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2
1
作者 杨仁发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52,共12页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聚集显著提高地区工资水平,且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力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制造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作用不明显。(3)从制造业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效应不显著,而Porter、Jacobs外部性效应显著,但Porter负外部性效应远大于Jacobs正外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区工资水平 拥挤效应 共同集聚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被引量:172
2
作者 周圣强 朱卫平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2,共11页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200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进一步的面板回归表明2003年及以前规模效应占主导,之后拥挤效应的约束性作用逐渐凸显,集聚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已经进入拥挤时期,鼓励先发地区向欠发地区产业转移有着必要性;二是就城镇化建设而言,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缺乏要素激励的转移可能只会产生拥挤效应而不是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拐点
下载PDF
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133
3
作者 沈能 赵增耀 周晶晶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5,共13页
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 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定最佳的转移时机和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其影响系数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间是有所差异的,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由弱变强,会对行业生产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三重非线性门槛特征。根据集聚程度与生产率两者的匹配关系给出了集聚推进、集聚适中和集聚过度判断的标准。中国行业生产率与集聚活动呈现空间错配特征,集聚转移的区位选择取决于集聚经济与重新选址的沉没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应重构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多层次多极的空间战略;产业政策切忌走入盲目提高集聚度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的行业要素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集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门限回归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人口密度、产业集聚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基于集聚经济、拥挤效应及空间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70
4
作者 何文举 张华峰 +1 位作者 陈雄超 颜建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25,共19页
本文立足于我国加速城市化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精明增长理论出发,在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省域人口密度、产业密度以及企业密度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制;其次从空间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空间集聚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 本文立足于我国加速城市化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精明增长理论出发,在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省域人口密度、产业密度以及企业密度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制;其次从空间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空间集聚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密度效应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碳排放存在着空间集聚效应,不仅在碳生产效率方面,而且在碳排放量上,表现出了东高西低的特征;各个省域的碳排放水平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产业以及企业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正N型的走势;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倾向于增加省域的碳排放,但是在密度效应的作用下,这种正向增长效应得到了削弱;且省域的碳排放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未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最后,结合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增长 集聚经济 拥挤效应 空间效应 碳排放
下载PDF
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规模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51,共7页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的增长,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可得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了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根据分析总结了三个结论:①长期,无论城市的拥挤效应是否影响生产函数,实物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收敛于稳态,城市规模均收敛于最优城市规模,稳态时,城市聚集产生的正效应等于拥挤产生的负效应;②短期,外生冲击(基础设施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相关的引导政策)会影响长期经济均衡的位置,改变城市的最优规模,减少拥挤效应的措施会扩大城市最优规模;③横向而言,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最优城市规模;纵向而言,城市的最优规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变化,因不同的外部条件而改变。因此,在不同条件下,最优城市规模是存在且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因时因地适度有序的进行。另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可以从中推断最优城市规模扩大的速度关键取决于拥挤程度缓解或集聚效应增长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拥挤效应 集聚效应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1,共9页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运用拓展的C-D函数和中国制造业1999-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产业成长总体上产生了负面效应,但不同行业的作...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运用拓展的C-D函数和中国制造业1999-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产业成长总体上产生了负面效应,但不同行业的作用方向、程度及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也与集聚的周期性演化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拥挤效应"。据此,政府应该根据行业特性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调整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政策,加速产业转移,以利于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成长 中国制造业 拥挤效应
原文传递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晓燕 李元旭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3,共6页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内在激励 拥挤效应
下载PDF
“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损失的影响--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孙久文 李姗姗 张和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城市规模等级来看,大城市集聚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中小城市依然能从集聚经济中获得较大收益;大城市"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带来的损失程度高于中小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城市病” 拥挤效应 环境污染 集聚经济
下载PDF
外部规模经济、拥挤效应与城市发展:一个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 被引量:32
9
作者 肖文 王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105,共12页
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长期忽略了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导致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缺少外部性这一重要特征。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的城市发展模型表明,在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框架下,外部... 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长期忽略了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导致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缺少外部性这一重要特征。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的城市发展模型表明,在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框架下,外部性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发现:福利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倒U形关系;最优城市规模随外部规模经济的增加或拥挤效应的减小而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时,土地租金和总地租收入都以递增的速率增长,单中心空间结构不再稳定,但最终会出现何种形式的空间结构则取决于外部规模经济与拥挤效应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规模经济 拥挤效应 城市规模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异质性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门槛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伟平 刘乃全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44,共17页
现阶段劳动力迁移与地方政府公共品的提供密切联系。本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框架,考察了异质性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净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揭示了生产型和消费型公共支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不同机制:生产型公共支出的净效应取决于"生... 现阶段劳动力迁移与地方政府公共品的提供密切联系。本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框架,考察了异质性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净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揭示了生产型和消费型公共支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不同机制:生产型公共支出的净效应取决于"生产率效应"与"拥挤效应""税负效应"的平衡,消费型公共支出的净效应取决于"消费性效应"与"税负效应"的平衡;两类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均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且净效应方向相反。进一步,本文运用283个城市面板数据及非线性门槛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生产型公共支出、消费型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净影响分别呈现出倒"U"型和"U"型的单一门槛效应,且门槛值分别为766和167(人/平方公里)。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迁移,除了调整公共支出规模,还可以根据劳动力迁移对不同类型公共支出的异质性反应,来实施差别化的公共财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公共支出 劳动力迁移 门槛效应 拥挤效应
原文传递
旅行费用法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查爱苹 邱洁威 姜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7,共6页
20世纪90年代,环境学领域研究者开始使用旅行费用法研究生态保护区及世界遗产类旅游景点的价值。环境科学的研究背景使得目前已有的成果缺少对于旅游学范畴相关变量的考虑。文章基于旅游学科,对于旅行费用法使用过程中模型及函数形式的... 20世纪90年代,环境学领域研究者开始使用旅行费用法研究生态保护区及世界遗产类旅游景点的价值。环境科学的研究背景使得目前已有的成果缺少对于旅游学范畴相关变量的考虑。文章基于旅游学科,对于旅行费用法使用过程中模型及函数形式的选择、旅行时间的价值度量、多目的地旅行、替代效应及拥挤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阐释,期待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使未来的旅游景点价值评估更加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费用法 时间成本 多目的地旅行 替代效应 拥挤效应
下载PDF
产业集聚能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鹿坪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8,共9页
该文以中国2004-2015年期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但没有产生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 该文以中国2004-2015年期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但没有产生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显著提高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且存在拥挤效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影响主要通过抑制技术进步发挥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影响主要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影响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技术效率两条途径实现的。(3)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Jacobs外部性有助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集聚效应 拥挤效应 外部性
原文传递
论我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俊怀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但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供给可以采取民营的办法。实践充分证明 :(1)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 ;(2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但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供给可以采取民营的办法。实践充分证明 :(1)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 ;(2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3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有广泛的适用性 ,但需要完善的条件作保证。因此 ,我们应在广泛的地方公共产品领域推进民营化进程 ,具体措施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拓宽民营化供给的地方公共产品领域 ;二是切实控制地方公共产品民营化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确保民营化供给的地方公共物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 ,保证我国地方公共产品民营化供给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公共产品 供给 民营化 溢出效应 拥挤效应 地方政府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与企业生产率——基于国家级开发区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胡浩然 聂燕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7,共9页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开发区数据,研究开发区内产业集聚效应与结构优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立开发区的地区企业生产率更高,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产业生产率,但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抑制了生产率。(2)考...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开发区数据,研究开发区内产业集聚效应与结构优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立开发区的地区企业生产率更高,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产业生产率,但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抑制了生产率。(2)考虑到产业集聚效应和结构优化相伴而生,其对企业生产率提升存在协同效应,其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呈现出""形特征。经济集聚过程中存在负向的拥挤效应,前期拥挤效应相对更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得正向效应增大,总的净效应增大。(3)其协同效应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拐点出现的时间早一年,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本文建议合适的政策应当持之以恒和因地制宜,积极主动的政府指导可以减小拥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优化 拥挤效应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24
15
作者 周杰琦 张莹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82,共17页
现有关于FDI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的文献往往忽略经济集聚的作用,文章构建"FDI-经济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FDI对绿色经济效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通过产业结构产生... 现有关于FDI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的文献往往忽略经济集聚的作用,文章构建"FDI-经济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FDI对绿色经济效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通过产业结构产生负面效应,又通过经济集聚与节能减排技术发挥正面效应;(2)FDI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这得益于经济集聚在削弱FDI产业结构效应的同时,强化其节能减排技术效应;(3)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地区,当经济集聚适度时,FDI与经济集聚能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绿色经济效率;当经济集聚超过临界值,全国与东部地区呈现拥挤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由此致使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经济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集聚效应 拥挤效应
原文传递
人口流动、增量预算与地方公共品的拥挤效应 被引量:22
16
作者 付文林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53,共13页
人口流动会给地方财政收支行为带来多重影响。本文通过一个包含人口流动因素的地方公共品需求决策模型,对中国目前的地方公共品供求失衡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地方公共支出存在着显著的惯性特征。地方公共品需求的税收价格弹性大... 人口流动会给地方财政收支行为带来多重影响。本文通过一个包含人口流动因素的地方公共品需求决策模型,对中国目前的地方公共品供求失衡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地方公共支出存在着显著的惯性特征。地方公共品需求的税收价格弹性大于零,这种反常结果可能正表明地方公共服务消费中的户籍歧视会加剧地方公共品的供求失衡问题。行政管理服务的拥挤程度总体上要高于文教卫服务,且在东部省份的行政管理服务的拥挤程度更高,这反映目前地方公共服务的消费壁垒主要是在教育、卫生和福利转移等具有排他性的公共服务项目上。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的规范地方政府预算制度、加大地区间横向财政转移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拥挤效应 增量预算 公共产品 财政分权
原文传递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皮建才 薛海玉 殷军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9,共13页
本文从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模型,本文发现,如果区域内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功能拥挤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么产业从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迁往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会使... 本文从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模型,本文发现,如果区域内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功能拥挤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么产业从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迁往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会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本文还发现,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太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使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使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而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常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同时提高两地的社会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功能疏解 产业转移 拥挤效应
原文传递
海洋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于谨凯 刘星华 单春红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海洋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产业集聚拥挤效应在海洋生产和开发活动中更易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我国沿海11省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 海洋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产业集聚拥挤效应在海洋生产和开发活动中更易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我国沿海11省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并促进经济增长,过度集聚则引起拥挤效应并阻碍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拥挤效应 GMM估计
原文传递
中国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对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东亮 任志超 李朋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2,共11页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的经济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日益增大。虽然新增人才与普通劳动力产生的拥挤效应相同,但人才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对城市经济长远发展和在未来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吸...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的经济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日益增大。虽然新增人才与普通劳动力产生的拥挤效应相同,但人才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对城市经济长远发展和在未来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吸引人才集聚成为城市竞争的新焦点。除了拥挤效应外,城市人口密度提升有利于城市内部的知识溢出和工资增长,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和预期收入需求,从而促进人才向城市集聚。考虑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是全国和区域人口集聚的中心,存在着经济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以中国2003年至2015年30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均表明城市人口密度对人才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意味着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的经济集聚效应大于拥挤效应,城市的人口密度并未过度稠密,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有利于人才向城市流动集聚。考虑人才对城市的知识溢出和工资比拥挤效应更加敏感,不同的知识溢出和工资水平条件下,城市人口密度对人才集聚存在着影响差异,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存在三个区制,分别对应于城市发展的起飞、爬坡和成熟三个阶段,受城市经济集聚效应与拥挤效应相对动态变化的影响,城市人口密度对人才聚集的正向影响效果经历了由大变小再变大的过程,这凸显了积极治理城市拥挤效应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处于爬坡发展阶段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及早采取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房住不炒政策、优化城市功能分区等有效措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密度 人才集聚 集聚效应 拥挤效应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永亮 王孟欣 《城市》 2010年第5期71-74,共4页
一、引言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来关注城市。然而,城市和有机体一样,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拥挤、污染、犯罪等,这被称为“拥挤效应”。借用医学术语来说,... 一、引言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来关注城市。然而,城市和有机体一样,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拥挤、污染、犯罪等,这被称为“拥挤效应”。借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城市生了病,人们通常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苦恼,以交通拥挤为例,早在1937年美国洛杉矶就出现了交通堵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病 失衡 城乡 交通堵塞现象 拥挤效应 上海世博会 城市居民 交通拥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