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在输电线路通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泽才 刘昌帅 冒文兵 《机械与电子》 2021年第6期39-43,共5页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忽略了对输电线图像的边缘灰度特征检测,导致输电图像轮廓特征不准确,输电线路通道监测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的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构建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模型,...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忽略了对输电线图像的边缘灰度特征检测,导致输电图像轮廓特征不准确,输电线路通道监测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的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构建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模型,采用激光传感器实现对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节点部署。利用探测模型提取输电线路通道监测双程摆扫激光图像,检测输电线路图像的边缘灰度特征。采用双边滤波器实现对输电线路通道监测的图像增强和降噪处理,构建边缘轮廓特征检测模型,根据图像差异度融合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通道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输电线路通道监测的可靠性较好,监测自动化水平和视觉成像水平较好,提高了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的自适应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程摆扫激光测距 输电线路 通道监测 探测成像 探测节点部署 边缘灰度特征
下载PDF
红外探测器集成OLED的光上转换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辉松 邱锋 +1 位作者 王茺 杨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7,共8页
红外探测器集成OLED的光上转换器不仅可以结合红外探测器(P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优势,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实现红外光信号到可见光影像的转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PDOLED光上转换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光上转... 红外探测器集成OLED的光上转换器不仅可以结合红外探测器(P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优势,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实现红外光信号到可见光影像的转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PDOLED光上转换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光上转换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界面的常用结构和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重要归纳,随后介绍了该类杂化器件在探测成像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了PD-OLED光上转换器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上转换器 红外探测 OLED 转换效率 探测成像
下载PDF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健 张雷 +5 位作者 曾飞 王旭 赵嘉鑫 田海英 任航 李俊峰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3期213-232,共20页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是通过激光主动成像产生目标的角-角-距、角-角-速度3D图像的一种新的探测成像技术。本文重点阐述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系统的组成。介绍了该系统在军事和民用两大领域的应用,详细地讨论了近几年...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是通过激光主动成像产生目标的角-角-距、角-角-速度3D图像的一种新的探测成像技术。本文重点阐述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系统的组成。介绍了该系统在军事和民用两大领域的应用,详细地讨论了近几年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动态,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认为国外的机载激光3D探测系统正向远距离、高分辨率、轻量化、低功耗、高实时性和人眼安全方向发展,而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最后以用户需求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对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系统在测距机制、扫描机构、探测器、数据处理和显示等方面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3D探测成像系统 激光探测 激光雷达 3D成像
下载PDF
^(18)F-FDG分子符合探测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荣福 胡怀湘 +5 位作者 范岩 付占立 张春丽 赵光宇 王彦福 林景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 探讨18F FDG分子符合探测 (MCD)肿瘤代谢显像应用和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组织学证实的 44例原发性肿瘤、18例转移性肿瘤和 10例肺部良性病变进行氟化脱氧葡萄糖 (18F FDG)MCD显像 ,将显像与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18F FDG分子符合探测 (MCD)肿瘤代谢显像应用和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组织学证实的 44例原发性肿瘤、18例转移性肿瘤和 10例肺部良性病变进行氟化脱氧葡萄糖 (18F FDG)MCD显像 ,将显像与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2例肿瘤患者中 ,5 9例FDG影像示单个或多处呈不同程度异常FDG浓聚灶 ,3例未见异常FDG浓聚灶。 10例肺部良性病变FDG影像中 ,3例肺部可见异常摄取增高 ,7例未见异常FDG浓聚影。本组研究的敏感度95 .2 % ,特异性 70 % ,阳性预测值 95 .5 % ,阴性预测值 70 % ,诊断准确率 92 .1%。结论 FDGMCD/AC显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分期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分子符合探测成像 肿瘤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5
作者 孟庆季 张续严 +1 位作者 周凌 王超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4期327-339,共13页
介绍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括了小型无人机载激光3D成像检测系统(JIGSAW)、机载激光测深系统(LADS)、直升机3D-LZ Imaging LADAR及机载对地高分辨详查系统的基本组成、技术指标以及各自的特点。阐述了... 介绍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括了小型无人机载激光3D成像检测系统(JIGSAW)、机载激光测深系统(LADS)、直升机3D-LZ Imaging LADAR及机载对地高分辨详查系统的基本组成、技术指标以及各自的特点。阐述了激光3D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扫描方式的分类,并重点对其单元核心技术即激光测距系统、激光光轴控制与指向测量系统、数据图像处理技术与显示系统进行了研究。最后,简单综述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 激光测距系统 激光光轴控制 指向测量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探测成像通信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会林 付强 +1 位作者 张雅琳 江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案,将激光测距、光谱偏振成像、激光通信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并进行了关键技术分解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空间碎片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探测成像通信 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单光子激光雷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汉熠 赵新宇 +2 位作者 张益成 张蜡宝 孙鸣捷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70-287,共18页
单光子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微弱光探测的新型激光雷达技术,可实现单个光子探测与计数,目前已达到了理论的探测极限。单光子激光雷达技术与弱光探测、超远距探测、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紧密结合并共同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不同于传统... 单光子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微弱光探测的新型激光雷达技术,可实现单个光子探测与计数,目前已达到了理论的探测极限。单光子激光雷达技术与弱光探测、超远距探测、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紧密结合并共同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不同于传统激光雷达,单光子激光雷达通过对回波光子信号进行时间累积恢复出回波信号的离散波形,获取目标距离与反射率信息。回顾了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和相关算法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典型的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与图像重建算法,讨论了单光子激光雷达在远距离探测和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激光雷达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 远距离探测成像 无人驾驶汽车
原文传递
激光主动探测图像散斑自适应滤波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曼曼 时东锋 +1 位作者 胡顺星 王英俭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激光主动照明成像具有作用距离远、系统分辨率高、可在低照度背景等复杂环境下获取目标图像等优点,但探测图像会受散斑噪声干扰。把高斯滤波、均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方法分别应用到仿真实验中进行散斑噪声抑制,实验表明:与高斯滤波和均... 激光主动照明成像具有作用距离远、系统分辨率高、可在低照度背景等复杂环境下获取目标图像等优点,但探测图像会受散斑噪声干扰。把高斯滤波、均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方法分别应用到仿真实验中进行散斑噪声抑制,实验表明:与高斯滤波和均值滤波相比,自适应滤波能有效抑制图像噪声,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对获取的单帧和多帧累加平均的激光主动探测图像进行散斑抑制实验,使用散斑对比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多帧短曝光图像累加平均可有效抑制图像的散斑噪声,自适应滤波可进一步降低图像的散斑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激光主动探测成像 散斑噪声 自适应滤波 多帧累加平均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探井储层压后缝高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国栋 庄春喜 黑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26,共5页
针对东海西湖凹陷多口探井压裂后,阵列声波交叉偶极子各向异性方法无法准确评价裂缝纵向高度的技术难题,研究了评价探井储层压裂后缝高的新方法。通过研究压后裂缝径向变化特点,利用纵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重建压裂前后井壁附近地层的二... 针对东海西湖凹陷多口探井压裂后,阵列声波交叉偶极子各向异性方法无法准确评价裂缝纵向高度的技术难题,研究了评价探井储层压裂后缝高的新方法。通过研究压后裂缝径向变化特点,利用纵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重建压裂前后井壁附近地层的二维速度剖面,如二维速度剖面压裂后较压裂前有明显差异,说明储层被压开;同时,压裂后会在主裂缝周围形成一系列微裂缝,通过偶极声波远探测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成像,可以评价裂缝的纵向高度和横向深度。研究得知,与压裂前相比,压裂后形成的裂缝使井壁岩石声速降低20%,井周裂缝形成的强反射和散射区域表明井眼周围至少20m的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压裂体积改造",通过对比可以准确判断裂缝的纵向高度,识别精度可达0.152 4m。研究结果表明,纵波径向层析成像和偶极声波远探测成像2项技术可以解决无法准确评价探井裂缝高度的难题,提升压裂后的综合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纵波层析成像 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 压裂 裂缝高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钙钛矿直接型X射线探测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锡娟 夏梦玲 +2 位作者 许银生 唐江 牛广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4-1026,共13页
X射线探测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工业探伤、安防安检等各个领域,其中X射线面阵探测器是影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利用半导体材料一步将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可以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钙钛矿材料由于X射线衰减序数高、载流子扩散距离长、辐照稳... X射线探测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工业探伤、安防安检等各个领域,其中X射线面阵探测器是影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利用半导体材料一步将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可以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钙钛矿材料由于X射线衰减序数高、载流子扩散距离长、辐照稳定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直接型X射线探测器的明星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直接型X射线探测原理、关键性质及核心材料,阐述了卤化物钙钛矿在直接型X射线探测器中的应用优势,综述了钙钛矿单像素探测器和与TFT集成的面阵探测器的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目前面对的技术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对基于卤化物钙钛矿的X射线面阵探测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成像 钙钛矿 面阵探测 TFT集成
下载PDF
高分辨率井周储层深探测反射声波测井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文正 田斌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7-1089,共13页
针对井周深部储层评价问题,采用深探测反射波测井成像方法,利用Shearlet变换去除阵列声波测井数据中的滑行波,从而准确提取高分辨率反射波,结合井周层析速度成像获取径向速度剖面分布,进而优化偏移算法以改善井周反射界面成像效果。该... 针对井周深部储层评价问题,采用深探测反射波测井成像方法,利用Shearlet变换去除阵列声波测井数据中的滑行波,从而准确提取高分辨率反射波,结合井周层析速度成像获取径向速度剖面分布,进而优化偏移算法以改善井周反射界面成像效果。该方法可以对井眼周围几十米范围的地层界面、裂缝、溶洞、流体分布和岩性等进行成像,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井周小尺度地质构造、识别储层和监测裂缝发育情况。将该方法用于多个油田实际测井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深探测反射波测井成像方法的探测深度可达到30 m,分辨率达到20 cm,可以利用不同反射体同相轴的特征不同,直观观察压裂对储层的改造效果和井周流体分布状态,实现对地震成像的有效细化,在页岩气层产能评价中取得了突出效果,展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该方法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①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评价中,针对储层裂缝、溶洞以及流体分布,研究反射方位信息的获取和成像方法,以有效指导压裂方位的确定;②充分利用不同方位接收器记录的反射波信息,对井周反射体、岩性和流体分布进行三维成像,为深地油气资源探测提供有力的新工具;③由于沿井壁传播并在层界面、过井裂缝等位置产生的反射波未携带地层深处的有用信息,对反射成像产生干扰,因此,开发基于不同地层波速的自适应井壁反射波滤除方法是亟需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产能预测 阵列声波测井 反射波 探测成像 储层识别
下载PDF
核素断层成像及其应用简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真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简明地介绍了核素断层成像原理 ,近期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 ,进而展望核素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核素成像 SPECT成像 PET成像 符合探测成像 融合影像技术
下载PDF
阵列声波测井海上油气田水力压裂效果评价技术
13
作者 张明 刘峰 +4 位作者 张博 张璋 祁晓 李东 张聪慧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1-29,共9页
近年来,海上压裂作业逐渐增多,深入了解和认识压裂裂缝的延伸情况、发育程度等信息,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常规的压裂效果评价技术(井温法、放射性测量法、微地震监测、正交偶极各向异性反演)难以满足海上压... 近年来,海上压裂作业逐渐增多,深入了解和认识压裂裂缝的延伸情况、发育程度等信息,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常规的压裂效果评价技术(井温法、放射性测量法、微地震监测、正交偶极各向异性反演)难以满足海上压裂效果评价需求,而海上压裂井中测井测试资料较为齐全,尤其是在压裂前、后的压裂井中测量了大量阵列声波数据。因此,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开展了水力压裂效果评价技术研究,主要在压裂前、后进行阵列声波测井,综合应用声波时差、横波幅度、声波各向异性、纵波走时层析成像、声波远探测等技术,对储层压裂缝高度进行定性评价,形成了一套针对海上油气田的水力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技术。该技术在渤海油田开发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能够满足海上油气田作业的要求,对于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各向异性 声波径向速度剖面 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 压裂效果评价
下载PDF
太赫兹器件与技术发展动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绍华 李林涛 +1 位作者 孙兴 徐雨薇 《云光技术》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太赫兹探测成像器件与技术在生物医学、无损探测、天文大气、反恐安检、公共安全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概述了太赫兹器件与技术在超材料、发射激光器、太赫兹波辐射源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太赫兹探测成像 窄禁带半导体材料 超材料 发射激光器 太赫兹波 辐射源
下载PDF
偏振探测系统的图像配准 被引量:2
15
作者 褚金奎 林威 +1 位作者 张然 陈永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1190,共10页
分振幅式偏振探测成像系统的各分光路图像之间存在位置误差,率先完成各分光路图像之间的图像配准是进行偏振探测的前提条件。针对探测过程中,目标特征不明显、图像特征难以提取、各分光路图像间灰度变化较大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分振幅式... 分振幅式偏振探测成像系统的各分光路图像之间存在位置误差,率先完成各分光路图像之间的图像配准是进行偏振探测的前提条件。针对探测过程中,目标特征不明显、图像特征难以提取、各分光路图像间灰度变化较大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分振幅式偏振探测成像系统各分光路图像的相似性度量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各分光路图像间的配准工作。首先,根据图像间的位置误差会造成偏振信息图像中出现信息异常区域的原理,研究了相似性度量函数的提取算法;接着,根据探测系统的各分光路的成像特点,确定图像间的几何变换参数;以遗传算法作为参数优化搜索算法,搜索得到最优的几何变换参数,完成整个图像配准算法的设计;最后,分别利用构造图像和实际采集图像,对配准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以图像间互信息值(MI)衡量图像配准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配准后的构造图像的MI为2.692 5,高于特征配准方法的实现精度;实际采集图像配准后的MI达1.849 3,同样高于特征配准方法的实现精度。基本满足偏振探测系统的图像配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探测成像系统 图像配准 偏振信息 相似性度量函数 互信息
下载PDF
含交错层叠电涡流传感器阵列的成像定位仪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印寒 杨柳松 +3 位作者 杨晓璐 吕学涛 李玉芬 马羽宽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508,共4页
针对被遮盖的金属物体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交错层叠柔性电涡流传感器阵列替代线圈式电涡流传感器阵列,利用CCD摄像头拍摄遮盖物表面图像,实现金属物体与遮盖物表面的同步显示,并采用打印机将金属物体上螺纹孔中心位置标记... 针对被遮盖的金属物体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交错层叠柔性电涡流传感器阵列替代线圈式电涡流传感器阵列,利用CCD摄像头拍摄遮盖物表面图像,实现金属物体与遮盖物表面的同步显示,并采用打印机将金属物体上螺纹孔中心位置标记在遮盖物表面相应位置。所研究的探测成像定位仪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操作更简单,使用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涡流传感器阵列 图像合成 探测成像定位仪
下载PDF
氧化镓、氮化镓紫外成像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及商业化现状
17
作者 龙金燕 李东泽 +1 位作者 陈超 杨文波 《云光技术》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紫外探测器在导弹告警、日盲通讯、海上搜救、电晕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作紫外探测器的材料众多,诸如SiC、金刚石、AlGaN、MgZnO和Ga2O等,GaN可以通过掺入Al调节禁带宽度使得探测器的响应截止波长从365 nm调节到200 ... 紫外探测器在导弹告警、日盲通讯、海上搜救、电晕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作紫外探测器的材料众多,诸如SiC、金刚石、AlGaN、MgZnO和Ga2O等,GaN可以通过掺入Al调节禁带宽度使得探测器的响应截止波长从365 nm调节到200 nm;氧化镓无需带隙调节就可以实现日盲探测,并且探测效率高,抗辐照能力强,目前这两种镓类化合物是制备日盲探测器的热门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镓、氮化镓两种紫外阵列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及商用化现状,为全面了解两类镓类化合物在紫外探测成像方面的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氮化镓 紫外探测成像 日盲光电探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γ光子图像分类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蓉 赵敏 +2 位作者 孙通 徐君 姚敏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5期139-141,共3页
通过对正电子探测成像技术获得的γ光子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有利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快速获取图像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在MatConvNet上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搭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对其参数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网络分类识别的性能。为了验证网络... 通过对正电子探测成像技术获得的γ光子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有利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快速获取图像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在MatConvNet上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搭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对其参数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网络分类识别的性能。为了验证网络性能,设计了10组不同形状的管材模型,利用仿真得到的扫描时间为1s的γ光子图像样本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后,将其应用于扫描时间为0.1 s的γ光子图像样本进行分类识别,发现分类准确率在图像质量偏差、扫描时间为0.1 s的γ光子图像样本上仍然达到了94.72%。可见所搭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γ光子图像具有很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探测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识别
下载PDF
飞秒激光在银膜表面诱导亚波长周期条纹的超快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郗慧霞 周侃 +1 位作者 贾天卿 孙真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6,共8页
采用440 nm空间分辨、亚皮秒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成像技术,本文研究了800 nm飞秒激光脉冲照射银膜表面后亚波长周期条纹的形成动力学.分析了1~6个飞秒脉冲照射下银膜表面条纹结构的演化过程.第一个激光脉冲在薄膜表面诱导凹槽等缺陷结构... 采用440 nm空间分辨、亚皮秒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成像技术,本文研究了800 nm飞秒激光脉冲照射银膜表面后亚波长周期条纹的形成动力学.分析了1~6个飞秒脉冲照射下银膜表面条纹结构的演化过程.第一个激光脉冲在薄膜表面诱导凹槽等缺陷结构;第二个激光脉冲以后表面开始出现亚波长周期条纹,并且在更多脉冲照射时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条纹在50~70 ps以后开始出现,随延迟时间增加不断加深变长,在演化过程中条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过程在1 000 ps内基本结束.研究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在薄膜表面诱导凹槽等缺陷结构在后面的激光脉冲照射表面过程中激发了表面等离激元,进而导致的周期性能量沉积在亚波长周期条纹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材料表面的熔化导致了之前形成的条纹变浅以及部分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泵浦探测成像 亚波长周期条纹 银膜 表面等离激元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透射元件粒子喷射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可 秦艳 +2 位作者 韩佳岐 管爽 马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光学元件在高能量激光辐照下将发生激光损伤,损伤过程伴随着材料破裂、结构崩塌和粒子喷射,而向外喷出的粒子将影响周围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性能。搭建了双光束泵浦探测成像系统,获得了激光诱导透射元件粒子喷射的瞬态图像,并根据粒子接... 光学元件在高能量激光辐照下将发生激光损伤,损伤过程伴随着材料破裂、结构崩塌和粒子喷射,而向外喷出的粒子将影响周围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性能。搭建了双光束泵浦探测成像系统,获得了激光诱导透射元件粒子喷射的瞬态图像,并根据粒子接收板的统计数据,获得了喷射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尺寸和出射角度特征。同时,针对不同激光能量、不同的粒子接收距离以及真空度,对喷射粒子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结合能谱仪对激光诱导金属膜喷发后的分布规律、不同金属元素在大气与真空环境中的喷射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透射元件在激光作用下喷发出微米尺寸的粒子形态,金属膜的喷发主要以原子态或熔融液滴为主;粒子在最终接收板上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初始条件的影响,而真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薄膜制备工艺对金属膜的喷发特征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喷射 透射元件 纳秒脉冲激光 泵浦探测成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