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唐宋“大曲”的源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誉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19-26,共8页
唐、宋大曲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大型歌舞形式。它呈三部结构:首部,即器乐部;中部,即慢、中速歌唱或歌舞部;尾部,即快速歌舞或舞蹈或器乐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它们都有孕育、成长、成熟及衰亡的过程。唐、宋大曲的发展自然... 唐、宋大曲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大型歌舞形式。它呈三部结构:首部,即器乐部;中部,即慢、中速歌唱或歌舞部;尾部,即快速歌舞或舞蹈或器乐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它们都有孕育、成长、成熟及衰亡的过程。唐、宋大曲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大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萌芽与雏形期(西周至战国);二、确立与发展期(秦、汉至南北朝);三、鼎盛期(隋、唐至北宋初);四、衰落与转化期(北宋中期至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形期 北宋中期 《短歌行》 《乐府诗集》 裴少俊 艳歌何尝行 薄媚 化期 歌行
下载PDF
西安“古乐”曲体考释(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健正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3-4,3-9,共9页
二 坐乐套曲中各种曲体名称考释 坐乐套曲是由许多中、小型曲体联合组成的,这些中、小型曲体除各有曲目外还有若干曲体名称,从这些曲体名称也可以追溯出它们的源流。 (一)换头 在西安“古乐”抄本古谱中,换头有两种,一种是独立于鼓段曲... 二 坐乐套曲中各种曲体名称考释 坐乐套曲是由许多中、小型曲体联合组成的,这些中、小型曲体除各有曲目外还有若干曲体名称,从这些曲体名称也可以追溯出它们的源流。 (一)换头 在西安“古乐”抄本古谱中,换头有两种,一种是独立于鼓段曲之外的。此种换头可供数种拍数不同的鼓段曲使用;另一种换头是鼓段曲本身的一部分,一般在它的尾部。如八拍鼓段曲,换头就是它的最后两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体 拍鼓 曲破 唱赚 换头 何家营 日本雅乐 多声部 车邻
下载PDF
试谈元杂剧的起源——宋杂剧考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索俊才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7-85,共9页
过去论元剧者对于元杂剧的成就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曾给以充分肯定,意见多趋一致。但是,在论到元杂剧体制构造产生的渊源、形成的原因时,则各有其说。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就说:“元杂剧之构造,实多取诸旧有形式。”此... 过去论元剧者对于元杂剧的成就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曾给以充分肯定,意见多趋一致。但是,在论到元杂剧体制构造产生的渊源、形成的原因时,则各有其说。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就说:“元杂剧之构造,实多取诸旧有形式。”此当为概说,未做更明确精当的阐述。在王氏之前,明人胡应麟在《庄嶽委谈》中云:“元人杂剧之类戏文者,又金人词说之变也。”“金人词说”,当主要指盛行于金代的诸宫调。这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先生 调风月 词说 高文秀 裴少俊 薄媚 催拍
下载PDF
孙人和“词学讲义”两种 被引量:1
4
作者 孫人和 和希林 《词学》 CSSCI 2014年第2期283-367,7,共86页
按:孙人和(一八九四-一九六六),字蜀丞,号鹤臞,江苏省监城县(今属建湖县)人。民国时期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词学家。民国时期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暨南大学等任教。一九五一年在北京文史研究馆担任中国古代文史典籍校勘... 按:孙人和(一八九四-一九六六),字蜀丞,号鹤臞,江苏省监城县(今属建湖县)人。民国时期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词学家。民国时期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暨南大学等任教。一九五一年在北京文史研究馆担任中国古代文史典籍校勘断句工作。一九五八年,成为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哲学组成员。其主要著作是民国时期应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之聘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撰写之九百九十二种提要,多为经部小学,子部杂家、道家,集部词曲等类,其中词类有五百二十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家 七言 憶江南 法曲 出版规划 五言 漁家傲 皇甫松
原文传递
遍、序、歌头、曲破、中腔
5
作者 施蛰存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1期49-51,共3页
词调名有称为遍、序、歌头、曲破的,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毛文锡有《甘州遍》一首,即大曲《甘州》的一遍。晏小山有《泛清波摘遍》一首,即大曲《泛清波》的一遍。赵以夫有《薄媚摘遍》,即大曲《薄媚》的一遍。
关键词 曲破 薄媚摘 泛清波摘 毛文锡 晏小山 中腔 王安中 中序 天宁节
原文传递
引人入胜的唐代大曲
6
作者 何绵山 《文史杂志》 1993年第6期37-38,共2页
“大曲”是唐代大曲简称,它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西域大曲及法曲的部分内容而产生的。所以称“大曲”,是相对“曲子”或“小曲”而言。大曲的结构比较复杂,常常是小曲的母体,它叙述较复杂的事件,不限于... “大曲”是唐代大曲简称,它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西域大曲及法曲的部分内容而产生的。所以称“大曲”,是相对“曲子”或“小曲”而言。大曲的结构比较复杂,常常是小曲的母体,它叙述较复杂的事件,不限于作者个人抒情,叙事和抒情并存,唱歌和跳舞齐呈。大曲联合了许多曲段,但仍然是艺术有机体,它有首有尾,次序井然,同时还具有风格的统一性。因为舞曲是唐大曲的主要部分,所以现在可考的唐大曲无一不配有舞蹈。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舞蹈是高潮部分。大曲的组织大体分三大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曲 清乐 汉魏 大段 演出过程 清商乐 万舞 吕才 春莺啭
下载PDF
曹君直、朱彊村批校本《乐府雅词》读后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知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6-63,共8页
1982年春节,我们利用假期在枇杷山重庆市图书馆善本书室读了曹元忠(君直)、朱孝臧(疆村)批校的《乐府雅词》,总共花了三个半天的时间,对题记和校订情况,分别作了摘录。 《乐府雅词》为南宋人曾慥(伯端)所选编,他在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丙寅(... 1982年春节,我们利用假期在枇杷山重庆市图书馆善本书室读了曹元忠(君直)、朱孝臧(疆村)批校的《乐府雅词》,总共花了三个半天的时间,对题记和校订情况,分别作了摘录。 《乐府雅词》为南宋人曾慥(伯端)所选编,他在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丙寅(1164)为此书作过一篇小引。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雅词 批校本 朱孝臧 君直 唐圭璋先生 钞本 南宋人 秦恩复 转踏
下载PDF
读曲日记
8
作者 宁希元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03年第1期205-210,共6页
(一)金代大曲故事四种关汉卿《金线池》楔子[仙吕·端正好]曲云:"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那大曲内尽是寒儒。"说的就是宋金以来歌场上流行的大曲。凡大曲,有散序、鞭、排遍、撷、正攧、人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 (一)金代大曲故事四种关汉卿《金线池》楔子[仙吕·端正好]曲云:"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那大曲内尽是寒儒。"说的就是宋金以来歌场上流行的大曲。凡大曲,有散序、鞭、排遍、撷、正攧、人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遍数既多,便于叙事,故宋金间多有此作。据王国维先生考定,宋官本杂剧用大曲者一百有三,金院本用大曲者十六,唯均不传,可能都出于教坊艺人之手。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大曲歌词,除刘永济先生《宋代歌舞剧录要》所得三种外,亦仅《夷坚志》乙卷十三[惜奴娇]《巫山神女》一篇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池 歇拍 惜奴娇 关汉卿 夷坚志 曲云 王国维先生 故宋
原文传递
“遍”的音樂内涵與詞體相關形態生成
9
作者 胡秋妍 《新宋学》 2021年第1期142-155,共14页
詞樂研究是探求詞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與文體功能的必要途徑,查考文獻可知唐宋時流行的諸多曲調和詞調來源於大曲摘遍,大曲對詞樂、詞調和詞體結構的形成有着重要影響。大曲結構的複雜性、有序性和多樣性是其音樂特質的重要表現。它的... 詞樂研究是探求詞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與文體功能的必要途徑,查考文獻可知唐宋時流行的諸多曲調和詞調來源於大曲摘遍,大曲對詞樂、詞調和詞體結構的形成有着重要影響。大曲結構的複雜性、有序性和多樣性是其音樂特質的重要表現。它的結構中有序曲、有排遍、有急破,一般以器樂曲緩奏爲散序,節拍穩定、伴有歌唱的部分爲中序,中序曲子聯唱稱排遍,排遍之後的急舞曲稱爲破。歌頭、破曲子等是從大曲中摘出部分樂曲單獨演唱或演奏而産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詞體 大曲 音樂 序曲 有序性
原文传递
曲子词盛于宋代的文学史意义
10
作者 沈家莊 《词学》 CSSCI 2011年第1期27-42,共16页
文学既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述自身存在的一种价值载体。王国维所谓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实质上就是源于这种宏观的文学的人类文化学理念,从而再审视中国文学的流变规律而得出的结论。不过他本人并未明确地从人类... 文学既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述自身存在的一种价值载体。王国维所谓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实质上就是源于这种宏观的文学的人类文化学理念,从而再审视中国文学的流变规律而得出的结论。不过他本人并未明确地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理论上的阐发而已。宋人之所以要将产生于隋唐、成熟于五代的曲子词这种新文体作为认识自己和表述自身存在方式的主要的文学手段和文化价值载体,肯定有这种新文体自在的文化因素以及词自身带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子词 文学史意义 中国文学 人生理想 蝶戀花 調笑 人类文化学 宋代文 朱淑真
原文传递
宋金杂剧院本本事考拾遗
11
作者 赵兴勤 《戏曲研究》 2003年第2期64-71,共8页
宋末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载有宋代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种;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在《院本名目》中,列院本达六、七百种。所谓'官本杂剧',不过是当时所演出杂剧的通行本而已。陶南村称:'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 宋末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载有宋代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种;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在《院本名目》中,列院本达六、七百种。所谓'官本杂剧',不过是当时所演出杂剧的通行本而已。陶南村称:'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如此看来,宋、金杂剧有目传世者,竟有近千种之多。当时戏曲之繁盛,可以想见。此类剧目本事,学界多有人考述,如胡忌《宋金杂剧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忌 宋末 <武林旧事> 宗仪 李存孝打虎 通行本 墙头马 艳段 辍耕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