局。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及生后7 d内入院的BPD早产儿为BPD组,同期入住我院的非BPD...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随访结局。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及生后7 d内入院的BPD早产儿为BPD组,同期入住我院的非BPD早产儿中选取与BPD组等同样本量的病例为对照组。采集与BPD发生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同时统计BPD早产儿生后1岁内和~2岁的支气管炎、肺炎、喘息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 BPD组和对照组均纳入了156例早产儿。单因素分析显示,BPD组母亲年龄(P=0.046)、先兆子(P=0.025)和阴道产(P〈0.001)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BPD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BPD组1和5 min Apgar评分,败血症≥72 h、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7 d的比例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OR=0.46,95%CI:0.37~0.58)、机械通气≥7 d(OR=9.47,95%CI:3.70~24.27)、PDA(OR=2.21,95%CI:1.18~4.12)、先兆子(OR=4.91,95%CI:1.26~19.15)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BPD组1岁以内支气管炎、喘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D组生后~2岁较生后1岁以内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支气管炎、喘息的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胎龄、机械通气≥7 d、PDA、先兆子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BPD早产儿在生后1年以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早产儿 危险因素 随访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丁悦 唐丽君 黄为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目前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棘手的问题之一。BP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早产儿BPD的最新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定义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及随访情况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茹喜芳 王颖 +5 位作者 谢生勇 冯琪 张欣 李星 桑田 宋秀婷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及随访情况,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患儿资料。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2组患儿住院及随访期... 目的研究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及随访情况,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患儿资料。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2组患儿住院及随访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共纳入早产儿1 325例,其中BPD患儿47例,BPD发病率为3.5%。其中轻度组26例,中重度组21例。中重度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轻度组[(1 059.1±195.6) g比(1 285.8±238.5)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1);中重度组患儿住院时间、用氧时间、机械通气和无创呼吸支持相关参数及时间、地塞米松治疗比例均高于轻度组[住院时间:(81.9±38.1) d比(49.9±13.2) d;用氧时间:74.0(57.0,97.3) d比35.0(29.5,39.5) d;机械通气时间:300.0(99.0,646.8) h比143.5(24.3,223.5) h;机械通气最高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48(0.36,0.69)比0.40(0.25,0.49);机械通气最高平均呼吸道压12.4(10.0,15.0) cmH2O比9.9(8.1,12.8) cmH2O(1 cmH2O=0.098 kPa);无创呼吸支持时间:754.5(252.0,925.8) h比357.5(242.5,607.3) h;无创呼吸支持最高FiO2:0.30(0.25,0.35)比0.25(0.21,0.30);地塞米松治疗:18例(85.7%)比9例(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轻度组2例、中重度组9例未离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2,P〈0.05)。校正年龄1岁内轻度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9例(13次),中重度组为6例(10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1岁,中重度组体质量、身高、头围百分位数情况均低于轻度组[体质量:2.0(1.0,4.0)比4.5(3.0,6.3);身长:3.0(1.0,4.5)比5.0(3.0,6.3);头围:3.0(2.0,4.0)比5.0(4.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sell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婴儿 早产 高危因素 随访
原文传递
关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被引量:40
19
作者 常立文 李文斌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发育不良 小早产儿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影像学特征 围产医学 组织学 存活率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微创应用 被引量:36
20
作者 林玲 彭好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834-1837,共4页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普遍使用气管插管-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方法,但是INSURE作为一种有创的操作,可导致呼吸道损伤和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故微创应用PS得到了关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普遍使用气管插管-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方法,但是INSURE作为一种有创的操作,可导致呼吸道损伤和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故微创应用PS得到了关注.微创应用PS包括经鼻咽、经雾化、经喉罩呼吸道、经微管应用PS.其中的微创表面活性剂(LISA)(即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同时,在钳子的帮助下将LISA管或细管插入呼吸道,通过LISA管或细管给予PS后拔管)可减少INSURE应用PS带来的呼吸道损伤,减少机械通气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风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和更合理地使用该技术,现就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微创使用现状及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泡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新生 支气管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