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观察方法及表现规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远东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28-229,210,共3页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观察方法上要包括X线观察方法和探诊。近年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观察研究主要分骨形态,骨高度,骨密度三个方面,其中,以对骨高度的研究为主,尤其是对Branemark系统的研究比较系统。而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变化方面研究较少。
关键词 种植体 骨吸收 X线观察法 骨形态 骨高度 骨密度
下载PDF
40例恶性肿瘤的耳穴探诊、耳廓染色与CT检查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梅春 《甘肃中医》 1994年第4期33-34,共2页
近年来,由于耳穴探诊、耳廓染色的开展及应用,对于肿瘤和常见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本文对上述两项检测手段,与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作对照观察,以探讨其规律性,评价其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近年来,由于耳穴探诊、耳廓染色的开展及应用,对于肿瘤和常见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本文对上述两项检测手段,与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作对照观察,以探讨其规律性,评价其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40例患者均为1989~1991年在西安医科大学附二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4~78岁。 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用放大镜观察耳廓阳性反应物;第二步用中医高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彩色电脑,进行重点探测以下的肿瘤定性耳穴,(6个点,3个区域)即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肿瘤1、肿瘤2、肿瘤3、肿瘤特异区1、肿瘤特异区2、肿瘤特异区3。然后探测肿瘤的发生部位,即定位耳穴,为其相对应的各脏腑的耳穴,如:肺、肝、胃、肾、内生殖器、大肠、乳腺等;第三步进行耳廓染色,用云南管氏染色法,具体方法如下:先用5%碳酸氢钠除去耳廓皮脂,再用0.25%高锰酸钾液及5%草酸液涂抹耳廓,以氧化及还原过程清除污垢,再用蒸溜水冲洗,棉球擦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 耳穴 耳廓 染色 CT
下载PDF
牙齿敏感症的临床检测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成飞 林琼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牙齿敏感症的临床检测和评价方法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00081)张成飞综述林琼光审校牙齿敏感症的治疗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然而,评价它们的;临床效果却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就牙敏感症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牙齿敏感症的临床检测和评价方法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00081)张成飞综述林琼光审校牙齿敏感症的治疗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然而,评价它们的;临床效果却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就牙敏感症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能够诱发敏感牙齿产生疼痛的刺激,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敏感症 温度测 电测法 评价
下载PDF
种植体周炎诊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明华 钱印杰 +1 位作者 陈龙 姒蜜思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2-1271,共10页
种植体周炎是种植修复后较常见和难治的生物并发症之一,是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及正确的诊断对防治种植体周炎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陆续有共识性报告在诊断方面做出指导性建议,但其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造成许多临床上诊疗的困... 种植体周炎是种植修复后较常见和难治的生物并发症之一,是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及正确的诊断对防治种植体周炎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陆续有共识性报告在诊断方面做出指导性建议,但其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造成许多临床上诊疗的困惑与相关研究的可比性降低。本综述对已发表的关于种植体周炎诊断方面的共识进行梳理和汇总,分析传统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与局限性,并对近年种植体周软硬组织检查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种植体周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种植体周炎 超声 光谱 种植体周龈沟液
原文传递
全瓷全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健文 经海永 任璐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4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全瓷全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低矮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50例。对照组行全瓷全冠修复低矮磨牙,观察组行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比较两组修复疗效、低矮磨牙... 目的:比较全瓷全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低矮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50例。对照组行全瓷全冠修复低矮磨牙,观察组行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比较两组修复疗效、低矮磨牙与对侧同名牙牙周探诊深度和修复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矮磨牙与对侧同名牙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大于对侧同名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可降低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提高修复满意度,效果优于全瓷全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高嵌体修复 全瓷全冠修复 低矮磨牙 满意度
下载PDF
Florida探针在牙周炎患者探诊中的精准度及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耀生 聂艳萍 郑佳妮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Florida探针对牙周炎患者的探诊的效果。方法纳入在我院牙周科就诊的12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牙周基础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先以普通探针探诊,30 min后再以Florida探针进行探诊,七天后重复此过程,牙周治疗后重复上述过程。对... 目的研究Florida探针对牙周炎患者的探诊的效果。方法纳入在我院牙周科就诊的12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牙周基础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先以普通探针探诊,30 min后再以Florida探针进行探诊,七天后重复此过程,牙周治疗后重复上述过程。对比两种探诊方法PD(探诊深度)的可重复性,同时以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两种探诊方法的舒适度。结果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两种探针测量的PD值重复性均良好(P>0.05)。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探针具有相近的重复性,经过治疗后,进行了F lorida探针的患者在重复性上明显优于普通牙周探针患者(P<0.05)。从舒适度上来看,Florida探针探诊显著强于普通探诊(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来说,Florida探针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有着较好的精准度及舒适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rida 牙周炎 精准度 舒适度
下载PDF
Florida牙周探针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飞 刘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8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索Florida牙周探针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日~2018年6月20日期间我院需种植体维护治疗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普通探针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Flor... 目的探索Florida牙周探针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探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日~2018年6月20日期间我院需种植体维护治疗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普通探针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Florida牙周探针干预。结果观察组PD值(2.46±0.82)、BI值(0.32±0.15)、临床附着丧失水平(1.44±0.62)mm、坏死因子α水平(7.95±1.38)ng/ml、高敏C反应蛋白(1.56±0.72)ng/ml、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1.56±0.38)ng/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探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时,运用Florida牙周探针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rida牙周 种植体 软组织 体会
下载PDF
急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米诺环素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贡维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96-98,共3页
探讨急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米诺环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牙周脓肿患者60例,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米诺环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探讨急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米诺环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牙周脓肿患者60例,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米诺环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急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米诺环素的效果确切,可使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周脓肿 米诺环素 抗生素 疼痛度 牙松动度
下载PDF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松动度、PD及SBI指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刘磊 吕东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2枚种植体)作为观察组,牙周健康的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两...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2枚种植体)作为观察组,牙周健康的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以及松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种植体松动度均为0,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97.06%,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S、mPLI、MSBI以及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龈沟液IL-2、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PIS、mPLI、MSBI以及PD等较为优良,且不会加重种植体周围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治疗 牙种植 牙齿松动度 牙菌斑指数 @牙龈乳头指数 @牙周深度
下载PDF
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及对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朱玉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53-55,59,共4页
目的 探讨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及对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分别采取牙周翻瓣术、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 目的 探讨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及对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分别采取牙周翻瓣术、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PD、AL、SBI及PLI变化。结果 术后3、6个月,2组PD、AL、SBI、PLI指标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2组术后3、6个月PD、AL、SBI、PLI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牙槽骨吸收率90.0%,与对照组牙槽骨吸收率84.0%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54,P=0.552)。观察组牙龈退缩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χ^2=4.070,P=0.044)。结论 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龈下刮治术 牙周病 深度 附着丧失 龈沟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下载PDF
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郭敏 张俊道 +1 位作者 刘铭利 刘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11.10就诊我院的120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Pe...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11.10就诊我院的120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Periodontitis,GAgP)56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oc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LAgP)64例。本组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之前以及治疗后2、4、6个月对患者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进行记录,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AgP与LAgP患者在治疗后的2、4、6个月的PD、CAL、BI以及T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地改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的6个月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的4个月与治疗后的2个月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GAgP与LAgP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的2、4、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GAgP与LAgP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上述两种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临床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P LAgP 牙周基础 深度 出血指数 临床附着丧失 牙齿松动度
原文传递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乐迪 张豪 +1 位作者 胡文杰 柳登高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检验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牙龈健康、20~30岁之间的青年14人(男6人,女8人),共66颗上颌前牙.通过判断牙周探针在探入的牙龈组织内轮廓是否清晰定性判断上颌前牙牙龈生物型;使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 目的 检验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牙龈健康、20~30岁之间的青年14人(男6人,女8人),共66颗上颌前牙.通过判断牙周探针在探入的牙龈组织内轮廓是否清晰定性判断上颌前牙牙龈生物型;使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中央釉质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一致率为80%,Kappa=0.699)和可重复性(一致率为88%,Kappa=0.815);牙周探诊法定性判断牙龈生物型与锥形束CT定量测量牙龈厚度的结果一致,薄型、中间型、厚型3种牙龈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02±0.20)、(1.28 ±0.25)和(1.46±0.25) mm,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是一种简便、相对客观、适用于临床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龈生物型 牙周
原文传递
牙周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维护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春瑾 陶雪梅 +1 位作者 郭三兰 朱光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牙周护理干预对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名已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维护期给予牙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口腔卫生指导。分别于维护期第1、3、6、12... 目的:评价牙周护理干预对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0名已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维护期给予牙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口腔卫生指导。分别于维护期第1、3、6、12月通过探诊出血百分率和菌斑指数来评价牙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研究的第3、6、12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探诊出血百分率和菌斑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菌斑控制水平和控制探诊出血,从而达到预防维护期牙周炎复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护理干预 慢性牙周炎 维护期 出血百分率 菌斑指数
原文传递
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的纵向观察 被引量:34
14
作者 栾庆先 曹采方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评价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1 3例,男8例,女5例,其中6例进行纵向观察,,在未停药的情况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龈下刮治后1个月、3个月、6... 目的 评价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1 3例,男8例,女5例,其中6例进行纵向观察,,在未停药的情况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龈下刮治后1个月、3个月、6 .5~2 9个月后记录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6名患者完成了纵向观察。结果 在纵向观察期间,牙龈增生逐步减轻。在1 5 3个增生位点中,龈下刮治1个月后有6 9个位点痊愈,其中包括1 7个位点从2度、3度增生变为痊愈。3个月后痊愈的位点为1 0 5个,从2度、3度牙龈增生变为痊愈的位点数上升到4 1个。半年以上痊愈的位点数为1 2 2个,从2度、3度牙龈增生变为痊愈的位点数达5 0个。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钙拮抗剂药物引起牙龈增生的程度,其效果至少‘可保持半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纵向观察 药物性牙龈增生 龈下刮治 位点数 治疗效果 深度 出血指数 钙拮抗剂 类药物 痊愈 治疗前 患者
下载PDF
固定正畸结合GTR对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5
15
作者 韩爽 笪海芹 许诺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评价固定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GTR)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32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单纯固定正... 目的评价固定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GTR)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32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单纯固定正畸治疗,对照组在固定正畸的基础上进行GTR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的1、3、6、9、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SBI)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各项牙周临床指标(PD、SBI、CA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PD和SBI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牙周指标(PD、SBI、CAL)均高于试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GTR技术辅助正畸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能显著增加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安全性,同时能使丧失的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正畸治疗 错颌畸形 牙周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杜玲 郝春光 高玉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7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tachment loss,AL)、全口出血百分比(FNBS)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D、AL、FNBS的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常规护理相比,实施临床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慢性牙周炎 深度 附着丧失 全口出血百分比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联合植骨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沈玥 何攀龙 +2 位作者 魏奕茹 热依拉.居热提 古丽努尔.阿吾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9,共9页
背景:引导组织再生术及植骨术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研究热点,但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 背景:引导组织再生术及植骨术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研究热点,但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bone grafts,periodontal bone defects";中文检索词包"引导组织再生术,植骨术,牙周骨内缺损",查找有关引导组织再生与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6年。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的12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2个研究,总计414颗患牙,其中试验组228颗,对照组216颗。Meta分析结果显示,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组较单纯翻瓣术组可使牙周探诊深度降低1.18 mm、牙龈退缩减少0.23 mm、牙槽骨缺损深度降低1.57 mm,临床附着水平增加2.03 mm(P<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较引导组织再生术在探诊深度增加0.34 mm和牙槽骨缺损深度降低0.73 mm(P>0.05),牙龈退缩减少0.35 mm,临床附着水平有所增加0.63 mm(P<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组较植骨术组在牙周探诊深度减少0.11 mm、临床附着水平增加0.04 mm和牙龈退缩增加0.13 mm(P>0.05)。结果证实,在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患者中,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较单纯翻瓣术以及引导组织再生术疗效更好,但较植骨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此次Meta分析结果尚未对使用的膜材料及骨材料及骨替代品进行分类,仍缺少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牙周炎 骨移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引导组织再生术 植骨术 牙周骨内缺损 翻瓣术 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牙龈退缩 牙槽骨缺损深度 系统评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正畸治疗前患者牙周状况的评估及正畸时机选择 被引量:29
18
作者 徐屹 杨靖梅 +1 位作者 孟姝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美学治疗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对牙齿施加正畸力,引导牙周组织改建,从而改变牙齿在牙槽骨内的位置。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由于牙列拥挤、牙齿异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美学治疗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对牙齿施加正畸力,引导牙周组织改建,从而改变牙齿在牙槽骨内的位置。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由于牙列拥挤、牙齿异常排列等导致的咬合关系不良,从而达到牙周组织的长期稳定。我国牙周病患者数量庞大,有正畸需求的牙周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多。正畸治疗需要关注牙周健康,而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本文对正畸治疗前牙周状况的评估标准、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时机选择以及治疗后牙周状况的维护进行叙述,从而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平衡、稳定以及美观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周组织 菌斑控制 出血 附着龈 牙周支持治疗
下载PDF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国强 林海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炎症种植体组PLI、SBI、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SBI、PLI、PD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深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帆 陈新钊 蒙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105-108,122,共5页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照组应用iRoot SP配合冷测压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充填情况、牙周状态、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临床附着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能够提高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充填情况以及牙周状态,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iRoot SP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牙周深度 菌斑指数 龈沟液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