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被引量:109
1
作者 乐光禹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21,共8页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具有显著的分带性,按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可划分为若干构造带。逆冲推覆和褶皱作用均从大巴山外侧向前陆盆地方面呈递进运移扩展。根据对沉积充填与相邻大巴山造山带隆升之间的关系,重建了前陆...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具有显著的分带性,按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可划分为若干构造带。逆冲推覆和褶皱作用均从大巴山外侧向前陆盆地方面呈递进运移扩展。根据对沉积充填与相邻大巴山造山带隆升之间的关系,重建了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具有广阔的含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 造山带 前陆盆地 构造 充填系列
下载PDF
巴颜喀拉地块东部龙日坝断裂带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20
2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1 位作者 陈桂华 于贵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42,共14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NE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约200km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由GPS复测发现存在一条宽阔的NE向右旋剪变带,变形速率达4-6mm/a.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这一右旋剪切带对应了以往被忽略的、新生的NE向龙日坝断裂带.龙日... 在青藏高原东缘NE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约200km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由GPS复测发现存在一条宽阔的NE向右旋剪变带,变形速率达4-6mm/a.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这一右旋剪切带对应了以往被忽略的、新生的NE向龙日坝断裂带.龙日坝断裂带北东段由走向N54°±5°E、相距约30km的两条平行分支断层组成.这两条分支断层沿线晚第四纪断错地貌发育,北支龙日曲断层具有较大的逆冲分量,南支毛尔盖断层为纯右旋走滑断层.依据矢量合成原理可知,龙日坝断裂带北东段晚更新世以来平均右旋滑动速率为(5.4±2.0)mm/a,垂直滑动速率约0.7mm/a,地壳缩短率约0.55mm/a.龙日坝断裂带的存在和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青藏高原东缘的大地构造与动力学特征:以龙日坝断裂带为界,巴颜喀拉地块分为西部阿坝和东部龙门山两个次级块体;龙门山次级块体的整体缩短和隆升反映出从龙门山断裂带到龙日坝断裂带是巴颜喀拉地块南东向运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华南地块的强烈阻挡而形成的后展式推覆构造系统,并成为青藏高原东缘承载新生代晚期至今地壳变形的一种活动地块边界构造类型.龙日坝断裂带正是这一系统中晚第四纪新生的活动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活动地块 新生断裂带 断层滑动速率 构造
原文传递
中蒙边界区新发现的特大型推覆构造及伸展变质核杂岩 被引量:61
3
作者 郑亚东 王士政 王玉芳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299-1305,共7页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海西-印支造山带内发现一特大型推覆构造和伸展变质核杂岩,两构造的时代均为中生代,但前者较早,推覆体走向近东西,中元古界白云岩自北向南推覆在寒武至三叠系地层上,直观推覆距70km,推测断距140km以上,变质核杂...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海西-印支造山带内发现一特大型推覆构造和伸展变质核杂岩,两构造的时代均为中生代,但前者较早,推覆体走向近东西,中元古界白云岩自北向南推覆在寒武至三叠系地层上,直观推覆距70km,推测断距140km以上,变质核杂岩主要由糜棱岩组成,在推覆体范围内构成一北东向穹窿背斜并构成伸展拆离断层的下盘,糜棱岩面理平缓,拉伸线理总体向南南东倾伏,剪切指向标志表明为正断式运动,造山后推覆与伸展构造的共存提出一个重要的构造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变质核杂岩 糜棱岩
原文传递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72
4
作者 林茂炳 吴山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6-55,共10页
文章把龙门山推覆构造划分为4个推覆体和3个滑覆体。分别叙述了它们各自的变形特征。计算了造山带的地壳缩短率为42~63%。最后确认了龙门山推覆构造的推覆模式是推覆滑覆叠加模式,其发展方向为由北西向东南,扩展方式为背驮式(或前展式)。
关键词 龙门山 构造 变形特征
下载PDF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大型盐推覆构造 被引量:68
5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4 位作者 贾承造 皮学军 陈书平 谢会文 王子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5,共9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地层层序可划分为中生界盐下层序、古新统一始新统盐层层序和渐新统一第四系盐上层序。盐岩层序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盐岩、膏岩、泥灰岩和紫红色碎屑岩,厚110~3000 m。盐岩层的存在使库...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地层层序可划分为中生界盐下层序、古新统一始新统盐层层序和渐新统一第四系盐上层序。盐岩层序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盐岩、膏岩、泥灰岩和紫红色碎屑岩,厚110~3000 m。盐岩层的存在使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发育-系列盐相关构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盐推覆构造。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遥感资料和钻井资料揭示,沿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西秋立塔克山发育大型盐推覆构造,总体呈近东西走向,并略呈往西南凸出的弧形展布,沿走向延伸超过200km,由北往南逆冲推覆距离达30km以上。主断层沿古新统-始新统盐岩层发育,外来推覆体由古新统-始新统盐层层序和渐新统-第四系盐上层序组成,表现为受断层控制的单面山,逆冲推覆在原地中生代-新生代地层之上。地质分析和剖面复原结果表明,盐推覆构造主要形成于新近纪末期以来的喜马拉雅晚期阶段,现今仍具有强烈的活动性。由于不均匀推覆作用,在盐推覆构造的不同地段,逆冲推覆距离、冲断层产状、外来岩系和原地岩系的叠置关系以及盐相关构造的发育都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走向上分段性特点。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盐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受区域挤压作用、重力滑动和重力扩展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褶皱 冲断带构造 地层层序
下载PDF
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根厚 张长厚 +1 位作者 王果胜 吴正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在横穿辽西地区构造变形剖面及重点区段的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构造变形、沉积组合、岩浆岩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 ,对辽西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总体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 ,认为辽西地区中生代主要构造格局由印支期的东西向褶皱 -逆... 在横穿辽西地区构造变形剖面及重点区段的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构造变形、沉积组合、岩浆岩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 ,对辽西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总体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 ,认为辽西地区中生代主要构造格局由印支期的东西向褶皱 -逆冲构造、早燕山期的北东向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晚燕山期早期的北东向“盆 -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局 逆冲叠构瓦构造 盆-岭构造 中生代 辽西地区 逆冲构造 构造
下载PDF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地震活动 被引量:64
7
作者 陈杰 曲国胜 +1 位作者 胡军 冯先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1-312,共12页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由强烈活动的艾卡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与卡兹克阿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南、北两条巨型边缘弧形构造带及其间的推覆构造构成。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由强烈活动的艾卡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与卡兹克阿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南、北两条巨型边缘弧形构造带及其间的推覆构造构成。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每个弧形构造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逆冲推覆席体,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但同时又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独立地震破裂区或形变带与独立活动的弧形推覆构造可能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带 地震活动性 构造
下载PDF
云南兰坪盆地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何龙清 陈开旭 +3 位作者 余凤鸣 魏君奇 杨爱平 李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2,共6页
兰坪盆地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和澜沧江—昌宁—孟连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 ,构成对冲式构造 ,两个系统推覆构造的界线大致是兰坪—云龙一线 ,逆冲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内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前陆逆冲... 兰坪盆地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和澜沧江—昌宁—孟连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 ,构成对冲式构造 ,两个系统推覆构造的界线大致是兰坪—云龙一线 ,逆冲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内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对矿床和矿体的产出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其中金顶矿床受控于穹窿状主推覆断层 ,矿体产于推覆断层及其下盘的层间破碎带中 ;河西地区的各矿段由推覆前锋带上的冲起构造所控制 ,矿体沿主推覆断层和反冲断层分布。综合分析逆冲推覆构造的控矿特点 ,并对比已知矿区 ,认为白基阻山口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盆地 构造 控矿作用
下载PDF
华北北部侏罗纪大型推覆构造带前缘盆地沉积特征和成因机制初探 被引量:53
9
作者 和政军 王宗起 任纪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华北北部的晚侏罗世沉积盆地群产生于自北向南的挤压构造背景下,为燕山—阴山大型推覆构造带的前缘拗陷盆地。盆地中以充填巨厚的红色粗碎屑堆积为特征,沉积环境主要包括网状河流、冲积扇、干化湖泊及沙漠。碎屑沉积物中普遍含有大量... 华北北部的晚侏罗世沉积盆地群产生于自北向南的挤压构造背景下,为燕山—阴山大型推覆构造带的前缘拗陷盆地。盆地中以充填巨厚的红色粗碎屑堆积为特征,沉积环境主要包括网状河流、冲积扇、干化湖泊及沙漠。碎屑沉积物中普遍含有大量的非稳定组分,是在高沉积速率下形成的近源堆积产物,与这一时期曾存在强烈的构造隆升活动有关。初步分析表明,一些地段的逆冲系具有向南推进的特点,并形成背驮式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北部 构造 盆地成因 晚侏罗世 沉积特征
下载PDF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前陆褶冲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长厚 宋鸿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燕山板内造山带发育有许多著名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它们与前陆褶冲带中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燕山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散在性,剖面上具有浅缓深陡的几何特征,形成千线部构造层次,具有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性质,... 燕山板内造山带发育有许多著名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它们与前陆褶冲带中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燕山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散在性,剖面上具有浅缓深陡的几何特征,形成千线部构造层次,具有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性质,并具有大致相同的形成时代和逆冲方向,形成这些逆冲推覆构造的直接原因是垂向的差异性隆升而不是水平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造山带 厚皮构造 前陆褶冲带
下载PDF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建华 刘福田 +2 位作者 孙若昧 吴华 吴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4,共9页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秦岭-大别 造山带 构造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构造演化及矿化富集规律初探 被引量:45
12
作者 吴淦国 吴习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7-486,共10页
本文从构造变形分析入手,论述了金顶矿床构造形成和演化的特征,探讨了铅锌矿化富集的规律,提出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建造形成期的同生沉积带来了成矿元素并使其初步富集,而构造变形期则由于断裂沟通地下热卤水和天水的渗透,使其成矿物质... 本文从构造变形分析入手,论述了金顶矿床构造形成和演化的特征,探讨了铅锌矿化富集的规律,提出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建造形成期的同生沉积带来了成矿元素并使其初步富集,而构造变形期则由于断裂沟通地下热卤水和天水的渗透,使其成矿物质运移到受推覆构造和穹隆构造控制的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砂岩、角砾岩和构造剥离带而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构造演化 矿化 构造
下载PDF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 被引量:45
13
作者 王二七 张旗 Clark B.Burchfiel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3-500,共8页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 ,呈北西 -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 :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 ,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 ,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 ,呈北西 -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 :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 ,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 ,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对拉鸡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 ,祁连山褶皱带在古生代加里东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缩短 ,北祁连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沿祁连山中央冲断层向南 ,陆内俯冲到中祁连元古界变质杂岩之下。由于发生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的陆内变形 ,位于中祁连之下的北祁连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发生褶皱 ,并被抬升到地表。到新生代 ,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陆内汇聚作用 ,拉鸡山断裂带再次活动 ,这些下古生界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通过冲断作用快速抬升 ,将中祁连地块一分为二。因此 ,拉鸡山是一个抬升的构造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褶皱带 拉鸡山断裂带 构造 构造
下载PDF
淮南煤田的构造厘定及动力学控制 被引量:43
14
作者 宋传中 朱光 +1 位作者 刘国生 牛漫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淮南煤田的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 ,主要构造格架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该带可分为 3个次级构造带 :南部“八公山—舜耕山构造带” ,为一由南向北逆冲的推覆构造带 ;北部“明龙山—上窑构造带” ,是位于淮南煤... 淮南煤田的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 ,主要构造格架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该带可分为 3个次级构造带 :南部“八公山—舜耕山构造带” ,为一由南向北逆冲的推覆构造带 ;北部“明龙山—上窑构造带” ,是位于淮南煤田北缘由北向南逆冲的推覆构造带 ;中间为“淮南扇形复向斜带” ,构成淮南煤田的主体。淮南对冲式断—褶构造带是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 ,是大别山北侧薄皮推覆构造前锋带和外缘带的主体 ,主要沿结晶基底与盖层的接触界面滑动。淮南煤田发育在“淮南扇形复向斜带”中 ,南北向的强烈挤压、对冲使得位于其中的含煤地层遭受错断、牵引而弯曲 ,直至倒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变形带 构造 动力学 淮南煤田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与前陆盆地演化 被引量:37
15
作者 陶晓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3-77,共5页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带可划分为四个亚带:陇东褶皱推覆构造带、宝兴冲断推覆构造带、中林-双石薄皮推覆构造带、前陆褶皱构造带。依据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论述了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和前陆盆地的同...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带可划分为四个亚带:陇东褶皱推覆构造带、宝兴冲断推覆构造带、中林-双石薄皮推覆构造带、前陆褶皱构造带。依据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论述了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和前陆盆地的同步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前陆盆地 龙门山 盆地演化
下载PDF
逆冲推覆构造研究进展和今后探索趋向 被引量:33
16
作者 朱志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文概述了70年代中期以来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几个方面,指出逆冲推覆构造广泛产出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今后应注意造山带内尤其是活动性高的地台上这类构造的研究。台阶式结构是逆冲构造的基本型式,但对各种模型应采取分析态度。文... 本文概述了70年代中期以来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几个方面,指出逆冲推覆构造广泛产出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今后应注意造山带内尤其是活动性高的地台上这类构造的研究。台阶式结构是逆冲构造的基本型式,但对各种模型应采取分析态度。文章分析了与逆冲推覆系相关的褶皱构造及其产出关系。逆冲推覆构造常呈一定型式产出,以隆起构造为中心的背冲和以构造拗陷为中心的对冲是具有普遍品格的模式。挤压性推覆与伸展滑覆常密切伴生,并与构造热隆作用相关,常常表现为推覆→侵入→滑覆的规律性顺序。笔者最后提出了这类构造今后研究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 薄皮式构造 热隆作用 构造
下载PDF
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高俊 何国琦 李茂松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西天山造山带由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伊犁中天山南缘-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和两者之间的伊犁地块组成。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包括北天山推覆构造带、伊犁中天山北缘逆冲带和中天山北缘断裂带。伊犁中天山... 西天山造山带由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伊犁中天山南缘-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和两者之间的伊犁地块组成。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包括北天山推覆构造带、伊犁中天山北缘逆冲带和中天山北缘断裂带。伊犁中天山南缘-南天山推覆系统包括中天山南缘逆冲带、南天山北坡增生楔推覆席、南天山北坡早古生代被动陆缘推覆席、南天山南坡晚古生代洋壳-火山弧-复理石复合推覆席、中天山南缘断裂带和南天山南坡断裂带。区域构造和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西天山推覆构造主要奠定于早二叠世早期,走滑运动发生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造山带 构造 走滑构造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徐宿地区推覆构造 被引量:35
18
作者 舒良树 吴俊奇 刘道忠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638-647,共10页
以当代构造地质学的新理论A型俯冲陆内变形为指导,运用台阶状逆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和构造运动学的研究新办法,通过对徐州-宿州地区(简称徐宿区)大、中、小各种构造尺度的调查,获得了该区构造格架,变形样式和演化的新认识,提出... 以当代构造地质学的新理论A型俯冲陆内变形为指导,运用台阶状逆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和构造运动学的研究新办法,通过对徐州-宿州地区(简称徐宿区)大、中、小各种构造尺度的调查,获得了该区构造格架,变形样式和演化的新认识,提出了台阶状逆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是华北板块东南缘前陆盆地断裂与褶皱变形的最基本表现形式的观点.通过对研究区大型推覆构造的空间分布、构造样式、时序演化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查明了主拆离面上盘的8个次级滑动层系,发现了推覆构造的平而分带、垂向分层性质,确定了推覆变形的运动方向和定位时间,是一种发生在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盖层推覆作用,属薄皮构造、最后,对徐宿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俯冲 逆断层 褶皱 弧形构造 构造
下载PDF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19
作者 关玉祥 杨添水 《福建地质》 1994年第4期248-277,共30页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大类(逆冲推覆构造,拆离构造)和五种类型(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和拆离(滑脱)构造、褶皱拆离构造),对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和推覆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明确指出了燕山早期中深层次边冲推覆构造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对今后寻找隐伏矿产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推覆构造,对研究我省的推覆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从基础地质和找矿两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煤田 地质构造
下载PDF
米仓山叠加型推覆构造几何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德超 魏显贵 +3 位作者 杜思清 刘援朝 邓明森 何政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2-26,共5页
不同期次不同体系的推覆构造在同一地区相叠加而形成的复式推覆构造叫叠加型推覆构造,汉南-米仓山推覆构造便是典型一例。印支-燕山期,受秦岭巨型推覆构造控制,本区形成东西向的推覆构造,喜马拉雅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影响下,本... 不同期次不同体系的推覆构造在同一地区相叠加而形成的复式推覆构造叫叠加型推覆构造,汉南-米仓山推覆构造便是典型一例。印支-燕山期,受秦岭巨型推覆构造控制,本区形成东西向的推覆构造,喜马拉雅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影响下,本区又发育北东向推覆构造,从而形成一大型推覆构造带。本文重点论述了米仓山地区叠加型推覆构造几何结构及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叠加型构造 几何结构 构造演化 米仓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