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摆省苗语音系及其语音特点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姬安龙
-
机构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9-152,共4页
-
文摘
摆省地处龙里、贵阳、惠水三县市交界,其苗语既有川黔滇方言的语音特征,又具有黔东方言的某些特征,从语音对应关系上看,其属于川黔滇方言,但与该方言的次方言、土语比较,在语音上又有较独特之处。
-
关键词
摆省
苗语
语音
-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摆省乡这三年
- 2
-
-
作者
喻丹
景伯平
-
机构
本刊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18期17-19,共3页
-
文摘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龙里县极贫的摆省乡三年大变样:
从数字看变化
农民人均增收较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9元,分别较2002年的601元增长80%,较2003年的859元增长26%,大大超过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的目标.人均占有粮食达369公斤,较2002年的214公斤增长72.4%.全乡稳定解决温饱,提前一年整体越过温饱线.自2003年全面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仅此项农民年人均增收13元.
-
关键词
农民人均纯收入
摆省乡
农贸市场
自然村寨
返贫现象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龙里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 3
-
-
-
机构
贵州省人民政府
-
出处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
-
文摘
黔府函[2014]13号黔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调整龙里县行政区划的请示》(黔南府呈[2013]193号)及附件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龙里县龙山镇、洗马镇、醒狮镇、羊场镇、三元镇、谷脚镇、谷龙乡、巴江乡、湾寨乡、水场乡、麻芝乡、草原乡、哪嗙乡、摆省乡等14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龙山镇、谷脚镇、洗马镇、醒狮镇。
-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谷脚镇
洗马镇
醒狮镇
黔南自治州
三元镇
麻芝
巴江乡
摆省乡
龙里县
-
分类号
D625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何文华:省长让我到摆省
- 4
-
-
作者
喻丹
-
机构
本刊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18期61-62,共2页
-
文摘
脱贫,不仅表现为一组数据的增长,还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的良性变化——摆省人从排队要粮食到排队买种子,摆省的孩子从赤脚到骑着自行车上学;摆省的群众从看见乡干部就躲到不吃饭不给走;摆省的男人从喝酒、玩画眉度日到忙学技术、忙下地生产——罢省人的囤满了,锅里的内容丰富了;摆省人喂起了猪、包里有了钱;摆省人脸上有了笑……摆省的乡干部由衷地说:“3年来扶贫队带来的变化,超过了摆省自然发展50年。”
-
关键词
队长
杂交玉米
粮食
良种良法
种子
繁殖器官
摆省乡
何文华
第一年
村民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摆省乡党建扶贫工作的几点启示
- 5
-
-
作者
罗保林
-
机构
贵州省工商局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13期24-25,共2页
-
文摘
龙里县摆省乡位于该县的西南部,西与贵阳市高坡乡相连,乡政府距县城59公里,距贵阳70公里.全乡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25亩,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组、61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1万余,其中少数民族占84.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当滞后,2002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01元,人均占有粮食214公斤,被列为全省一类极贫乡.
-
关键词
扶贫工作
工商局
工作队
工商行政管理局
摆省乡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龙里县摆省乡流脑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宏民
平波
-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卫生防疫站
-
出处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3期107-107,共1页
-
-
关键词
龙里县
摆省乡
暴发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省长拨亮村民心
- 7
-
-
作者
黄国学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12期7-7,共1页
-
文摘
2003年12月19日,天气异常寒冷,龙里县摆省乡新龙村里却是热火朝天,30多名乡亲一大早就拿着工具陆续赶到乡政府门口,没有什么事比快点修好出村的公路更让大家觉得兴奋了.如今,摆省乡许多村寨的农民都积极投身到改变世代贫困面貌的战斗中来.在打夯村,近百名村民夜以继日地修建水库,全村百姓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都要指望它了,连妇女也互不相让,在山旮旯里寻找能用得上的石料,一趟接一趟地背到工地上.
-
关键词
摆省乡
龙里县
村民
工作队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摆省乡:党建扶贫旧貌换新颜
- 8
-
-
作者
本刊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6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在3年扶贫开发中,省委党建扶贫工作队切实按照“三基本”要求,紧紧围绕“五大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狠抓良种良法推广,狠抓基础教育和科技培训,狠抓计划生育,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
关键词
扶贫开发
工作队
基础设施建设
良种良法
基层组织建设
人均占有粮食
计划生育
摆省乡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动真情使实劲 认真抓好党建扶贫
- 9
-
-
作者
谌贵璇
许多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17期63-63,共1页
-
文摘
2005年9月2日,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赵宇飞和杂志社机关党委、有关部室负责同志一行,来到龙里县摆省乡金星村,实地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取乡村干部群众对搞好扶贫工作及扶贫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将凝聚着全社党员职工的爱心助学捐款送到金星村鱼洞小学校长手里.
-
关键词
党员
杂志社
期刊社
出版社
摆省乡
金星村
鱼洞
真情
当代贵州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打磨山的办学故事
- 10
-
-
作者
杨玉学
-
机构
贵州龙里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5年第20期53-57,共1页
-
文摘
据贵州日报《静悄悄的"状元村"》一文报道:黔西县农场村,一个仅有600来户2000余人的贫困村,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小村走出了500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硕士生、博士生,农场村因之成为名震一方的"状元村"。这个偏远民族村寨有着浓浓的求知气息:家家户户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父母节衣缩食甚至靠借贷也要供孩子读书,全村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村里建学校,600多名学生及全村群众自发背砖背瓦,感人事迹被教育部门载入档案;尽管全村"茅草屋占了一大半",但家家房顶上安装的电视卫星接收器,却日渐丰富着村民们的精神家园……无独有偶,在龙里县的摆省乡,一个叫打磨山的小山村,村民们为了教育殚精竭虑的故事也同样令人动颜:火灾过后,先修学校再建家园;为筹集建校款不惜借贷;家家都以孩子读书为重为大……然而,农场村的支书说:"要是群众再富裕些就好了,那样的话'状元'、'秀才'就会更多。"以黔西县为例,2004年上半年,全县因家贫而面临失学的农村学童高达4000多名,县教育部门为此专门出台减免政策, 仅此一项减免费用188万元;能入学的高等院校学生中,由社会捐资助学者居多。--为何农村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日益突出? --为何教育收费与农村经济发展会背道而驰? --农村教育与农民致富应该怎样协调发展? 本栏目选载了两篇稿件,一篇讲述打磨山人办学的经历和故事,一篇是镇江日报老报人吴之如先生对"状元村"现象的评述。愿他们的讲述和观点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
-
关键词
打磨山
龙里县
摆省乡
办学
村民
故事
民间文学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