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荣举 王君 +6 位作者 邸海 皮成慧 杜志华 刘新峰 曹向宇 田成林 于生元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术后即刻图像及复查DSA图像,评估LVIS支架在动脉瘤支架辅助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7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破裂动脉瘤20个(28.2%),未破裂51个(71.8%);前循环动脉瘤56个(78.9%),后循环动脉瘤15个(21.1%);术中血栓事件4例(5.6%)。栓塞后即刻改良Raymond分级:1级39个(54.9%),2级13个(18.3%),3a级11个(15.5%),3b级8个(11.2%);其中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14个(70.0%),未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25个(49.0%),前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33个(58.9%),后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6个(40.0%)。术后半年DSA复查29例(40.8%),其中改良Raymond分级较栓塞后即刻造影级别改善7个,占2级、3级动脉瘤(32个)40.6%(3b级→1级4个,3a级→1级1个,2级→1级2个),变差2个(2级→3a级1个,2级→3b级1个)。术中发生血栓事件共4例(5.6%),术后复查DSA发现载瘤动脉狭窄2例,占复查例数6.8%。结论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安全、有效,但术中血栓事件及术后载瘤动脉再狭窄亦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LVIS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9
2
作者 韩金涛 张宇翔 +5 位作者 贾子昌 姜除寒 刘恋 栾景源 梁飞 赵彦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共6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5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16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颈内动脉C7段,5个位于颈内动脉C6段,4个位于基底动脉顶端,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1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有49个动脉瘤采取单支架辅助栓塞,其余15个采用双支架技术辅助栓塞(“Y”型14个和“X”型1个)。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血流情况。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为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为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DSA评估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显示:57个动脉瘤(89.1%,57/64)完全闭塞(RaymondⅠ级),6个动脉瘤(9.3%,6/64)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1个动脉瘤(1.6%,1/64)瘤体残留(RaymondⅢ级)。3例患者(4.8%,3/6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为术中血栓形成,予动脉内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为术后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出院时均无致残性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时55例患者获临床随访,均预后良好(mRS≤2分),7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52个动脉瘤)获术后6个月DSA影像随访:RaymondⅠ级45个(86.5%,45/52),RaymondⅡ级4个(7.7%,4/52),RaymondⅢ级3个(5.8%,3/52),12例患者失访。结论: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很高的技术成功率,并具有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Neuroform Atlas支架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袁树 张晓冬 +4 位作者 郭宗铎 朱继 徐睿 何朝晖 孙晓川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TEG检测将患者分为标准组(58例)与调整组(182例).标准组术后采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调整组的患者采用基于TEG参数调整的抗血小板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出血或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以及调整组中发生缺血事件患者与未发生者TEG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人院时Hunt-Hess分级、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是否为破裂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是否为多发动脉瘤以及置入支架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0.5%(1/182),低于标准组的6.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调整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23.6%(43/182),与标准组的20.7%(1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GOS均为V级.调整组中,发生缺血事件的患者与未发生者比较,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抑制率、ADP途径血凝块最大强度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观察发现,TEG参数可能有助于识别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而个体化地指导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后并发症 支架辅助栓塞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前抗血小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德江 李钊 +3 位作者 赵美刚 张培军 李桂侠 李宝民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 astography,TEG)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前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监测,为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195例,根据病情...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 astography,TEG)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前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监测,为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195例,根据病情及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分成3组,其中未破裂动脉瘤为A组(75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第1、3,5天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B组(60例)和C组(60例),B组每天口服阿司匹林200mg+氯吡格雷150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2 h、12 h、24 h、36 h的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C组入院当天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225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2h、8 h、12 h、24 h 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A组用药第3天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B组用药第24 h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2h明显增高(P<0.05)。C组用药第8h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2h明显增高(P<0.05)。结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3d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200mg+氯吡格雷150mg,24 h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225mg,8h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时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朝鹏 胡火军 汪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6-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辉 李西锋 +4 位作者 何旭英 段传志 张炘 刘彦超 朱国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未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所有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单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31例(单一支架组),...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未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所有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单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31例(单一支架组),双支架结合弹簧圈辅助栓塞28例(多重支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程度、预后改良Rankin评分(mRS)、动脉瘤复发率。结果:56例患者预后良好(mRS 0~1分),两组预后 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多重支架组动脉瘤即刻栓塞率明显高于单一支架组(75.0% vs.41.9%, P =0.010),且多重支架组动脉瘤复发率低于单一支架组(0% vs.19.4%,P =0.043)。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未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多重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明显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其疗效还需大宗病例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颈内动脉破裂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口服双抗治疗的时限研究
7
作者 刘骏驰 刘旭 +5 位作者 柳明富 刘大男 向欣 彭翰 刘昊楠 杨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口服双抗治疗时限对颈内动脉破裂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2017年2到2022年1月选择在我院及贵州省职工医院已行颈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的患者2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时间将其分为三组,A... 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口服双抗治疗时限对颈内动脉破裂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2017年2到2022年1月选择在我院及贵州省职工医院已行颈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的患者2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时间将其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分别术后都口服双抗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3个月、6个月与1年。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支架种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1年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前,A组术后1年的MRS评分都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组术后1年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含量都明显低于术前,A组术后1年的血清TNF-α与IL-6含量也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A组术后1年的血栓、再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1%,都明显低于B组与C组的19.1%、10.6%、18.1%、11.7%(P<0.05)。结论:颈内动脉破裂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可行性,术后短期口服双抗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血栓、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双抗治疗
原文传递
载瘤动脉闭塞术与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VDA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朝军 李德康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743-745,共3页
目的载瘤动脉闭塞术及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DA)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未破裂VDA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闭塞组及栓塞组。栓塞组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闭塞组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 目的载瘤动脉闭塞术及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DA)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未破裂VDA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闭塞组及栓塞组。栓塞组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闭塞组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统计两组术后椎动脉栓塞情况,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两组预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病死率。结果栓塞组术后即刻椎动脉完全栓塞率高于闭塞组(P<0.05);栓塞组术后不同时间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闭塞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闭塞组(P<0.05);栓塞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闭塞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载瘤动脉闭塞术相比,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未破裂VDA的完全栓塞率更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瘤动脉闭塞 支架辅助栓塞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晶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3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动脉瘤患者84例,依据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双抗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术中、术后给...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动脉瘤患者84例,依据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双抗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术中、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对比2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血栓栓塞、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24 h、48 h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高于双抗组,差异显著(P<0.01)。替罗非班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双抗组的16.67%(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预防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血小板聚集,且未显著增加出血事件,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抗血小板聚集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10
作者 谭庆彬 蒋尊柏 +2 位作者 雷厉 颜强民 李扬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7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非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究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非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GO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效果
下载PDF
应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参数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袁树 孙晓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9-343,共5页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EG-P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功能。因此,TEG-PM参数常被用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随着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技术的不断发展,TEG...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EG-P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功能。因此,TEG-PM参数常被用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随着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技术的不断发展,TEG-PM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作者简单介绍了TEG-PM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并总结了不同研究中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TEG-PM参数的安全范围,以及根据TEG-PM参数个体化调整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获益,为临床医师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选择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介入栓塞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颅内动脉瘤 综述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刚 张锡武 +4 位作者 江澈 陈状 罗高权 武肖娜 黎春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共101个)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总结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围手术...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共101个)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总结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4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4/98),其中缺血性并发症7例(7.1%),出血性并发症3例(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OR=3.450,95%CI:1.043~11.417,P=0.043)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主要围手术期并发症为缺血性与出血性并发症。动脉瘤部位对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影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进行性脑血管闭塞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肃 李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并依据术后6个月全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分为进行性闭塞组(59例)与未闭塞组(33例)。利用双平面造影系统和三维旋转造影系统采集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多维度血管造影图像,并通过Raymond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级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结果进行性闭塞组患者脑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6.6±2.9) mm]和平均颈部直径[(4.9±1.0) mm]均小于未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5±2.4)、(6.2±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5.561,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瘤的颈部直径是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4,95%CI:0.18~0.79,P=0.030);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颈部直径预测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截断值为5.8 mm(特异度为82.1%,敏感度为75.8%),曲线下面积为0.847 (P <0.01)。结论脑动脉瘤颈部直径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因素,颈部直径<5.8 mm的脑动脉瘤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6个月内更易自发性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不同维持时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成林 梁上男 +1 位作者 吴炎宇 邓汉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时间对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16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术后双联...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时间对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16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期组(n=127,持续3个月)、中期组(n=174,持续6个月)、长期组(n=115,持续≥9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3组迟发性脑缺血累积发生率,Log-rank法进行组间对比。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416例患者中15例(3.61%,15/416)出现迟发性脑缺血,其中短期组8例、中期组7例,均发生于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个月后。短期组、中期组迟发性脑缺血累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长期组(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瘤颈宽>4 mm、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是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为迟发性脑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延长至≥9个月,有助于降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越高,患者越有可能发生迟发性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迟发性脑缺血
下载PDF
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15
作者 杨云飞 李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于获得性病理因素或先天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壁局部隆突和扩大的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将逐渐变差,可引起动脉瘤破裂。随着脑血管介入手术和材料的发展,临床逐渐将其应用于动脉瘤治疗,其具有手术...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于获得性病理因素或先天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壁局部隆突和扩大的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将逐渐变差,可引起动脉瘤破裂。随着脑血管介入手术和材料的发展,临床逐渐将其应用于动脉瘤治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创伤较小等优势。明确不同类型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效果和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升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锁孔显微外科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夹闭 显微外科血管架桥 球囊辅助弹簧圈 双微导管技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慧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包括术前做好特殊化验、体位指导、饮食护理...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包括术前做好特殊化验、体位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观察、一般护理,做好动脉瘤已破裂患者的护理。术中全麻的配合、患者体位的安置、生命体征观察、各种导管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穿刺点、饮食、心理护理,仔细观察用药反应,各种神经功能症状。结果24例患者中,术中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给药后缓解;3例患者术后3d内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正常;术后1例患者出现脑干出血症状,救治无效死亡。2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分流技术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国伟 霍龙伟 郑虎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9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流技术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6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患者124例,其中采用分流技术治疗者68例(A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 目的比较分流技术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6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患者124例,其中采用分流技术治疗者68例(A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者56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采用倾向评分法校正临床资料间的不均衡性。结果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动脉瘤位置、前期接受治疗者所占比例、动脉瘤颈部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瘤最大直径及动脉瘤形态学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1∶1最邻近匹配法匹配后A组和B组患者均为48例;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前期接受治疗者所占比例、动脉瘤位置、动脉瘤最大直径、动脉瘤颈部直径及动脉瘤形态学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迟发性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动脉瘤闭塞分级、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动脉瘤可行血管造影检查者74例,其中A组36例、B组38例;随访6个月,A组患者动脉瘤闭塞分级和动脉瘤转归优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载瘤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相比,分流技术能更有效地改善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患者远期动脉瘤闭塞情况及动脉瘤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分流技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苗统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飞 翟书鹏 魏康康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脑血管痉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法舒地尔用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芳英 高军 +1 位作者 陈笛 康梅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 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脑动脉瘤对患者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1∶1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 目的 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脑动脉瘤对患者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1∶1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意识状态、日常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损伤、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Caspase-3、ET-1水平、预后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栓塞程度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Barthel均显著上升,NFI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GCS、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3、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呕吐以及颜面潮红等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脑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及时使用法舒地尔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Caspase-3、ET-1水平,延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法舒地尔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内皮素-1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士永 毛更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和随访6个月得分为4分及5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单纯微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