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4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血供的DSA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3
1
作者 肖湘生 欧阳强 +2 位作者 韩希年 郝楠馨 董伟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46-44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同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肺动脉DSA造影。结果:20例肺癌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 目的:进一步明确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同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肺动脉DSA造影。结果:20例肺癌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结论:肺癌的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均应经支气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动脉 血管造影 血供 治疗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长期反复咯血 被引量:93
2
作者 顾正明 何礼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肋间动脉 栓塞疗法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8
3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成洲 陶晓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至少1支BA肺外段能清晰显示。右侧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213/436支,48.85%)及降主动脉(207/436支,47.4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363/371支,97.8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95/207支,45.89%),其次是前壁(88/207支,42.51%),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272/363支,74.93%)。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共干动脉以前壁最多(57/77支,74.03%)。60.11%(223/371支)的左BA走行于左主支气管上缘,少数在下缘(95/371支,25.61%)和后缘(53/371支,14.28%)。49.31%(215/436支)的右BA走行于右主支气管后缘,35.55%(155/436支)走行于下缘。BA分布类型共11种,左右各1支(R1L1)者最多见(192/359例,53.48%),右2支左1支(R2L1)其次(63/359例,17.55%)。结论BA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癌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董伟华 肖湘生 +4 位作者 李惠民 欧阳强 张电波 董生 常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BA MSCTA和PA MSCT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肺癌血供。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PA MSCTA和BA MSCT...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BA MSCTA和PA MSCT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肺癌血供。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PA MSCTA和BA MSCTA ,判定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对肺癌的血供。结果 PA MSCTA和PA DSA上均未见明确的肺动脉供应肿瘤 ,也未见肿瘤内部和边缘有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BA DSA和BA MSCTA上均可见肿瘤内部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 ,以及对比剂进入肿块内部。PA MSCTA清晰显示肿块内部及其与肺动脉的关系。BA MSCTA上 5例可见肿瘤内血管和对比剂部分缺损 ,7例可见肺门和 (或 )纵隔淋巴结染色 ,其中BA DSA上有肺门和(或 )纵隔淋巴结染色的 4例中 ,3例染色的淋巴结个数增多。结论 MSCTA是研究肺癌血供的较好方法 ,该研究再次证明肺动脉不参与原发性肺癌的血供 ,但应注意多支体循环供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供 支气管动脉 动脉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2
5
作者 李建军 翟仁友 +2 位作者 戴定可 于平 魏宝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咯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53
6
作者 肖湘生 于红 +3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刘靖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BA、P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关系。结果肺癌组BA在VR中清晰显示136例,显示率为92.5%,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为69.6%,平均2.0支/例。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和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肺癌侧BA扩张扭曲呈蚓状走向肿瘤或进入肿瘤内,多分支网状吻合。肺癌组PA均清晰显示,54例PA穿过肿瘤或从瘤旁经过,未见异常变化;25例PA显影完整,受肿块推挤并从周围包绕肿块,形成手握球征;40例PA基本完整,肿块从外对PA环状包埋,PA管腔呈扁平状、偏心性或向心性缩窄或枯树枝征;28例PA受肿块包绕并残缺截断形成残根征。结论原发性肺癌BA明显扩张,总供血量明显增加;PA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多重螺旋CTA同样证明肺癌主要为BA供血,未见PA供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动脉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凌春华 王光杰 +2 位作者 马家用 陶岳多 黄建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的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咯血患者,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9例患者选择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时,首程采用明胶微粒(0.5mm×... 目的评价不同的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咯血患者,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9例患者选择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时,首程采用明胶微粒(0.5mm×0.5mm)、高渗氯化钠和红霉素的混合物栓塞末梢血管,次程以明胶颗粒(1mm×1mm)栓塞主干及1~2级分支血管,43例患者选择单程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及随访2~4.8年,止血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双重栓塞组83%、100%,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61%、95%。两组病例止血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评价 被引量:46
8
作者 孙应实 韩铭钧 +2 位作者 黎庶 卫宏江 邵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方法 对10 1例研究对象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检测支气管动脉。并将研究对象按疾病的有无和种类分成 5组 ,比较支气管动脉在各组病例中的显示率及内径差异性。结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方法 对10 1例研究对象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检测支气管动脉。并将研究对象按疾病的有无和种类分成 5组 ,比较支气管动脉在各组病例中的显示率及内径差异性。结果 全部病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分别共显示 83支和 79支。一侧同时显示 2支支气管动脉者左侧 13例 ,右侧 12例 ;1例左侧同时显示 3支。右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 35支 ,左侧只有 1支。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 2 3支。右侧支气管动脉行于右主支气管后方入肺 5 9支 ,内侧入肺 2 0支 ;左侧支气管动脉行于左主支气管后方入肺 2 3支 ,上方入肺 38支 ,内侧入肺 2 2支。肺癌组、支气管扩张组与对照组的显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肺癌组、支气管扩张组与其他各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是一安全、无损伤、简便有效的支气管动脉影像显示方法 ;能真实显示肺癌和支气管扩张时支气管动脉起源、数目、形态和纵隔段走行 ,但尚不能清晰显示肺内段走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支气管动脉 检测 肺癌 支气管扩张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超 吕永兴 邹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更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相万 河西达夫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8,共5页
解剖观测了100例成人尸体的支气管动脉分布形式。它的起始为右肋间动脉(22.9%).右锁骨下动脉(5.7%),左销骨下动脉(0.5%).主动脉弓(12.6%),主动脉降部(58.2%)等5个部位。剖出了肺内支气管动脉... 解剖观测了100例成人尸体的支气管动脉分布形式。它的起始为右肋间动脉(22.9%).右锁骨下动脉(5.7%),左销骨下动脉(0.5%).主动脉弓(12.6%),主动脉降部(58.2%)等5个部位。剖出了肺内支气管动脉以及所谓的支气管静脉的分市。支气管动脉以右二枝在二枝最为多见(41.0%),并对临床支气管动脉造影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静脉 支气管造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脉CT血管造影对肺转移瘤的血供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常恒 肖湘生 +3 位作者 董伟华 李惠民 欧阳强 董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CT血管造影 (BA CTA和PA CTA)的方法研究肺转移瘤血供。方法 对 1 5例肺转移瘤患者分别行BA和P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多层螺旋CT的PA CTA和BA CTA ,判定BA和PA对肺转...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 (BA)和肺动脉 (PA)CT血管造影 (BA CTA和PA CTA)的方法研究肺转移瘤血供。方法 对 1 5例肺转移瘤患者分别行BA和P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A DSA和PA DSA)后 ,留置导管行多层螺旋CT的PA CTA和BA CTA ,判定BA和PA对肺转移瘤的血供。结果  1 5例患者共 33个结节在BA DSA上 2 2个结节可见支气管动脉肿瘤染色 ,1 1个结节未见肿瘤血管或染色。PA DSA均未见肿瘤染色。PA CTA上肺动脉参与供血的 1 6个结节和未参与供血的 1 7个结节离胸壁最短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 32 ,P <0 0 5 ) ;而结节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 1 3,P>0 0 5 )。BA CTA上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的 2 7个结节和未参与供血的 6个结节离胸壁最短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 95 ,P <0 0 1 ) ;而结节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 2 7,P >0 0 5 )。结论 BA仍是肺转移瘤的主要供血动脉 ,PA仅部分参与周围肺转移结节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瘤 结节 血供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肿瘤 PA 最短距离 DSA 方法研究
原文传递
肋间动脉辅助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立章 王志峰 +1 位作者 俞方荣 蒋伟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的患者,予真丝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结果16例经19次治疗,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5例,单独栓塞肋间动脉1例。即刻止血13例,即刻止血率81....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的患者,予真丝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结果16例经19次治疗,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5例,单独栓塞肋间动脉1例。即刻止血13例,即刻止血率81.3%,总有效率87.5%,无效2例,复发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同时栓塞供血的肋间动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动脉 支气管动脉 咯血 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间歇性重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熙章 吴纪瑞 +2 位作者 杨永岩 陈光辉 陆颜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间歇性重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材料和方法报道支气管动脉间歇性重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32例,共栓塞病变血管55支,随访6~34个月。结果近远期疗效分别达96.9%和96.7%,咯血复发率仅为3.1%...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间歇性重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材料和方法报道支气管动脉间歇性重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32例,共栓塞病变血管55支,随访6~34个月。结果近远期疗效分别达96.9%和96.7%,咯血复发率仅为3.1%和6.6%。结论此法能有效控制咯血,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栓塞 咯血 治疗
下载PDF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解剖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2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成洲 肖湘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利用16层CT血管造影(CTA)研究评价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三维影像解剖学特征.材料和方法: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BA)的399例胸部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观... 目的:利用16层CT血管造影(CTA)研究评价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三维影像解剖学特征.材料和方法: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BA)的399例胸部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右侧肋间后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结果:254例(63.66%)右BA源自肋间后动脉,其中243例为最粗或唯一的右BA.ICBA主要起自第3及第4肋间后动脉(87.40%).全部的右肋间动脉-BA干均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绝大多数为降主动脉上第1支肋间后动脉.所有ICBA开口对应于T3~T6椎骨范围,向右未超过肋骨小头,63.0%的ICBA开口在椎体正前方.结论:右BA多数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开口位置大多在椎体正前方,16层CT血管造影可较好评价ICBA影像解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动脉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解剖学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吴昱 王宏辉 +2 位作者 王法 白彬 徐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15-191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栓塞治疗。68例患者栓塞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栓塞治疗。68例患者栓塞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对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找到107支病变的出血动脉,介入手术中共找到118支出血动脉并成功栓塞治疗。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68%(107/118)。68例患者栓塞后治疗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显示所有已栓塞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寻找出血动脉提供准确的定位作用。栓塞治疗后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有利于对栓塞疗效的准确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CT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许国辉 李政文 +8 位作者 吴戈 赵庆蓉 吴辉 李希 文华长 敖伟 简萍 文永君 曹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9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共96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6年的追踪观察,对咯血有无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的原因...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9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共96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6年的追踪观察,对咯血有无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的原因、相应的治疗及效果进行了统计,采用生存分析的寿命表法对咯血控制率进行分析。结果94例(97.9%)成功施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即刻停止咯血。术后30d、90d、1年及2年的咯血控制率分别为93.6%(88/94)、86.2%(81/94)、81.9(77/94)及78.7%(74/94)。术后30d内咯血复发9例,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漏栓和血管再通。30d后咯血复发5例,90d后复发2例,复发的主要原因与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循环形成、肺内病灶进展以及继发感染有关。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疗效确切。防止漏栓、加主干双重栓塞、注重治疗病因、预防感染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肺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5
17
作者 贺继刚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MSCTA对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的检出及对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6
18
作者 德杰 程钢 +1 位作者 李彩英 刘秀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正常及异位起源支气管动脉(BA)的检出及其对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108例肺结核大咳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A检查,对其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正常及异位起源支气管动脉(BA)的检出及其对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108例肺结核大咳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A检查,对其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获得起源正常及异位支气管动脉的开口位置、分支类型等解剖信息。MSCTA检查后3天内所有病例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与MSCT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8例肺结核大咳血患者中,MSCTA发现起源正常支气管动脉254支(254/273,93.0%),异位起源支气管动脉19支(19/273,7.0%);发现咯血责任血管170支。以DSA为金标准,MSCTA对支气管动脉的检出率为97.5%,MSCTA对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为95.0%。结论:支气管动脉MSCTA对发现正常及异位起源支气管动脉及辅助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并能同时对肺部疾病进行评价,可作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动脉 肺结核 咯血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杨熙章 杨利 +1 位作者 陈自谦 杨永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常规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术治疗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大咯血;试验组术前加行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结果常规组583例中,肺癌373...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常规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术治疗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治疗大咯血;试验组术前加行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结果常规组583例中,肺癌373例,发生脊髓损伤11例;大咯血210例(其中支气管扩张150例、肺结核44例、肺血管畸形12例和肺隔离症4例),未发生脊髓损伤,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403例(肺癌318例和大咯血85例)中,脊髓功能诱发试验阳性58例,经微导管超选择治疗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肺癌较易并发脊髓损伤,可能主要与高浓度的毒性药物损伤有关,而颗粒性栓塞影响较小。术前应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判断支气管动脉是否与脊髓根动脉共干,能有效避免脊髓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平有 仇俊华 +1 位作者 杨守俊 徐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对复发病例复查造影明确原因后进行第二次栓塞。结果咯血复发17例,复发率20.00%。其中GS栓塞复发13例,复发率35.14%(13/37),原因为栓塞血管再通(8例),肺内病变供血血管漏栓(2例),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漏栓(1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2例);PVA+GS栓塞复发4例,复发率8.33%(4/48),原因包括基础疾病进展新生血管形成(3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1例)。结论咯血患者BAE治疗后复发出血与栓塞剂的选择、栓塞技术及基础疾病有关。采用多重栓塞技术、合理选择栓塞剂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能有效降低咯血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咯血 支气管动脉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