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阴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段学花 宋晓兰 +3 位作者 奚海明 宋立新 郑科 卞金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50,共5页
2010~2011年对江阴市7条主要内河及长江江阴段共计8条河流的15个断面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研究了江阴市河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8条河流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9种,分属3门7纲16科24属,其中软体动物14种、... 2010~2011年对江阴市7条主要内河及长江江阴段共计8条河流的15个断面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研究了江阴市河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8条河流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9种,分属3门7纲16科24属,其中软体动物14种、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4种、十足目4种、蛭纲2种、端足目1种、多毛纲1种。其中,以锡澄运河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达17种。从密度来看,应天河监测断面平均密度最大,为37 156ind./m2;长江监测断面平均密度最小,为6ind./m2。从底栖动物分布来看,长江和白屈港监测断面物种分布均匀,锡澄运河监测断面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80%以上),其中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为优势物种。其他5条河流的监测断面寡毛类均占绝对优势(89~100%)。从整体来看,江阴市内河及长江江阴段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并不丰富。根据群落组成的相似程度,通过聚类分析,8条河流可聚为3类。锡澄运河和长江鹅鼻嘴断面的主要功能摄食类型为刮食者,长江肖山湾断面及其他6条河流的主要功能摄食类型为牧食收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摄食功能 江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