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与《史记》纪事抵牾释解 |
孙家洲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7
|
|
2
|
论立德树人之“德”的内在规定与外在张力 |
姚菁菁
张澍军
|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3
|
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下民族音乐发展的契机与抵牾——以云南大理剑川白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
胡晓东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6
|
|
4
|
想象与抵牾:生态视角中的文学荒野及现代启示 |
纪秀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5
|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某通某”献疑 |
李小平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6
|
个人与国家的叙事抵牾——1950年代中国革命史的另一种讲述 |
路文彬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7
|
传统孝文化与现代法律的抵牾与交融 |
伍婷婷
伍佳佳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8
|
论《玉梨魂》中自相抵牾的人物形象塑造 |
谢谨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9
|
巧于互补 失之抵牾——鲁迅小说与杂文比较 |
林荣松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0
|
张之洞与晚清练兵处 |
舒习龙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1
|
“寓言十九”释义三种转向——兼论寓言、重言占比的抵牾问题 |
李喆
|
《励耘学刊》
|
2020 |
0 |
|
12
|
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南斯拉夫的交融与抵牾 |
张成华
|
《外国美学》
|
2019 |
0 |
|
13
|
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抵牾处寻找当代美学的理论生长点 |
许娇娜
|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论曾鸿燊诗中的思想抵牾 |
张炜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0 |
0 |
|
15
|
传统书法“意境离合”说 |
嵇绍玉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6
|
牛希济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考论 |
李博昊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20 |
0 |
|
17
|
在抵牾中存续: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承启意义 |
颜彬
钱祝良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如何对待《史记》中的抵牾与疏略 |
安平秋
赵生群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9
|
电视剧《梦华录》的叙述表达与价值抵牾 |
吴璇
张易泽
|
《中国报业》
|
2024 |
0 |
|
20
|
探寻如何以史料突破学生对某些定论的机械记忆——史料抵牾下的实证教与学 |
王新
刘绍立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