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
被引量:
17
1
作者
陆丙甫
徐阳春
《语言科学》
2003年第6期3-11,共9页
本文分析徐烈炯、刘丹青(1998:97-101)提出的疑问性话题,指出导致疑问词前移的主要因素,跟汉语中许多成分的前移的原因一样,也是较大的可别性(identifiability),而不是焦点性。这跟英语中的疑问词的焦点性前移不同。这种功能原因的不同...
本文分析徐烈炯、刘丹青(1998:97-101)提出的疑问性话题,指出导致疑问词前移的主要因素,跟汉语中许多成分的前移的原因一样,也是较大的可别性(identifiability),而不是焦点性。这跟英语中的疑问词的焦点性前移不同。这种功能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一系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词移动
话题
焦点
指
别
性
可
别
性
语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这是……”和“这个是……”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35,共11页
0引言0.1当我们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来问孩子时,既可以说:“这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是什么?”当孩子回答时,也是既可以说:“这是苹果。”也可以说:“这个是苹果。”即使手上举着的是一本书,也既可以问:“这是什么?”又...
0引言0.1当我们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来问孩子时,既可以说:“这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是什么?”当孩子回答时,也是既可以说:“这是苹果。”也可以说:“这个是苹果。”即使手上举着的是一本书,也既可以问:“这是什么?”又可以问:“这个是什么?”这样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
对外汉语教学
计划生育办公室
谓词
性
成分
指
示代词
高速公路
指
别
性
照相机
教育学院
适用范围
原文传递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婷婷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7,共13页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语义平面的描写性与语用平面的指别性之间的强弱对立是造成"的"字隐现在主宾语位置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尝试将情态范畴的现实性、非现实性概念引入"的"字隐现的分析,认为"的"与非现实性语义更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主宾语不对称
描写
性
指
别
性
非现实
性
原文传递
汉语疑问焦点语义、语用特征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钟华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第4期392-407,共16页
对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指别性、说明性",学界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在比较分析疑问焦点与对比焦点、信息焦点的异同以后,尝试描写了疑问焦点的两种语义特征:封闭性、开放性。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疑问句的指别性、说明性。进...
对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指别性、说明性",学界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在比较分析疑问焦点与对比焦点、信息焦点的异同以后,尝试描写了疑问焦点的两种语义特征:封闭性、开放性。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疑问句的指别性、说明性。进而从词汇、句法、语境三个层次说明了疑问句的指别性、说明性的表达手段,包括强指别、强说明的疑问代词,疑问词前移、焦点标记词"是"标记、语境标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焦点
封闭
性
开放
性
指
别
性
说明
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这/那”不对称的功能解释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振亚
《东方语言学》
2007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近/远'是'这/那'最根本的语义对立,本文从'远/近'的分别引申出'这'的指别性比'那'大这一现象,再根据指别性能主观加强而不能主观减弱的基本认知规则,去解释'这/那'的一系列分布区别,...
'近/远'是'这/那'最根本的语义对立,本文从'远/近'的分别引申出'这'的指别性比'那'大这一现象,再根据指别性能主观加强而不能主观减弱的基本认知规则,去解释'这/那'的一系列分布区别,特别是不对称性。本文也用上述方法分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这/那'的不同虚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那”
远/近
指
别
性
心理距离
功能解释
原文传递
影响“这/那”外指用法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振亚
王彬
《东方语言学》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这/那'的外指用法,发现除了空间距离远近这一因素以外,还存在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这/那'的使用。这些因素都体现了一种倾向:指别性高的对象倾向于用'这',指别性低的对象倾向于用'那'。
关键词
这/那
外
指
指
别
性
原文传递
论现代汉语特指疑问判断句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杉村博文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21,共8页
本文对由"谁"和"什么"构成的特指疑问判断句从逻辑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谁/什么"出现在句首充当主语时,"谁/什么"和"是"字宾语构成同一关系,而同一关系既可以存在于两个事...
本文对由"谁"和"什么"构成的特指疑问判断句从逻辑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谁/什么"出现在句首充当主语时,"谁/什么"和"是"字宾语构成同一关系,而同一关系既可以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也可以存在于某一个概念和某一类事物之间。同一关系有时只有"指别"作用,有时在"指别"的基础上还兼有"说明"作用。"谁/什么"出现在句尾充当"是"字宾语时,句子的主语和"谁"、"什么"既可以是成素与类的关系,又可以是同一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句子语义都偏重于说明性叙述,留有说话人阐述自己看法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特
指
疑问判断句
逻辑关系
语用学
指
别
性
问句
说明
性
问句
原文传递
《世说新语》中异构同指之称谓:王夫人、谢夫人——兼谈礼敬称谓词“夫人”的历时使用
8
作者
柳士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礼敬称谓词“夫人”在早期使用中如需明确所指何人,“娘家姓氏+夫人”是最为简洁而又具有指别性的称谓方式,故而一直沿用至后世;而《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与此异构同指的“夫家姓氏+夫人”用法,可以表明所适家族并彰显夫人地位,明清时期...
礼敬称谓词“夫人”在早期使用中如需明确所指何人,“娘家姓氏+夫人”是最为简洁而又具有指别性的称谓方式,故而一直沿用至后世;而《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与此异构同指的“夫家姓氏+夫人”用法,可以表明所适家族并彰显夫人地位,明清时期开始多见。究其各自起因,前者与古人聚族而居密切相关,后者与男尊女卑、嫡尊庶卑有一定联系。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言语环境中,如何选用“夫人”的不同称谓方式,彼此协调而有章可循固然重要,但具有指别性而不致引起误会才是最根本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同
指
称谓
王夫人
谢夫人
指
别
性
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儿童疑问代词指别性习得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若凡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2-412,共21页
本文分别从问者和答者两种立场着手,对三名普通话儿童五岁前自然语料中“谁、什么、哪个”三个疑问代词指别性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习得序列首先受到疑问代词自身指别性质的影响,典型用法优先出现。其次,通过简单语言形式实现...
本文分别从问者和答者两种立场着手,对三名普通话儿童五岁前自然语料中“谁、什么、哪个”三个疑问代词指别性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习得序列首先受到疑问代词自身指别性质的影响,典型用法优先出现。其次,通过简单语言形式实现的用法先于通过复杂形式实现的用法习得。再次,基于现场的用法先于脱离现场的用法习得,这与此时儿童“单边合作”的认知特点有关,即儿童通常只期待对方对自己背景知识的评估,却缺乏评估对方背景知识的意识或能力,而现场性恰恰消解了这种需要根据对方的背景知识为其创造预设范围的困难。此外,以词汇手段实现的指别性先于以句法手段实现的指别性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
指
别
性
语言习得
互动
原文传递
关于汉语语序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曾嘉赟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6期26-28,共3页
作为空间性特质显著且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语序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众多语法学家的重视,通过多年研究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而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则要求汉语语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能依据具体的不同情境作出相...
作为空间性特质显著且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语序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众多语法学家的重视,通过多年研究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而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则要求汉语语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能依据具体的不同情境作出相应的语序调整。同时灵活多变的汉语语序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产生了如回文、隐喻一类的重要辞格,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文章从汉语语序的概念入手,细致阐述了研究汉语语序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讨论了汉语语序兼顾固定与灵活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汉语语序变化的多样性后果,为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和深入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序
语序
指
别
性
领前原则
流水句
修辞
格律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式对比的修辞功能与“指别性领先”
11
作者
李杰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一位花甲老人在精神抖擞地打篮球,而另一位打篮球的青年人却萎靡不振,伴随着"嘭嘭"的拍球声,画外音道: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这时一位场外观众说了一句画龙点睛的妙语:"真是老的...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一位花甲老人在精神抖擞地打篮球,而另一位打篮球的青年人却萎靡不振,伴随着"嘭嘭"的拍球声,画外音道: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这时一位场外观众说了一句画龙点睛的妙语:"真是老的年轻,年轻的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
复合式对比
修辞功能
“
指
别
性
领先”
语言特点
“序换”辞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者”字之用
12
作者
王红生
张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常常使用"者"。排偶句中使用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不仅使若干平列分句因相同位置有"者"字结构而在形式上更为匀整,而且因"者"字结构负载新信息而使排偶句容纳更多的新信息量。...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常常使用"者"。排偶句中使用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不仅使若干平列分句因相同位置有"者"字结构而在形式上更为匀整,而且因"者"字结构负载新信息而使排偶句容纳更多的新信息量。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会进一步语法化为焦点标记"者",这个标记能扩展使用在排偶句中。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认为有些排偶句的分句或其构造成分在语义表达的重要等级上存在差别,而为凸显这种语义差别,形式上会在重要性级别更高的特定分句或其成分后加个焦点标记"者",用以标志这种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比其他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言
排偶句
“者”之用
指
别
性
名化标记
焦点标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
被引量:
17
1
作者
陆丙甫
徐阳春
机构
南昌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言科学》
2003年第6期3-11,共9页
文摘
本文分析徐烈炯、刘丹青(1998:97-101)提出的疑问性话题,指出导致疑问词前移的主要因素,跟汉语中许多成分的前移的原因一样,也是较大的可别性(identifiability),而不是焦点性。这跟英语中的疑问词的焦点性前移不同。这种功能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一系列差异。
关键词
疑问词移动
话题
焦点
指
别
性
可
别
性
语用学
Keywords
Wh-word movement
topic
focus
referentiality
identifiability
pragmatic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是……”和“这个是……”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俭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35,共11页
文摘
0引言0.1当我们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来问孩子时,既可以说:“这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是什么?”当孩子回答时,也是既可以说:“这是苹果。”也可以说:“这个是苹果。”即使手上举着的是一本书,也既可以问:“这是什么?”又可以问:“这个是什么?”这样说来,...
关键词
“这”
对外汉语教学
计划生育办公室
谓词
性
成分
指
示代词
高速公路
指
别
性
照相机
教育学院
适用范围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婷婷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7,共13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时间状语从句对比研究”(编号:20YY17)资助。
文摘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语义平面的描写性与语用平面的指别性之间的强弱对立是造成"的"字隐现在主宾语位置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尝试将情态范畴的现实性、非现实性概念引入"的"字隐现的分析,认为"的"与非现实性语义更和谐。
关键词
“的”
主宾语不对称
描写
性
指
别
性
非现实
性
Keywords
de
subject-object asymmetry
descriptiveness
referentiality
irrealis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疑问焦点语义、语用特征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钟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出处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第4期392-407,共16页
文摘
对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指别性、说明性",学界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在比较分析疑问焦点与对比焦点、信息焦点的异同以后,尝试描写了疑问焦点的两种语义特征:封闭性、开放性。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疑问句的指别性、说明性。进而从词汇、句法、语境三个层次说明了疑问句的指别性、说明性的表达手段,包括强指别、强说明的疑问代词,疑问词前移、焦点标记词"是"标记、语境标记等。
关键词
疑问焦点
封闭
性
开放
性
指
别
性
说明
性
Keywords
interrogative focus
openness
closeness
seeking for statement
seeking for reference
分类号
H193.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那”不对称的功能解释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振亚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东方语言学》
2007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文摘
'近/远'是'这/那'最根本的语义对立,本文从'远/近'的分别引申出'这'的指别性比'那'大这一现象,再根据指别性能主观加强而不能主观减弱的基本认知规则,去解释'这/那'的一系列分布区别,特别是不对称性。本文也用上述方法分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这/那'的不同虚化方向。
关键词
“这/那”
远/近
指
别
性
心理距离
功能解释
Keywords
Zhe/Na
proximity/distance distinction
identifiability
psychological distance
functional explan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影响“这/那”外指用法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振亚
王彬
机构
北京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出处
《东方语言学》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这/那'的外指用法,发现除了空间距离远近这一因素以外,还存在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这/那'的使用。这些因素都体现了一种倾向:指别性高的对象倾向于用'这',指别性低的对象倾向于用'那'。
关键词
这/那
外
指
指
别
性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现代汉语特指疑问判断句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杉村博文
机构
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21,共8页
文摘
本文对由"谁"和"什么"构成的特指疑问判断句从逻辑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谁/什么"出现在句首充当主语时,"谁/什么"和"是"字宾语构成同一关系,而同一关系既可以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也可以存在于某一个概念和某一类事物之间。同一关系有时只有"指别"作用,有时在"指别"的基础上还兼有"说明"作用。"谁/什么"出现在句尾充当"是"字宾语时,句子的主语和"谁"、"什么"既可以是成素与类的关系,又可以是同一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句子语义都偏重于说明性叙述,留有说话人阐述自己看法的余地。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特
指
疑问判断句
逻辑关系
语用学
指
别
性
问句
说明
性
问句
Keywords
WH-questions
identical relationship
member-category relationship
distinguishing
explaining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世说新语》中异构同指之称谓:王夫人、谢夫人——兼谈礼敬称谓词“夫人”的历时使用
8
作者
柳士镇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文摘
礼敬称谓词“夫人”在早期使用中如需明确所指何人,“娘家姓氏+夫人”是最为简洁而又具有指别性的称谓方式,故而一直沿用至后世;而《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与此异构同指的“夫家姓氏+夫人”用法,可以表明所适家族并彰显夫人地位,明清时期开始多见。究其各自起因,前者与古人聚族而居密切相关,后者与男尊女卑、嫡尊庶卑有一定联系。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言语环境中,如何选用“夫人”的不同称谓方式,彼此协调而有章可循固然重要,但具有指别性而不致引起误会才是最根本的原则。
关键词
异构同
指
称谓
王夫人
谢夫人
指
别
性
原则
Keywords
heterogeneous referring
titles
Madam Wang
Madame Xie
the principle of dis⁃tinction.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儿童疑问代词指别性习得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若凡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2-412,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20CYY029)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19YJ010404)资助。
文摘
本文分别从问者和答者两种立场着手,对三名普通话儿童五岁前自然语料中“谁、什么、哪个”三个疑问代词指别性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习得序列首先受到疑问代词自身指别性质的影响,典型用法优先出现。其次,通过简单语言形式实现的用法先于通过复杂形式实现的用法习得。再次,基于现场的用法先于脱离现场的用法习得,这与此时儿童“单边合作”的认知特点有关,即儿童通常只期待对方对自己背景知识的评估,却缺乏评估对方背景知识的意识或能力,而现场性恰恰消解了这种需要根据对方的背景知识为其创造预设范围的困难。此外,以词汇手段实现的指别性先于以句法手段实现的指别性习得。
关键词
疑问代词
指
别
性
语言习得
互动
Keywords
identifiability of wh-words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eraction
分类号
H19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汉语语序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曾嘉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6期26-28,共3页
文摘
作为空间性特质显著且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语序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众多语法学家的重视,通过多年研究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而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则要求汉语语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能依据具体的不同情境作出相应的语序调整。同时灵活多变的汉语语序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产生了如回文、隐喻一类的重要辞格,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文章从汉语语序的概念入手,细致阐述了研究汉语语序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讨论了汉语语序兼顾固定与灵活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汉语语序变化的多样性后果,为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和深入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词序
语序
指
别
性
领前原则
流水句
修辞
格律诗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式对比的修辞功能与“指别性领先”
11
作者
李杰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一位花甲老人在精神抖擞地打篮球,而另一位打篮球的青年人却萎靡不振,伴随着"嘭嘭"的拍球声,画外音道: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这时一位场外观众说了一句画龙点睛的妙语:"真是老的年轻,年轻的老."
关键词
词语
复合式对比
修辞功能
“
指
别
性
领先”
语言特点
“序换”辞格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者”字之用
12
作者
王红生
张瑜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
出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常常使用"者"。排偶句中使用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不仅使若干平列分句因相同位置有"者"字结构而在形式上更为匀整,而且因"者"字结构负载新信息而使排偶句容纳更多的新信息量。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会进一步语法化为焦点标记"者",这个标记能扩展使用在排偶句中。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认为有些排偶句的分句或其构造成分在语义表达的重要等级上存在差别,而为凸显这种语义差别,形式上会在重要性级别更高的特定分句或其成分后加个焦点标记"者",用以标志这种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比其他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
关键词
先秦文言
排偶句
“者”之用
指
别
性
名化标记
焦点标记
Keywords
pre-Qin classical Chinese
parallel sentence
the use of "者"
indicative nominalization marker
focus marker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
陆丙甫
徐阳春
《语言科学》
2003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这是……”和“这个是……”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4
原文传递
3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
潘婷婷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4
汉语疑问焦点语义、语用特征探析
钟华
《海外华文教育》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这/那”不对称的功能解释
张振亚
《东方语言学》
2007
2
原文传递
6
影响“这/那”外指用法的若干因素
张振亚
王彬
《东方语言学》
2009
1
原文传递
7
论现代汉语特指疑问判断句
杉村博文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5
原文传递
8
《世说新语》中异构同指之称谓:王夫人、谢夫人——兼谈礼敬称谓词“夫人”的历时使用
柳士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普通话儿童疑问代词指别性习得研究
李若凡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10
关于汉语语序问题的思考
曾嘉赟
《文教资料》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复合式对比的修辞功能与“指别性领先”
李杰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者”字之用
王红生
张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