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亲本花期效应 |
胡绍青
|
《种子科技》
|
2001 |
2
|
|
2
|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播始历期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
陈红光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3
|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
余守武
刘宜柏
尹建华
胡标林
杨平
揭银泉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4
|
不同移栽秧龄对杂交水稻亲本抽穗期的影响 |
隗溟
范玉亮
朱自均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5
|
籼型水稻生长发育实效积温的确定及相关性研究 |
陈小虎
曾习农
黄江青
谢小华
蔡东华
刘青桂
贺才明
|
《作物研究》
|
2005 |
5
|
|
6
|
露天薄膜覆盖积温变化对抛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李慧龙
宋世枝
段斌
何世界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
5
|
|
7
|
温度对水稻不育系圣丰1A生育期影响的研究 |
邓云
江文清
谢冬容
周仕全
刘梦莹
邱慧明
张洁薇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2 |
5
|
|
8
|
杂交水稻海南春制稳产高产技术探讨 |
梁惠雄
陈志远
冯国辉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9
|
浅谈杂交水稻新组合制种花期预测和调节 |
陈志才
|
《福建农业科技》
|
2006 |
4
|
|
10
|
杂交水稻亲本播始历期与实效积温的相关性研究 |
陈小虎
谷松林
蔡冬华
黄江青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8 |
3
|
|
11
|
中稻新组合谷优353的选育与应用 |
陈若平
游年顺
|
《闽东农业科技》
|
2016 |
3
|
|
12
|
杂交水稻机插制种的亲本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 |
秦琴
陶有凤
黄帮超
李卉
高云天
钟晓媛
周中林
朱莉
雷小龙
冯生强
王旭
任万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3
|
豫南稻区65396制种亲本播差期试验研究 |
邵家荣
付立峰
杨昕
龚志宏
|
《北方水稻》
CAS
|
2000 |
0 |
|
14
|
明恢78明恢77分期播种试验 |
李文绍
庄奋山
曾宪裕
张朝锐
王朝清
梁立新
周开枝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1 |
0 |
|
15
|
宁优1号制种技术小结 |
马洪文
王兴盛
刘炜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6
|
培两优特青高产制种配套技术探讨 |
莫科生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7
|
籼粳交恢复系的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与播始历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
刘守平
张增勤
陈业坚
黄善友
何方印
何道根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培矮64S光温特性与异交特性 |
罗孝和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9
|
籼粳交恢复系与杂种一代感光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
刘守平
张增勤
陈业坚
何方印
张镇凤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0
|
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特征特性观察研究 |
张富仙
江衢生
陈雪峰
何刚国
周爱珠
徐洪富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