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L振幅研究地壳横波Q值Ⅱ:Q横向变化特征 被引量:30
1
作者 汪素云 裴顺平 +3 位作者 Thomas M. Heam 许忠淮 James F. Ni 俞言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利用中国地震年报(1984-2004年)测定ML所用的54000余条区域地震最大振幅数据,采用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平均为370,Q0横向变化量可达±200.在整个研究区... 利用中国地震年报(1984-2004年)测定ML所用的54000余条区域地震最大振幅数据,采用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平均为370,Q0横向变化量可达±200.在整个研究区解的分辨率能够达到3°×3°,大部分地区能够达到2°×2°.Q0的变化显示出与地质构造分区相关的特征:低衰减(高Q0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及华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北部Q0值最高;高衰减异常区(低Q0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的川滇地区、华北平原、渤海湾,最低Q0值在渤海湾地区,天山、祁连山和汾渭地堑Q0也呈较低异常变化.总体看来,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地台的介质品质因子Q0较高,而构造上活动的地区往往Q0较低,显现出区域的衰减变化特征与地壳结构和区域构造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波衰减 Q0值 振幅层析成像
下载PDF
中国东北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莲 李永华 +1 位作者 吴庆举 汪素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9-1185,共7页
利用146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6371个近震46652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采用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东北地区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空间分布图像.在绝大部分研究区都可达到2°×... 利用146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6371个近震46652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采用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东北地区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空间分布图像.在绝大部分研究区都可达到2°×2°的分辨率.结果表明,东北及周边地区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平均值为323,其Q0值分布及其所揭示的衰减变化特征与研究区的地表构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如华北平原、松辽盆地和海拉尔平原等沉积层较厚的区域通常呈现为低Q0值;而燕山、太行、兴蒙褶皱带等沉积层薄或基岩出露的区域则呈现为相对高的Q0值.整个东北地区呈现高低衰减带相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衰减 东北 Q0值 振幅层析成像
下载PDF
川滇地区横波Q值动态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裴顺平 刘杰 +2 位作者 马宏生 高星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9-1652,共14页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来获得Q值的动态变化图像.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超过14000条射线数据的时间段,通过原始数据加噪音的方法和Bootstrap方法对ML振幅成像的结果进行误差和可信度分析,然后在误差可接受的基础上,再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研究结果发现:(1)原始数据的观测误差和忽略震源辐射花样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比较小,40%的噪音所造成的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6%.(2)用Bootstrap方法获得的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平均Q值的8%,说明振幅层析成像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因采用大量数据所获得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误差是比较小的.(3)分辨率测试发现,川滇地区在射线超过50条的区域,分辨率能够达到20′.(4)分别对每个时间段进行成像,从而获得Q值变化的动态图像.每个时段的区域平均Q值与中强地震的个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地震个数越多,则区域平均Q值越大,这可能是区域整体应力变化的结果.通过分析地震的分布和Q值动态变化的关系还发现,大多数中强地震不是分布在Q值变化最大的区域,而是分布在Q增加和降低最大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差应力变化在过渡区最大,更容易触发地震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云南地区 S波 振幅层析成像 Q值动态变化
下载PDF
日本上地壳S波衰减成像 被引量:3
4
作者 裴顺平 苏金蓉 +2 位作者 高星 赵俊猛 刘宏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835,共8页
地球介质的衰减特性可以从地震波中的频谱信息中获取,并且能够提供地球内部结构非均匀性的重要信息.与大量的速度结构研究相比,对衰减结构的研究却较少,且大多仅对日本群岛局部地区做研究.本文运用ML振幅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获得了整个日... 地球介质的衰减特性可以从地震波中的频谱信息中获取,并且能够提供地球内部结构非均匀性的重要信息.与大量的速度结构研究相比,对衰减结构的研究却较少,且大多仅对日本群岛局部地区做研究.本文运用ML振幅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获得了整个日本群岛上地壳的品质因子Q0值(1Hz时的Q值).计算中共利用了日本Hi-net台网971个台站记录到的5559个地震事件,超过60000条Sg波最大振幅-频率数据,并且满足震中距小于2°、震源深度小于10km.计算结果表明,低Q0值区域主要存在于日本群岛的中央火山带,与日本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分布非常一致;同时,位于从神户到京都东北地区、以及四国岛东部等地的非火山区,断层密集,对应的Q0值也很低;另外,西太平洋俯冲海沟与日本群岛东海岸之间的区域也是低Q0值区,这说明高温、岩石强烈破碎、深厚的沉积物是造成地震波强烈衰减的主要原因.高Q0值主要分布在中央火山带前缘与日本东海岸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地震波衰减 S波 振幅层析成像
下载PDF
大同地区地壳横波衰减成像研究
5
作者 李丽 刘剑 +1 位作者 李宏伟 梁艳 《山西地震》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运用大同地区2001—2014年,中小地震观测报告中的2 991个近震事件的24 016条S波最大振幅和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大同火山区及其附近区域的地壳衰减Q_0值空间分布图像。检测板实验结果显示,在射线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分辨率可以达到20′×... 运用大同地区2001—2014年,中小地震观测报告中的2 991个近震事件的24 016条S波最大振幅和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大同火山区及其附近区域的地壳衰减Q_0值空间分布图像。检测板实验结果显示,在射线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分辨率可以达到20′×20′。空间分布中,低Q_0值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及控制盆地发育的主干断裂附近,大同火山区Q_0值最低。Q_0值强衰减现象反映出大同火山区地壳内部介质状态与周围构造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地区 横波衰减 振幅层析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