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被引量:3
1
作者 程五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7-69,共3页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其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适时启发点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善于设疑问难,适时点拨,疏通知识间内在联系...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其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适时启发点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善于设疑问难,适时点拨,疏通知识间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探究质疑 反馈应用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培养
2
作者 吴云 《小学时代》 2021年第9期49-50,共2页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自主质疑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觉查找疑难问题,并在探究质疑中自觉发现知识。毋庸置疑,自主质疑能力是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构建学生学科知识素养的必备条件,也因此应...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自主质疑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觉查找疑难问题,并在探究质疑中自觉发现知识。毋庸置疑,自主质疑能力是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构建学生学科知识素养的必备条件,也因此应该成为课程教学重点,并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得到体现。数学教师要认真评估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合理调整教学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探寻最佳的自主发展策略,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素养 自主质疑 课堂学习 自主能力 疑难问题 探究质疑 必备条件 合理调整
下载PDF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以生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3
作者 李浩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7期129-130,共2页
本文探讨在生本理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以生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敢于探究质疑,允许"冒尖"的生本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本文探讨在生本理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以生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敢于探究质疑,允许"冒尖"的生本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阵地";转变教师角色,使课堂成为孕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暖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理念 学习氛围 探究质疑 小组合作 教师角色
下载PDF
中考数学“结构化复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刘春阳 李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14期51-53,共3页
复习课要能抓住某个知识要点,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设计出典型的问题链,把散状的知识点整合成"互联网",让知识融合、互通互联,以达成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重构。由建构到重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复习课要能抓住某个知识要点,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设计出典型的问题链,把散状的知识点整合成"互联网",让知识融合、互通互联,以达成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重构。由建构到重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以核心知识为起点,典型的探索性问题为主线,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为主旨,构建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的真实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探究质疑 体系重构 关键能力
原文传递
多样课型让阅读有滋有味
5
作者 刘海英 《华夏教师》 2018年第14期33-34,共2页
要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有深度和广度,不仅要挖掘现有的课程教材,还要充分利用好名著等课外语文资源。为了让学生扩展和延伸思维,语文教师还要根据阅读目标,开发多样课型,如海量阅读的吸收课,质疑反思的探究课,笔耕不辍的写作课,磨练自我的... 要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有深度和广度,不仅要挖掘现有的课程教材,还要充分利用好名著等课外语文资源。为了让学生扩展和延伸思维,语文教师还要根据阅读目标,开发多样课型,如海量阅读的吸收课,质疑反思的探究课,笔耕不辍的写作课,磨练自我的实践活动课,这些多样的语文课型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滋有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探究质疑 写作 实践活动
下载PDF
优化设计 让自主阅读个性绽放
6
作者 齐春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4期243-244,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心灵对话,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让自主阅读个性绽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多元解读 阅读路径 探究质疑 层次设计 阅读个性化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玉梅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7期83-83,85,共2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自读课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科学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学习方式、科学的课堂评价四方面,然后论述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包括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探究质疑能力
下载PDF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质疑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雪 《成才之路》 2021年第21期70-71,共2页
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质疑,对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问对... 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质疑,对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问对、问好问题,利用比较教学,引发学生探究质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探究质疑能力 问题
下载PDF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质疑
9
作者 齐新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第16期41-41,共1页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它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还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本文阐述了探究质疑的重要性,分析了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质疑的具体方法,以期能让中专生爱上语文学科。
关键词 中专 语文教学 探究质疑
原文传递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10
作者 刘进昌 《学周刊(下旬)》 201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能够学有所得。
关键词 高效 自学 学案导学 探究质疑 评价 反思
下载PDF
质疑引科学探究走向深入
11
作者 沈丽红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3年第4期61-,共1页
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做学问的开始,是吸取知识的动力。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发现总是思维论证和假设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探究质疑
下载PDF
“主题学习”,让阅读教学活色生香
12
作者 高正强 隋洁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第9期124-124,共1页
"主题学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手段,目的是为了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接触他们没有的生活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间接地获取生活经验,从而获得对生活丰富的认知和体验。
关键词 榜样示范 创设氛围 倡导个性 探究质疑
下载PDF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
13
作者 隋洁 高正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年第8期23-23,共1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积极创新的主阵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悟作品,鼓励...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积极创新的主阵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悟作品,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努力使整个课堂阅读教学有一种开放性的学术行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兴趣 探究质疑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14
作者 刘福堂 吴玉芹 《中华少年》 2018年第7期293-293,共1页
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他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 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他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明确了个体责任和团队责任,互帮互助,进行赶超,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竞争与促进 探究质疑 课堂实效
原文传递
关于构建富有生命活力小学语文课堂的探讨
15
作者 曹玉彬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3期71-71,共1页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这样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激发、个性的展现、思维的激活,关注的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兴...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这样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激发、个性的展现、思维的激活,关注的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快乐的学习与主动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命活力 兴趣 探究质疑 评价
原文传递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与数学情境的创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玉兰 吕传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40,共4页
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初中生有其特殊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符合学生思维活动规律、能发挥学生创造性品质的数学情境。
关键词 初中生 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思维活动规律 创造性品质 批判性质疑 探究质疑
下载PDF
知识学习的批判属性及其教学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少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6-52,共7页
批判属性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靠理解和记忆来进行的接受性活动,亦是需要批判性思维才能完成的一种探究性、辩证性、推理性活动。知识学习之所以具有批判属性,是因为知识本身具有批判性,而且批判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知识学习... 批判属性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靠理解和记忆来进行的接受性活动,亦是需要批判性思维才能完成的一种探究性、辩证性、推理性活动。知识学习之所以具有批判属性,是因为知识本身具有批判性,而且批判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知识学习的批判属性是知识学习的价值所在,它为未完成性的课程设计扫清了障碍,为批判性教学提供了可能,为理性学习提供了空间。增强知识学习的批判性,教学中应倡导学生敢于提问,增强探究性质疑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和乐于提问,调动探究性质疑的思维和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促进对探究性质疑的辩证性辩别;强调反思,发展对质疑和辨别过程的推理性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学习 批判属性 理性学习 批判性教学 探究质疑
下载PDF
发现教学法与创新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卫国 《小学语文教学》 2001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发现教学法 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逆向思维 教师 探究质疑 发现式教学法 批判性质疑 发现学习 《学记》
原文传递
让学生会质疑 让质疑有实效
19
作者 沈海琴 《基础教育课程》 2005年第6期15-16,共2页
唐代著名作家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的“惑”是“疑问”。孰不知,现代的教师不但要解惑,还要“引惑”,即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质疑已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是开启学生... 唐代著名作家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的“惑”是“疑问”。孰不知,现代的教师不但要解惑,还要“引惑”,即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质疑已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 学生会 教师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西沙群岛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
下载PDF
创设英语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忠熙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1期270-270,共1页
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 创设 英语教学 主动探究 探究质疑 多向拓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