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前沿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建民 段国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颅内宽颈、巨大、梭形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并成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而言,支架置入会协同引发血小板聚集,增加颅内缺血事件发生率,因此在围术期应该使用...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颅内宽颈、巨大、梭形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并成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而言,支架置入会协同引发血小板聚集,增加颅内缺血事件发生率,因此在围术期应该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会增加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并增加部分患者后续行脑室外引流、颅内血肿清除等外科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因此,目前破裂颅内动脉瘤急性期运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对目前国内、外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做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支架结合弹簧圈
下载PDF
支架结合弹簧圈与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余翔 梁辉 +1 位作者 彭熠 赵志鸿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620-622,共3页
目的对比支架结合弹簧圈与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的差异,并探讨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具体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手术资料共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结合弹... 目的对比支架结合弹簧圈与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的差异,并探讨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具体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手术资料共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n=47)和单纯支架植入治疗组(n=21),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风险,术后栓塞效果及预后效果。结果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发生术中出血7例(14.89%),单纯支架植入治疗组发生术中出血2例(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829)。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方法不会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单纯支架植入治疗组术后不全栓塞、次全栓塞、完全栓塞分别为1、3、17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术后不全栓塞、次全栓塞、完全栓塞分别为0、0、47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对瘤颈的覆盖栓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支架植入治疗组(χ2=9.512,P=0.009)。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组预后效果满意率明显优于单纯支架植入治疗组(95.74%vs 80.95%,χ2=3.948,P=0.047)。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优于单纯支架治疗,支架结合弹簧圈的治疗方法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支架植入 支架结合弹簧圈 颅内宽颈动脉瘤 术中出血 栓塞效果 预后
原文传递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和顺 刘会生 +2 位作者 周增超 刘铁艳 赵林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1214-1215,共2页
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窄颈动脉瘤而言,单纯弹簧圈栓塞即可取得满意结果;而对于微小、宽颈和复杂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仍有诸多局限,例如无法填充弹簧圈、不能做到致密栓塞以及... 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窄颈动脉瘤而言,单纯弹簧圈栓塞即可取得满意结果;而对于微小、宽颈和复杂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仍有诸多局限,例如无法填充弹簧圈、不能做到致密栓塞以及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支架结合弹簧圈
下载PDF
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莫仡 曹洁 +4 位作者 朱旭成 陈荣华 邵华明 宣井岗 彭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7-594,共8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20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于入院24~48 h内行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20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于入院24~48 h内行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且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335例,根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抗组(89例)和替罗非班组(24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Hunt-Hess分级、入院改良Fisher量表评分、动脉瘤直径(>5 mm、≤5 mm)、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及术后急性脑积水或脑室积血、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情况。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为入院后急诊头部CT平扫确认。术后即刻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栓塞效果:Ⅰ级指完全不显影(完全栓塞),Ⅱ级指仅瘤颈显影(不完全栓塞),Ⅲ级指瘤体显影,其中Raymond分级Ⅰ~Ⅱ级为有效栓塞。替罗非班组:在动脉瘤瘤腔内填入弹簧圈后、支架释放时,给予4.2μg/kg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后以0.07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6~8 h,并在停止静脉滴注2 h前予序贯阿司匹林100 mg与氯吡格雷75 mg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双抗组:至少于支架置入前2 h给予顿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第2天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持续口服6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和术后持续口服3个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有效性指标为术中及术后72 h内血栓事件发生率,安全性指标为术中及术后早期(术后48 h以内)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晚期(术后48 h及以后)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脑室外引流相关颅内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替罗非班 低剂量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喻明 蒋世杰 +1 位作者 杨小芳 聂本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16-617,共2页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致密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尤其是动脉瘤颈/体比〉1.5的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差。近年来,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可...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致密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尤其是动脉瘤颈/体比〉1.5的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差。近年来,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可使宽颈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颅内专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武 董辉 +2 位作者 刘刚 陈贺 陈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结合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组、手术夹闭治疗组,观察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及死亡率。结果支架结合微弹簧圈血管内栓... 目的观察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结合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组、手术夹闭治疗组,观察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及死亡率。结果支架结合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组与手术夹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存活率、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支架结合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夹闭治疗,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特别是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结合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手术夹闭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中学 姜除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新技术 新材料 球囊再塑型技术 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