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旭悟笔因缘考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志平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140,共8页
古代书论中存在大量的悟笔公案,由于古今语言环境的差异和文献记载本身的讹误,理解这些公案变得非常困难,即使正确"理解"了,也没有办法得到有力的验证。但是随着公案的增多和书家书写经验的积累,阐释者开始注意到这些公案背... 古代书论中存在大量的悟笔公案,由于古今语言环境的差异和文献记载本身的讹误,理解这些公案变得非常困难,即使正确"理解"了,也没有办法得到有力的验证。但是随着公案的增多和书家书写经验的积累,阐释者开始注意到这些公案背后相通的"理"。史载张旭悟笔有三个因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尽量还原张旭悟笔的历史语境,为"理解"这些公案提供史实的支撑。同时通过文献互证,评议各家释读的优劣,提出一种解释:"见公主担夫争道"、"闻鼓吹"、"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给张旭书法的启示具有前后的一贯性,其核心精神乃在于以"犯"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旭 鼓吹 舞剑器 犯声
原文传递
山水画六论初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俨少 《美术》 1981年第5期43-47,36-37+40,共8页
我学画山水五十多年,不断摸索,中间走了些弯路,也得到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为六个方面略书于下。 (一) 论识辨 学画不能安于小成,要有雄心壮志,就是说,对自己要有高标准的要求。应该敢于和历史上最好的作家来比,所谓“和古人血战”,有高... 我学画山水五十多年,不断摸索,中间走了些弯路,也得到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为六个方面略书于下。 (一) 论识辨 学画不能安于小成,要有雄心壮志,就是说,对自己要有高标准的要求。应该敢于和历史上最好的作家来比,所谓“和古人血战”,有高的设想,高的意境,高的创作技巧,锲而不舍,把全部精神扑上去。树立殉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技巧 披麻 焦点透视 用墨 篆法 提按 设色画 笔简意足 淡墨
原文传递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从“担夫争道”看书法中的关系哲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常馨悦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2X期147-149,共3页
"担夫争道"这个由事理通达书理的公案流传颇为广泛,当今书法理论界也多有学者从时空建构、笔法墨法等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侧重在哲学的视域下展开探讨,从阴阳共生的美学境界、阴阳转化的思维方式、阴阳互用的创作手法三个方面... "担夫争道"这个由事理通达书理的公案流传颇为广泛,当今书法理论界也多有学者从时空建构、笔法墨法等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侧重在哲学的视域下展开探讨,从阴阳共生的美学境界、阴阳转化的思维方式、阴阳互用的创作手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寻找书法艺术与古代哲学阴阳范畴之间的内在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不落两边
原文传递
山厚者泉厚 山清者泉清——妙虚的画
4
作者 田黎明 《中国书画》 2008年第8期86-91,共6页
当代僧人妙虚,结缘书画,观物比德,体道自然,净心淳笃,安身立境。虽隐于山,一心向道,亦不舍悲心,常有济世之思。每缘近事,越其形骸,行路无疑。与人之交,求其德贤;与事取义,立于衡明。妙虚为善,齐物为象,象中求道,道中寻一。
关键词 妙虚 齐物 悲心 一笔书 鲁公 张芝 比德 以物观物
下载PDF
书道吟
5
作者 李明阳 《书画世界》 2018年第3期90-91,共2页
从拳期开始,本刊不定期设置《策划·逸兴》专栏,以期为广大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开辟一个畅所俗欲言的园地。凡绘事之感言,临池之体悟,不拘体裁,皆可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本刊电子邮箱(shsjzz@126.com),我们将择优刊登。
关键词 柳公权 乱石铺街 惠风和畅 永字八法
下载PDF
浅论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6
作者 刘绍伟 《书法赏评》 2014年第3期57-59,共3页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在书法上造诣颇深,熔篆隶楷行草于一炉,创制了惊世骇俗的"六分半书",以异常独特的书法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在人们的印象中,郑板桥是一个以"怪"闻名的书家,其书法艺术...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在书法上造诣颇深,熔篆隶楷行草于一炉,创制了惊世骇俗的"六分半书",以异常独特的书法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在人们的印象中,郑板桥是一个以"怪"闻名的书家,其书法艺术是对传统书法的背叛,这实在是一种误解。郑板桥非但不怪,还是一个地道的传统书家,其书法深植于传统书法的土壤之中,真实的郑板桥完全是一个传统书法的继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六分半书 扬州八怪 隶楷 怀素 启功先生 篆隶 兰竹 结字
原文传递
书法漫谈
7
作者 黄苗子 《文史知识》 198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登载欣赏书法的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书法流派以及他们的作品,帮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书'、'画'并称,所以,从本期起,我们将'名画欣赏&#... 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登载欣赏书法的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书法流派以及他们的作品,帮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书'、'画'并称,所以,从本期起,我们将'名画欣赏'改为'书画欣赏'。希望得到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孙过庭 怀素 唐隶 甲骨文字 古隶 笔阵图 墨池编
原文传递
略说“颠张嘴素”
8
作者 陈振濂 《文史知识》 198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大量书法家的涌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这些声名卓著的大师们都产生在那个时代,而其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大约当推张旭和怀素这两位草书家了。说来奇...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大量书法家的涌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这些声名卓著的大师们都产生在那个时代,而其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大约当推张旭和怀素这两位草书家了。说来奇怪,张旭官至金吾长史,怀素则是出家为僧,两人本不相干,何以说他们浪漫,还把他们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看来他们应该有些共同之处。《书林纪事》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素 书林纪事 中国书法史 孙过庭 声名卓著 遂良 朱长文 李邕 宣和书谱
原文传递
砚边随想
9
作者 王云翔 《中华文化画报》 2013年第7期94-99,共6页
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结构的避让关系,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草书的神韵。因受家学熏陶,我自幼就痴迷上书画。几十年来,尽管职业更替频繁,环境反复变迁,但学习书法始终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源远流长... 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结构的避让关系,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草书的神韵。因受家学熏陶,我自幼就痴迷上书画。几十年来,尽管职业更替频繁,环境反复变迁,但学习书法始终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大娘 避让关系 孙过庭 印印泥 怀素 结体 米芾 宽博 迁想妙得
原文传递
创造性: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二王”及帖系书风带来的启示
10
作者 刘峥 《东方艺术》 2007年第20期8-31,共24页
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流派,帖系书法自汉代萌发之后。
关键词 二王 书风 孙过庭 馆阁体 苏黄米蔡 张芝 苦笋帖 书概 行草书
原文传递
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
11
作者 段俊平 《名人传记(下半月)》 2013年第9期84-86,共3页
5000多年前,象征着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在往后的岁月里,汉字以动物骨骸、石头、金属、竹简、纸帛等为载体被表现了出来。漫长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汉字的美学表达史。"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很... 5000多年前,象征着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在往后的岁月里,汉字以动物骨骸、石头、金属、竹简、纸帛等为载体被表现了出来。漫长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汉字的美学表达史。"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现代,由于人类传达信息和交流的工具已从文字书写到了敲打键盘,所以汉字被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汉字的书写更多的是作为书法艺术的形式而保留。所以,当代书法从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取法素材、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于中国文化的断层,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汉字书法 美学特征 中国文化 审美风格 达史 中国史 启功先生 二王
原文传递
论书法艺术与客观物象、一般情感和姐妹艺术的关系
12
作者 覃炯学 《河池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32-34,共3页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一切艺术都离不开千姿百态的客观物象,书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与客观物象的关系上和其他艺术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反映对象与摄取营养两方面来考...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一切艺术都离不开千姿百态的客观物象,书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与客观物象的关系上和其他艺术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反映对象与摄取营养两方面来考察,书法艺术的反映对象是方块汉字,而非客观物象,道理很显然,我们无论在哪件书艺术作品所看到的无非只是艺术化了的汉字之形,根本看不到什么客观物象,但对绘画、表演等艺术来说,既充当反映对象,又充当摄取营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物象 论书法 雷诺阿 方块汉字 书艺 油画家 波动频率 《兰亭序》 飞动
下载PDF
试论文艺人才的风格
13
作者 曾耀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7-43,共7页
风格,是文艺人才在作品之中盖上记号的鲜明印章,是文艺人才成熟的标志。缺乏风格的文艺人才也许当时轰动一时,但终将被历史所淘汰,被读者所遗忘。我们在提倡文艺人才风格的一致性的同时,还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伟大的文艺人才往往拥有多... 风格,是文艺人才在作品之中盖上记号的鲜明印章,是文艺人才成熟的标志。缺乏风格的文艺人才也许当时轰动一时,但终将被历史所淘汰,被读者所遗忘。我们在提倡文艺人才风格的一致性的同时,还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伟大的文艺人才往往拥有多枚风格的印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才 潘天寿 艺术风格 杜甫诗歌 沉郁顿挫 文艺创作 马卡连柯 浅绛山水 张明山
下载PDF
中国书法:观看的困惑
14
作者 周勋君 《荣宝斋》 2014年第7期246-247,共2页
书法在过去不是一门单纯的、仅供观赏的艺术,它是读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关乎门面、声誉乃至前途的事。有志者自幼便沉溺于笔墨纸砚的浸染中。书写、观摩、对照、再书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形成了一整套一触... 书法在过去不是一门单纯的、仅供观赏的艺术,它是读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关乎门面、声誉乃至前途的事。有志者自幼便沉溺于笔墨纸砚的浸染中。书写、观摩、对照、再书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形成了一整套一触即发的感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经验 中国书法 肢体动作 有志者 经验系统 内在律 怀素 艺术语言 形质
原文传递
简论书法神韵
15
作者 李志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黄庭坚《跋周子发帖》云:“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可见书法得韵并不容易。没有神韵的字一如没有神采的画。《淮南子》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书画乃至其他一切艺术,莫不以神韵... 黄庭坚《跋周子发帖》云:“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可见书法得韵并不容易。没有神韵的字一如没有神采的画。《淮南子》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书画乃至其他一切艺术,莫不以神韵为先。 何谓书法的神韵?简言之,就是书写者利用笔墨所表达的来源于自然、生活的一种具有特殊生命力而味之不尽的精神状态。据笔者体会,要使自己的书法得韵,须注意如下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书法 书写者 周越 《淮南子》 孟贲 公孙大娘 安吴论书 成格 续书谱
下载PDF
硬笔楷书结构谈(续) 字体美与人体美:师法自然是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
16
作者 陈伟平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8年第11期12-13,共2页
  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而自然资源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如此,自然也是人的精神的参照对象或影响因素之一."春和景明"和"阴风怒号"给人的心理影响自会不同,这就说明了自然之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   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而自然资源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如此,自然也是人的精神的参照对象或影响因素之一."春和景明"和"阴风怒号"给人的心理影响自会不同,这就说明了自然之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岁枯藤 师法自然 陆断犀象 高峰坠石 永字八法 屋漏痕 人体美 艺术规律
原文传递
清舞澄怀——钱玉清书法
17
《苏州杂志》 2013年第5期74-75,共2页
身在书生壮士间钱玉清不知从几时起,书法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有出色的表现,让我始终有处于领跑地位的成就感和优越感,老师的褒奖,同学的肯定,亲友... 身在书生壮士间钱玉清不知从几时起,书法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硬笔字、毛笔字、美术字、标语字都有出色的表现,让我始终有处于领跑地位的成就感和优越感,老师的褒奖,同学的肯定,亲友的表扬使我把写字作为学业之外的一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清 书风 怀素 高闲 宽博 公孙大娘 热爱工作 艺术创造 彩云追月
原文传递
徐渭书学思想中的“气”“媚”“神”论
18
作者 彭再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28-131,共4页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黄庭坚更是讲:"字中有笔,犹禅家句中有眼。"[1]此"眼"之所谓为核心也,关捩也,精华也。徐渭的书学思想中亦有"眼",此"眼"即徐渭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如徐渭书论中对"气&...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黄庭坚更是讲:"字中有笔,犹禅家句中有眼。"[1]此"眼"之所谓为核心也,关捩也,精华也。徐渭的书学思想中亦有"眼",此"眼"即徐渭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如徐渭书论中对"气""媚""神"的阐发即具有此种精华要义的意味,它们反映出徐渭对书法的深刻认识与独到体悟,是我们理解徐渭书学思想的关键。同时,通过反观徐渭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徐渭书学思想与书法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书论 字中有笔 诗眼 禅家 文有 互动关系 文眼 甄氏
原文传递
碑帖技法讲座(三十七)——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一)
19
作者 朱友舟 《书法》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祝允明书东坡《前后赤壁赋》狂草长卷,上海博物馆藏,纵三十一点三厘米,横一千零一点七厘米,笔意遒劲,大开大合,擒纵自如,浑然一体。狂草大都用笔连绵缭绕,而此作却独辟蹊径,笔断意连,形散而神聚。明人文嘉跋:"枝山此书,点画狼藉,... 祝允明书东坡《前后赤壁赋》狂草长卷,上海博物馆藏,纵三十一点三厘米,横一千零一点七厘米,笔意遒劲,大开大合,擒纵自如,浑然一体。狂草大都用笔连绵缭绕,而此作却独辟蹊径,笔断意连,形散而神聚。明人文嘉跋:"枝山此书,点画狼藉,使转精神,得张颠之雄壮、藏真之飞动。所谓屋漏痕、折钗股、担夫争道,长年荡桨等法意咸备。盖其晚年用意之书也。"诚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赤壁赋 祝允明 张颠 钗股 屋漏痕 笔断意连 文嘉 枝山 怀素
原文传递
“墨猪”不是猪
20
作者 李宪文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5年第9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墨猪 刘墉 钗股 墨薮 屋漏痕 笔阵图 书诀 论书 用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