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屏障受损对接触致敏物的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秦鸥 王学民 +1 位作者 谈益妹 江文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探讨受到微弱损伤的皮肤致敏后,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几率及对皮肤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敷贴,胶带粘贴及紫外线照射三种方式对皮肤进行微弱损伤并用芳香混合物Ⅰ致敏,通过临床评估,非创仪器Tewameter~TM210,Corneomet... 目的探讨受到微弱损伤的皮肤致敏后,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几率及对皮肤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敷贴,胶带粘贴及紫外线照射三种方式对皮肤进行微弱损伤并用芳香混合物Ⅰ致敏,通过临床评估,非创仪器Tewameter~TM210,Corneometer~CM820,Chromameter~CR400和实验室检查评价皮肤表面状况,检测皮肤经表皮失水率、含水量、颜色和炎症及致敏情况。结果进行微弱损伤后,临床评估为0分,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胶带粘贴部位经表皮失水率显著高于微损伤前,十二烷基磺酸钠部位含水量显著低于微损伤前(P<0.05)。致敏后,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胶带粘贴部位的临床评分、经表皮失水率和a~*值均比未受过微损伤的致敏部位显著升高(P<0.05);IL-1α和IL-12的含量较致敏前显著升高(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皮肤屏障受到的微弱损伤,能及时阻断无临床症状的皮肤向临床疾病方向发展,预防接触性皮炎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屏障 微弱损伤 接触
下载PDF
不同剂量PPDA接触致敏中Th1/Th2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陈继莺 王学民 +2 位作者 程英 秦鸥 林银芬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PPDA诱导免疫耐受的反应曲线和免疫耐受过程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调节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PDA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连续12周,用临床皮肤评分法得到这3个实验模型免疫反应的曲线,并比较其强弱;在实验的4个...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PPDA诱导免疫耐受的反应曲线和免疫耐受过程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调节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PDA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连续12周,用临床皮肤评分法得到这3个实验模型免疫反应的曲线,并比较其强弱;在实验的4个阶段取其活组织用ELISA法进行IL-10,IL-12,IL-1α细胞因子测定,分析IL-10和IL-12在免疫耐受发生中的调节关系。结果3组别各周平均反应分值无差别,在第7和9周实验剂量交叉时,大剂量组的皮肤反应大于小剂量组。IL-10皮肤含量在实验第6周达高峰,a1和a2组的IL-10含量在第8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IL-10值在第12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在第12周的IL-10含量低于a2组。第6周的IL-12含量大于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IL-12含量较第6周明显上升;a1组在第12周的IL-12大于a2组。IL-1α各组各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小剂量抗原较大剂量抗原更易使Th1向Th2倾斜;IL-10可能调节Th2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免疫耐受 对苯二胺
原文传递
农药制剂中皮肤接触致敏组分BIT的检测和控制
3
作者 孙敦伟 吴晓红 顾中怡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2-395,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农药制剂中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检测方法和BIT纯品定值的方法。该方法中,BIT纯品的定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水分"相组合的杂质倒扣法及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纯度,使标准品定值结果更接...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农药制剂中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检测方法和BIT纯品定值的方法。该方法中,BIT纯品的定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水分"相组合的杂质倒扣法及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纯度,使标准品定值结果更接近真值。结果表明:该法的检测下限(LOQ):39.38ng/μL,线性相关系数r=0.99995,回收率:99.96%~102.7%,检测精度RSD:0.032%~2.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 增稠剂 皮肤接触组分 制剂型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30例手部湿疹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福娟 李影 +1 位作者 易雪梅 丁杨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患者对常见的接触性致敏原的敏感性。方法:用瑞敏斑贴试剂盒对30例手部湿疹患者、31例正常人作斑贴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手部湿疹及正常对照组斑贴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6.7%、25.8%,手部湿疹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患者对常见的接触性致敏原的敏感性。方法:用瑞敏斑贴试剂盒对30例手部湿疹患者、31例正常人作斑贴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手部湿疹及正常对照组斑贴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6.7%、25.8%,手部湿疹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2.08,P<0.01);手部湿疹患者最常见变应原分别是芳香混合物(33.3%)、重铬酸钾(30%)。结论:手部湿疹患者对接触性变应原的斑贴试验阳性率高,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手部湿疹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湿疹 斑贴试验 接触
下载PDF
春暖花开防过敏性鼻炎
5
《保健与生活》 2021年第8期8-8,共1页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季节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作。避免接触致敏原过敏性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过敏的物质,即致敏原,并尽量避免。而多数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致敏原是什么,那么,在户外时,应尽可...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季节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作。避免接触致敏原过敏性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过敏的物质,即致敏原,并尽量避免。而多数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致敏原是什么,那么,在户外时,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花草以及各种树木的花絮和散落的花粉,还要注意干冷空气刺激性强,必须外出时应戴好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疾病 保健措施 性鼻炎 刺激性强 干冷空气 预防措施 接触
原文传递
动物皮肤致敏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喻才正 周婷 +1 位作者 黄倩 周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皮肤经常会接触各种外源性化合物(化妆品、染发剂、橡胶制品等),长期反复接触这类化学物质很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红斑、丘疹、水肿甚至溃疡等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 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皮肤经常会接触各种外源性化合物(化妆品、染发剂、橡胶制品等),长期反复接触这类化学物质很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红斑、丘疹、水肿甚至溃疡等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ACD是个体皮肤或黏膜接触变应原后,变应原与表皮细胞蛋白结合形成具有致敏性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替代试验 接触
下载PDF
硫酸镍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NFκB活性和表皮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陶赞英 程培华 郑明慈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接触性致敏原硫酸镍(NiSO4)对表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角质形成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NFκB活化;组织免疫化学法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硫酸镍可增加角质形成细胞NFκB(P65)核转位活... 目的探讨接触性致敏原硫酸镍(NiSO4)对表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角质形成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NFκB活化;组织免疫化学法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硫酸镍可增加角质形成细胞NFκB(P65)核转位活性(P<0.01),并使表皮ICAM-1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硫酸镍可刺激体外培养皮肤组织的表皮高表达ICAM-1,NFκB的被激活可能是硫酸镍致敏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硫酸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振东 范苗静 +1 位作者 王伟 高睿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见接触性致敏物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致敏情况,评估其风险及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362例应用瑞敏斑贴试验中国筛查系列检测的慢性自发... 目的探讨常见接触性致敏物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致敏情况,评估其风险及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362例应用瑞敏斑贴试验中国筛查系列检测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致敏情况及影响因素,对27例荨麻疹症状加重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6月内观察荨麻疹病情改善程度。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常见接触性致敏成分包括对苯二胺、重铬酸钾、硫酸镍等,不同接触性致敏物的阳性率随性别、年龄、职业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荨麻疹症状加重的患者在采取干预措施后病情评分下降。结论少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常合并接触性致敏物致敏,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斑贴试验有助于评估病因不明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荨麻疹活动度评分 接触
下载PDF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
9
作者 谢振麟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诊断 治疗 接触 分类 原发性刺激反应 接触反应
下载PDF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国群 熊习昆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由于传统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系统主观性较强和不利于动物福利,各国相继开展了以小鼠实验、体外细胞和器官培养、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替代方法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 替代试验 预测 接触
下载PDF
非织造手术洞巾的接触性皮肤致敏反应评价
11
作者 虞胜椿 肖春晓 +1 位作者 徐鹤年 陈廷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6期7-9,共3页
非织造材料具有防水、防血液渗透、抗病毒、抗菌、抗静电等特点,在手术洞巾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豚鼠迟发型接触性致敏试验方法对非织造手术洞巾进行迟发型接触性皮肤致敏反应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动物贴敷试验反应的Magnusson... 非织造材料具有防水、防血液渗透、抗病毒、抗菌、抗静电等特点,在手术洞巾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豚鼠迟发型接触性致敏试验方法对非织造手术洞巾进行迟发型接触性皮肤致敏反应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动物贴敷试验反应的Magnusson与Kligman等级均为0级,即皮肤状况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非织造手术洞巾不会导致迟发型接触性皮肤致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 手术洞巾 接触性皮肤反应
下载PDF
238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劲松 杨新莲 栾建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试验结果分析 外源性接触 检测结果 常见皮肤病 斑贴试验 抗原
下载PDF
71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儿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佩谊 陈谨萍 +2 位作者 张金桃 邝孝琼 林雪仪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35-435,共1页
目的 探讨小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的关系 .方法  71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儿分为婴儿组及年长儿组进行斑贴试验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抗原阳性率较高的依次为 :硫柳汞、硫酸镍、硫酸新霉素、氯化钴... 目的 探讨小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的关系 .方法  71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儿分为婴儿组及年长儿组进行斑贴试验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抗原阳性率较高的依次为 :硫柳汞、硫酸镍、硫酸新霉素、氯化钴、甲醛 ,婴儿组的硫酸镍、硫酸新霉素、氯化钴、甲醛的阳性率高于年长组 (p <0 .0 5 ) ,婴儿组的硫柳汞阳性率低于年长组 (p >0 .0 5 ) .结论 硫柳汞、硫酸镍、硫酸新霉素、氯化钴、甲醛是小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一个重要致敏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湿疹 皮肤病 小儿 斑贴试验 外源性接触
下载PDF
108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勇枚 徐田彦 郑玲玲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接触性过性皮炎 试验结果分析 湿疹 外源性接触 皮肤病 试剂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