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休、肥城洗精煤在炼焦过程中硫份转化关系的探讨
1
作者 崔耀鹏 《天津冶金》 CAS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介绍了采用焦炉生产方法对介体肥城两种高硫煤在炼焦过程中硫份转化的试验,经回归分析得出:介体煤炼焦过程固定硫占70%,肥城固定硫占47%,对指导合理配煤等有较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固定 挥发 炼焦过程
下载PDF
底泥中酸性挥发硫及同步浸提金属的测定 被引量:54
2
作者 林玉环 郭明新 庄岩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358,共6页
同步浸提金属与酸性挥发硫的比值在判断底泥重金属生物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描述了一套测定底泥酸性挥发硫和同步浸提金属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从气体流速、反应时间、酸浓度、硫含量等方面研究了酸性挥发硫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在此... 同步浸提金属与酸性挥发硫的比值在判断底泥重金属生物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描述了一套测定底泥酸性挥发硫和同步浸提金属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从气体流速、反应时间、酸浓度、硫含量等方面研究了酸性挥发硫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酸性挥发硫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g(干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酸性挥发 同步浸提金属 回收率
下载PDF
酸可挥发硫对香港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振邦 梁涛 +1 位作者 林健枝 吕凤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9-386,共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取决于样品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含量等诸多因素,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取决于其赋存的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和环境特征。众所周知,重金属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物,但以往对酸可挥发硫(...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取决于样品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含量等诸多因素,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取决于其赋存的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和环境特征。众所周知,重金属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物,但以往对酸可挥发硫(AVS)能与重金属形成硫化物认识不太清楚。现已查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毒性大小,AVS起了重要作用。根据酸化过程中被溶解释放的重金属(SEM)与AVS当量摩尔浓度关系所产生的生物有效性,评价香港主要河流重金属的污染危害,用此方法对预测重金属毒性很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毒性 酸可挥发 河流
下载PDF
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AVS归一化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向上 张龙军 吴玉科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0-424,共5页
采集胶州湾河套镇养殖区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的沉积物样品 ,将重金属 AVS归一化法应用于粘土质潮间带沉积物研究 ,测定了酸可挥发硫 (AVS)和酸化过程中溶解释放的重金属 (SEM) ,并根据 SEM与 AVS的摩尔浓度关系评价二价重金属 (Cu、Pb... 采集胶州湾河套镇养殖区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的沉积物样品 ,将重金属 AVS归一化法应用于粘土质潮间带沉积物研究 ,测定了酸可挥发硫 (AVS)和酸化过程中溶解释放的重金属 (SEM) ,并根据 SEM与 AVS的摩尔浓度关系评价二价重金属 (Cu、Pb、Zn、Cd、Ni)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获得性。结果表明 :河套镇养殖区除各潮带表层 0~ 2 cm外 ,SEM/ AVS均小于 1,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小 ,不会对养殖的底栖生物造成影响。 8cm以下 AVS平均含量高潮带 >中潮带 >低潮带 ,在同一潮位 AVS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相同潮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 测定 潮间带沉积物 重金属分析 AVS归一化法 胶州湾河套镇 重金属污染物
下载PDF
香港沉积物氧化过程对铅的约束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贾振邦 林健枝 吕丰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4-841,共8页
本项研究通过了32d(天)的连续充气实验,探索硫含量变化对Pb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充气氧化过程引起AVS的迅速减少。同时,Pb,Eh,DO。
关键词 香港 沉积物 酸可挥发 氧化
下载PDF
沉积物充气过程对锌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贾振邦 林健枝 吕丰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7-512,共6页
在缺氧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AVS)是总硫含量中的一个活性最大的部分,它控制着还原状态沉积物内孔隙水的重金属浓度又通过与重金属形成硫化物,影响着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现已证明,AVS与重金属反应是重要方面,AVS的变化来自人类活动... 在缺氧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AVS)是总硫含量中的一个活性最大的部分,它控制着还原状态沉积物内孔隙水的重金属浓度又通过与重金属形成硫化物,影响着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现已证明,AVS与重金属反应是重要方面,AVS的变化来自人类活动(疏浚河道和港口)和自然现象(风暴的沉积物再悬浮的化学变化),本项研究通过对香港河流和海湾沉积物32d的连续充气实验,探索硫含量变化对Zn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充分氧化过程引起AVS的迅速减少,同时,Zn、E_h、DO、pH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沉积物 酸可挥发 充气 水质污染
下载PDF
填埋场酸可挥发硫测定及对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正 何品晶 +4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俞觊觎 陈增丰 徐月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处理处置总场不同填埋深度垃圾的AVS与同步浸提金属(SEM),发现AVS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n(SEM) n(AVS)远远大于1,为25~45,说明填埋场中AVS不是重金属的主要结合相,AVS不是影响填埋场中重金属迁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酸可挥发 同步浸提金属 重金属迁移性
下载PDF
桂林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平 张秦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4-747,共4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还很少。首次以桂林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酸化-吹气-吸收装置,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沉积物中AVS含量,用原...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还很少。首次以桂林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酸化-吹气-吸收装置,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沉积物中AVS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SEM和间隙水中Cu、Pb、Zn、Cd、Ni含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Hg、As含量。以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an cathayensis)为受试物种,通过沉积物加标和长期暴露实验,分析田螺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内重金属积累浓度。结果表明:[SEM]/[AVS]>1时,间隙水中七种元素总浓度大于3.0000μmol·L-1,重金属对田螺表现出毒性作用,且田螺的死亡率和体内重金属积累浓度随该比值的增大而增大;当[SEM]/[AVS]<1时,重金属对田螺无明显影响。[SEM]/[AVS]是判定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有效判据。该研究填补了桂林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数据的空白,为判定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所研究水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桃花江,漓江次之,青狮潭水库污染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 同步提取金属 沉积物 间隙水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淮河淮南段底泥中酸性挥发硫与同步浸提金属的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永红 徐俊 +3 位作者 陈军 田冬 王娟 高志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62-1667,共6页
采用氮载气冷法酸溶硫化物分析技术对淮河淮南段底泥中酸性挥发硫(AVS)以及同步浸提金属(SEM)的含量在河流沿程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5个站点表层底泥中AVS的含量为0.14~0.87μmol·g-1,SEM(Zn、Cu、Ni... 采用氮载气冷法酸溶硫化物分析技术对淮河淮南段底泥中酸性挥发硫(AVS)以及同步浸提金属(SEM)的含量在河流沿程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5个站点表层底泥中AVS的含量为0.14~0.87μmol·g-1,SEM(Zn、Cu、Ni、Cd、Pb)含量为0.5~1.1μmol·g-1;其中,峡山口站点AVS最低,姚家湾站点AVS及SEM均为最高;从入境到出境断面,[SEM]/[AVS]摩尔比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都在1.0以上.不同站点AVS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较为复杂,峡山口25cm以上段随深度增加AVS逐渐增大,之后又逐渐降低,30cm以下段变化很小;姚家湾表层AVS含量较高,20cm以上段随深度增加AVS逐渐减小,之后又逐渐增大,30~35cm层含量最高;石头埠和胡大涧站点AVS随深度变化不大.胡大涧以上4个站点柱状底泥中SEM的含量在0.25~0.9μmo·lg-1之间.对[SEM]/[AVS]摩尔比的研究显示,淮河淮南段表层底泥存在轻微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酸性挥发 同步浸提金属 底泥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淡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预测─评价酸可挥发硫(AVS)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振邦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1997年第1期85-87,共3页
国外的研究证明:酸可挥发硫(AVS)是决定沉积物中重金属阳离子生物富集的重要分配相。通过对底栖生物的毒性试验,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流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毒性起到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与酸可挥发硫的浓度是预测生物... 国外的研究证明:酸可挥发硫(AVS)是决定沉积物中重金属阳离子生物富集的重要分配相。通过对底栖生物的毒性试验,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流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毒性起到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与酸可挥发硫的浓度是预测生物富集性的基础,同时,也与沉积物中孔隙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密切相关。用重金属(Cu或Cd)与AVS当量摩尔浓度预测表明;当[Cu或Cd]:[AVS]<1时,生物表现出无毒性;当[Cu或Cd]:[AVS]>1时,孔隙水中重金属浓度增加,出现生物毒性并有明显的生物致死现象。用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AVS)预测,评价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是水体研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酸可挥发 重有色金属 生物毒性 水污染
下载PDF
桃花江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的分布特征研究
11
作者 熊传信 刘亚荣 《大众科技》 2008年第5期100-101,共2页
采用酸化-吹气法,测定了桃花江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在4月份、8月份和12月份酸可挥发硫的含量,分层测定了桃花江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酸可挥发硫的含量。结果表明:4月份、8月份和12月份酸可挥发硫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6068μmol/g干重、31.3... 采用酸化-吹气法,测定了桃花江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在4月份、8月份和12月份酸可挥发硫的含量,分层测定了桃花江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酸可挥发硫的含量。结果表明:4月份、8月份和12月份酸可挥发硫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6068μmol/g干重、31.3297μmol/g干重和0.5727μmol/g干重,表现出由夏季→春秋季→冬季呈递减的趋势。酸可挥发硫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取样深度范围内,其含量先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之后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江 沉积物 酸可挥发 同步提取金属
下载PDF
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霍文毅 李全生 马锡年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含量对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 /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也是海洋养殖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改正目前《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基础上 ,建立了一...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含量对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 /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也是海洋养殖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改正目前《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讨论了N2 流量、反应时间、酸强度、硫总量 4个方面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给出了胶州湾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定量数据。表明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养殖海区和其它海湾沉积物中AV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养殖区 沉积物 酸可挥发 AVS 重金属 化学活性 生物可用性
下载PDF
黄河口近岸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武倩倩 马启敏 +2 位作者 王继纲 江志华 王修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测定了黄河口近岸海域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对AVS、SEM和差值(SEM—AVS)的大小和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为0.152—1.847μmol/g,平... 测定了黄河口近岸海域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对AVS、SEM和差值(SEM—AVS)的大小和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为0.152—1.847μmol/g,平均值为0.935μmol/g;SEM含量分布范围为0.899—1.863μmol/g,平均值为1.327μmol/g,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SEM—AVS差值的变化范围为-0.594—1.365μmol/g,平均值为0.392μmol/g。黄河口门沉积物中重金属(SEM)可能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在调查海域的东部和北部海域存在两个低值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是安全的,从黄河口向莱州湾内,沉积物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是逐渐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渤海 沉积物 酸可挥发(AVS) 重金属
下载PDF
渤海湾北部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AVS)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江志华 马启敏 +1 位作者 王修林 张艳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43,共4页
测定了渤海湾北部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可挥发性硫(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对AVS、SEM和SEM-AVS的平面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为1.02~13.68μmol/g,平均值为3.43μmol/g;SE... 测定了渤海湾北部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可挥发性硫(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对AVS、SEM和SEM-AVS的平面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为1.02~13.68μmol/g,平均值为3.43μmol/g;SEM含量范围为1.92~2.96μmol/g,平均值为2.22μmol/g.调查海域沉积物的SEM-AVS与AVS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SEM-AVS<0的区域位于调查海域的东北部的养殖区,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是安全的.0<SEM-AVS<5的区域分布于调查海域的西北-东南方向海域,该方向海域沉积物可能存在重金属的中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沉积物 酸可挥发(AVS) 重金属
下载PDF
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峰 秦樊鑫 +3 位作者 胡继伟 黄先飞 蒋翠红 李存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15-2223,共9页
为调查位于喀斯特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测定了1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并对AVS、SEM和[SEM]/[AVS]的大小及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表... 为调查位于喀斯特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测定了1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并对AVS、SEM和[SEM]/[AVS]的大小及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表层沉积物SEM与AVS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007~0.033,平均值为0.018.通过[SEM]/[AVS]的值并结合间隙水及表层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推断目前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不具有毒性.但对单个重金属而言,与毒性效应阈值的比较结果表明,Pb、Cd、Cu具有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的潜在风险.本结论对红枫湖的疏浚及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沉积物 酸可挥发(AVS) 重金属
原文传递
口臭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口腔致臭菌的确定 被引量:17
16
作者 胡赟 胡德渝 +1 位作者 郑雷蕾 林居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可模拟口臭代谢过程的唾液沉淀物系统,同时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为致臭菌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名牙周健康个体的刺激性全唾液10份。调整离心全唾液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比例,建立口臭研究模型,在37℃兼性厌氧... 目的建立一个可模拟口臭代谢过程的唾液沉淀物系统,同时分析几种细菌对口臭产生的影响,为致臭菌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名牙周健康个体的刺激性全唾液10份。调整离心全唾液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比例,建立口臭研究模型,在37℃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使其产生臭味,7h内每隔1h分别用鼻闻法检测气相和液相的臭味指数,用Halimeter测量挥发性硫化合物(VSCs)水平,用玻璃电极测量pH值。在经过1h孵育后的口臭模型内,分别加入可疑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菌悬液以及作为对照的非致臭菌(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悬液和蒸馏水,继续在37℃兼性厌氧条件下孵育,在余下的6h内每隔1h测量1次各组的臭味指数、VSCs水平及pH值。结果调整离心全唾液比例后的口臭模型能模拟口臭代谢过程,产生明显的臭味。在孵育1h后的口臭模型内,加入可疑致臭菌菌悬液后,臭味产生相对于伴放线放线杆菌组和蒸馏水组高,牙龈卟啉单胞菌组相对显著。结论孵育离心全唾液为研究口臭产生的有用模型。通过改变致臭细菌的数目来改变微生物负载,对细菌代谢的活性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臭味的形成,可以此来确定致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挥发化合物 口臭模型
下载PDF
吹扫捕集-GC-MS-SIM法测定水中挥发性硫化合物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婷 易志刚 王新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建立了水中的二硫化碳(CS2)、甲硫醚(DMS)和二甲二硫醚(DMDS)3种挥发性硫化合物分析方法。采用吹扫-捕集对水中的被测成分进行预富集,然后导入GC-MS系统中在选择离子模式(SIM)下进行检测。CS2、DMS和DMDS3种硫化合物分别在0.03~3.42μg... 建立了水中的二硫化碳(CS2)、甲硫醚(DMS)和二甲二硫醚(DMDS)3种挥发性硫化合物分析方法。采用吹扫-捕集对水中的被测成分进行预富集,然后导入GC-MS系统中在选择离子模式(SIM)下进行检测。CS2、DMS和DMDS3种硫化合物分别在0.03~3.42μg/L,0.17~2.72μg/L和0.04~3.41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7、0.9930和0.9959;在不同的浓度下,平行测定5次后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0%;方法检出限为3.75,11.33和2.10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化合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973-4柱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研究及其对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劼 雷怀彦 +3 位作者 欧文佳 杨玉峰 龚楚君 史春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11-1820,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向上逸散与孔隙水中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反应。深海沉积物有机质氧化也可驱动硫酸盐还原反应。针对甲烷渗漏背景下硫酸盐还原的不同驱动模式,对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硫、酸可挥发性硫(AVS)...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向上逸散与孔隙水中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反应。深海沉积物有机质氧化也可驱动硫酸盐还原反应。针对甲烷渗漏背景下硫酸盐还原的不同驱动模式,对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硫、酸可挥发性硫(AVS)、δ^34pyrite及孔隙水中的SO2-4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总硫在390cm、610-890cm处为0.3%-0.7%,此含量高于相邻层位;2AVS含量在表层较低,于610-868cm区间缓增至565μmol/g,898cm处AVS含量激增至9 315μmol/g;3δ^34pyrite值由浅至深逐渐增大,由-44.4‰升至17.9‰,后回落到12.6‰;490-900cm区间的SO2-4含量逐渐下降,大于900cm则SO2-4含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分别由有机质氧化和甲烷厌氧氧化驱动的2种硫酸盐还原模式;硫酸盐甲烷转换带以总硫、δ^34pyrite等指标为判定因素可分为上、下2部分;研究区SMI深度约为900cm,这一较浅的SMI预示着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天然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结合微生物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和微生物的分布存在耦合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甲烷水合物潜在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甲烷转换带 同位素 酸可挥发 黄铁矿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聚集区沉积物硫形态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瑾灿 吴雨琛 尹洪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90-4700,共11页
以太湖竺山湾蓝藻聚集区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季节性采样,借助硫形态提取与硫同步辐射技术(S-XANES),对沉积物内硫形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硫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夏季沉积物中还原性硫含量要显著高于春季.硫形态... 以太湖竺山湾蓝藻聚集区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季节性采样,借助硫形态提取与硫同步辐射技术(S-XANES),对沉积物内硫形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硫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夏季沉积物中还原性硫含量要显著高于春季.硫形态提取结果显示,聚藻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黄铁矿硫的平均浓度分别是非聚藻区的12.7、4.16倍,表明蓝藻聚集有利于还原性硫的产生.S-XANES分析结果也表明聚藻区沉积物内Fe S、Fe S2和ES的平均百分比含量明显高于非聚藻区.结合对比两种硫分析方法,可以发现聚藻区内强还原环境会使沉积物中硫优先还原为硫化亚铁,有利于向稳定态铁硫化物黄铁矿的转化.聚藻区沉积物内腐殖质硫(HS+FS)的平均含量是非聚藻区的1.53倍,且以硫醇、硫醚等还原态有机硫为主.上述研究表明,聚藻区沉积物中还原性硫和有机硫组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非聚藻区,可能是导致水体黑臭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应加大对聚藻区沉积物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聚藻区 酸可挥发 太湖
下载PDF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和不同形态硫的分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尹希杰 周怀阳 +1 位作者 杨群慧 孙治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9,共9页
对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3个站位(QA-11,QA-9和QA-14)的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还原硫(酸可挥发性硫,黄铁矿和有机硫)、总有机碳(TOC)和孔隙水中SO42-,甲烷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且利用稳态扩散模型计算其中2个站位(QA-9和QA-14)硫酸盐还原通量[1.7... 对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3个站位(QA-11,QA-9和QA-14)的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还原硫(酸可挥发性硫,黄铁矿和有机硫)、总有机碳(TOC)和孔隙水中SO42-,甲烷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且利用稳态扩散模型计算其中2个站位(QA-9和QA-14)硫酸盐还原通量[1.74和1.14 mmol/(m2.d)]和甲烷厌氧氧化通量[0.34和0.29 mmol/(m2.d)]。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潮间带沉积物受到SO42-供给的限制,因此位于潮间带的QA-11站位硫酸盐还原带较浅(约16 cm);在潮下带的QA-9和QA-14站位,随离海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加,硫酸盐还原通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硫酸还原逐渐受到可利用活性有机质的限制;甲烷厌氧氧化对硫酸盐还原的贡献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由19.2%增加至25.5%。三个站位沉积物中按不同形态还原硫含量由大到小列出,它们是有机硫(OS)、黄铁矿(DS)、酸可挥发性硫(AVS)。沉积物中AVS的空间分布与硫酸盐还原通量有正相关性。QA-11和QA-14站位的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大于3,分别为7.9和3.6,表明两个站位的黄铁矿形成可能受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控制;QA-9站位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为2.2,暗示AVS向黄铁矿转化受到可利用活性铁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还原 甲烷厌氧氧化 酸可挥发 黄铁矿 有机 甲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