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德化上漈矿区找煤前景分析
1
作者 刘建安 《能源与环境》 2011年第6期56-57,共2页
德化县上漈矿区位于阳山—剑斗背斜西翼,因受断裂、侵入岩破坏而保存不完整的次一级复式背向斜。根据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分析,结合本区最新勘查成果,认为本区主要控煤断裂构造与天湖山煤矿区上姚井田相似,为一半隐伏含煤区。经研究认为本... 德化县上漈矿区位于阳山—剑斗背斜西翼,因受断裂、侵入岩破坏而保存不完整的次一级复式背向斜。根据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分析,结合本区最新勘查成果,认为本区主要控煤断裂构造与天湖山煤矿区上姚井田相似,为一半隐伏含煤区。经研究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找煤前景,特别是分析研究区内缓倾角断裂特征,对指导我省东部含煤带的阳山—剑斗背斜两翼的隐伏区找到新的煤炭基地,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缓倾角断裂 隐伏区 前景
下载PDF
三门峡-宝丰控煤逆冲断裂构造带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0,共6页
三门峡-宝丰控煤逆冲断裂构造带是华北板块南部NW向延展的巨型逆冲断裂构造带的一部分。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从外围原岩到断裂带中心,w(Fe2O3)逐渐增大,w(FeO)逐渐减小,说明逆冲断裂构造带经历了封闭性还原环境系统到相对开放性氧化... 三门峡-宝丰控煤逆冲断裂构造带是华北板块南部NW向延展的巨型逆冲断裂构造带的一部分。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从外围原岩到断裂带中心,w(Fe2O3)逐渐增大,w(FeO)逐渐减小,说明逆冲断裂构造带经历了封闭性还原环境系统到相对开放性氧化环境系统的变化过程;各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SiO2、Al2O3、Fe2O3、MgO、CaO、FeO、灼失量以及TiO2、K2O、Na2O等)呈现有规律的递增、递减或峰值变化,说明逆冲断裂构造带是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断裂,而且处于演化阶段的晚期;动热变质强度在南、北两支逆冲断裂带存在差异:南支强烈,导致新生应力矿物的形成,为断裂的远距离相对逆冲运动增添了塑性润滑层;北支相对较弱,新生应力矿物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宝丰 逆冲断裂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