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当代批判课程理论初探(下)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1998年第3期76-80,18,共6页
后期的批判课程论者都意识到了“再生产理论”的局限性:具有“机械论”和“决定论”色彩,把学校教育及其课程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抬桥人”,被动地、亦步亦趋地适应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关键词 隐蔽课程 批判课程 课程论 抵制理论 现象学 意识形态 理论初探 学校教育 再生产理论 教育学
原文传递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秋云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自90年代起,“解构”一词频频出现于国内理论文章中,然而,有的人把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混为一谈,认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一样,也是在提倡一种消解哲学,即... 自90年代起,“解构”一词频频出现于国内理论文章中,然而,有的人把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混为一谈,认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一样,也是在提倡一种消解哲学,即对结构主义的消解,是一种纯粹的文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理论 形而上学 解构批评 结构主义 “耶鲁学派” 勒维纳斯 逻各斯 海德格尔 抵制理论
原文传递
西方批判课程理论试探 被引量:4
3
作者 谢登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0-74,共5页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 ,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 ,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论、理性观、批判认识论为理论基础 ,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课程理论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并关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相对自主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文化中的矛盾和冲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课程 科技理性 交往理性 抵制理论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新”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昌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有组织的、观点一致的流派,而是还包含了诸多相互对立的流派和组成部分的旨在研究、批判、发展和修改“古典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股社会思潮。它产生于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股“...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有组织的、观点一致的流派,而是还包含了诸多相互对立的流派和组成部分的旨在研究、批判、发展和修改“古典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股社会思潮。它产生于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股“左”的思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社会一系列革命都失败了,而资本主义却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社会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资本 “新” 关系分析 统治阶级 再生产理论 抵制理论 葛兰西 工人阶级
下载PDF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下)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康宁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1997年第4期36-40,共5页
四 学派争鸣时期 与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不同,进入60年代后半期的欧美社会状况的总体特征由安定平和转为动乱多变:社会不平等深刻化、阶层对立尖锐化、种族斗争剧烈化……,社会不满动辄以暴力行为迸发出来。此时,以社会之组成部分的教... 四 学派争鸣时期 与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不同,进入60年代后半期的欧美社会状况的总体特征由安定平和转为动乱多变:社会不平等深刻化、阶层对立尖锐化、种族斗争剧烈化……,社会不满动辄以暴力行为迸发出来。此时,以社会之组成部分的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社会学再也难以仍然独奉只讲社会和谐的功能主义理论了,而是不得不探索新的理论。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研究 西方教育 抵制理论 功能主义学派 解释论 学科发展 研究取向 代表人物 冲突论 70年代
原文传递
教育伤害的抵制与疗愈——一个循规生的自我民族志
6
作者 杨晶晶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本文以自我民族志为研究方法,在时间的脉络和自我迭代中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个循规生在求学历程中遭遇的教育伤害及疗愈过程。首先,教育伤害促使循规生对其自我身份认同的再思考;其次,教育伤害引发了对学校制度规训的独特抵制,具有个体化... 本文以自我民族志为研究方法,在时间的脉络和自我迭代中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个循规生在求学历程中遭遇的教育伤害及疗愈过程。首先,教育伤害促使循规生对其自我身份认同的再思考;其次,教育伤害引发了对学校制度规训的独特抵制,具有个体化、行为潜隐化及精神胜利的特点;最后,造成教育伤害的因素包括教师的误解和根深蒂固的威权身份,以及循规生的自我被规训。教育伤害疗愈的过程经历了抵制当事者教师、相似情境下改变他者历史、自我书写的过程。笔者希望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揭示与研究能够促进理想教育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伤害 自我民族志 抵制理论 规训化教育
下载PDF
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粉丝研究与抵制理论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制的放弃,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否定。作为流行音乐组合旭日阳刚的粉丝,"钢镚"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偶像"草根"身份的认同,但他们又积极推动偶像进入主流媒体,其文化实践可看作一种"腾挪"。影视产业具有情绪资本的属性,它不只是满足影视粉丝的情感,而且制造新的情感和需要以开拓市场。以粉丝情感的生产为中心,影视情绪资本构建起其运营体系和产品属性。在影视偶像产业的魅惑和包围中,影视粉丝并未失去自我,社会也期待审美解放进一步将个体、社会和艺术调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粉丝研究 抵制理论 身份认同 文化腾挪 情绪资本 偶像工业
下载PDF
后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邢建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后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已近20年,留下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清理,后理论与理论的终结、抵制理论、反理论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说明。后理论不是理论的终结,不是对理论的抵制,也不是反理论。从特定的语境和知识学模式分析,后理论与“抵制理论”“反... 后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已近20年,留下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清理,后理论与理论的终结、抵制理论、反理论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说明。后理论不是理论的终结,不是对理论的抵制,也不是反理论。从特定的语境和知识学模式分析,后理论与“抵制理论”“反理论”具有精神上的暗合之处。后理论是一种对大理论的怀疑态度,一种理论反思的倾向或转折的趋势,甚至是一种回到文学(性)传统和重启审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后理论不以建构理论形态、理论思潮为目标,所谓生态伦理、生命政治、后人类、新美学、新叙事学、新文学理论等,不过是理论在后理论精神氛围下自身的一种调整、修复或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终结 抵制理论 理论 反思
下载PDF
“寒门贵子”的选择:精英高校中的文化再生产与抵制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4,共18页
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文化生产和社会洞察的重要领地。本研究通过“大质小量”的混合研究范式,对1013名农村籍大学生进行五段式分层随机抽样,采用了为期两年的追踪调查记录了18名“寒门贵子”在精英校园中的适应策略及其从学生走... 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文化生产和社会洞察的重要领地。本研究通过“大质小量”的混合研究范式,对1013名农村籍大学生进行五段式分层随机抽样,采用了为期两年的追踪调查记录了18名“寒门贵子”在精英校园中的适应策略及其从学生走向教师身份的转变历程。研究发现:面对精英高校内“大文化”的专断性,“学业”所蕴含的公正感与价值感不断受到冲击,“贵子”在自身生活经验与支配结构的互动中,围绕乡土“本分”的伦理可能性空间进行着更多面向的文化生产。当“贵子”成长为教师后,承担起了文化再生产的“转播屏”功能,其生存伦理亦由“道义”步入“理性”的惊险一跃,“本分”又一次通过社会继替间的教化性权力汇入学校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抵制理论 精英高校 农村籍学生
下载PDF
西方学生抵制行为与文化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景迅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42,共9页
抵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出现的一派专门研究教育制度功能的理论,这派学者多强调学校教育制度的相对自主性,并注重从学生的抵制行为和文化来分析再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他们的提倡在学界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英国学者杰出的人... 抵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出现的一派专门研究教育制度功能的理论,这派学者多强调学校教育制度的相对自主性,并注重从学生的抵制行为和文化来分析再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他们的提倡在学界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英国学者杰出的人类学研究就描述和证实了学生抵制行为和文化在西方教育制度中的存在。进入后工业时代和电子时代后,剧烈的时代背景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学生们的抵制行为和文化,Paul Willis等人通过严谨的人类学研究描述和分析了学生的抵制行为和文化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有力地推动了抵制理论在当代西方的新发展。西方学者的研究在相关研究问题的确认和重视、时代背景的把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均能对我国学者予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制理论 抵制行为和文化 学生文化 再生产
原文传递
抵抗与重建:日常生活维度下的阅读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永贵 石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7,共7页
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斥着有意识的行动、斗争、冲突和变迁的实践领域,微观权力无孔不入地渗透与操控着现实世界。阅读实践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基础面向,代表着弱势者在相对有限的环境里的智慧和创造。大众读者不是消极地被动接受信息... 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斥着有意识的行动、斗争、冲突和变迁的实践领域,微观权力无孔不入地渗透与操控着现实世界。阅读实践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基础面向,代表着弱势者在相对有限的环境里的智慧和创造。大众读者不是消极地被动接受信息的无名角色,而是通过迂回、巧妙的战术从事创造的匿名生产者,他们通过改变文本中暗含的权力结构,产生新的知识和秩序,以此抵抗着书写系统在空间中的扩张,期望实现重建阅读领地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阅读实践 抵制理论 大众文化
下载PDF
德赛图抵制理论的推崇与质疑——费斯克与鲍德里亚大众抵制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开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6,共5页
德赛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阐述了大众文化中的抵制思想;费斯克则极力推崇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扩大了大众的抵制作用,走向了修正主义;鲍德里亚对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持一种谨慎和质疑态度,认为大众的抵制只是一种沉默的抵制,但只能使大众深陷其... 德赛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阐述了大众文化中的抵制思想;费斯克则极力推崇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扩大了大众的抵制作用,走向了修正主义;鲍德里亚对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持一种谨慎和质疑态度,认为大众的抵制只是一种沉默的抵制,但只能使大众深陷其境,而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因而,抵制和屈从作为大众文化应有之义,不应乐观地扩大,也不可悲观地质疑,才能指导今天大众进行文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赛图 抵制理论 费斯克 鲍德里亚
下载PDF
文学理论如何指导批评实践?——评保罗·德曼的“抵制理论”
13
作者 岳国法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50-153,共4页
保罗·德曼(1919-1983)是美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界极具影响的人物,他在理论上倡导一种"解构"式阅读,"使文学理论领域接受一种新的解释、阅读和教学方式";在批评实践上拒绝对文本的既定阅读模式,通过以普鲁斯... 保罗·德曼(1919-1983)是美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界极具影响的人物,他在理论上倡导一种"解构"式阅读,"使文学理论领域接受一种新的解释、阅读和教学方式";在批评实践上拒绝对文本的既定阅读模式,通过以普鲁斯特的小说、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歌、尼采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抵制理论 文学性 结构主义 修辞学 阅读模式 语法化 理论与批评 批评实践 文学文本
原文传递
解构批评的困境
14
作者 杨大春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82-87,共6页
解构批评的困境杨大春Deconstruction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开启.但它主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内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和声誉。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Deconstruction差不多成了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解构批评的困境杨大春Deconstruction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开启.但它主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内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和声誉。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Deconstruction差不多成了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界的主导思潮,其他诸如后现代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批评 传统批评 批评性阅读 文学理论 抵制理论 文本 解构阅读 文学批评 阅读方式
原文传递
客观文本与主观解读—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评理论和后继的大众文化研究
15
作者 秦海英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法兰克福学派就大众文化提出了系统的批判理论 ,后继的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一些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相左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二者之间分歧之处的阐述与比较 ,肯定了后继者对接受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掘 ,但也指出其局限性 ,并对法兰... 法兰克福学派就大众文化提出了系统的批判理论 ,后继的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一些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相左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二者之间分歧之处的阐述与比较 ,肯定了后继者对接受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掘 ,但也指出其局限性 ,并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以经济基础、生产机制为依据的深刻分析予以肯定和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文化批判理论 主观能动性 文化经济 抵制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信息编码 解码模式
下载PDF
德塞图的抵制理论简论
16
作者 李权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1-122,共2页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塞图抵制理论讨论的实际上是权力,它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如何逃避无所不在的传媒的控制,而大众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德塞图的"抵制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利用或者消费,策略与战术以及实践修辞学技巧...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塞图抵制理论讨论的实际上是权力,它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如何逃避无所不在的传媒的控制,而大众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德塞图的"抵制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利用或者消费,策略与战术以及实践修辞学技巧,其实质是弱者为了在当下大众文化语境下求得生存而采用的基本技巧。然而,抵制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媒介对消费者的操控作用,该理论削弱了历史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塞图 抵制理论 弱者战术 泛化
下载PDF
德里达论生命本体——从他对普绪克的再阐释谈
17
作者 肖锦龙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20世纪后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冷战、柏林墙倒塌、海湾战争等震撼了人类。人们惊愕之余,深刻意识到了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力和严重危害性,对之产生了深重疑惑厌恶情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像英美当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艾略特(Elli... 20世纪后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冷战、柏林墙倒塌、海湾战争等震撼了人类。人们惊愕之余,深刻意识到了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力和严重危害性,对之产生了深重疑惑厌恶情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像英美当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艾略特(Elliot)、科尔布鲁克(Colebrook)等反复指出的,西方理论界开始自觉"抵制理论",抵制意识形态观照,将思想重心转向"物质、生物、公共政治"(1),转向"活物、身体、大众、情感、喜好、政治、伦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危害性 厌恶情绪 生命本体 抵制理论 布鲁克 德里达 重大事件
原文传递
理论的危机与后理论的几种进路
18
作者 汪正龙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5期59-60,共2页
从“反对理论”“抵制理论”到“后理论”大体说来,“后理论”是从对先前“理论”的反思开始的。换句话说,正因为“理论”出现了危机,“后理论”才应运而生。但是“后理论”究竞针对的是先前的什么“理论”,这些理论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危... 从“反对理论”“抵制理论”到“后理论”大体说来,“后理论”是从对先前“理论”的反思开始的。换句话说,正因为“理论”出现了危机,“后理论”才应运而生。但是“后理论”究竞针对的是先前的什么“理论”,这些理论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却有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制理论 危机 进路
原文传递
基于用户抵制理论的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池毛毛 王俊晶 +1 位作者 王伟军 胡善贵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5,共12页
[目的/意义]共享住宿平台面临黏性不足甚至用户流失的问题,研究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对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设计/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和用户抵制理论,运用验证-探索的顺序混合方法,探索共享住宿平... [目的/意义]共享住宿平台面临黏性不足甚至用户流失的问题,研究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对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设计/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和用户抵制理论,运用验证-探索的顺序混合方法,探索共享住宿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论/发现]定量结果验证了不持续成本、不持续收益、感知不持续价值、感知威胁和社会影响对不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且感知不持续价值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定性结果发现用户主要围绕平台方和房东方的负效用权衡感知不持续价值,平台负效用驱动型不持续和房东负效用驱动型不持续是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驱动模式。[创新/价值]基于用户抵制改变视角,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为理解平台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复杂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住宿平台 不持续使用意愿 用户抵制理论 混合方法
下载PDF
基于IRT理论的在线旅游网站潜在消费者采纳前阶段行为研究——以泰国消费者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甘哲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0-1699,共10页
为了探讨在线旅游网站潜在消费者的采纳前阶段行为,以创新抵制理论为基础,从创新传播和创新采纳者的视角,引入负面口碑和变革抵制倾向,构建了在线旅游网站潜在消费者采纳行为模型。结果表明,负面口碑和变革抵制倾向是影响潜在消费者对... 为了探讨在线旅游网站潜在消费者的采纳前阶段行为,以创新抵制理论为基础,从创新传播和创新采纳者的视角,引入负面口碑和变革抵制倾向,构建了在线旅游网站潜在消费者采纳行为模型。结果表明,负面口碑和变革抵制倾向是影响潜在消费者对在线旅游网站产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且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均会对潜在消费者使用在线旅游网站的意向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抵制理论 在线旅游网站 创新采纳前阶段行为 泰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