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水城县煤烘玉米氟中毒重病村氟中毒效应及脱离高氟源后骨远期效应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肖琼珍 李福成 +1 位作者 王杰 徐龙 《当代医学》 2016年第8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煤烘玉米氟中毒重病村氟中毒病情和氟对骨骼影响的远期效应,为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水城县抽取2个氟重病乡金盆乡、陡箐乡和非病村花嘎乡各1个村,对总摄氟量、玉米氟和小学生尿氟含量进行检测,用统一调查表对≥20岁常住... 目的探讨煤烘玉米氟中毒重病村氟中毒病情和氟对骨骼影响的远期效应,为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水城县抽取2个氟重病乡金盆乡、陡箐乡和非病村花嘎乡各1个村,对总摄氟量、玉米氟和小学生尿氟含量进行检测,用统一调查表对≥20岁常住人口氟骨症体征进行检查记录,抽取部分有氟骨症体征患者和无体征者拍骨X线片。结果金盆、陡箐、花嘎尿氟水平为(9.27±6.23)、(2.39±1.58)、(0.58±0.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盆煤火烘干玉米前人群尿氟含量为(4.71±3.38)mg/L是煤火烘干玉米后9.27 mg/L的50.8%(P=0.000)。氟骨症体征阳性率金盆为45.4%(320/731)、陡箐为32.5%(204/632)、花嘎为6.4%(3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v=2,P=0.000)。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与氟斑牙指数的相关系数(r)金盆为0.933(P=0.007),陡箐为0.914(P=0.011),花嘎为0.372(P=0.467)。≥40岁有或无氟斑牙的临床氟骨症患病率金盆87.5%(237/271)与57.1%(4/7)(P=0.077),陡箐为59.3%(163/275)与33.3%(7/21)(P=0.037)。结论燃煤重病村氟骨症可使关节活动受限率提高5~7倍。高氟可促使骨关节功能提早退化,并与年龄增长有显著的叠加效应;脱离高氟源后骨骼内高氟仍对骨组织有远期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烘玉米 骨症 尿 流行特征
下载PDF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总摄氟量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卫生部饮茶型氟中毒专家调查组 孙殿军 +13 位作者 赵新华 于光前 陈志 刘运起 苏明 梁超轲 白学信 杨小静 朱岚 曹进 罗沙菲 王革 王克健 刘学慧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 调查中国南、北方 2个饮砖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人群总摄氟量 ,为制订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四川省阿坝县和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进行入户膳食调查 ;同时采集砖茶饮料和各种食物样品 ,用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 病区... 目的 调查中国南、北方 2个饮砖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人群总摄氟量 ,为制订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四川省阿坝县和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进行入户膳食调查 ;同时采集砖茶饮料和各种食物样品 ,用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 病区饮水、食物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摄氟量 90 %上以来自砖茶饮料食品。观察点居民总摄氟量成人 8.0 5~ 14.77m g/ d,儿童 2 .2 6~ 3.30 m g/ d,远远高于对照点 ,达 3.0 6~ 5 .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藏族 蒙古族 饮茶型中毒
下载PDF
饮茶摄氟量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绪评 王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3期54-58,共5页
饮茶摄氟量取决于三个要素:饮茶方式、茶氟富集量与氟浸出率,其中茶氟富集量是首要因素。茶水含氟量以一泡茶水最高,二泡茶水次之,三泡及其以后的茶水含氟量急剧下降。茶叶中富集的氟,基本上是水溶性化合物。饮茶过程中约有42%... 饮茶摄氟量取决于三个要素:饮茶方式、茶氟富集量与氟浸出率,其中茶氟富集量是首要因素。茶水含氟量以一泡茶水最高,二泡茶水次之,三泡及其以后的茶水含氟量急剧下降。茶叶中富集的氟,基本上是水溶性化合物。饮茶过程中约有42%~86%的氟溶于茶汤被人体摄入。饮茶摄氟量关系到饮茶与人体健康,摄氟量过高,会造成氟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率 中毒 饮茶
下载PDF
适宜、安全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原 林少彬 +7 位作者 王倩 陈昌杰 杨世明 韩永成 刘相民 杨运辉 臧增元 张凤鸾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5-338,共4页
调查了典型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4个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的人群氟中毒和儿童龋齿患病率,并研究了它们与饮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适宜、安全饮水氟浓度分别为0.95mg/L和1.21mg/L;7~15岁儿... 调查了典型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4个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的人群氟中毒和儿童龋齿患病率,并研究了它们与饮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适宜、安全饮水氟浓度分别为0.95mg/L和1.21mg/L;7~15岁儿童适宜、安全总摄氟量为1.9mg和2.1mg/(人·日);成人最大安全总摄氟量为3.4mg/(人·日)。该项研究还对饮水氟和总摄氟量造成的氟中毒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浓度 中毒
下载PDF
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向全永 张明访 +5 位作者 洪沛 刘伯 陈连生 陈晓东 周明生 梁友信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氟含量0.36±0.11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氟含量2.46±0.80mg/L)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氟含量0.36±0.11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氟含量2.46±0.80mg/L)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并根据儿童总摄氟量的不同将两村儿童分为5个不同的接触组,即:<1.00mg/人·日、1.00~mg/人·日、2.00~mg/人·日、3.00~mg/人·日、≥4.00mg/人·日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结果随着总摄氟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的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的95%下限分别为1.40mg/人·日和1.78mg/人·日,由此所得的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分别为1.40mg/人·日和1.78mg/人·日。结论本次研究所得的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低于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中规定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8~15周岁儿童的总摄氟量的允许限量。因此,该标准在本次调查地区是否适用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牙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摄氟量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玉富 滕国兴 +2 位作者 于光前 徐春蓓 汤瑞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51-352,350,共3页
摄氟量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人均日摄氟量4mg 以上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达95%以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随摄氟量增加而升高。骨关节功能障碍,骨 x 线改变阳性率、群体尿氟水平均与摄氟量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燃煤 斑牙 中毒
下载PDF
燃煤污染型氟病区总摄氟量及摄氟途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淑庄 陈雪青 李茂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在三峡地区对燃煤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湖北巴东、姊归及四川彭水居民进行了总摄氟量及摄氟途径调查。巴东、姊归及彭水居民总摄氟量分别为2.92、6.09及11.27mg/p/d,从饮食摄入氟量,后两地分别超过限量(3.5mg/p/d)0.6及1.6倍... 在三峡地区对燃煤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湖北巴东、姊归及四川彭水居民进行了总摄氟量及摄氟途径调查。巴东、姊归及彭水居民总摄氟量分别为2.92、6.09及11.27mg/p/d,从饮食摄入氟量,后两地分别超过限量(3.5mg/p/d)0.6及1.6倍、巴东未超过,但从空气中吸入氟量均超过其限量(0.084mg/p/d)3.8、5.2及26.5倍。这些结果表明从呼吸道吸入的氟化物对人体危害可能比从消化道摄入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燃煤污染型
下载PDF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食物氟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葛相金 姜玉亭 +2 位作者 朱孝连 韩嘉诚 陈永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研究改水后食物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探讨控制总摄氟量的措施。方法 以改饮低氟水 15年以上的 2个村为观察组 ,正常非氟病区的 1个村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水、土、粮、菜、空气氟含量 ,并对改水后出生的 816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水... 目的 研究改水后食物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探讨控制总摄氟量的措施。方法 以改饮低氟水 15年以上的 2个村为观察组 ,正常非氟病区的 1个村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水、土、粮、菜、空气氟含量 ,并对改水后出生的 816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水平评价指标进行考核。结果 观察组粮、菜氟含量是对照组的 3 .6倍。观察组儿童每日人均摄氟量 (3 .419mg)比对照组 (1.43 8mg)高 2 .3 8倍 ;儿童氟斑牙 (白垩型 )患病率 (2 1.6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儿童尿氟含量均值 (2 .5 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年龄尿氟水平。其中经食物摄入的氟占总摄入量的 66.0 7%。结论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在改饮低氟水 15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健康 食物 改水后 影响的研究 中毒病区 饮水型中毒 尿水平 对照组 观察组 评价指标 尿含量 食物 病区居民 蓄积中毒 入过量 斑牙 儿童 病区 患病率 入量
下载PDF
贵州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总摄氟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达圣 安冬 +2 位作者 何平 梁音 靳争京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1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贵州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量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地氟病重病区村作了流行病学现况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4个历史重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总体检出率达90%以上,缺损型达40%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达40%... 目的探讨贵州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量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地氟病重病区村作了流行病学现况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4个历史重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总体检出率达90%以上,缺损型达40%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达40%以上,其中重度检出率达5%以上,但8、9岁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岁组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已经显著下降,未见儿童长骨畸形患者。20世纪90年代前历史重病区村日人均总摄氟量30 mg以上,近年仍达18 mg。氟来源的摄入构成顺序依次为辣椒>玉米>大米>蔬菜>饮水>空气,这与10年前构成截然不同。2个对照村地氟病病情显著低于历史重病区村,但其患病时间等分布情况与历史重病区村类似。结论近10年贵州省地氟病重病区总摄氟水平显著降低,病情得到显著控制。但是,历史重病区氟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摄氟量仍然较高。病区摄氟途径构成明显改变,通过烘炕干辣椒摄氟途径需要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 地方性中毒 重病区 流行因素
原文传递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经砖茶摄氟量与氟骨症病情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庆斌 刘晓波 +7 位作者 王在君 王树君 刘学慧 于冰 姜志立 田淑彩 周明仁 璋显坤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饮茶型氟中毒居民经砖茶摄氟量与X线氟骨症病情关系。方法选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哈达英格嘎查为调查点,对调查点20~70岁居民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及砖茶饮料含氟量检测,计算经砖茶日摄氟量、相... 目的分析饮茶型氟中毒居民经砖茶摄氟量与X线氟骨症病情关系。方法选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哈达英格嘎查为调查点,对调查点20~70岁居民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及砖茶饮料含氟量检测,计算经砖茶日摄氟量、相对总摄氟量[经砖茶饮料日摄氟量^(-3)×365 d×(年龄-20)];X线氟骨症诊断采用WS192-2008《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砖茶饮料含氟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经砖茶日摄氟量、相对总摄氟量与X线氟骨症检出率关系。结果调查点居民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61.7%(82/133),X线重度氟骨症为3.8%(5/133),调查点为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调查点砖茶饮料含氟量(2.55±1.29)mg/L;每人每天经砖茶摄氟量(6.92±5.29)mg,相对总摄氟量(64.07±59.91)g/人,经砖茶摄氟量、相对总摄氟量与X线氟骨症检出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8、0.878,F分别为14.09、10.13,P<0.05)。每人每天经砖茶摄氟量≤3.0 mg与>3.0 mg各组X线氟骨症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对总摄氟量>15 g/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57.69%)是显著升高的节点(t=5.08,P<0.05),如按40岁年龄计算,每人每天经砖茶摄氟量为2.05 mg[15~3÷365÷(40-20)],相对总摄氟量≤15g/人与>15.0 g/人各组X线氟骨症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5.08、6.83、10.78、11.32,P<0.05)。结论经砖茶摄氟量、相对总摄氟量与X线氟骨症检出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总摄氟量≥15 g/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显著增高,提示每人每天经砖茶摄氟量应≤2.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化物中毒 骨症
下载PDF
总摄氟量与儿童智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广吉 高明献 +2 位作者 张明访 杨明利 向全永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智商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择江苏省泗洪县瓦庙村(氟中毒地区,饮水中氟含量为0.57~4.50 mg.L-1)和新淮村(非氟中毒地区,饮水含氟量为0.18~0.76 mg.L-1)为研究地点,两村所有在校的8~13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智商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择江苏省泗洪县瓦庙村(氟中毒地区,饮水中氟含量为0.57~4.50 mg.L-1)和新淮村(非氟中毒地区,饮水含氟量为0.18~0.76 mg.L-1)为研究地点,两村所有在校的8~13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智商、学生家庭饮水中含氟量、每日各种食物、饮水的摄入量,检测室内外空气中氟含量,并计算每日总摄氟量。根据每日总摄氟量将儿童分为:总摄氟量<1.00、1.00~1.99、2.00~2.99、3.00~3.99及≥4.00 mg.(人.d)-1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智商和智商低下率。结果:新淮村儿童的智商(100.41±13.21)显著高于瓦庙村(92.02±13.00)。随着总摄氟量的增加,儿童智商进一步降低,智商低下率逐渐增加,总摄氟量与智商(y=-3.519x+103.310)及智商低下率(y=5.779x-1.347)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高氟摄入会对儿童大脑发育产生影响,导致儿童智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商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砖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童小麟 张杰 童鑫 《茶叶通讯》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本文分析探讨了砖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介绍了我国边销砖茶的产销现状、各砖茶氟含量 ,认为砖茶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原料嫩度 ,其次是土壤和人为环境。通过分析砖茶中氟的可溶解性和日饮砖茶的摄氟量状况 ,说明了饮高氟含量... 本文分析探讨了砖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介绍了我国边销砖茶的产销现状、各砖茶氟含量 ,认为砖茶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原料嫩度 ,其次是土壤和人为环境。通过分析砖茶中氟的可溶解性和日饮砖茶的摄氟量状况 ,说明了饮高氟含量砖茶且日饮用量超过 1 3.7g者 ,则每日摄取的氟过量是肯定的 ;但饮低氟含量 (40 0 ppm以下 )砖茶且日饮用量少于 1 3.7g者 ,则可控制日摄氟量在限量 (4.0 m g)范围内。关于“饮砖茶导致氟中毒”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含量 人体健康 中毒
下载PDF
饮茶型氟中毒——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地氟病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四川省卫生防疫站 阿坝州卫生防疫站 壤塘县卫生防疫站氟病调查协作组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共6页
众所周知,茶叶氟含量是很高的,饮茶能否引起慢性氟中毒?这是氟病学界极为关心的问题。1963年报道了越南北方蔬菜和茶叶引起当地氟斑牙流行,但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献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1983年对壤塘县进行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时,... 众所周知,茶叶氟含量是很高的,饮茶能否引起慢性氟中毒?这是氟病学界极为关心的问题。1963年报道了越南北方蔬菜和茶叶引起当地氟斑牙流行,但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献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1983年对壤塘县进行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时,注意到病区的形成与藏族饮用砖茶的生活习惯有关。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斑牙 含量 中毒 壤塘县
原文传递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发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德良 李优良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燃煤型地氟病不同流行强度的5个有代表性的病区乡和对照区调查,发现其主要氟源均来自煤烟污染,从煤炕玉米、辣椒中摄入氟量占总摄氟量的74.25-94.92%;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率,尿氟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8-15岁氟斑牙... 通过对燃煤型地氟病不同流行强度的5个有代表性的病区乡和对照区调查,发现其主要氟源均来自煤烟污染,从煤炕玉米、辣椒中摄入氟量占总摄氟量的74.25-94.92%;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率,尿氟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8-15岁氟斑牙率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半对正相关,8-15岁缺损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分别与总摄氟量、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总摄氟量与尿氟均值呈直线相关,推算出7个回归方程式。文中国燃煤地氟病区划分标准进行了讨论。建议选用总摄氟量、8-15岁氟斑牙率、8-15岁缺型氟斑牙率、乳牙氟斑牙率、尿氟均值作为病区划分指标,并提出了病区划分建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中毒 流行病学 斑牙 燃煤污染型地
原文传递
2010-2013年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佩 陈敬 +4 位作者 杨小静 刘远夏 刀吉 秦胜超 格尔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趋势。方法按照《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内容与要求,选择康定、道孚、雅江、红原、稻城、若尔盖6个县为监测县,每个县按方位选择了5乡,每乡随机选择了1个村,监测当地饮水氟含量、砖茶品种及含...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趋势。方法按照《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内容与要求,选择康定、道孚、雅江、红原、稻城、若尔盖6个县为监测县,每个县按方位选择了5乡,每乡随机选择了1个村,监测当地饮水氟含量、砖茶品种及含氟量、砖茶年人均消耗量及日人均茶氟摄入量;成人氟骨症、尿氟和儿童氟斑牙情况等。结果当地水氟范围0.09-0.90 mg/L,无高水氟地区;砖茶品种主要有康砖茶(37.58%)、茯砖茶(33.94%)、马茶(7.28%)、金尖(6.10%)等。砖茶含氟量均值670.48 mg/kg,低氟砖茶占5.10%。年人均砖茶消耗量均值2.14 kg,日人均茶氟摄入量均值3.93 mg/(人·d)。成人氟骨症检出率47.00%,尿氟几何均值1.30 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73%。结论四川省藏区居民饮用的砖茶含氟较高,低氟砖茶食用率低,成人氟骨症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中毒
原文传递
2016-2017年度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道韫 陈敬 +3 位作者 杨小静 刘佩 刀吉 格尔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及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6-2020年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方案》,选择康定、道孚、雅江、甘孜、红原和若尔盖为监测县,每个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及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6-2020年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方案》,选择康定、道孚、雅江、甘孜、红原和若尔盖为监测县,每个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5个乡,每个乡随机选择1个村,检测饮水氟含量;砖茶含氟量、砖茶年人均消耗量及日人均茶氟摄入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等。结果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结果 2016年监测点砖茶含氟均值为1 041.57 mg/kg,合格砖茶食用率1.20%,常住人口年平均砖茶消耗量为4.14 kg,日人均茶氟摄入量为11.81 mg,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05%;2017年监测点砖茶含氟均值为786.16 mg/kg,合格砖茶食用率2.67%,常住人口年平均砖茶消耗量为4.77 kg,日人均茶氟摄入量为10.28 mg,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9.79%。结论对比两年监测结果,四川省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合格砖茶食用率上升,常住人口年平均砖茶消耗量、日人均茶氟摄入量有所下降,氟斑牙病情处于稳定趋势,表明近年来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原文传递
燃煤污染氟病区人体总摄氟量与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美琪 何兆龙 +4 位作者 肖远东 闵冬 刘永泉 樊勇 陈一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97-199,共3页
通过萍乡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两个村的饮水、空气和食物的调查,发现氟斑牙发病率为51.8%的长平村,成人每人每日的总摄氟量为3.167mg,而氟斑牙发病率为57.4%的温磐村,总摄氟量为3.014mg。两个村的空气含... 通过萍乡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两个村的饮水、空气和食物的调查,发现氟斑牙发病率为51.8%的长平村,成人每人每日的总摄氟量为3.167mg,而氟斑牙发病率为57.4%的温磐村,总摄氟量为3.014mg。两个村的空气含氟量十分近似,长平村的食品污染较重;而空气SO2含量,温磐村较长平村要高。动物实验显示,生活于空气含氟量近似,而SO2高的群体,氟斑牙的发病高且病情更严重。人群调查和动物实验均可看出SO2对氟斑牙发病和病变程度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型中毒 二氧化硫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及酸碱度的氟化泡沫防龋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霞 李重林 +4 位作者 李刚 凌天牖 蔺万斯 蔺代隆 梁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1-353,共3页
关键词 化泡沫 防龋制剂 不同浓度 形态学观察 酸碱度 离子浓度 釉质 偏光显微镜 pH值
下载PDF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历史重病区村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伯友 张念恒 +1 位作者 李杨 安冬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综合防治后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量现状。 方法 2017年,选择历史病情较重且未达到病区消除标准的荷花村、吉丰村和吉坪村作为调查点。对3个村全部8-12周岁在校学生... 目的 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综合防治后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量现状。 方法 2017年,选择历史病情较重且未达到病区消除标准的荷花村、吉丰村和吉坪村作为调查点。对3个村全部8-12周岁在校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每村抽取10户居民户,调查16周岁以上人群平均每人每天的主食、蔬菜、水摄入量,并采集其家中食用玉米、大米、干辣椒、饮用水、室内空气样品,检测氟含量,计算人群总摄氟量。并将调查结果与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荷花、吉丰、吉坪3个村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6.86%(29/172)、17.90%(29/162)、7.94%(10/126),与来自文献的2006年[94.32%(216/229)、100.00%(72/72)、99.63%(267/2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47.97、136.95、345.13,P均< 0.01);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36、0.40、0.12。3个村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40、0.029、0.033 mg/L;主食大米的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19、0.016、0.015 mg/kg,与2006年(主食为玉米,17.520、36.620、27.770 mg/kg)比较分别降低了99.89%、99.96%、99.95%;干辣椒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09、1.97、0.35 mg/kg,与2006年(514.21、1 035.29、947.78 mg/kg)比较,分别降低了99.59%、99.81%、99.96%,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079、2.542、2.449,P均< 0.01);室内24 h空气样均未检出氟化物。3个村16周岁以上人群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为0.304、0.279、0.273 mg,与2006年(19.564、33.837、27.224 mg)比较,分别降低了98.45%、99.18%、99.00%。 结论 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原文传递
安徽淮北芦岭镇地方性氟中毒氟源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樊远彬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为了探讨燃煤污染是否是安徽淮北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氟源 ,选择芦岭镇作为调查点 ,测定了该地区饮水、粮食、蔬菜、室内外空气等样品中氟含量。经计算 ,总摄氟量为4.77mg/人·日 ,其中饮水占 82 .18% ,食物占 17.4% ,由呼吸道摄入的... 为了探讨燃煤污染是否是安徽淮北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氟源 ,选择芦岭镇作为调查点 ,测定了该地区饮水、粮食、蔬菜、室内外空气等样品中氟含量。经计算 ,总摄氟量为4.77mg/人·日 ,其中饮水占 82 .18% ,食物占 17.4% ,由呼吸道摄入的氟量仅占 0 .42 %。由呼吸道摄入的氟量不到大气卫生标准允许限量的四分之一 ,即燃煤氟污染对氟中毒影响很小 ,饮水摄入的氟量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提示安徽淮北地区不存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地方性中毒 安徽 淮北地区 量不源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