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364
1
作者 汪会琴 胡如英 +1 位作者 武海滨 俞敏 《浙江预防医学》 2016年第1期37-39,57,共4页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相较患病率、死亡率而言,糖尿病发病率对疾病流行病学变化更为敏感。本文根据国内外2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综述2...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相较患病率、死亡率而言,糖尿病发病率对疾病流行病学变化更为敏感。本文根据国内外2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综述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流行特征、相关因素及疾病负担现状。研究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呈逐渐加重的流行趋势,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人数近年来迅速上升,将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因此,亟需开展大范围糖尿病监测,寻找有效干预措施,为糖尿病早期预防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报告发病率 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 被引量:150
2
作者 王晓军 张荣珍 +1 位作者 胡苑笙 梁晓峰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8期290-292,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0 - 2 0 0 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现阶段我国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九十年代以来 ,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乙... 目的 了解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0 - 2 0 0 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现阶段我国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九十年代以来 ,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 1990年的 2 1 9/10万升高到 2 0 0 3年的5 3 3/10万 ,同期病毒性肝炎中乙肝构成比从 18 6 %上升到 77 8%。结论 乙肝高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毒性肝炎控制急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肝 流行现状 报告发病率 法定报告传染病 法定传染病 甲肝 中国 首位 结论
下载PDF
1997-2011年中国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3
作者 秦倩倩 郭巍 +4 位作者 王丽艳 阎瑞雪 葛琳 王璐 崔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 描述中国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7-2011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资料,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 自1997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4年网络直报以来,每年报告病例数... 目的 描述中国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7-2011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资料,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 自1997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4年网络直报以来,每年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3.03/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2.97/10万.15~49岁年龄组每年报告例数所占比例均>50%,≥50岁年龄组报告例数和所占比例同样逐年上升,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1年全国报告城乡病例数均逐年增加,病例数比从2005年的1.47下降至2011年的0.99.1997-2011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多分布在北方省份.74.8%的HCV/HIV双重感染者报告有注射毒品史或献血浆史或输血史或手术史.结论 中国丙型肝炎病例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均逐年上升,应加强重点人群和地区疫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报告发病率
原文传递
我国梅毒流行形势与控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59
4
作者 龚向东 蒋娟 苏晓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在20世纪80年代初,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至2013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32.86/10万,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1]”。我国梅毒疫情的快速上升值得深思。梅毒可防、可治、可控... 在20世纪80年代初,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至2013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32.86/10万,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1]”。我国梅毒疫情的快速上升值得深思。梅毒可防、可治、可控,检测手段易于实施,医疗条件成熟,至今尚未发现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梅毒血清检测,为什么我国梅毒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现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流行形势 血清检测 报告发病率 传染病发病 死灰复燃 社会问题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中国1990-2017年乙型肝炎疫情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芷希 汪业胜 王伟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3-619,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7年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发病和死亡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控乙肝疫情的策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乙肝发病和死亡数据及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 2016软件分别建立乙肝报告发病和死... 目的分析1990-2017年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发病和死亡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控乙肝疫情的策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乙肝发病和死亡数据及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 2016软件分别建立乙肝报告发病和死亡的数据库。利用Joinpoint 4.8.0.1软件进行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估计1990-2017年我国乙肝不同年龄组、不同省份年报告发病率和年报告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进一步分析乙肝疫情的变化趋势。采用R 3.6.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数据的可视化。结果从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报告20793233例乙肝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8.19/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25~29岁(119.67/10万),≥45岁年龄组年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85岁年龄组的报告病死率达最高值(2.26/1000)。有23个省份的报告发病率呈增长趋势(P<0.05),7个省份的报告发病率呈平稳趋势(P>0.05),2个省份的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1990-2017年中国乙肝主要发病人群已后移至成年人群,且该人群的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治疗水平较高,乙肝疫情已趋于平稳;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仍处上升趋势。应进一步针对不同省份的疫情现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变化趋势 报告发病率 报告死亡
原文传递
武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小兵 汪鹏 +1 位作者 孔德广 余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17 0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17 0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84/10万,7年间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 900.08,P<0.01)。发病主要高峰在4~7月,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3.88%,次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占总报告发病数的19.30%;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地区是洪山区(2 299例)、江岸区(2 129例)、武昌区(1 97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东西湖区(52.35/10万)、江夏区(43.62/10万)、江岸区(41.46/10万);年龄分布以4~14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3.91%;男女性别比为1.76∶1,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6.96/10万和22.27/10万(c2=1 030.13,P<0.0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总报告发病数的89.15%。结论在发病的高峰季节,在重要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落实传染源管理及聚集性疫情的规范处置,是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减少健康危害的适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报告发病率 疫情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08-2017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嘉铃 韦俞伽 +5 位作者 董柏青 陈敏玫 陈敏 李海 苏永健 李荣秀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我国手足口病(HFMD)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制定HFMD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HFMD发病和死亡数据及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HFMD报告发病和...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我国手足口病(HFMD)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制定HFMD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HFMD发病和死亡数据及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HFMD报告发病和死亡数据库。利用Joinpoint 4.9.0.0软件进行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估计2008—2017年我国不同年龄组、不同省份年报告HFMD发病率和年报告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HFMD变化趋势。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报告HFMD 18 183 88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4.75/10万)。共报告死亡3 632例,年平均报告死亡率为0.027/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较为平稳(P>0.05),但2010-2017年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22.98%,95%CI:-29.64%~-15.70%,P<0.05)。10个省(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4个省(市)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18个省(市)发病率呈稳定趋势。5个省份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HFMD在0~7岁组儿童高发,发病率最高的为1~岁组(3 184.19/10万)。HFMD年平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降低(t=-2.97,P<0.05)。<20岁组人群中,HFMD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降低(t=-3.18,P<0.05)。14个年龄组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12个年龄组的HFMD年发病率呈稳定趋势(P>0.05)。0~7岁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平稳(P>0.05)。结论 2008-2017年我国HFMD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总体较为平稳,但2010-2017年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地区省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华北、东北地区省份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HFMD在0~7岁组儿童高发。建议针对不同地区HFMD的疫情变化情况加强HFMD防控工作,以减少HFMD发病和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变化趋势 报告发病率 报告死亡
原文传递
2011—2019年武汉市肺结核疫情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正斌 王丽娜 +7 位作者 鲁周琴 王晓君 任欣 南晶 田丹 王坚杰 彭鹏 李月华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6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2011—2019年武汉市肺结核疫情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科学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武汉市近九年结核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ArcGIS 10.5软件对全市155个社区或乡镇肺结核发病率进... 目的分析2011—2019年武汉市肺结核疫情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科学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武汉市近九年结核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ArcGIS 10.5软件对全市155个社区或乡镇肺结核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1—2019年武汉市报告登记肺结核564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24/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年递降率为1.99%;男女患者发病数比为2.35∶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285.36,P<0.001);发病年龄以45~64岁组比例最高,占35.33%;每年报告发病高峰是3~6月,发病低谷是每年12月至次年2月;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1.93%、18.81%和12.84%。空间相关分析显示,2011—2019年武汉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正向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P<0.001),高-高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二七社区、百步亭社区、六角亭社区、汉水桥街道、和平街社区、厂前街社区、桐湖农场、玉贤镇、纸坊镇、五里界镇以及凤凰街道、李集街道、道观河街道等地。结论武汉市肺结核疫情总体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发病主要人群和病例集中发现时间相对固定,且整体疫情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应对发病高风险人群和高聚集区域进行主动筛查,可因时因地分类地制定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报告发病率 空间聚集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原文传递
我国大陆地区各省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尚辉 娄岩 +3 位作者 邓妍 刘壮 关鹏 郭海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区2011年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布特点,为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各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对其进行统计描述、线性相关分析和Q型系统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距离测量采... 目的探讨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区2011年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布特点,为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各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对其进行统计描述、线性相关分析和Q型系统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距离测量采用组间平均法。结果我国的肝炎发病以乙肝为主,各省间肝炎的总报告发病率、甲肝、乙肝、丙肝报告发病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为肝炎合计报告发病率,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均位于各省区前列的甘肃、青海、新疆最早聚为一类,随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率明显偏高的福建省也单独归为一类。结论我国肝炎高发区特征明显,肝炎总报告发病率、甲乙丙肝炎报告发病率均居全国前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应重点加强此类地区的肝炎防制工作。肝炎低发区发病特点不明显,更接近一般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系统聚类分析 地区分布 报告发病率
原文传递
2005年麻疹疫情评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霆 周绍聪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麻疹疫情 报告发病率 局部爆发 江苏省 苏州市 常州市 浙江省 上升 湖州市 嘉兴市
下载PDF
浙江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严丽英 吴李梅 +2 位作者 许亚平 沈云良 杨雪观 《浙江预防医学》 2009年第12期17-17,25,共2页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流行特征分析 浙江省 慢性全身性疾病 报告发病率 隐性梅毒 功能障碍 胎传梅毒
下载PDF
我国妊娠梅毒中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付翰林 刘晓英 +2 位作者 秦家碧 王婷婷 杨土保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3-368,共6页
妊娠后感染梅毒或者梅毒患者合并妊娠统称为妊娠梅毒。妊娠梅毒不但危害孕妇健康,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梅毒儿等不良妊娠结局。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妊娠梅毒及其引发的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均... 妊娠后感染梅毒或者梅毒患者合并妊娠统称为妊娠梅毒。妊娠梅毒不但危害孕妇健康,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梅毒儿等不良妊娠结局。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妊娠梅毒及其引发的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有报道称中国地区不到1h就增加1例先天梅毒,表明我国的梅毒防控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先天梅毒的传播风险与妊娠梅毒治疗与否、梅毒孕妇治疗时机及分娩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效价有关,妊娠梅毒的产前保健、早期采取合理的治疗干预是预防和控制先天梅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梅毒儿 妊娠梅毒 报告发病率 META分析 发展中国家 不良妊娠结局 非梅毒螺旋体 治疗时机
原文传递
幼年皮肌炎诊治建议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7-621,共5页
一、前言 幼年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DM)是儿童期发生的1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以横纹肌和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各种皮疹,消化道和肺等脏器也可以受累^[1]。JDM相对并不常见,国... 一、前言 幼年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DM)是儿童期发生的1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以横纹肌和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各种皮疹,消化道和肺等脏器也可以受累^[1]。JDM相对并不常见,国外报告发病率为2-4人/百万儿童^[2-3],女童略多于男童,起病年龄多在5一14岁。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属于免疫复合物血管炎^[4-5],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感染)共同作用发病^[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皮肌炎 免疫性炎性肌病 报告发病率 诊治 非化脓性炎症 近端肌无力 免疫复合物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我国传染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绍聪 《浙江预防医学》 2001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流行 病毒性肝炎 甲型 暴发流行 病毒传染性肝炎 病毒病 报告发病率 出血性大肠杆菌 艾滋病病人
下载PDF
河南省西部某县2003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淑萍 李颖琰 +2 位作者 谢婧 陈益洲 朱谦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 ,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西部某县的 2个乡镇 2 0 0 3年度发生 (或疑似发生 )的全部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结果 全部法定传染病总漏报率...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 ,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西部某县的 2个乡镇 2 0 0 3年度发生 (或疑似发生 )的全部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结果 全部法定传染病总漏报率为 85 . 6 7% ,以此推算去年同期全省传染病校正报告发病率为 1344 1/ 10万 ,为报告发病率的 6 . 98倍。查出法定传染病 14种 ,包括腮腺炎、菌痢、水痘、甲肝、布病、麻疹、肺结核、乙肝等。其中腮腺炎的漏报病例数为 10 7例 ,漏报率 98. 17% ,细菌性痢疾漏报 92例 ,漏报率 98. 92 %。结论 目前河南省非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的漏报情况非常严重 ,应加大对疫情报告管理的力度 ,尤其增强村医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意识和报告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漏报 疾病监测点 报告发病率 漏报调查 腮腺炎 菌痢 河南 结论 西部
下载PDF
2006-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马树波 王娜 +3 位作者 杨震 王路钦 咸海滨 李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针对性的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报表模块收集肺结核数据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针对性的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报表模块收集肺结核数据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5年昌平区报告肺结核病例7082例,发病率由2006年的76.87/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27.55/10万,又下降到2015年的40.69/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0年间共报告1672例涂阳患者(占23.61%),发病率由2006年19.36/10万上升到2008年的28.50/10万,又下降到2015年的10.5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报告病例中男性(4633例)是女性(2449例)的1.89倍,各年度男性与女性患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15~25岁年龄组(47.99%)和65岁以上(9.90%)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学生、干部职员、工人为主,占报告病例的71.19%。本地户籍患者报告病例(5441例)是非户籍患者(1641例)的3.32倍,各年度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患者报告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01),非户籍患者报告发病率整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近十年的高峰,发病率为53.26/10万。结论2006-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结核病的流行仍然严重,应继续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报告发病率 预防与控制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细菌感染性腹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59-361,共3页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腹泻 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 世界卫生报告 发展中国家 报告发病率 儿童死亡 死亡人数 人类健康 寄生虫
下载PDF
深圳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熊明洲 冯铁建 +5 位作者 刘爱忠 洪福昌 蓝丽娜 张春来 吴肖冰 文立章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深圳市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因素,并评估其影响程度。方法: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全市144家性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中抽取34家作为调查点,将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期间,首次主动前往调查点皮肤性病科、妇产科、泌尿... 目的:分析影响深圳市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因素,并评估其影响程度。方法: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全市144家性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中抽取34家作为调查点,将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期间,首次主动前往调查点皮肤性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门诊寻求性病诊疗服务的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是否检测淋球菌、实验室淋球菌检测能力和是否漏报等环节对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结果:2 534名就诊者中性病门诊实验室淋球菌漏检率为7.3%,漏诊率为62.3%,误诊率为18.6%。性病门诊检测阳性结果的漏报率为6.2%。性病门诊报告发病数为实际发病数的37.1%。结论:漏检、漏诊、误诊和漏报等因素对淋病报告发病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淋病报告发病率只反应了真实发病率的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门诊 淋病 报告发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大陆地区各省艾滋病与淋病、梅毒报告发病率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志常 刘雁 娄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区市2012年常见3种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性病),艾滋病、淋病、梅毒发病情况的分布特点,为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我国31个省区3种性病的报告发病率,对其进行统计描述、线性相关和Q型系统聚类分... 目的探讨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区市2012年常见3种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性病),艾滋病、淋病、梅毒发病情况的分布特点,为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我国31个省区3种性病的报告发病率,对其进行统计描述、线性相关和Q型系统聚类分析,采用组间平均法对Q型聚类分析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在这3种性病种类中,以梅毒最为常见,聚类分析结果为性病合计报告发病率,艾滋病、淋病、梅毒的报告发病率均位于各省区前列的新疆、广西最早聚为一类,随后淋病报告发病率明显偏高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也归入类中。结论我国性病高发地区特征明显,其性病总报告发病率居全国前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对此类地区的性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系统聚类分析 地区分布 报告发病率
原文传递
青岛市1990~2003年成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谭吉宾 曹卫华 +4 位作者 逄增昌 林鹏 董海英 綦斐 王少丽 《中国计划免疫》 200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青岛市 1990~ 2 0 0 3年共报告成人麻疹 2 30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30 /10万 ( 0~ 1 17/10万 )。 1997年以前 ,成人麻疹呈散发 ,而 1998年以后发病明显增加 ,1998~ 2 0 0 3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6 0 /10万 ( 0 13/10万~1 1... 青岛市 1990~ 2 0 0 3年共报告成人麻疹 2 30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30 /10万 ( 0~ 1 17/10万 )。 1997年以前 ,成人麻疹呈散发 ,而 1998年以后发病明显增加 ,1998~ 2 0 0 3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6 0 /10万 ( 0 13/10万~1 17/10万 ) ,与 1990~ 1997年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 0 0 7/10万相比 ,上升了 7 5 7倍。发病高峰在每年的 3~ 5月。 71 31%的病例为 18~ 2 4岁 ,196 9年及以后出生人群的发病危险是 196 9年以前出生人群的 19 83倍。外来人口病例占总病例的 4 8 2 6 % ,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工人 (占 4 4 35 % )、大学生 ( 14 78% )、农民 ( 11 74 % )等是成人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外来人口发病是青岛市成人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免疫失败是导致成人麻疹发病增高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麻疹 报告发病率 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免疫史 重点人群 发病高峰 青岛市 民营企业 外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