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推拿补泻 被引量:7
1
作者 查炜 《按摩与导引》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全面讨论了推拿补泻的概念,从结构调整、能量调整、信息调整论述了其原理,并认为手法性质和量、穴位的选择,手法的频率、方向、作用时间和部位以及受术者的体质均为影响因素。同时提出轻重、方向迎随、频率、子午流注补泻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补泻 概念 原理 推拿补泻
下载PDF
阴阳推拿手法治疗肌张力障碍32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强锋 阎炳苍 殷宝库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7-348,共2页
目的:观察阴阳推拿手法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阴阳手法:以经脉为主采用迎随补泻;以腧穴为主按三阴三阳经穴位用推拿补泻进行泻阳补阴。结果:总有效率93.7%。提示:本疗法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皮肤和肌肉的营养供应... 目的:观察阴阳推拿手法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阴阳手法:以经脉为主采用迎随补泻;以腧穴为主按三阴三阳经穴位用推拿补泻进行泻阳补阴。结果:总有效率93.7%。提示:本疗法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皮肤和肌肉的营养供应,使肌萎缩得以改善,并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按摩疗法 推拿补泻 迎随补泻
下载PDF
不同方向捏脊的作用效应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霜菊 刘远婷 《湖北中医杂志》 2017年第6期43-45,共3页
捏脊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推、捏、拿、捻、按、揉等手法连续作用于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捏脊疗法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儿和成人疾患,可用于消化系统,呼吸、免... 捏脊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推、捏、拿、捻、按、揉等手法连续作用于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捏脊疗法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儿和成人疾患,可用于消化系统,呼吸、免疫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作用效应 推拿补泻
原文传递
浅谈推拿补泻
4
作者 谢书俊 《按摩与导引》 1996年第6期8-9,共2页
推拿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利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某个部位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主要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原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须遵循“补虚泻实”这一基本法则。
关键词 推拿补泻 手法研究
下载PDF
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在产后骨盆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娟 黄霖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在产后骨盆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无高危因素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骨盆带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 目的探讨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在产后骨盆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无高危因素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骨盆带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臀围、腰背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臀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现有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骨盆修复给予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臀围,减轻腰背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经 环跳穴 推拿补泻手法 骨盆修复仪 骨盆修复
下载PDF
浅谈推拿补泻在临床运用中的局限性
6
作者 杜满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4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临床运用 推拿补泻 局限 推拿疗法 阴阳五行 推拿治疗 脏腑经络 临床经验 古代医家 虚则补之 虚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