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巷道地球物理方法超前探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14
1
作者 程久龙 李飞 +1 位作者 彭苏萍 孙晓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2-1750,共9页
矿井掘进工作面地球物理方法超前探测要求准确探测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探测空间小,干扰大,技术要求高。从方法原理、研究现状、技术特点和仪器设备4个方面对地震方法、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其他物探方法用于超前探测进行了总结。介绍... 矿井掘进工作面地球物理方法超前探测要求准确探测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探测空间小,干扰大,技术要求高。从方法原理、研究现状、技术特点和仪器设备4个方面对地震方法、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其他物探方法用于超前探测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近几年来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构造、岩层含水性超前探测以及仪器研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地震精细成像、槽波超前探测、瞬变电磁波场转换与合成孔径、直流聚焦法超前探测、磁共振超前探测、井下陷落柱等超前探测以及全空间反演和联合反演等技术。围绕提高超前探测的精度、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和增加探测距离,实现精细探测,提出了掘进工作面地球物理方法超前探测的发展方向,包括完善全空间物理场基础理论、开发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提高探测精度和分辨率的精细数据处理方法等。探讨了仪器装备要向实时预报、智能化、一体化、防爆、轻便化、抗干扰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方法 超前探测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掘进工作面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其与支护的关系 被引量:168
2
作者 康红普 王金华 高富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85-1593,共9页
采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了掘进工作面周围应力、位移及破坏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对围岩应力、位移及破坏的影响;研究了掘进工作面附近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及对空顶范围顶板的控制作用.分析了... 采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了掘进工作面周围应力、位移及破坏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对围岩应力、位移及破坏的影响;研究了掘进工作面附近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及对空顶范围顶板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围岩与支护加固的相互作用,指出煤矿巷道围岩基本上属于非连续煤岩体,不能采用连续体的围岩响应曲线分析围岩与支护的关系,锚杆支护与支架等支护方式的基本原理有本质区别,也不能采用支架的围岩响应曲线分析围岩与锚杆的相互作用.基于锚杆受力变化的实测曲线,归纳出5种类型,得出锚杆支护围岩响应曲线,并提出了支护与加固的时空设计原则.最后,通过千米深井巷道、强烈动压影响巷道及深部沿空留巷的3个实例分析,对理论与数值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应力分布 支护应力场 锚杆受力 围岩响应曲线
下载PDF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1
3
作者 王晓珍 蒋仲安 +1 位作者 王善文 刘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6-390,共5页
为了掌握粉尘的分布规律,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总结出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都是在工作面附近区域较... 为了掌握粉尘的分布规律,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总结出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都是在工作面附近区域较大,然后沿程逐渐减小,并比较发现,抽出式通风的除尘效果要好于压入式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通风 粉尘浓度 数值模拟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掘进工作面
下载PDF
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刘荣华 王海桥 +1 位作者 施式亮 刘何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分布较均匀 ;射流区粉尘浓度相对较低 ,且粉尘浓度沿射程不断变化 ,离风筒出风口越远 ,射流断面粉尘平均浓度越高 ;射流卷吸比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不均匀性影响较大 ,射流卷吸比越大 ,整个工作面粉尘分布越均匀 .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的分布 ,正确评价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和掘进通风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 分布规律 压入式通风 贴附射流 射流卷吸比 粉尘平均浓度
下载PDF
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5
作者 于景邨 刘振庆 +2 位作者 廖俊杰 蒋宗霖 孙伟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113,共4页
针对煤矿生产和建设中的水害源探测问题,基于瞬变电磁法"烟圈效应"理论,采用重叠回线装置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和回采工作面顶底板隐伏含(导)水构造进行探测,对测点布置和探测方向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掘进工作面两侧拐... 针对煤矿生产和建设中的水害源探测问题,基于瞬变电磁法"烟圈效应"理论,采用重叠回线装置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和回采工作面顶底板隐伏含(导)水构造进行探测,对测点布置和探测方向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掘进工作面两侧拐角位置,同一个探测方向分别按与巷道掘进方向呈30°、45°和60°角进行探测,不仅避免了掘进工作面常规方法超前探测时存在的盲区,而且有利于对异常区的空间定位;对回采工作面顶底板探测时,在同一个测点探测方向按与煤层呈45°角向顶板和向底板探测,使得探测范围内发育的赋水构造与工作装置耦合最佳,提高了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超前探测 掘进工作面 含(导)水构造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术途径 被引量:80
6
作者 康红普 姜鹏飞 +3 位作者 高富强 王子越 刘畅 杨建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2045,共23页
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 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及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等。巷道开挖后在掘进工作面顶角和巷道四角周围出现应力集中区;围岩位移、破坏在超前工作面一定位置开始出现,随着远离掘进工作面围岩位移和破坏范围不断增大,达到2倍巷道宽度时基本稳定;煤层强度、地应力对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十分显著;分步开挖的顶板下沉量及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一次开挖;空顶距越大,围岩破坏裂隙越多、分布越广;过快、过慢的掘进速度对围岩稳定性均不利;掘进后安装及时、主动、支护阻力大的临时支护效果好;分次支护围岩位移和裂隙场的扩展均大于一次支护,通过分次支护提高掘进速度是以影响锚杆支护效果为代价的,应限定在一定的围岩条件。根据煤巷掘进工作面空顶距及自稳时间,对煤巷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要求;提出煤巷可掘性的概念,根据被掘煤岩体条件,对煤巷可掘性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围岩的可钻性、可锚性及对掘进速度的影响。提出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的主要技术途径:确定适合的掘进模式,优化掘进工艺,优选掘进装备;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与参数,适当降低支护密度;掘进全系统整体配套与协同。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可掘性、可钻性及可锚性,提出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总体架构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截割、临时支护、自动化锚杆施工、超前探测、定位与导航、围岩稳定性与环境监测及大数据分析等,最后提出我国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围岩稳定性 快速成巷 可掘性 技术途径 自动化 智能化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69
7
作者 常建兵 刘涛 +1 位作者 胥奎 李建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综掘工作面粉尘大的现状,提出了将涡流控尘与湿式旋流除尘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方法。讨论了综掘面压入式风筒口与除尘器收尘罩口在巷道中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合适的除尘器安装方式。通过在山西某矿21127掘进工作面的应用,改善... 针对目前国内综掘工作面粉尘大的现状,提出了将涡流控尘与湿式旋流除尘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方法。讨论了综掘面压入式风筒口与除尘器收尘罩口在巷道中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合适的除尘器安装方式。通过在山西某矿21127掘进工作面的应用,改善了掘进工作面环境,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控尘 湿式除尘 掘进工作面 粉尘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射流通风流场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王海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8-501,共4页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的受限贴附射流通风. 根据流体力学和射流理论, 分析了掘进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风流结构. 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 给出了回流区平均速度、最大...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的受限贴附射流通风. 根据流体力学和射流理论, 分析了掘进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风流结构. 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 给出了回流区平均速度、最大回流速度及射流作用距离的计算模型, 为掘进工作面合理有效通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风流结构 回流速度 矿井 射流通风
下载PDF
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混沌特性判别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施式亮 宋译 +1 位作者 何利文 朱川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1-705,共5页
在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Poincare截面、返回映像、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等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进行了混沌特性研究和判别,初步证明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具有混沌特性,同时也... 在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Poincare截面、返回映像、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等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进行了混沌特性研究和判别,初步证明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具有混沌特性,同时也证明了运用混沌理论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特性及预测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瓦斯涌出 混沌特性
下载PDF
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 被引量:44
10
作者 叶青 李宝玉 林柏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的机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有关技术参数的研究情况,阐述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在突出煤层快速掘进中的防突作用,试验表明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是突出煤层快速掘进中的一项有效防突措施... 系统地分析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的机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有关技术参数的研究情况,阐述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在突出煤层快速掘进中的防突作用,试验表明了高压磨料水力割缝防突技术是突出煤层快速掘进中的一项有效防突措施,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磨料 水力割缝 掘进工作面 突出防治 机理
下载PDF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海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
针对试验矿井煤层掘进工作面煤层透气性差,预抽煤层瓦斯困难,地应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突出煤层快速、安全掘进,通过理论分析及工业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工艺;系统评价了CO_2可控相变致裂... 针对试验矿井煤层掘进工作面煤层透气性差,预抽煤层瓦斯困难,地应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突出煤层快速、安全掘进,通过理论分析及工业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工艺;系统评价了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主要是利用液态CO_2瞬间气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剪断剪切片,产生应力波及高压气体,使周围煤体产生裂隙,以提高煤层渗透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通过试验矿井掘进500 m巷道的防突技术应用表明:掘进工作面采用CO_2可控相变致裂防突技术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较采用常规密集排放钻孔消突技术时下降近50%,瓦斯抽采量提高近2倍,巷道安全掘进速度提高1.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CO2相变 突出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
下载PDF
抽出式通风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晓珍 蒋仲安 刘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24-28,共5页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浓度进行数值模拟,总结抽出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的沿程分布及变化规律。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抽出式通风 掘进工作面 离散相模型 粉尘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晓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了掌握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考察了掘进巷道风速、风筒直径、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以及风筒的悬挂高度对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 为了掌握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考察了掘进巷道风速、风筒直径、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以及风筒的悬挂高度对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掘进巷道风速为0.25-4 m/s时,提高巷道内的通风风速,可以降低巷道内的粉尘浓度,缩短呼吸性粉尘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小工作面粉尘的危害;有利于通风除尘的风筒相关参数为风筒直径0.4-0.6 m、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6-7 m、风筒悬挂高度2.0-2.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浓度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通风风速 风筒
下载PDF
煤巷掘进工作面水力挤出措施防突机理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建新 李志强 李三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验及数值仿真等手段,分析了注水过程中煤-水-瓦斯体系特征,研究了注水对煤的力学性质、应力和变形状态以及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措施的防突机理在于注水后,煤体弹性潜能释放缓慢,集中应力带前移,卸... 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验及数值仿真等手段,分析了注水过程中煤-水-瓦斯体系特征,研究了注水对煤的力学性质、应力和变形状态以及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措施的防突机理在于注水后,煤体弹性潜能释放缓慢,集中应力带前移,卸压带加长,瓦斯涌出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水力挤出 防突机理
下载PDF
煤巷智能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0
15
作者 康红普 姜鹏飞 刘畅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1研究现状202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45.6亿t。煤矿以井工开采为主,其数量占92%,产能占82%。巷道掘进是井工煤矿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是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迅速,工作面产量与经济效... 1研究现状202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45.6亿t。煤矿以井工开采为主,其数量占92%,产能占82%。巷道掘进是井工煤矿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是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迅速,工作面产量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巷道掘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大幅提高掘进速度,满足采煤工作面快速推进的需要,而且要削减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数量,实现少人化;同时,需要改善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保障矿工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巷道掘进 智能化开采 井工开采 掘进速度 井工煤矿 少人化 采煤工作面
下载PDF
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文才 乔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53,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6种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指出双巷平行掘进、全风压与局部通风机相结合的长距离局部通风以及构筑风库的局部通风技术,由于其通风可靠和掘进通风距离不受限制,将会成为大型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主要技术;在特定的...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6种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指出双巷平行掘进、全风压与局部通风机相结合的长距离局部通风以及构筑风库的局部通风技术,由于其通风可靠和掘进通风距离不受限制,将会成为大型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主要技术;在特定的条件下,钻孔导风的局部通风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随着柔性风筒的减漏和降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掘进距离小于3 000 m的范围内,单风机大直径柔性风筒压入式局部通风、通风机间隔串联局部通风和通风机并联局部通风技术仍然是最常用的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局部通风 掘进工作面 钻孔导风 柔性风筒 降阻技术
下载PDF
泡沫除尘技术及其在掘进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赵鹏飞 蒋仲安 +1 位作者 甄增林 韩晓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8-41,共4页
分析了泡沫除尘机理和泡沫除尘剂配方的要求,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泡沫发生器的结构和性能。试验表明,在给定发泡网材质形状和喷雾方式下,有一个最优的发泡网风速、供液量和泡沫液浓度。根据掘进工作面的特点,分析泡沫除尘技术的... 分析了泡沫除尘机理和泡沫除尘剂配方的要求,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泡沫发生器的结构和性能。试验表明,在给定发泡网材质形状和喷雾方式下,有一个最优的发泡网风速、供液量和泡沫液浓度。根据掘进工作面的特点,分析泡沫除尘技术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除尘技术 泡沫剂配方 泡沫发生器 掘进工作面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及控降尘工艺技术试验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设计 刘勇 +1 位作者 周润金 郑彦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
分析了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时的风流分布特点及粉尘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高瓦斯矿井出于安全考虑限制在掘进工作面使用电动除尘器除尘的规定,进行了高瓦斯综掘工作面控、降尘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降尘效果。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控尘 喷雾降尘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物理实验 被引量:31
19
作者 姜志海 焦险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52-1857,共6页
采用盐水充当均匀围岩介质,使用玻璃槽充当巷道空间,建立了含巷道全空间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物理模型,根据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扇面扫描的数据采集方式,对柱状良导体与低阻薄板的超前探测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异常体在瞬... 采用盐水充当均匀围岩介质,使用玻璃槽充当巷道空间,建立了含巷道全空间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物理模型,根据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扇面扫描的数据采集方式,对柱状良导体与低阻薄板的超前探测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异常体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扇面扫描的多测道剖面图上存在异常响应,异常响应特征与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态有关;当柱状良导体位于掘进工作面正前方时,3个扫描方向响应最强,晚期道出现"双峰"异常;低阻薄板与柱状良导体的响应不同,多测道剖面图上响应值增大过程中无明显"台阶"状的跃变,响应值增大趋势与薄板倾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瞬变电磁法 超前探测 物理实验 掘进工作面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湿式离心除尘器的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建 姚海飞 +2 位作者 魏传光 金龙哲 李杰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28,共5页
针对中国煤矿综掘工作面的产尘特点,设计了湿式离心除尘器3种结构模型。为高效优化其内部结构,用Gambit2.2分别建立这3种内部结构的物理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用Fluent6.2求解含尘气流在除尘器内的三维速度变化、静压力场分布、流场的湍... 针对中国煤矿综掘工作面的产尘特点,设计了湿式离心除尘器3种结构模型。为高效优化其内部结构,用Gambit2.2分别建立这3种内部结构的物理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用Fluent6.2求解含尘气流在除尘器内的三维速度变化、静压力场分布、流场的湍流特性,以及不同粒径粉尘在除尘器内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分流板具有分隔导流作用,可使涡对运动稳定,有利于高气速带的连续性、稳定性、静压力分布的对称性和湍动能变化的规律性;稳定的流场及较高的离心速度对于去除呼吸性粉尘都十分关键。有分流板且中间为两排挡板的除尘器(模型3)尽管在保持气流速度、湍动能变化方面比有分流板且中间为三排挡板的除尘器(模型1)有更大优势,但在一级挡板的前端多了两个"死区",降低了除尘效率。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综合比较,最后选定模型1的结构作为除尘器的制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湿式离心除尘 静压力 湍动能 粉尘运移轨迹 涡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