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常见手术方式行医源性拇内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虎羽 刘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764-1765,共2页
获得性拇内翻最常见于外翻矫形术后,偶尔也见于拇跖趾关节的创伤,关节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神经肌肉病变等。各种拇外翻矫形术中,以McBride拇囊切除术最容易导致拇内翻畸形。拇内翻的典型表现为拇趾内翻畸形,多伴有仰趾,患者常诉穿鞋困... 获得性拇内翻最常见于外翻矫形术后,偶尔也见于拇跖趾关节的创伤,关节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神经肌肉病变等。各种拇外翻矫形术中,以McBride拇囊切除术最容易导致拇内翻畸形。拇内翻的典型表现为拇趾内翻畸形,多伴有仰趾,患者常诉穿鞋困难,行走时跖趾关节疼痛不适。保守治疗多采用支具固定,但多效果不佳。常见的拇内翻外科治疗有软组织方面的拇展肌松懈、肌腱移位,或者是腱固定,骨性方面的跖骨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手术方式 医源性 跖趾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 神经肌肉病变 矫形术后
下载PDF
先天性内翻治疗体会及病因探讨
2
作者 姚满叶 陈国营 +2 位作者 靳三丁 陈婉 荆常有 《罕少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加游离植皮1例;结果转移皮瓣及游离植皮片全部存活,第1跖趾关节恢复直线关系。结论Farmer手术能有效治疗先天性内翻;先天性内翻源自足内侧多跖趾畸形的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病因学 治疗
下载PDF
医源性拇内翻手术疗效分析
3
作者 高锋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 拇内翻畸形是少见医源性疾病 ,多为拇外翻畸形行拇囊炎切除术后所致 ,其原因为截除过多的第一跖骨头而使跖趾关节不稳 ,患者疼痛 ,足畸形。本文企图对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矫正拇内翻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3 0例医源性拇内翻患者... 目的 拇内翻畸形是少见医源性疾病 ,多为拇外翻畸形行拇囊炎切除术后所致 ,其原因为截除过多的第一跖骨头而使跖趾关节不稳 ,患者疼痛 ,足畸形。本文企图对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矫正拇内翻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3 0例医源性拇内翻患者 ,8例采用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 ,随访 8.6年 ( 2~ 2 2年 )。拇内翻畸形的最初表现为拇趾疼痛、穿鞋不适。较典型的疼痛局限于拇内侧 ,由鞋帮压迫所致 ,步行后痛加重。术前拇指关节被动活动范围 :背屈 72°( 60°~ 80°) ,跖屈12°( 10°~ 2 0°)内翻角 18°。结果 所有患者与内翻有关的疼痛术后全部消失 ,术后背屈 63°( 60°~ 70°) ,跖屈 10°,跖趾关节外翻角为 19°( 16°~ 2 2°)。没有复发或残留内翻畸形。结论 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效果满意 ,此技术成败与先前手术导致内翻角度的大小有关 ,内翻畸形完全可以纠正到中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术 医源性疾病 手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内翻的防治
4
作者 李昕宇 王正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第一跖趾关节 防治 畸形程度 趾间关节 临床症状 发病病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