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曲殖民主义的哀歌——评1999年布克奖获奖小说《耻辱》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丽丽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本文对南非当代著名作家J.M.寇兹的获奖小说《耻辱》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这部严肃的作品有力地揭示了南非白人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的劣迹,以及长期遭受白人统治的当地黑人难以抑制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这是殖民主义... 本文对南非当代著名作家J.M.寇兹的获奖小说《耻辱》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这部严肃的作品有力地揭示了南非白人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的劣迹,以及长期遭受白人统治的当地黑人难以抑制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这是殖民主义统治所产生的必然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布克奖 当地 当代 仇恨 思想意义 严肃 必然 报复心理 道德
原文传递
当代妇女犯罪心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邱格屏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妇女犯罪 犯罪心理 报复心理 角色冲突心理 社会心理氛围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阎领群 杜兴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安全防范意识 内部犯罪 教育改革 招生规模 心理障碍 占有心理 报复心理
下载PDF
试论小学生“告状”中的教育契机 被引量:5
4
作者 章乐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前,教师对小学生“告状”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学生“告状”是由于一些不良心理所造成的,如妒忌心理、报复心理、表现心理等,二是,教师减少学生“告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非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些片... 目前,教师对小学生“告状”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学生“告状”是由于一些不良心理所造成的,如妒忌心理、报复心理、表现心理等,二是,教师减少学生“告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非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些片面的认识是由于教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告状”这一发展中必然的经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教育契机 不良心理 妒忌心理 报复心理 教师
下载PDF
同学们,用心理剧来调节情绪
5
作者 钟赟 《幸福(下)》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遇到事情他们总是容易情绪化,比如成绩不好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父母常年在外的留守儿童,他们性格多半比较孤僻,无法有效融入班集体。当他们在面对学生起外号或因为老师不...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遇到事情他们总是容易情绪化,比如成绩不好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父母常年在外的留守儿童,他们性格多半比较孤僻,无法有效融入班集体。当他们在面对学生起外号或因为老师不尊重事实而被冤枉时,部分学生极易滋生报复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集体 有效融入 报复心理 厌学情绪 心理 小学生 情绪化 留守儿童
下载PDF
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友法 何玲龙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8年第6期20-21,27,共3页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外化为种种非正常的行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除偶然的过失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心理误差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种由心理误差引发的违法犯罪的自知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错误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误差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 心理误差 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现象 逆反心理 心理状态 社会规则 正确认识 报复心理 心理状况
下载PDF
军人犯罪的典型心理特征及预防
7
作者 刘华 《政工学刊》 2009年第5期76-77,共2页
军人犯罪行为是军人犯罪心理因素外化的结果,分析军人犯罪的心理特征,研究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地预防军人犯罪。军人犯罪的心理因素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典型心理特征:消极偏颇、愚昧腐朽的观念体系。
关键词 心理档案 心理因素 精神因素 军人 心理特征 报复心理 虚荣心理 心理咨询 观念体系 官兵 侥幸心理 部队 人的行为
下载PDF
驾驶员常见的不良心理
8
作者 赵衍湖 苗继承 李贵生 《驾驶天地》 2003年第7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驾驶员 不良心理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 汽车驾驶 快车心理 自信心理 侥幸心理 报复心理
下载PDF
论报复心理与暴力犯罪
9
作者 刘汉民 《政法学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共5页
只要我们稍加考察一下暴力犯罪者的主观方面,就可发现不少暴力犯罪者是因为受报复心理的支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那么,什么是报复心理呢?报复心理是指因批评、举报或某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以及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的一种攻击他人的心理状态... 只要我们稍加考察一下暴力犯罪者的主观方面,就可发现不少暴力犯罪者是因为受报复心理的支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那么,什么是报复心理呢?报复心理是指因批评、举报或某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以及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的一种攻击他人的心理状态.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仅仅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当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违反纪律或法律规范时,就不可能不受到批评,甚至受到举报、揭发;同时人的欲望也受着社会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此不可能都无限制地得到满足;另外,由于社会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人们政治思想文化等素质的局限,就有可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我们一遇到这些现象,就产生一种报复心理,进而实施报复行为,那么就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安定的因素.因此,认真地研究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与暴力犯罪的关系,对我们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暴力犯罪有着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复心理 暴力犯罪 心理承受能力 法律规范 攻击性 自我调节 产生的原因 报复行为 债务人 报复犯罪
原文传递
心灵的创伤要用爱去抚平——特殊家庭畸形报复心理矫正个案
10
作者 邱鑫 《山东教育》 2000年第35期13-14,共2页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急剧变化,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由于心理障碍、心理不健...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急剧变化,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由于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而导致不良行为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在这方面,青岛五十中做了大量工作。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争教育教学研究一流,创心理健康研究特色”的办学思路,构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下面的三个心理研究个案,就是工作在青岛五十中教育、教学第一线上三位老师的成果,它们一方面反映了老师工作的艰辛,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科学育人的重要。这方面的个案本刊还将陆续刊发,相信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家庭 报复心理 心理矫正 心理障碍 女同学 不良行为 性格 心理健康 康教育 心理压力
下载PDF
绑架犯罪行为人心理探析
11
作者 肖冬梅 《辽宁警专学报》 2006年第5期63-65,共3页
文章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绑架犯罪行为人、相关人心理的实证性调查,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图财心理、抗拒心理和报复心理进行了分析。这对于预防、控制、侦训、矫治绑架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绑架犯罪 图财心理 抗拒心理 报复心理
下载PDF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的心理投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琳 《班主任》 2006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低年级小学生 心理需求 投射 低年级学生 观察分析 妒忌心理 报复心理 心理
原文传递
双驴记之走着瞧--李大为访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大为 吴冠平 吴孟璋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1,共5页
从城市到农村插队的马杰是个聪明而淘气的知识青年,一次他与驴之间的误打误撞,使马杰意外地当上了生产队的饲养员。出于对种驴"黑六"的特权的报复心理,马杰挥鞭断掉了黑六的"要害",并亲手处死了被废的"疯皇帝&... 从城市到农村插队的马杰是个聪明而淘气的知识青年,一次他与驴之间的误打误撞,使马杰意外地当上了生产队的饲养员。出于对种驴"黑六"的特权的报复心理,马杰挥鞭断掉了黑六的"要害",并亲手处死了被废的"疯皇帝"黑六。随着马杰一刀砍死黑六的情景,其弟黑七目睹,人与驴之间的战斗再次升级。黑七疯狂报复马杰,甚至"陷害"马杰回到砖场做苦力,并想咬断栓在马杰身上的绳索,以摔死被吊在空中作业的他!至此,马杰与黑七哥俩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一对死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复心理 知识青年 饲养员 生产队 不可逆 疯狂
原文传递
犯罪心理视角下律师执业风险防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磊 刘慧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13期131-133,共3页
当下,来自当事人的执业风险成为律师执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律师被当事人杀害事件屡屡发生,许多当事人因为对律师服务或者案件结果不满,就对律师实施报复。如何规避当事人带来的执业风险问题呈待解决。除了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的有效保... 当下,来自当事人的执业风险成为律师执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律师被当事人杀害事件屡屡发生,许多当事人因为对律师服务或者案件结果不满,就对律师实施报复。如何规避当事人带来的执业风险问题呈待解决。除了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的有效保障,还应破除陈旧观念,改变当事人对律师的看法,努力减少由当事人带来的律师执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复心理 律师 风险防范 人身保护
下载PDF
当心报复心理
15
作者 门贵臣 《政工导刊》 2009年第2期61-62,共2页
何谓报复心理,就是指人在遭受挫折后所受刺激或伤害过强,超过了人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的情感与理智失去平衡而产生企图攻击对方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引导,就可能在瞬间转变为报复行为。
关键词 报复心理 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活动 报复行为 挫折 瞬间
下载PDF
家庭婚姻暴力现象探因
16
作者 李景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1996年第3期23-25,共3页
家庭婚姻暴力现象探因李景毅冯宗兰/摄Throughanobservationandanalysisofdomesticandmatrimonialviolence,thisarticlemaintainsthatde... 家庭婚姻暴力现象探因李景毅冯宗兰/摄Throughanobservationandanalysisofdomesticandmatrimonialviolence,thisarticlemaintainsthatdeadmariageprov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暴力 暴力行为 婚姻家庭 家庭暴力 报复心理 夫妻关系 报复 家庭婚姻 暴力手段 催化剂
下载PDF
浅议腐败现象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17
作者 赵立源 《公安研究》 1995年第4期37-38,共2页
犯罪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诸方面,是各种消极因素在社会治安上的综合反映。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犯罪就是社会病菌所滋生的一种恶果。一个特定社会中犯... 犯罪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诸方面,是各种消极因素在社会治安上的综合反映。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犯罪就是社会病菌所滋生的一种恶果。一个特定社会中犯罪数量的多少和犯罪种类的构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犯罪问题 犯罪数量 社会治安 犯罪分子 社会心理 犯罪行为 报复心理 反社会 抗拒心理
原文传递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心理分析
18
作者 张伟坚 《青年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率逐年增长,盗窃、抢劫、杀人、赌博、卖淫、嫖娼等等,所有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深思。违法犯罪的大学生虽然仅是在校学生的极少数,但对另外大多数人的影响不可低估。这些大学生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了某些客... 目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率逐年增长,盗窃、抢劫、杀人、赌博、卖淫、嫖娼等等,所有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深思。违法犯罪的大学生虽然仅是在校学生的极少数,但对另外大多数人的影响不可低估。这些大学生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外,他们内在的主观因素起主要的作用。尽管他们在实施违法犯罪时的动机复杂多样,但就他们所抱的心理态度来说,不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冒险和侥幸心理。违法犯罪大学生的狂妄自负心理是他们一时得逞的违法犯罪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评价,尽管这种评价是主观的、错误的,但他们却又以此去支配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一种冒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犯罪 心理态度 冒险行为 自我评价 心理分析 嫉妒心理 报复心理 攀比心理 下走 监考老师
下载PDF
女性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19
作者 黄亚香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女性性病患者 心理分析 绝望心理 配合治疗 人的心理活动 性传播疾病 护士 尖锐湿疣 治疗环境 报复心理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新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启英 《工企医刊》 2014年第3期846-847,共2页
艾滋病(AIDS)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流行,不仅生理上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同时也给感染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再加之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人们谈“艾”色变,患者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及经济多方面的压力。受到歧视的不仅是... 艾滋病(AIDS)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流行,不仅生理上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同时也给感染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再加之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人们谈“艾”色变,患者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及经济多方面的压力。受到歧视的不仅是艾滋病患者,社会甚至对艾滋病家庭也畏而远之,恐避之而不及。由此而造成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不断攀升,据统计显示,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高出普通人群26倍。进入二十一世纪,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加强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方面可提高其生存质量,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也可消除其怨恨、报复心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心理护理 配合治疗 感染患者 普通人群 医疗模式 生存质量 报复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