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剧电影《拜月记》与关汉卿杂剧《拜月亭》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子懿 《艺海》 2021年第5期30-32,共3页
湘剧电影《拜月记》的故事脱胎自关汉则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整理改编。两者创作的社会历史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研究《拜月记》对《拜月亭》的改编有助于思考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整理改编如何对传统戏... 湘剧电影《拜月记》的故事脱胎自关汉则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整理改编。两者创作的社会历史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研究《拜月记》对《拜月亭》的改编有助于思考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整理改编如何对传统戏剧进行扬弃。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对比两部作品中王镇、蒋世隆、王瑞兰的形象塑造,并分析两版本情节增加更改方面之差别。分析认为差异缘起自作为地方剧种的湘剧更重大众对故事与表演的接受程度以及新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元代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 北杂剧 湘剧 比较
下载PDF
戏画,稀奇地美丽着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酿 大门 《温州瞭望》 2005年第6期62-63,共2页
戏画为何物?戏画,其实就是中国戏剧人物绘画。其代表人物为我国已故著名画家关良先生。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家。其中国画《戏剧人物》等作品藏于... 戏画为何物?戏画,其实就是中国戏剧人物绘画。其代表人物为我国已故著名画家关良先生。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家。其中国画《戏剧人物》等作品藏于中国美术馆。戏剧,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绘画 中国美术馆 人物画家 戏剧人物 关良 中国传统文化 张协状元 艺术创作 《琵琶
原文传递
从《葛麻》到《彩凤搏鸦》——漫谈戏曲中的喜剧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啸岚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2-23,共2页
武汉市楚剧团新编六场喜剧《彩凤搏鸦》(载90年9月《剧本》月刊),荣幸地获得了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的机会。建国以来,楚剧多次得到北上的召唤,历次进京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葛麻》是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的... 武汉市楚剧团新编六场喜剧《彩凤搏鸦》(载90年9月《剧本》月刊),荣幸地获得了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的机会。建国以来,楚剧多次得到北上的召唤,历次进京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葛麻》是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的得奖剧目,那已是38年前的历史了。以后楚剧在京还演出过《刘介梅》(1954年)、《拜月记》(1959年)、《狱卒平冤》(1985年),连同此次的《彩凤搏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剧协 中国戏剧节 刘介梅 狱卒平冤 彩凤 古老剧种 灯戏 朱世慧 徐九经升官
原文传递
与湘剧有“深厚因缘”的田老大 被引量:1
4
作者 凌翼云 《艺海》 2017年第1期37-38,共2页
长沙市湘剧院正在精加工排练《田老大》。这出戏选取田汉将观众喜爱的传统剧《抢伞》(《拜月记》的一折),改为倭寇侵犯江南的背景的故事。湘剧《田老大》中设置的人物,除田汉外,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六个:田汉的母亲,湘剧班主和抗宣队队... 长沙市湘剧院正在精加工排练《田老大》。这出戏选取田汉将观众喜爱的传统剧《抢伞》(《拜月记》的一折),改为倭寇侵犯江南的背景的故事。湘剧《田老大》中设置的人物,除田汉外,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六个:田汉的母亲,湘剧班主和抗宣队队长黄禾,名旦彭月秋,小生演员刘少卿,少卿的女儿青青,月秋的恋人、抗日军人李栋埔。另有几位群众角色。这戏形象地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田汉先生发动、组织湘剧艺人参加抗日工作的片断,也表现了他与家乡艺术和艺人的深情厚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抗日战争初期 抗敌宣传队 王申 李栋 中兴湘剧团 军事委员会 第三厅 少卿
下载PDF
毛泽东和戏曲 被引量:1
5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56-57,共2页
我刊曾先后两次按到过江苏省海门县天补中学补天戏曲社编写、出版的《补天戏苑》校园报。第一次是一位解放军警卫战士“怀着一颗对中国戏曲执著的爱心,为了一个校园戏社的生存”而投寄来的。第二次是最近由补天戏社投寄来的。《补天戏... 我刊曾先后两次按到过江苏省海门县天补中学补天戏曲社编写、出版的《补天戏苑》校园报。第一次是一位解放军警卫战士“怀着一颗对中国戏曲执著的爱心,为了一个校园戏社的生存”而投寄来的。第二次是最近由补天戏社投寄来的。《补天戏苑》并不是装饰精美的校园报刊,而是飘散着油墨芳香的一页8开大小的手刻腊版印制品,但里面的内容却十分生动活泼,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族戏曲在天补中学校园生活中的勃勃生机,以及天补中学的青少年朋友们对戏曲艺术的一片挚爱。很使我们感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摘要转载了《补天戏苑》中张恒编写的数篇有关毛主席喜爱、关心戏曲艺术文字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未必是读者以及从事戏曲工作专业的同志都了解的。用已经辛勤耕耘了六载之久的《补天戏苑》中的文字,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想,这该是有特殊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戏白牡丹 常德汉剧 打金枝 双送粮 京剧流派 严凤英 傅全香 范瑞娟 张二
原文传递
从《画皮》谈“甩发”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方正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42,共4页
戏曲“甩发”(亦称“水发”、“梢子“)功,是老生、小生行当演员大多具备的技艺,时见于武生、净与旦角,但以小生范畴的“穷生”(又称“苦生”、“鞋皮生”等)用之较多,是“穷生”演员必须掌握的艺术手段之一。根据《聊斋志异》创编... 戏曲“甩发”(亦称“水发”、“梢子“)功,是老生、小生行当演员大多具备的技艺,时见于武生、净与旦角,但以小生范畴的“穷生”(又称“苦生”、“鞋皮生”等)用之较多,是“穷生”演员必须掌握的艺术手段之一。根据《聊斋志异》创编的《画皮》一戏,主人公王生为“黉门秀士”,风流倜傥,自负偏听,不辨人鬼,不无轻浮,以致被厉鬼所惑,陷身危境,命悬一发。人物兼具“扇子生”、“穷生”表演特点,尤其剧中后半部“授帚”一场,剧情突转,节奏激变,人与鬼、生与死、情与理、善与恶的尖锐矛盾交织于王生一身,“甩发”功的运用,为揭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起到其他艺术手段无法取代的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甩发 《画皮》 穷生 扇子生 聊斋志异 秀士 情与理 红梅阁 纱帽翅
原文传递
记湘剧新秀庞焕励、邵展凡
7
作者 谭君实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5-56,共2页
在湘剧高腔传统剧目《琵琶记》上、下集中,上集由剧院青年演员担任主角,中年主要演员演配角和帮腔;下集由中年主要演员演主角,青年演员演配角和帮腔。上、下集两台戏都很精采,演出气氛都很热烈,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显示出古老剧种的蓬... 在湘剧高腔传统剧目《琵琶记》上、下集中,上集由剧院青年演员担任主角,中年主要演员演配角和帮腔;下集由中年主要演员演主角,青年演员演配角和帮腔。上、下集两台戏都很精采,演出气氛都很热烈,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显示出古老剧种的蓬勃生机。我特别爱看上集的演出,并不是因为上集的戏比下集好,事实是下集的戏更紧凑,演员的技艺也更深厚。但看上集,却更能看出湘剧的希望和前途,这一台虎虎有生气的青年演员,实在是令人欣羡,令人振奋。饰演赵五娘的演员庞焕励和饰演蔡伯喈的演员邵展凡由北京演出回到湖南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增强了从事湘剧事业的信心。”接着他们坦陈心曲,涉及到艺术创造、思想教育的各个方面,朴素的语言、美好的愿望,情真意切。多好的年轻人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剧种 湖南省湘剧院 《琵琶 彭俐侬 蔡伯喈 赵五娘 艺术创造 柜中缘 穆桂英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谈川剧的表演艺术
8
作者 席明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3,共3页
我想着重谈谈川剧的表演艺术. 但在谈表演艺术之前,我须要对川剧的传统作简要的说明,这是要请原谅的。因为这次研讨会是国际范围的。谈的虽是亚洲的传统戏剧,但与会的先生们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川剧艺术... 我想着重谈谈川剧的表演艺术. 但在谈表演艺术之前,我须要对川剧的传统作简要的说明,这是要请原谅的。因为这次研讨会是国际范围的。谈的虽是亚洲的传统戏剧,但与会的先生们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川剧艺术,这就有此必要. 一、川剧,丰富的传统艺术我们既然研究亚洲的传统戏剧,就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戏剧,尤其是川剧艺术。川剧具有悠久历史,被中国剧坛誉为“艺术宝库”。以剧目而言,川剧存留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南戏名剧《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艺术 传统戏剧 白兔 艺术宝库 刘知远 荆钗 神话剧 专业剧团 表演手段
下载PDF
开辟古典名剧改编的新途径——评温州市“南戏新编系列工程”
9
作者 徐宏图 《戏曲研究》 2001年第1期193-201,共9页
我国古典名剧藏量富赡,宋元南戏、金元杂剧、明清传奇中都有,是戏曲遗产中最耀眼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笔重要财富。如何用今人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和改编,从古今相通的哲理层次、人性深度及文化心理结构去感悟和发掘。
关键词 金元杂剧 洗马桥 文化心理结构 温州经济 越剧团 戏剧节 明清传奇 张协状元 戏剧文化
原文传递
感悟传统戏曲之美——观淮剧《赵五娘》和湘剧《拜月记》有感
10
作者 张立喜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2期35-37,共3页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观戏是享受、是乐趣,当然,那是他们对生活的积淀,是在观戏里慢慢回味的愉悦。笔者到昆山观摩之前也看了十多部戏,却从没有体验到这种愉悦。在观摩了“百戏盛典”部分优秀剧目之后,才被剧中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成熟...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观戏是享受、是乐趣,当然,那是他们对生活的积淀,是在观戏里慢慢回味的愉悦。笔者到昆山观摩之前也看了十多部戏,却从没有体验到这种愉悦。在观摩了“百戏盛典”部分优秀剧目之后,才被剧中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成熟优雅的风采深深折服,尤其是在观摩了淮剧《赵五娘》和湘剧《拜月记》这两部经典传统大戏之后,感悟更加深刻。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出神入化,台下观众纷纷击掌赞赏,故事情节在脑海中回荡,使人豁然开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表演技艺 湘剧 《赵五娘》 淮剧 唱念做打 台下观众
下载PDF
《拜月记》教学设计
11
作者 谭芳 《音乐天地》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教学目标】1、欣赏《拜月记》中的一折'抢伞'片段,了解人物剧情。学会其中两句唱腔、念白和简单的身段动作。2、了解湘剧高腔音乐的三大特征,初步感受湘剧艺术魅力。【教学重点】欣赏《拜月记》,感受湘剧高腔音乐特征。
关键词 湘剧高腔 音乐特征
原文传递
谢幕犹闻曲绕梁
12
作者 赵轶峰 《中华文化画报》 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凡是看过老电影《画中人》的观众,大约都不会忘记影片中美丽的巧姐从画中翩翩飞来的情景,影片中那个亦仙亦凡、聪慧善良的巧姐形象,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深处。其宴,影片中巧姐的扮演者并不是一位电影演员,而是中国评剧院的评剧表演艺术... 凡是看过老电影《画中人》的观众,大约都不会忘记影片中美丽的巧姐从画中翩翩飞来的情景,影片中那个亦仙亦凡、聪慧善良的巧姐形象,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深处。其宴,影片中巧姐的扮演者并不是一位电影演员,而是中国评剧院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今年是李忆兰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评剧院在岁末寒冬的北京,举办了三场演出和一场研讨会,缅怀和纪念这位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三场演出分别是李忆兰的代表剧目《张羽煮海》、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以及一场评剧界纪念演唱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忆兰 中国评剧院 张羽煮海 画中人 专场演出 扮演者 新凤霞 花为媒 成兆才
原文传递
谈评剧唱腔的结构特点与旋宫运用
13
作者 侯树智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3年第3期26-28,共3页
旋宫,作为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运用已有相当历史了。早在我国时即有:“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的记载。无疑,作为在我国民间音乐胚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音乐自然也运用旋宫技法。仅就我国北方一些戏曲剧种而言,... 旋宫,作为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运用已有相当历史了。早在我国时即有:“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的记载。无疑,作为在我国民间音乐胚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音乐自然也运用旋宫技法。仅就我国北方一些戏曲剧种而言,如发源于冀东一带的《评剧》、《影调剧》,东北的《吉剧》,陕西省的《秦腔》,山东省的《吕剧》以及被誉为国剧的《京剧》等,都有旋宫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宫 戏曲剧种 民族民间音乐 戏曲音乐 旋相为宫 六律 《秦香莲》 音列 秦香莲
下载PDF
拜月记
14
作者 施惠 施小琴 《戏文》 2001年第3期78-88,共11页
关键词 王瑞兰 蒋世隆 陀满兴福 王夫人
下载PDF
粤剧名人吕玉郎和吕雁声
15
作者 曹磊 《岭南文史》 2020年第3期64-68,共5页
吕玉郎,著名粤剧粤曲艺术家,文武生,独享"玉喉"小生王之美誉。吕玉郎师从誉满南国的粤剧艺人薛觉先,是薛派传人中的佼佼者。吕玉郎嗓音圆润,行腔委婉,擅长担任温文尔雅的小生角色,行内人称薛觉先为"五哥",称吕玉郎... 吕玉郎,著名粤剧粤曲艺术家,文武生,独享"玉喉"小生王之美誉。吕玉郎师从誉满南国的粤剧艺人薛觉先,是薛派传人中的佼佼者。吕玉郎嗓音圆润,行腔委婉,擅长担任温文尔雅的小生角色,行内人称薛觉先为"五哥",称吕玉郎则为"四哥半",独创"镜腔"。吕玉郎从艺五十年,其代表剧目有与红线女拍档的粤剧《搜书院》,与林小群拍档的粤剧《牡丹亭》《玉簪记》《拜月记》,成功塑造了张逸民、柳梦梅、潘必正、蒋世隆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潘必正 红线女 《牡丹亭》 《玉簪 柳梦梅 吕玉
原文传递
戏曲艺术领域的学者型导演——黄在敏先生的学术研究
16
作者 冉常建 高明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黄在敏(1943-),天津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同年分配至中国戏曲研究院舞台艺术研究室工作。
关键词 戏曲导演 学者型 中国戏曲研究院 天津人 师李 麒派 艺术构思 中国艺术研究院 周信芳
原文传递
性情中人 剧作家李莉印象
17
作者 张裕 《剧本》 2015年第4期21-23,共3页
马年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晚上,给李莉打电话拜年:"今天你总该回家了吧?"电话那头有些尴尬:"还在外面闭关。"我诧异道:"大年三十也不回家,家人会没意见?"李莉很无奈:"难得有七天长假,我得赶紧把手头... 马年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晚上,给李莉打电话拜年:"今天你总该回家了吧?"电话那头有些尴尬:"还在外面闭关。"我诧异道:"大年三十也不回家,家人会没意见?"李莉很无奈:"难得有七天长假,我得赶紧把手头的剧本赶出来。"我叹口气,不劝她了,知道劝了也没用;更知道这七天完整的创作时间,对李莉这位身兼上海越剧院院长的剧作家是何等的宝贵。我跟李莉相识,有好些个年头了,但真正走近她,还是2013年8月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莉 上海越剧院 创作时间 性情中人 最后一天 戏剧冲突 数根 气场 李商隐
原文传递
黄梅戏《杨贵妃》与编剧张亚非先生
18
作者 秋水 《黄梅戏艺术》 1990年第Z1期97-106,共10页
此地非华清池畔,琼玉山头,何来贵妃醉浴?痴态人皆怜,到 底是真还是假? 斯人系梨园世家,黄梅新秀,设若汉宫媲美,丰姿谁能似?料 应难选亦难求! 这幅戏联是笔者看了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创作演出的《杨贵妃》后,赞叹饰杨贵妃的青年演员韩再芬... 此地非华清池畔,琼玉山头,何来贵妃醉浴?痴态人皆怜,到 底是真还是假? 斯人系梨园世家,黄梅新秀,设若汉宫媲美,丰姿谁能似?料 应难选亦难求! 这幅戏联是笔者看了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创作演出的《杨贵妃》后,赞叹饰杨贵妃的青年演员韩再芬表演达到形神兼备、几乎乱真的即兴之作。《杨》剧既敢于破格创新,又不失浓郁的黄梅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再芬 杨贵妃 电视大奖赛 妃醉 汉宫 严凤英 地方剧种 梨园世家 戏改政策
下载PDF
《传统艺术编丛》前言 让青年认识中华民族艺术瑰宝
19
作者 丁克实 安葵 《大舞台》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2-93,共2页
说起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我们一定可以想起很多门类。但是在群众中具有最深根基和最广泛影响的当属戏曲。它在12世纪前后,结合了诗歌、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多种艺术成分,形成“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艺术,随之在剧本创作方... 说起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我们一定可以想起很多门类。但是在群众中具有最深根基和最广泛影响的当属戏曲。它在12世纪前后,结合了诗歌、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多种艺术成分,形成“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艺术,随之在剧本创作方面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元杂剧。在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虽然经过多次剧本体制和声腔剧种的兴替,但做为戏曲的整体却一直绵延不衰。元杂剧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瑰宝 元杂剧 戏曲创作 剧本创作 艺术遗产 古典戏曲 王实甫 古典名著 洪升
下载PDF
喜形噱态看《白神》
20
作者 赵洁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4,共2页
早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见识过“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这回,在“豹王中国戏曲博览展演”上,终于有幸一睹无常的舞台形象,由浙江新昌调腔剧团曹鑫江主演的调腔目连戏《白神》将这位来自乡野的鬼魅演绎得生动而自然。一开场... 早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见识过“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这回,在“豹王中国戏曲博览展演”上,终于有幸一睹无常的舞台形象,由浙江新昌调腔剧团曹鑫江主演的调腔目连戏《白神》将这位来自乡野的鬼魅演绎得生动而自然。一开场,伴着呜呜的目连号声,一个细挑的白影子跳出来。只见他,头戴三尺高冠、身披一袭白麻,手执破蒲扇,脚蹬旧草鞋,赤裸裸的双腿上还显眼地贴着两张狗皮膏药。一张粉白的脸上,画着八字眉、血盆口,闭着眼象哭,开着眼似笑。正是他,无常!相隔近一个世纪,无常还是那付打扮、那付作派,连唱词、唱腔都是原汤原汁。新昌调腔剧团编剧潘肇明说:他们在有意识地保护这活的文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腔 目连戏 舞台形象 脚蹬 浙江新昌 跳出来 绍兴大班 中国戏曲 北西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