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之洞在中法战争期间抵御外侮的思想及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钟康模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54-59,共6页
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加紧侵略越南,觊觎中国,构成了对云南、广西的严重威胁,中国南疆告警.当时,张之洞还在山西巡抚任上,他虽远离前线,但“目击时艰,不胜焦灼”,向清廷屡上奏折,陈述战守方略,力主援越抗法,保藩固边.他对法国侵越图华的... 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加紧侵略越南,觊觎中国,构成了对云南、广西的严重威胁,中国南疆告警.当时,张之洞还在山西巡抚任上,他虽远离前线,但“目击时艰,不胜焦灼”,向清廷屡上奏折,陈述战守方略,力主援越抗法,保藩固边.他对法国侵越图华的狼子野心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法国图越窥滇,蓄谋已久”,当此“强邻窥伺,藩属急难,疆国堪虞之际”,中国亟宜加强防务,增兵边关,“助越之势,沮法之气”,“断无坐视之理”.因而,就抗法援越问题,他曾“上十六策”,要求朝廷奋武筹边,秣马厉兵,全力抗击法国的殖民侵略.针对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对外方针,张之洞尖锐指出:“今日法越之局,惟有一战……敌人虎狼无厌,而我执一不破和局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中法战争 抵御外侮 刘永福 黑旗军 张树声 冯子材 两广 法国政府 李鸿章
下载PDF
关于十九世纪边疆史地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松巍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4-84,共11页
Taking the Opium War Year of 1840 as a dividing lin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nine teenth century borderlan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research of the earlier st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eking trut... Taking the Opium War Year of 1840 as a dividing lin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nine teenth century borderlan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research of the earlier st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serious and precise academic studies, and writing, which reflected an active interest in public affairs as well as a bright and rich spirit of patriotism. Later research on the one hand inherited the earlier period’s superior academic standards,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adjusted to the great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ies. A new trend of join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rderlands with the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appeared which had a grea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cholars and society of tha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史地研究 十九世纪 《朔方备乘》 忧患意识 抵御外侮 龚自珍 《蒙古游牧记》 祁韵士 何秋涛 经世致用
原文传递
阮元实学思想丛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林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44,共7页
Concentrating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matter - of - fact attitude," "focus on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estern cultures" and "give the nation the first considerati... Concentrating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matter - of - fact attitude," "focus on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estern cultures" and "give the nation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resist foreign bul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Ruan Yuan’s contribution to the thory of real learning and to the academic studies during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思想 传教士 候风地动仪 学海堂 中西文化冲突 诂经精舍 乾嘉时期 《清史列传》 龚自珍 抵御外侮
原文传递
方大曾: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
4
作者 曹楠 《百年潮》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很快,一篇配有多张战地照片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就刊登在《世界知识》杂志上,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声音全面传递给全世界。这篇珍贵通讯的作者就是卢沟桥事变报道第...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很快,一篇配有多张战地照片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就刊登在《世界知识》杂志上,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声音全面传递给全世界。这篇珍贵通讯的作者就是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沟桥抗战 卢沟桥事变 《世界知识》 现场报道 长篇通讯 抵御外侮 第一
原文传递
林则徐给后代最好的精神财富
5
作者 张敏 《精神文明导刊》 2024年第10期56-57,共2页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一生矢志报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在禁烟抗英、抵御外侮等方面的壮举,以国家为重、不惧生死的精神,让世人动容。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而其治家严...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一生矢志报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在禁烟抗英、抵御外侮等方面的壮举,以国家为重、不惧生死的精神,让世人动容。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而其治家严谨、家风家训更是一笔精神财富,被后世所称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家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 文明家庭 林则徐 精神财富 抵御外侮 民族英雄 好家风
原文传递
号角与战鼓——晋察冀边区的群众文艺运动
6
作者 刘夏兰 《乡音》 2023年第9期46-48,共3页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侮。8月,根据党中央部署,聂荣臻率部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是实践中共“...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侮。8月,根据党中央部署,聂荣臻率部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是实践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最为坚决的一个区域之一,也是贯彻民主政治最为坚决的区域之一,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全民族抗战 抗日根据地 民族统一战线 聂荣臻 群众文艺 抵御外侮 模范区
原文传递
浅析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在江西的主要工作和经验镜鉴
7
作者 李卫玉 熊思聪 熊河水 《党史文苑》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抵御外侮、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共中央对新四军的组建和东南各省地方党组织的重建等重要问题有了新的思考。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新四军的编组原则,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抵御外侮、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共中央对新四军的组建和东南各省地方党组织的重建等重要问题有了新的思考。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新四军的编组原则,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以下简称东南分局),项英为书记,曾山为副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党组织 新四军 中共中央 抗日战争 抵御外侮 项英 国共两党 东南
下载PDF
建国以来曾国藩洋务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建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37-39,共3页
建国以来曾国藩洋务思想研究述评曹建英建国以来,关于曾国藩的洋务思想研究的情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为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为第二阶段。现就两个阶段的研究分析如下:中华人... 建国以来曾国藩洋务思想研究述评曹建英建国以来,关于曾国藩的洋务思想研究的情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为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为第二阶段。现就两个阶段的研究分析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期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洋务思想 办洋务 研究述评 洋务运动 农民起义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工业 巩固封建统治 抵御外侮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中的海洋意象呈现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洁琼 《百家评论》 2021年第1期77-82,共6页
在中国文化中"海"并不仅仅指代某种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典型的意象性存在,是超越了物象存在的形而上层次的精神载体,是一种抒情性存在。这种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传承下来。在1949年前的中国早期电... 在中国文化中"海"并不仅仅指代某种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典型的意象性存在,是超越了物象存在的形而上层次的精神载体,是一种抒情性存在。这种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传承下来。在1949年前的中国早期电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涉"海"电影有《海角诗人》、《中国海的怒潮》、《到自然去》、《浪淘沙》、《渔光曲》等。中国早期电影中的海洋意象至少存在三个面向,一是远离尘嚣的诗意栖居之所,二是感时忧国的抵御外侮之境,三是现代性寓言的孤岛生存空间。这些面向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海洋意识、海洋想象以及海洋文化,其构建的"海洋影像空间"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逻辑,也是西方现代性入侵中国文化后自我身份重新定位的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意象 早期电影 诗意栖居 抵御外侮 现代性寓言
下载PDF
古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宏观审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念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古代爱国主义 主义文学 近代爱国主义 民族矛盾 忧患意识 文学作品 梁启超 抵御外侮 故国之思 辛弃疾
下载PDF
陈星聚治理闽台的功绩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崇岳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3期47-51,共5页
陈星聚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在清末同治年间任福建、顺昌、建安、闽县、仙游、古田县令,光绪年间任台北知府。他为政清廉,关心民瘼,兴文重教,抵御法国侵略,是循吏,也是民族英雄。台北市就是他营建的,他是开发建设台湾的功臣。
关键词 陈星聚 为政清廉 台北知府 抵御外侮
下载PDF
李鸿章军事自强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淑艳 刘振军 《军事历史研究》 199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关键词 李鸿章 自强思想 晚清军事 军事近代化 抵御外侮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训练方法 历史氛围 中国军队 学习外国
原文传递
论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
13
作者 刘天路 李岫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37-41,共5页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而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结晶,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就是千百万爱国志士的杰出代表。鸦片战争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而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结晶,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就是千百万爱国志士的杰出代表。鸦片战争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先是试图通过罪恶的鸦片贸易来敲开中国大门,继而又依仗海上军事力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英国侵略者的鸦片和大炮,威胁着古老中国的独立和生存。在这关键时刻,传统的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同心抗敌的强大凝聚力量。并且,主要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中国人民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同时,还赋予爱国主义一些新的内容,使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精神 林则徐 爱国主义传统 抵御外侮 英国侵略者 向西方学习 中华民族 反侵略斗争 魏源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
14
作者 王树元 《文史春秋》 2022年第2期13-17,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击侵华日军海上掠夺,建立苏北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曾在江苏省如东地区组建了一支海上抗日武装。这支海上武装以大海为生存空间,以大海为杀敌战场,在抗战岁月里,谱写了一曲曲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壮丽战歌...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击侵华日军海上掠夺,建立苏北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曾在江苏省如东地区组建了一支海上抗日武装。这支海上武装以大海为生存空间,以大海为杀敌战场,在抗战岁月里,谱写了一曲曲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壮丽战歌。创建根据地组建海防团20世纪30年代末,新四军东进期间,陈毅曾随先头部队沿途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武装 苏北根据地 侵华日军 救亡图存 新四军 抵御外侮 生存空间
原文传递
徐继■与《瀛环志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庆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79-81,共3页
最初的探索者,要有探索的勇气、睿识和忘我精神。自然也会有难料的挫折、危险甚至牺牲。然而不论结果如何,总会给后来者留下什么,哪怕是可供借鉴的教训。徐继是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开眼看世界的探索者,他写的《瀛环志略》为近代... 最初的探索者,要有探索的勇气、睿识和忘我精神。自然也会有难料的挫折、危险甚至牺牲。然而不论结果如何,总会给后来者留下什么,哪怕是可供借鉴的教训。徐继是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开眼看世界的探索者,他写的《瀛环志略》为近代社会的改革开创了先河,对日本等国亦有重要启迪作用。但他写此书却为封建政府所不容,遭到迫害,几乎丢了性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 瀛环志略 维新思想 抵御外侮
下载PDF
林鹏侠:抗战最美逆行者
16
作者 密斯赵 《名人传记》 2022年第11期30-34,共5页
当抗日战争的烽烟在华夏大地燃起,中国的青年人开始分化。有些富二代在父母的安排下逃至海外的安全地带,有些旅居海外的华侨青年却做了相反的选择,他们带着学识和勇气归国支援同胞,与奋战在故土的人们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华夏大地 旅居海外 抵御外侮 同仇敌忾 富二代 林鹏侠 抗战
原文传递
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的强大力量——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7
作者 何法祥 《孙子研究》 2015年第4期28-29,52,共3页
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的强大力量。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国共两党的联合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二、军队内部及友军之间的团结协同,是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坚持长... 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的强大力量。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国共两党的联合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二、军队内部及友军之间的团结协同,是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坚持长期抗战的强大力量。当前,我们应当共同发扬抗战精神,结成新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续写两岸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抵御外侮 强大力量
下载PDF
记忆犹新
18
作者 石羽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3,共3页
记忆犹新石羽(孙坚白)(二届)选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列夫.托尔斯泰离开母校53年了。1936年我在天津师范毕业,曾想当老师。我喜欢同孩子们打交道,想象两代人交往的欢快景象,心里乐滋滋的。就在等待学校分配的空当儿... 记忆犹新石羽(孙坚白)(二届)选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列夫.托尔斯泰离开母校53年了。1936年我在天津师范毕业,曾想当老师。我喜欢同孩子们打交道,想象两代人交往的欢快景象,心里乐滋滋的。就在等待学校分配的空当儿,脑子里又出现了另一个念头:还是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抵御外侮 《威尼斯商人》 学校风气 戏剧事业 徐特立 条条大路通罗马 《奥赛罗》 《伪君子》 独幕剧
原文传递
胡鉴:抵御外侮守边防
19
作者 坤静 《党员之友(新疆)》 2020年第8期50-51,共2页
1949年10月中旬,在向新疆挺进的第一野战军一兵团数万官兵最前列,轰隆隆行驶着由第四野战军特种兵装甲团团长胡鉴率领的坦克先遣队。故地重返,胡鉴感慨万千,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1916年,胡鉴出生在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 1949年10月中旬,在向新疆挺进的第一野战军一兵团数万官兵最前列,轰隆隆行驶着由第四野战军特种兵装甲团团长胡鉴率领的坦克先遣队。故地重返,胡鉴感慨万千,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1916年,胡鉴出生在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1月跟随红军踏上革命道路,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道路 第一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 红四方面军 胡鉴 抗战时期 抵御外侮 先遣队
原文传递
清末海军创建动机略论
20
作者 符太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正】 海军建设,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三大内容之一.从其发端而言,可上溯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思想及其购买船舰活动.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开始重视新型水师的作用,并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 【正】 海军建设,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三大内容之一.从其发端而言,可上溯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思想及其购买船舰活动.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开始重视新型水师的作用,并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着手购买火轮船,有过建立近代海军的尝试.但真正大规模地制造和购买船舰、致力海防建设则是在1874年以后.可见,清未海军建设,发端较早,而大规模地付诸实施稍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建设 清政府 农民起义 抵御外侮 海防 筹议 小国 人民起义 林则徐 火轮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