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在胎龄≤32周早产儿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文慧 刘娜娜 +3 位作者 彭斯聪 陈晓 武志红 柳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估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对aEEG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40例出生胎龄为26~32周的早产儿,首次aEEG监测于生后...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估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对aEEG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40例出生胎龄为26~32周的早产儿,首次aEEG监测于生后12h内进行,监测时间至少4h,以后每周监测1次直至出院或至纠正胎龄38周。对每例早产儿的aEEG图形按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界振幅及带宽4个参数进行赋值评分,同时计算aEEG总分值,并回顾性分析围产期相关因素(性别、Apgar评分、孕母有无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小于或适于胎龄儿、是否给予机械通气或低流量给氧)对早产儿aEEG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出生胎龄与纠正胎龄的增加,早产儿aEEG总评分及各参数评分值也随之增加,其中以睡眠-觉醒周期评分增加趋势较为显著,而连续性、下界振幅及带宽评分在胎龄29~34周期间增加较快,至35周以后逐渐趋于稳定水平。出生时重度窒息及孕母妊娠期有合并症的早产儿的aEEG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随着纠正胎龄的增加,分娩方式、是否小于胎龄儿及生后是否给予机械通气或低流量给氧对脑发育成熟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早产儿aEEG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价胎龄≤32周早产儿脑发育成熟过程,在分析aEEG评分系统时还应考虑性别、1min Apgar评分及孕母妊娠期是否有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早产儿 纠正胎龄 发育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联合血清脑红蛋白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冀京雷 李秀丽 范雪爱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血清脑红蛋白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早产儿133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aEEG、血清脑红蛋白及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新...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血清脑红蛋白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早产儿133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aEEG、血清脑红蛋白及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测结果。依据判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损伤组(n=45)与无脑损伤组(n=88),比较2组患儿aEEG评分、血清脑红蛋白、NBNA评分,并对aEEG评分、血清脑红蛋白与NBN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ROC法判断aEEG评分联合血清脑红蛋白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患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患儿aEEG评分(7.68±2.04 vs 9.92±3.11)、NBNA评分(33.05±7.14 vs 37.29±2.19)均显著低于无脑损伤组(P<0.01),血清脑红蛋白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158.28±42.09)mg/L vs(119.36±31.84)mg/L,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EG评分与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5),血血清脑红蛋白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8,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aEEG评分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cut-off值为10分,AUC为0.893,95%CI为0.830~0.955,敏感度为77.78%,特异性为80.68%;血清脑红蛋白cut-off值为129.71 mg/L,AUC为0.815,95%CI为0.704~0.885,敏感度为73.33%,特异性为84.09%;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脑损伤可引起aEEG评分及血清脑红蛋白改变,aEEG评分及血清脑红蛋白均可用于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且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血清红蛋白 晚期早产儿 损伤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水平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丁颖 陈婡 何文绮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87-488,共2页
相关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3个月致死/残疾率高达35%以上,发病后1年致死/残疾率约为33%^([1-2])。因此科学防治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防治的实施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并控制其致病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证实,肥胖、家族遗传、... 相关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3个月致死/残疾率高达35%以上,发病后1年致死/残疾率约为33%^([1-2])。因此科学防治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防治的实施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并控制其致病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证实,肥胖、家族遗传、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等均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3])。相关研究提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NEFA)与颈动脉粥样病变明显相关,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同型半胱氨酸 游离脂肪酸 急性梗死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联合微小RNA-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欧阳福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评分联合微小RNA(miRNA,miR)-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评分联合微小RNA(miRNA,miR)-422a检测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脑损伤情况将所有患儿分为脑损伤组45例与无脑损伤组55例,统计对比2组aEEG评分、miR-422a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i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差异;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EEG评分、miR-422a与NBNA评分间的相关性;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aEEG评分、miR-422a二者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效能。结果脑损伤组的aEEG评分为(7.04±1.21)分、miR-422a为(1.69±0.45)分、NBNA评分为(30.22±2.09)分,低于对照组的(9.16±1.56)分、(3.41±0.63)分、(35.69±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EEG评分、miR-422a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aEEG评分、miR-422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7(95%CI为0.878~0.976),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0.864(95%CI为0.792~0.936)、0.871(95%CI为0.801~0.940)。结论aEEG评分、miR-422a联合可有效诊断出晚期早产儿脑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微小RNA-422a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喻聪 晏长红 +1 位作者 蔡军 蒋文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情况,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情况,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头颅B超检查,实验组早产儿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的LB、Cy和Co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可知,Cy评分用于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特异度和灵敏性最高,且明显高于LB评分和Co评分,而三者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最高(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患者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 头颅B超 早产儿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疗效及其对脑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冬艳 李彤 +4 位作者 张丽娜 王雪勤 王建忠 李学超 张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奥卡西平(OXC)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将113例癫痫患儿分为联合组(n=56)和单药组(n=57)。联合组行LEV联合OXC治疗;单药组给予OX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情况、脑损伤水平[改...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奥卡西平(OXC)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将113例癫痫患儿分为联合组(n=56)和单药组(n=57)。联合组行LEV联合OXC治疗;单药组给予OX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情况、脑损伤水平[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认知功能[韦氏儿童智力测试表(WISC-CR)]、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儿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良aEEG评分、S-100β、GFAP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儿WISC-CR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X联合OXC治疗癫痫患儿可显著改善脑组织损伤,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关系
7
作者 宋洁 牛晓庆 吴迎爽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行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行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95例,根据治疗后临床效果分为显效组(31例)、有效组(50例)和无效组(14例)3组,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前后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效果关系及对其预测价值。结果 无效组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乳酸和血清HMGB1、sICAM-1高于显效组和有效组,改良aEEG评分低于显效组和有效组;有效组新生儿NSE、CRP、乳酸和血清HMGB1、sICAM-1高于显效组,改良aEEG评分低于显效组(P<0.05)。NSE、CRP、乳酸、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为影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亚低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改良aEEG评分升高,血清HMGB1和sICAM-1降低(P<0.01)。改良aEEG评分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呈正相关,血清HMGB1和sICAM-1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呈负相关(P<0.01)。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单项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准确度低于三项联合(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后改良aEEG评分升高,血清HMGB1和sICAM-1降低,且与治疗效果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亚低温 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改良aEEG评分评估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冀京雷 李秀丽 +2 位作者 贾亚男 冯会敏 刘丽艳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对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自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出生的167例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新生儿神经...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对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自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出生的167例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NBNA)≤35分]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分别采用常规aEEG评分标准和改良aEEG评分标准依次对2组新生儿出生12 h内的脑电图进行评分,比较2组新生儿的常规aEEG评分和改良aEEG评分结果,并比较2种评分对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结果。结果167例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中,无脑损伤组83例,脑损伤组84例,其中自然分娩转剖宫产脑损伤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的常规aEEG评分和改良aEEG评分均低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aEEG评分与常规aEEG评分对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aEEG评分和常规aEEG评分对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评估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9分和8分,改良aEEG评分评估脑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常规aEE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aEEG评分和改良aEEG评分均可用于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脑损伤评估,后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高危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 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