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被引量:138
1
作者 张新宝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66,共15页
关于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相互关系,存在四种模式。以替代模式为原则并辅之以改良的选择模式是我国相关制度建设的正确思路,也是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所隐含的主张。这样的制度安排既符合衡平保护的原则和... 关于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相互关系,存在四种模式。以替代模式为原则并辅之以改良的选择模式是我国相关制度建设的正确思路,也是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所隐含的主张。这样的制度安排既符合衡平保护的原则和效率原则,同时也在实质上有利于受害的劳动者。适用替代模式与改良的选择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工伤保险给付水平,使其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保险 人身损害 损害赔偿 请求权
原文传递
信赖与信赖利益考 被引量:89
2
作者 马新彦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5-84,共10页
信赖是当事人相信要约或合同而为签订合同所导致的财产减少和与他人订约机会的丧失,信赖利益是对合同或要约赋予了信赖一方当事人所故有的,因信赖可能或已经受到损失的利益,对信赖利益的救济包括期待利益损害赔偿和信赖损害赔偿两种... 信赖是当事人相信要约或合同而为签订合同所导致的财产减少和与他人订约机会的丧失,信赖利益是对合同或要约赋予了信赖一方当事人所故有的,因信赖可能或已经受到损失的利益,对信赖利益的救济包括期待利益损害赔偿和信赖损害赔偿两种手段,且对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不应以期待利益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赖 信赖利益 期待利益 损害赔偿 合同
下载PDF
论人格权商品化 被引量:137
3
作者 王利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1,共8页
人格权商品化是人格权在市场经济中的必然发展,是人文主义理念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和限制实际上是人格权保护的当代重要形式,推动了人格权的发展。人格权商品化相关制度已经为很多国家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所确... 人格权商品化是人格权在市场经济中的必然发展,是人文主义理念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和限制实际上是人格权保护的当代重要形式,推动了人格权的发展。人格权商品化相关制度已经为很多国家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所确立,但在我国尚欠系统规范。我国的人格权商品化立法在比较研究域外法律实践及模式基础上,选择、借鉴其中合理的立法经验。在未来的人格权法当中我们应就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及法律救济进行专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商品化 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 被引量:74
4
作者 周珂 杨子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23,共11页
侵权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侵权自身的特殊性对传统环境民事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出于维护正义、稳定社会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环境侵权损害填补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民事责任的社会化为各国民法和环境法所共同关注。本文分析了实现... 侵权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侵权自身的特殊性对传统环境民事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出于维护正义、稳定社会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环境侵权损害填补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民事责任的社会化为各国民法和环境法所共同关注。本文分析了实现环境侵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前提的三个转变途径 ,即道义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转变、个人赔偿机制向社会赔偿机制的转变、单一侵权损害赔偿向综合性社会安全体制转变。主张在这三种方式协调合作的基础上 ,构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的综合协调机制 ,并对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填补制度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 环境侵权行为 损害赔偿 构成要件 道义责任 社会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 个人赔偿机制 社会赔偿机制 财务保证制度 单一侵权损害赔偿 综合性社会安全体制 行政补偿制度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12
5
作者 张新宝 赖成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74,共20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增设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需要同时满足违法处理个人信息与侵害众多个人的信息权益的条件。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有权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 《个人信息保护法》增设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需要同时满足违法处理个人信息与侵害众多个人的信息权益的条件。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有权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相关主体提起公益诉讼支出的必要费用,也包括强制履行法律规定满足受害人相关权利的其他义务。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不影响受害人提起私益诉讼维护其自身利益,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启动无需个人信息私益诉讼前置。侵权人承担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律责任不影响其承担相应的刑事与行政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美国形象权法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3年第4期474-491,共18页
关键词 形象权 隐私权法 纽约州 巡回上诉法院 原告 被告 最高法院 损害赔偿 肖像 普通法
原文传递
股东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 被引量:94
7
作者 梁上上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美国学者Berle和Means于1932年系统地分析了在公众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现象后,在经济学和公司法学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该理论,在公众公司中的股东对经营层失去了控制,表决权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对此,基于所有... 美国学者Berle和Means于1932年系统地分析了在公众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现象后,在经济学和公司法学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该理论,在公众公司中的股东对经营层失去了控制,表决权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对此,基于所有权结构的有效性分析,本文认为股东对管理层并没有失去控制,而是由某一个或者几个大股东控制着公司。在两权分离过程中,表决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是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的连接点。它不但维系和控制着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还是不同股东之间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是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控制的工具。为了顺应这一工具主义趋势,表决权与股份之间出现了分离倾向的同时,表决权本身也出现了客体化趋势,在表决权的救济上也已经从损害赔偿为主的救济方式走向了撤销公司决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点 股东表决权 公司经营 公众公司 1932年 Means 有效性分析 所有权结构 大股东控制 公司控制权 美国学者 两权分离 中小股东 控制股东 工具主义 救济方式 损害赔偿 经济学 经营层 管理层 经营者 所有者 客体化 争夺
原文传递
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 被引量:74
8
作者 高利红 余耀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依据现有的同质赔偿 ,不仅对环境民事侵权受害者的救济严重不足 ,也使得加害者通过理性的利益衡量 ,对侵权采取放任态度。惩罚性赔偿因为具有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害的赔偿标准和主观故意的主观归责特征 ,既具有补偿的功能 ,还具有制裁和预... 依据现有的同质赔偿 ,不仅对环境民事侵权受害者的救济严重不足 ,也使得加害者通过理性的利益衡量 ,对侵权采取放任态度。惩罚性赔偿因为具有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害的赔偿标准和主观故意的主观归责特征 ,既具有补偿的功能 ,还具有制裁和预防的功能。因此 ,对于主观上具有恶意的环境民事侵权案件 ,应该适用惩罚性赔偿。并且 ,对于造成了精神和环境权益损害的 ,也应该给予赔偿 ,这种赔偿因其不可衡量性 ,也显现出惩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侵权 惩罚性赔偿 环境权益 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 民法
原文传递
“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 被引量:68
9
作者 杨立新 《河北法学》 1997年第5期1-9,共9页
关键词 悬赏广告 惩罚性赔偿 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 “王海现象” 假一罚十 经营者 损害赔偿 知假买假 假冒伪劣产品
下载PDF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 被引量:79
10
作者 张新宝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共18页
侵权责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死者或者死亡本身进行救济。作为民事责任方式的赔偿,只能是对死者近亲属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救济,在制度上则体现为对死者近亲属相关财产损失的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以及对被扶养人合理生活费的赔偿和死亡... 侵权责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死者或者死亡本身进行救济。作为民事责任方式的赔偿,只能是对死者近亲属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救济,在制度上则体现为对死者近亲属相关财产损失的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以及对被扶养人合理生活费的赔偿和死亡赔偿金。应以"维持被扶养人或者近亲属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修正"扶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作为被扶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 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
原文传递
论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 被引量:62
11
作者 姚辉 邱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对生命本身进行所谓的“命价赔偿”是比较古旧的生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提出“命价赔偿”,以同样遇难却获得不同赔偿来推断出“同命不同价”的结论,是一种误导。死亡赔偿制度所采法理基础有继承主义和固有损害主义... 对生命本身进行所谓的“命价赔偿”是比较古旧的生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提出“命价赔偿”,以同样遇难却获得不同赔偿来推断出“同命不同价”的结论,是一种误导。死亡赔偿制度所采法理基础有继承主义和固有损害主义之分。当前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采用了一种“改良”了的继承主义。个中不太成功的改良被视为“城乡二元歧视”的又一体现,招致了所谓“同命不同赔”的责难,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权 损害赔偿 继承主义 固有损害主义
原文传递
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 被引量:79
12
作者 王泽鉴 《人大法律评论》 2009年第1期51-103,共53页
一、绪说(一)人格权的性质及保护的利益1.人格权的基本性质人格权系以人格为内容的权利,人格指人的尊严及价值,即以体现人的尊严价值的精神利益(ideelle Interesse)为其保护客体。此项人格上的精神利益不能以金钱加以计算,不具财产的性... 一、绪说(一)人格权的性质及保护的利益1.人格权的基本性质人格权系以人格为内容的权利,人格指人的尊严及价值,即以体现人的尊严价值的精神利益(ideelle Interesse)为其保护客体。此项人格上的精神利益不能以金钱加以计算,不具财产的性质。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名誉均以精神利益为内容。姓名、肖像、声音等人格法益亦不例外。因此,姓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法 精神利益 财产利益 公开权 隐私权 损害赔偿 人格权保护 人格特征 一般人格权 财产价值
原文传递
损害赔偿的方法 被引量:72
13
作者 程啸 王丹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71,共18页
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是大陆法系民法中损害赔偿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分别保护受害人的完整利益与价值利益。由于我国现行法将恢复原状中的许多内容独立出来,因此恢复原状不仅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受损物品的修复,而且不被看作是损害赔偿的方... 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是大陆法系民法中损害赔偿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分别保护受害人的完整利益与价值利益。由于我国现行法将恢复原状中的许多内容独立出来,因此恢复原状不仅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受损物品的修复,而且不被看作是损害赔偿的方法。此外,现行法上赔偿损失的范围过于宽泛,不仅包括了大陆法系的金钱赔偿,还包括了恢复原状的花费。未来我国民法典应取消现行法上对恢复原状各种具体方法的挂一漏万式列举,恢复"恢复原状"应有的涵义。此外,民法典还应当明确地将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规定为损害赔偿的基本方法,严格区分恢复原状请求权、恢复原状花费的请求权以及金钱赔偿请求权。惟其如此,我国民法方能确立真正的损害赔偿方法之平行规范结构,充分贯彻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恢复原状 金钱赔偿 赔偿损失 价值利益 完整利益
原文传递
损害赔偿与民事责任 被引量:68
14
作者 李承亮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49,共15页
德国法中损害赔偿的外延远远大于我国民法中的赔偿损害和赔偿损失。弄清损害观念的源流和德国民法中的赔偿方式,才能澄清由于将德国法中的损害赔偿等同于我国法中的损害赔偿所造成的误解。以德国损害赔偿法为参照,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侵权... 德国法中损害赔偿的外延远远大于我国民法中的赔偿损害和赔偿损失。弄清损害观念的源流和德国民法中的赔偿方式,才能澄清由于将德国法中的损害赔偿等同于我国法中的损害赔偿所造成的误解。以德国损害赔偿法为参照,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方式的缺陷。侵权责任方式不应只停留在列举的层面,不同的侵权责任方式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至少在侵权法领域,集中系统地解决民事责任的方式与范围问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方式 分离模式 恢复原状 价值赔偿
原文传递
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李仕春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74,共32页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民事保全具有弥补诉讼事后救济不足的功能,无论是追溯到罗马法时期的占有令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保全 事后救济 救济方法 罗马法 权利 判决 占有 损害赔偿 制裁
原文传递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新设计 被引量:64
16
作者 曹新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24,共15页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各单行法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主要有实际损失、非法获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以及法定赔偿四项。除此之外,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用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还有约定赔偿、酌定赔偿、综合赔偿(或称裁...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各单行法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主要有实际损失、非法获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以及法定赔偿四项。除此之外,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用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还有约定赔偿、酌定赔偿、综合赔偿(或称裁量性赔偿)等计算标准。通过判例样本采集与统计分析,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审判实践中,我国人民法院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比率非常高,超过了判例样本总数的90%。这种做法导致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严重偏低的后果,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诟病。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修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以增加计算标准、提升损害赔偿额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损害赔偿 计算标准 新标准设计
下载PDF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2
17
作者 李明德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共7页
知识产权是一种市场关系中的权利。我们应当更多地从市场关系的角度理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并由此而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在侵权纠纷中,法院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从涉案作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市场价值,包括潜在的市场价值确... 知识产权是一种市场关系中的权利。我们应当更多地从市场关系的角度理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并由此而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在侵权纠纷中,法院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从涉案作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市场价值,包括潜在的市场价值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至于商标,则应当更多地从商誉的价值,包括恢复商誉所需的努力来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关于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的规定甚至比发达国家还完善。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应当重新认识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并由此而在法律的框架之内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进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市场价值 损害赔偿
下载PDF
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 被引量:44
18
作者 梁慧星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1年第3期29-47,共19页
一、序言 按照现代民法,因购买使用缺陷产品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受害人,通常可以基于下述三项责任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其一,侵权行为责任;其二,一般违约责任;其三,瑕疵担保责任。此三种责任在法律效果上并无不同,均可使受害人获得损害... 一、序言 按照现代民法,因购买使用缺陷产品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受害人,通常可以基于下述三项责任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其一,侵权行为责任;其二,一般违约责任;其三,瑕疵担保责任。此三种责任在法律效果上并无不同,均可使受害人获得损害赔偿,但在责任成立要件上却有差异。本文着重论述瑕疵担保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担保责任 损害赔偿 侵权行为责任 违约责任 受害人 缺陷产品 法律效果 现代民法 财产损害 赔偿请求
原文传递
日本关于第三者插足引起家庭破裂的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8
19
作者 罗丽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损害赔偿 第三者插足 赔偿请求 理论与实践 未成年子女 不法行为 贞操义务 请求权 相当因果关系 名义上的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向传统损害赔偿方式的回归 被引量:60
20
作者 蒋舸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存在着两项认识偏差:一是只有法定赔偿才能解决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案件,而实际损失、违法所得与许可费倍数这3种传统赔偿方式应当被用于解决不确定性较低的案件;二是法定赔偿所面临的高适用率、低预见性问题... 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存在着两项认识偏差:一是只有法定赔偿才能解决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案件,而实际损失、违法所得与许可费倍数这3种传统赔偿方式应当被用于解决不确定性较低的案件;二是法定赔偿所面临的高适用率、低预见性问题,只有通过改造法定赔偿规则才能实现。上述认识的共同错误在于将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人为地分割为高确定性和低确定性两个领域。但实际上,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高度不确定性具有全局性。无论从法教义学还是法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结论都是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本来就难以精细计算。不应将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难以精确计算"的重担全部压在法定赔偿之上。当法定赔偿在重压之下出现适用比例过高、预见性太低的问题时,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单纯地改造法定赔偿规则本身,而是将法定赔偿的相关功能疏导至传统的损害赔偿方法中。只有在传统赔偿方式中给予法院足够的自由裁量权,才不至于使法官被迫在法定赔偿的框架下寻求裁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损害赔偿 法定赔偿 自由裁量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