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切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
作者 陈五一 袁跃峰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15期26-30,共5页
钛合金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加工时刀-屑接触面积小、应力大、温度高,刀具粘结磨损、扩散磨损严重。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应对钛合金加工的首要问题,含钛刀具在高速下可以用于切削钛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刀具表面形成稳定的钛合金粘接层,... 钛合金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加工时刀-屑接触面积小、应力大、温度高,刀具粘结磨损、扩散磨损严重。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应对钛合金加工的首要问题,含钛刀具在高速下可以用于切削钛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刀具表面形成稳定的钛合金粘接层,可以起到抑制磨损的作用。随着数值计算理论和软件工具的不断发展,切削过程仿真和预测必将在钛合金切削加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技术 钛合金 刀具材料 难加工材料 接触面积 软件工具 计算理论 加工理论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于金河 李增炎 彭阿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关节面移位,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桡舟关节面移位≥2mm时,月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桡月关节面移位≥2mm时,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P<0.01),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变化(P>0.01)而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移位≥2mm以上时,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改变,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生物力学研究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接触应力 接触面积 应力分布 腕关节面 腕关节功能 桡腕关节 上肢标本 骨折模型 移位 月骨 舟骨 压敏片 骨块 受力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左右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庆来 孟站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2,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青年人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特征,探索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方法:于2006-09/10在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山东理工大学...  目的:观察正常青年人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特征,探索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方法:于2006-09/10在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山东理工大学2005级82名19~22岁的正常大学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所有受试者测试期间足踝关节活动正常,测试时均脱鞋袜,以个人平常步态自然行走,一步法测量两脚各3次动态足底压力,计算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和冲量。结果:82名受试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峰力值:第1趾、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右足大于左足[右足:(111.47±24.10),(123.34±30.64),(161.03±40.68),(212.02±43.81),(183.29±41.82)N;左足:(96.82±21.48),(71.02±27.05),(123.45±38.51),(194.44±42.90),(163.93±45.39)N;P〈0.01],而第5跖骨、足弓两个区域左足大于右足[右足:(45.88±24.07),(69.95±23.44)N;左足:(80.19±27.61),(115.34±26.70)N;P〈0.01]。平均峰力值足跟最大,第2~5趾和第5跖骨较小,且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一致。②接触面积:第1,2,3,4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右足大于左足(P〈0.01),而第1趾、第5跖骨、足弓区域右足小于左足(P〈0.01)。行走过程中足底接触面积最大的部位在足中部的足弓处,其次是大拇趾(第1趾)和足跟部,且左右双足的接触面积变化一致。③冲量:第1趾、第2~5趾、第1,2跖骨区域内右足大于左足[右足:(25.96±4.32),(6.26±2.13),(35.54±5.89),(53.54±10.15)N·s;左足:(20.65±6.22),(4.36±1.91),(19.27±6.54),(39.81±8.61)N·s;P〈0.05,0.01],而第5跖骨、足弓两区域左足大于右足[右足:(12.52±4.23),(14.89±5.94)N·s;左足:(23.71±7.41),(26.76±6.87)N·s;P〈0.01]。行走过程中足底冲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2、3跖骨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峰力值 接触面积 冲量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滑动摩擦表面接触力学模型 被引量:49
4
作者 魏龙 刘其和 张鹏高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06-113,共8页
依据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变形特征及摩擦作用的影响建立滑动摩擦表面接触力学模型。采用一个三次多项式来表达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从而满足在变形状态转变临界点处的微凸体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转化皆是连续和光... 依据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变形特征及摩擦作用的影响建立滑动摩擦表面接触力学模型。采用一个三次多项式来表达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从而满足在变形状态转变临界点处的微凸体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转化皆是连续和光滑的条件。推导出滑动摩擦表面临界弹性变形微接触面积、临界塑性变形微接触面积、量纲一真实接触面积的数学表达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形貌一定时,真实接触面积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载荷一定时,真实接触面积随着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表面较粗糙时,摩擦因数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影响很小;随着表面光滑程度的增大,摩擦因数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影响增大,真实接触面积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当摩擦因数较大时,真实接触面积增大的幅度也较大。接触力学模型的建立,为研究滑动摩擦表面间的摩擦磨损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表面 分形理论 接触模型 接触面积 微凸体
下载PDF
距下关节接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5
作者 汤荣光 盛为 戴尅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测量距下关节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分布,并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600 N负荷下,中立位时对10 具新鲜尸体距下关节进行加载,利用压敏片通过微机计算,研究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结果 距下关节接触面积为(2-00±0-11) cm 2 ,后关节... 目的 测量距下关节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分布,并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600 N负荷下,中立位时对10 具新鲜尸体距下关节进行加载,利用压敏片通过微机计算,研究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结果 距下关节接触面积为(2-00±0-11) cm 2 ,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前中关节面(P< 0-01)。平均接触压力为(1-89±0-14)×10 3 kPa,压力主要集中于后关节面的前外侧部分。距下关节传递负荷总计为(389-16±28-75) N, 前中关节面与后关节面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在承重上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测压法 距下关节 接触面积
原文传递
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 被引量:27
6
作者 魏龙 顾伯勤 +1 位作者 冯秀 冯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43-2548,共6页
依据分形理论,研究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间的真实接触状况,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得到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微接触点的面积分布、临界弹性变形微接触面积、临界塑性变形微接触面积、量纲1真实接触面积的数学表达式。... 依据分形理论,研究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间的真实接触状况,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得到了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微接触点的面积分布、临界弹性变形微接触面积、临界塑性变形微接触面积、量纲1真实接触面积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GY70型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间的量纲1真实接触面积与端面比载荷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真实接触面积随着密封端面比载荷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增加;在相同比载荷下,真实接触面积随着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D达到1.67以后,随着D的增大而减小。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的建立,为研究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间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密封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 分形模型 接触面积 比载荷
下载PDF
粗糙表面接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承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6-108,共13页
工程中的任何接触表面都不会是绝对光滑的,对于某些特殊接触问题必须考虑表面形貌的接触效应.粗糙表面接触研究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粗糙表面接触力学,接触导电和导热,接触密封,接触振动和噪声,接触刚度,骨关节接触等问题,... 工程中的任何接触表面都不会是绝对光滑的,对于某些特殊接触问题必须考虑表面形貌的接触效应.粗糙表面接触研究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粗糙表面接触力学,接触导电和导热,接触密封,接触振动和噪声,接触刚度,骨关节接触等问题,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随机过程及概率统计,计量学,电学和传热学,振动理论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本文综述了粗糙表面接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接触 接触面积
下载PDF
节理接触面对应力波传播影响的SHPB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娜娜 李建春 +2 位作者 李海波 刘婷婷 柴少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4-2000,共7页
为探讨岩体的节理接触面积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接触面积比的节理的动态力学特性以及节理的接触面积几何分布对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人工切槽的岩块与完整岩块组合得到不同接... 为探讨岩体的节理接触面积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接触面积比的节理的动态力学特性以及节理的接触面积几何分布对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人工切槽的岩块与完整岩块组合得到不同接触面积比的节理岩块作为试样。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到以下的结论:节理的接触面积比、接触面积分布和冲头冲击速率不仅影响节理岩块的动态力学特性而且影响应力波的传播。应力波的透射系数与冲头冲击速率、节理面大小及相对密集度(即接触面分布离散和接触面分布紧凑)有关;当节理接触面的几何相对密集度一定时,应力波透射系数随着节理接触面积比的增大呈线性增长,且透射系数随冲头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相对于节理接触面积小但分布离散的岩体,应力波通过接触面积大、分布紧凑的节理的衰减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岩体 应力波 透射系数 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分布
原文传递
苹果之间碰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小昱 王为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83-87,共5页
苹果碰撞后,两个苹果的总损伤体积与吸收能量线性相关;总损伤体积与接触面积之间呈5/2次方的线性关系;恢复系数随碰撞能量以非线性的方式变化,该系数并可作为显著损伤的临界值。
关键词 苹果 碰撞损伤 吸收能量 接触面积 恢复系数
下载PDF
蝗虫脚掌微结构及其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戴振东 Stanislav Gorb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蝗虫足掌的微结构 ,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足掌接触过程的变形规律、接触刚度及接触面积、气囊的作用和足掌的应力应变规律 .结果表明 ,蝗虫足掌以软性外表皮包含血浆 (液体 )的结构形式 ,有利于降低接触刚度、增加...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蝗虫足掌的微结构 ,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足掌接触过程的变形规律、接触刚度及接触面积、气囊的作用和足掌的应力应变规律 .结果表明 ,蝗虫足掌以软性外表皮包含血浆 (液体 )的结构形式 ,有利于降低接触刚度、增加接触面积 ,并使爪垫在接触过程便产生有利于稳定附着的摩擦力 .软性外表皮内的树丛状杆组织结构会提高足掌在各种表面上的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脚掌 微结构 接触过程 接触面积 接触刚度 变形规律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以深度教学成就深度学习 被引量:20
11
《小学数学教师》 2016年第3期12-19,共8页
有一次,朱德江老师执教“面积”一课(见本期文章),在比较“口”“凹”两个图形大小的环节,认为“‘凹’中间短横能移上去”,所以两者一样大,以及“移上去还剩下两边”,所以“凹”比“口”大的学生,有21人,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多... 有一次,朱德江老师执教“面积”一课(见本期文章),在比较“口”“凹”两个图形大小的环节,认为“‘凹’中间短横能移上去”,所以两者一样大,以及“移上去还剩下两边”,所以“凹”比“口”大的学生,有21人,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多!即便有学生苦口婆心地解释,也有学生坚持:两条线说不定也要算面积的呢!同样,有一次,吴正宪老师执教“面积”,当吴老师把一张纸片撕裂却不撕断,也有学生坚持“面积变了”。其实,学生第一次接触面积概念,出现这样的“误解”恰恰是主动建构“想象中的”概念,“误解”恰是“丰富的理解”。而错误的坚持以及之后的“拨乱反正”,就成就了学习的深度。从这两个小案例中,您有没有悟到深度学习的一些特质?我们不给出唯一的定义,但期盼您能顺着朱德江老师以及其团队的文章走向有深度的教学,成就学生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学成就 面积 接触面积 主动建构 拨乱反正 “口” 学生
原文传递
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君莉 石忠宁 +1 位作者 高炳亮 邱竹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2-834,共3页
利用透明石英槽对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摄相机观测、拍摄了整个溶解过程,分析与讨论了氧化铝溶解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分两步,即氧化铝快速溶解和电解质表面形成结壳的氧化铝的... 利用透明石英槽对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摄相机观测、拍摄了整个溶解过程,分析与讨论了氧化铝溶解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分两步,即氧化铝快速溶解和电解质表面形成结壳的氧化铝的脱落与溶解·氧化铝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溶解由快变慢是由于氧化铝的加入导致电解质温度降低,在电解质表面形成氧化铝/电解质结块,使氧化铝与冰晶石接触的表面积下降·氧化铝的溶解速度与搅拌速度、氧化铝的预热温度、体系的温度和氧化铝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石英槽 氧化铝 熔融冰晶石 溶解速度 结壳 接触面积
下载PDF
孔板气泡法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春艳 郝文峰 冯自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7-29,共3页
为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基于气液两相流原理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提出从高压反应釜底部进气,利用孔板鼓泡来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从而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的动态方法。据此,建立带有机玻璃视窗的高... 为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基于气液两相流原理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提出从高压反应釜底部进气,利用孔板鼓泡来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从而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的动态方法。据此,建立带有机玻璃视窗的高压反应釜实验系统,在浓度为280 pp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促进剂水溶液中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态实验(反应釜底部进气)和静态实验(反应釜顶部进气)。结果表明,使用此法,一定压力(P=4.15 MPa)和温度(T=274.05 K)下,相比于静态实验(P=4.30 MPa,T=273.95 K),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可缩短约2/3,尽管其它条件相同时,理论上后者的温度和压力更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一定反应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受通气状况的影响,实验中,通过控制气流速率,一方面可控制气泡直径(气泡直径越小,气液接触面积越大);另一方面可延长通气时间(增加了气体对液体的持续扰动)。这二者都有助于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形成 诱导期 缩短 孔板 气泡法 天然气水合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 高压反应釜 接触面积 静态实验 气泡直径 气液两相流 形成条件 动态方法 实验系统 有机玻璃 动态实验 反应条件 气流速率 通气时间 进气 水溶液 促进剂
下载PDF
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庆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后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髌股关节面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的变化。方法:选用8具新鲜离体膝关节标本,测量胫骨结节抬高术和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前后膝关节Q角角度,并分别采用压敏片和染色法测试两种手术前后髌...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后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髌股关节面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的变化。方法:选用8具新鲜离体膝关节标本,测量胫骨结节抬高术和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前后膝关节Q角角度,并分别采用压敏片和染色法测试两种手术前后髌股关节接触面积、接触部位和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胫骨结节抬高内移(1.0cm)术后,Q角变小,接触面积减小,接触部位上移,腱股接触提早出现(54.6°),小屈膝角度(30°~60°)时接触压力明显减小,各屈膝角度下外侧关节面的接触压力均向内侧转移。以上变化与胫骨结节抬高术后的变化有明显差异。胫骨结节抬高内移0.5cm时,髌骨接触面积、部位、接触压力变化较小,无明显治疗意义。抬高内移达1.5cm时可造成髌骨内倾斜、髌骨不稳等严重的解剖关系紊乱。结论:胫骨结节抬高内移各1.0cm是较适宜的范围,可矫正髌骨外倾斜,改变髌股习惯接触部位,减轻髌股(尤其外侧关节面)接触压力,重新分布接触压力,腱股接触(55°左右)提早出现。以上变化可矫正髌股关节的解剖紊乱,对临床治疗髌骨软化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 髌股关节 生物力学 胫骨结节抬高术 生物力学研究 内移 膝关节标本 接触压力 接触面积 髌股关节 手术前后 腱股接触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志伟 刘文生 +2 位作者 卢汇洋 李立波 李云东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电镀金刚石工具中存在的把持力不足、颗粒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改进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方法,归纳成以下三大类:1、改进镀层胎体材料性能,提高镀层对金刚石的支撑和结合作用;... 电镀金刚石工具中存在的把持力不足、颗粒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改进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方法,归纳成以下三大类:1、改进镀层胎体材料性能,提高镀层对金刚石的支撑和结合作用;2、通过提高金刚石与胎体的接触面积,消除金刚石与镀层之间的空隙;3、对金刚石颗粒表面处理,使金刚石与镀层间形成化学键结合。文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一些有潜能的方法进行了推荐,以期读者对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改进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工具 颗粒结合力 胎体材料 接触面积 化学键
下载PDF
苹果贮存的接触面积和蠕变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骊 鞠建伟 +1 位作者 吴竞爽 仇农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研究苹果在0.5~3.5kg的静载及12~84h作用时间内的接触面积和直径的变化规律,用四元件Burgers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描述其蠕变特性并求得蠕变参数。通过对接触面直径与蠕变参数关系的分析,说明用延迟时间评价和预... 研究苹果在0.5~3.5kg的静载及12~84h作用时间内的接触面积和直径的变化规律,用四元件Burgers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描述其蠕变特性并求得蠕变参数。通过对接触面直径与蠕变参数关系的分析,说明用延迟时间评价和预测静载损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贮存 静载损伤 接触面积 蠕变特性
下载PDF
矿渣MTC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志刚 何育荣 +1 位作者 刘崇建 冯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4,共3页
矿渣MTC固化体高温下易开裂问题一直限制着矿渣MTC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对影响固化体开裂的宏观因素:温度、压力、浆体pH值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找到了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在于高温条件下矿渣水化... 矿渣MTC固化体高温下易开裂问题一直限制着矿渣MTC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对影响固化体开裂的宏观因素:温度、压力、浆体pH值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找到了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在于高温条件下矿渣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其玻璃体分相结构中富钙相的分解速度加快,体系中Ca(OH)2 增加较多,而富硅相解体反应的变化幅度不大,体系中SiO2 则相对较少,反映在固化体局部区域中,C-S-H凝胶体不仅C/S增大且分布不均匀且由于该部分水化产物呈球形和蜂窝形,胶结时接触面积少,形成的凝胶体胶结差,不稳定,易发生晶形转变,宏观上表现为固化体容易形成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MTC 固化体 开裂 原因分析 MTC技术 X射线衍射 推广应用 研究分析 反应速度 高温条件 分析手段 扫描电镜 分解速度 分相结构 变化幅度 SiO2 局部区域 水化产物 接触面积 晶形转变 凝胶体 pH值 玻璃体 蜂窝形 不均匀
下载PDF
考虑分形特征的节理面渗流计算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刚 黄娜 +3 位作者 蒋宇静 李博 吴学震 张学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397-3405,共9页
粗糙表面对节理渗流影响显著,但难以定量描述,几何分形作为描述岩石节理表面形貌特征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准确表述节理表面粗糙形态对节理渗流的影响,基于节理接触面积和开度,结合节理面分形特征影响,建立节理面水力... 粗糙表面对节理渗流影响显著,但难以定量描述,几何分形作为描述岩石节理表面形貌特征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准确表述节理表面粗糙形态对节理渗流的影响,基于节理接触面积和开度,结合节理面分形特征影响,建立节理面水力开度计算分形修正公式。以自然节理试件为原型预制类岩石材料节理试件,通过激光测试获取节理表面三维形貌数据,应用立方体覆盖法计算节理试件的分形维数,并进行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计算剪切试验过程中水力开度变化规律。同时计算节理试件平均开度以及接触面积比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应用Zimmerman计算公式、Yeo修正计算公式和分形修正公式分别计算节理面的水力开度,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分形修正公式与试验测试值吻合较好,实现了节理面接触面积、节理开度和节理面分形维数的良好耦合,能更为全面地描述节理面的渗流特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粗糙节理 分形维数 水力开度 接触面积
原文传递
矩形面导纳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戴珏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研究面导纳在结构之间接触表面上振动能量传递时的特性,并利用复功率方法和振强的概念推导出无限大薄板的矩形而导纳在均布力作用下的解析表达式,为分析结构间接触表面上能量传递提供了理论工具.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研究并描述了接触... 研究面导纳在结构之间接触表面上振动能量传递时的特性,并利用复功率方法和振强的概念推导出无限大薄板的矩形而导纳在均布力作用下的解析表达式,为分析结构间接触表面上能量传递提供了理论工具.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研究并描述了接触面积的大小、边长和矩形面积的长宽比等参数对能量传递的影响,为研究隔振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面导纳 复功率 振强 均布力 激励 等效点导纳 接触面积 激振频率 隔振
下载PDF
粗糙表面接触力学问题的重新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见君 嵇正波 马晨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7,共10页
为了克服基于统计学参数的接触模型的尺度依赖性以及现有接触分形模型推导过程中初始轮廓表征受控于接触面积或取样长度的不足,基于粗糙表面轮廓分形维数D、尺度系数G和最大微凸体轮廓基底尺寸l,建立了新的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探讨了... 为了克服基于统计学参数的接触模型的尺度依赖性以及现有接触分形模型推导过程中初始轮廓表征受控于接触面积或取样长度的不足,基于粗糙表面轮廓分形维数D、尺度系数G和最大微凸体轮廓基底尺寸l,建立了新的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探讨了微凸体变形机制、粗糙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关系,揭示了接触界面的孔隙率和真实接触面积随端面形貌、表面接触压力等参数变化的规律,给出了不同形貌界面被压实的最大变形量.结果表明:微凸体变形从弹性变形开始,并随着平均接触压力pm的增大逐步向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转变;接触界面的初始孔隙率φ_0随D的增大而增大,压实孔隙所需要的最大变形量δ也随之增大;接触压力p_c增大,孔隙率φ减小,并随着D的增大和G减小,φ快速减小,直至填实,变为零;D较小时,G的增大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大影响较小;D较大时,G的增大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大作用明显.研究成果为端面摩擦副的润滑与密封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接触力学模型 分形 接触面积 孔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