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场域转换与揭谛信仰的历史变迁
- 1
-
-
作者
李小荣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共2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佛教文学艺术思想综合研究(多卷本)”(19ZDA254)。
-
文摘
在明清诗文、小说、戏曲、宝卷等文学作品中,揭谛从未进入神祇谱系的上层,仅是听命差遣的小神,然其身影随处可见。若追溯其信仰的历史变迁轨迹,主要和场域转换密切相关:一者,从宗教层面言,唐五代时期是由佛教译场转向密宗道场;二者,从社会生活层面言,两宋以后是由都市转向乡间;三者,从文学层面言,是由唐宋时期的佛教灵验记为主转向赵宋以后各体作品的全面发展。究其文化成因,则源于以《心经》为主体的多面向综合性信仰所致。
-
关键词
揭谛信仰
场域转换
历史变迁
《揭谛咒》
观音信仰
-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明清民间宗教中的“心经咒”信仰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左金众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4-239,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密教文献文物资料整理与研究”(12&ZD129)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心经》在明清民间宗教中有着重要地位,民间宗教在宝卷结构及内容中摄入《心经》,并以"真空"释《心经》"空性",而其救苦性则是民众信仰的基础。"心经咒"有广义的《心经》即咒和狭义的"揭谛咒",民间宗教认为广义的《心经》即咒,分别为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并各具四种特性。狭义的"心经咒"即"揭谛咒"为下层社会所共识,民间宗教崇奉的"揭谛咒"非出自玄奘译本《心经》,"揭谛咒"人格神化和宝卷文学语言化是对其信仰的主要形式。
-
关键词
明清
民间宗教
心经
揭谛咒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