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迷与学者:扞格不入? 被引量:6
1
作者 戴维.波德维尔 张颖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共6页
在大多数艺术领域中,并不把学术研究视为报刊评论的大敌。报纸的音乐评论家或者建筑评论家可能在大学里学过相关科目,并把那样的学术训练应用于评论当前的作品。然而当涉及到电影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很冷淡,甚至可说是敌对。1970年... 在大多数艺术领域中,并不把学术研究视为报刊评论的大敌。报纸的音乐评论家或者建筑评论家可能在大学里学过相关科目,并把那样的学术训练应用于评论当前的作品。然而当涉及到电影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很冷淡,甚至可说是敌对。1970年代我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讶异地发觉,我的新朋友们竞瞧不起我给《电影评论》以及其他期刊写的文章。学者们对我的一个研究班同学所说的“影迷文章”不屑一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 影迷 音乐评论 报刊评论 电影评论 学术研究 学术训练 70年代
原文传递
简论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文龙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15,共5页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缺一不可的两种基本新闻手段。新闻报道重在叙述新鲜事实、传播最新信息以显示其导向功能,新闻评论则贵在结合实际阐述政策疏导思想以引导舆论。如果说前者为新闻媒介的主体;那么,后者则是它的灵魂或旗帜,...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缺一不可的两种基本新闻手段。新闻报道重在叙述新鲜事实、传播最新信息以显示其导向功能,新闻评论则贵在结合实际阐述政策疏导思想以引导舆论。如果说前者为新闻媒介的主体;那么,后者则是它的灵魂或旗帜,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实践表明,为了搞好新闻宣传,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两者还常常需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同动作,形成合力,以便从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及时、深刻、全面、有效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论和路线。 下面仅就我国新闻评论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作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 报刊评论 发展趋势 改革和发展 小言论专栏 新闻性 小型化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评论写作
原文传递
《循环日报》的言论特色——读部分原报(缩微胶卷)札记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建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最早一批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化报纸中,1874年2月4日(同治12年12月18日)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言论而名重一时,享誉海内外。这份由著名报人王韬主编的报纸,在创刊后的头10年中(1874—1884),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 在最早一批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化报纸中,1874年2月4日(同治12年12月18日)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言论而名重一时,享誉海内外。这份由著名报人王韬主编的报纸,在创刊后的头10年中(1874—1884),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言论。这些言论题材内容之广泛,思想内涵之丰富,表现形式之多样,在当时的中文报刊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它们代表了当时中国报刊言论的最高水平。因此,在中国报刊评论的发展史上,《循环日报》的言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新闻史学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日报》 言论 缩微胶卷 中文报刊 王韬 社会变革 报刊评论 “新政” 表现形式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舞台·课堂·案头——论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22,共10页
今年是喻宜萱教授(江西萍乡清溪人)诞生80周年,又是她从事声乐工作5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匠心独运地放歌于舞台,别树一帜;兢兢业业地授教于课堂,人才辈出;孜孜不倦地笔耕于案头,成果可喜。她之所以成为一代著名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关键词 声乐教育 歌唱家 报刊评论 江西萍乡 课堂 案头 舞台 声乐教学 教授 歌唱艺术
原文传递
清末报刊评论视野下的南昌教案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云仙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南昌教案发生之后,清末报刊对南昌教案有着两种不同的解读。以《大公报》为代表的报刊主要从文化启蒙的视角评论南昌教案;而以《申报》、《通学报》、《中外日报》、《京报》为首的报刊则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南昌教案。清末报刊对南昌... 南昌教案发生之后,清末报刊对南昌教案有着两种不同的解读。以《大公报》为代表的报刊主要从文化启蒙的视角评论南昌教案;而以《申报》、《通学报》、《中外日报》、《京报》为首的报刊则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南昌教案。清末报刊对南昌教案不同的评说视野展现了中国人纷繁复杂的教案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报刊评论 南昌教案
下载PDF
当下文学,如何传播?
6
作者 黄平 《江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到本世纪初,中国文学的传播渠道大致经历了报刊评论、广播电视播推和门户网站推荐等等,读者购买文学作品的渠道也相对单一,主要是书店、书摊和专业网站。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和自媒体... 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到本世纪初,中国文学的传播渠道大致经历了报刊评论、广播电视播推和门户网站推荐等等,读者购买文学作品的渠道也相对单一,主要是书店、书摊和专业网站。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无孔不入……当代文学,如何传播?当下读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悉文学信息?在哪些渠道购买文学作品?文学传播和购买途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出版机构的出版选题和作家们的创作方向?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由华东师范大学黄平教授主持并邀请了相关人士,就上述话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播 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 当下文学 创作方向 广播电视 门户网站 报刊评论
原文传递
谈电视新闻评论员如何选择话题与阐发观点 被引量:2
7
作者 骆新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4,共3页
电视评论,与我们所熟悉的报刊评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媒体就某一新闻事件所发出的议论。 众所周知,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发生后,其完整的传播链,势必由三部分组成——消息、调查和言论。
关键词 电视评论 新闻评论 话题 新闻事件 报刊评论 传播链 熟悉 媒体
原文传递
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云仙 牛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8,34,共5页
清末报刊评论对外交的关注是中国民族危机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表现。清末报刊评论不仅在组织民众参与外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推动了中国外交思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关键词 清末 报刊评论 中国外交
下载PDF
队伍:现状与建设——五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
9
作者 叶子 《今传媒》 1997年第12期14-15,共2页
队伍:现状与建设——五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和报刊评论的兴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队伍建设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报刊审读与报刊评论的特性决定了两支队伍的组成形式相同:专兼结合。但各自又有不同构成成分。先看... 队伍:现状与建设——五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和报刊评论的兴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队伍建设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报刊审读与报刊评论的特性决定了两支队伍的组成形式相同:专兼结合。但各自又有不同构成成分。先看报刊审读队伍。它是由下列两部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审读 报刊评论 新闻出版 审读员 评论工作 两支队伍 评论 精神产品 审读工作 报刊工作
下载PDF
冲出樊篱的早期中文报刊评论——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研究之二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建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9-83,共5页
历史发展的进程决定了这个无情的事实:最早的中文报刊评论连同共赖以生存的中文报刊一道,首先只能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 19世纪初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朝政腐败,国势哀颓。
关键词 东西洋考 报刊评论 新闻评论 发展史 中文报刊 西方传教士 《察世俗》 言论 现实生活 外国人
下载PDF
性质:管理行为与社会活动—— 一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
11
作者 叶子 《今传媒》 1997年第8期17-18,共2页
性质:管理行为与社会活动——一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一词,尽管现在新闻出版界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在一些工具书里并未收入词条,权威性的科学定义更谈不上。1991年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组织编写的《期刊工作手册》... 性质:管理行为与社会活动——一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一词,尽管现在新闻出版界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在一些工具书里并未收入词条,权威性的科学定义更谈不上。1991年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组织编写的《期刊工作手册》中,对期刊审读的含义及意义是这样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审读 报刊评论 管理行为 新闻出版管理 图书审读工作 期刊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 报刊质量 报刊出版 宏观指导
下载PDF
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学习马克思报刊理论的一点体会
12
作者 李春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6-39,共4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同敌人进行斗争,于1848年6月1日在德国科伦创办了无产阶级第一张报纸—《新莱茵报》。在宣传群众、组织斗争、干预运动、指导革命中,这张报纸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同敌人进行斗争,于1848年6月1日在德国科伦创办了无产阶级第一张报纸—《新莱茵报》。在宣传群众、组织斗争、干预运动、指导革命中,这张报纸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21页;下文凡引自此书的引文,只注明卷数和页码),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 (《列宁全集》21卷第60页)。 马克思在创办报纸的同时,提出了创办无产阶级报刊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创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理论基础,这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宝库中光辉的一部分,而马克思的新闻评论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写作 报刊理论 报刊评论 马克思 敌人 评论文章 反革命 充分发挥 武器 革命无产阶级
下载PDF
报刊评论有章法
13
作者 叶子 《今传媒》 1999年第1期17-18,共2页
凡构成事物都有其基本的要素。诸如写文,其基本要素就有: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以人喻之,主题是头脑,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语言是衣裳。四要素圆满结合,才能成为美文。报刊评论应当有章法。报刊评论就是对报纸、期刊的内容... 凡构成事物都有其基本的要素。诸如写文,其基本要素就有: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以人喻之,主题是头脑,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语言是衣裳。四要素圆满结合,才能成为美文。报刊评论应当有章法。报刊评论就是对报纸、期刊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评价和评论。报刊评论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评论 评论文章 读者评论 报刊之友》 法制报道 新闻报道 中心论点 读者服务 或期刊 民主权利
下载PDF
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兼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成功之道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世林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1,共4页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不仅充分调动了无数观众的味觉,也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许多嗅觉灵敏的商家借机推出片子里介绍的菜品,旅行社推出了有关舌尖上中国的美食之旅,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也纷纷推出了"舌尖上...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不仅充分调动了无数观众的味觉,也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许多嗅觉灵敏的商家借机推出片子里介绍的菜品,旅行社推出了有关舌尖上中国的美食之旅,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也纷纷推出了"舌尖上的母校",回忆和记录校园生活中的美食……"纪录片仍然是电视广播中一个有威望的领域,吸引着报刊评论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成功之道 传播 电视广播 校园生活 报刊评论 纪录片 旅行社
原文传递
散文化,别样评论显奇效——评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言论《微笑,并保持微笑》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兆荣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第十四届 散文化 获奖 《甘肃日报》 3721 统计口径 网上文章 报刊评论 《微笑》 互联网 影响力 先验性 TOM 一等奖 省报 话题 页数 言论
原文传递
《南方周末》:一份报纸的脆弱与坚强——试析报刊评论与公共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麒麟 《青年记者》 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一直是学界关注最多,也是争论最多的一大研究领域。哈贝马斯描述的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公与私之间的中间地带,既与国家相互抗衡,又与社会彻底分离,它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并且在平等对话、交谈与阅读之上形成公...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一直是学界关注最多,也是争论最多的一大研究领域。哈贝马斯描述的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公与私之间的中间地带,既与国家相互抗衡,又与社会彻底分离,它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并且在平等对话、交谈与阅读之上形成公共精神,达成公众舆论。这种公共精神包含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南方周末》 报刊评论 坚强 报纸 哈贝马斯 中间地带 平等对话
下载PDF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晓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报刊评论 新文体
下载PDF
新诗是连接学院与江湖、大陆与台湾的彩虹桥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明理 王觅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时间:2015年1月2日 地点:台北车站 杨宗翰简历: 1976年出生,台湾云林县人,曾任屏东师院讲师,现任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著有《秋收的黄昏》《夜樱一诗画集》《新诗的意象与内涵——当代诗家作品赏析》《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一当... 时间:2015年1月2日 地点:台北车站 杨宗翰简历: 1976年出生,台湾云林县人,曾任屏东师院讲师,现任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著有《秋收的黄昏》《夜樱一诗画集》《新诗的意象与内涵——当代诗家作品赏析》《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一当代诗文评论集》《山楂树》诗集、《回忆的沙漏》中英对照诗集、《涌动着一泓清泉——现代诗文评论》《清雨塘》中英对照诗集、《用诗艺开拓美——林明理谈诗》《海颂——林明理诗文集》《林明理报刊评论1990—2000》《行走中的歌者——林明理谈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台湾省 彩虹桥 江湖 学院 连接 中国大陆 报刊评论
下载PDF
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三讲 几种常见评论的写作(下)
19
作者 姚文华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新闻评论写作 电视评论 报刊评论 问题解决 标题 新闻工作者 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价值 小中见大 以情感人
下载PDF
新闻评论学何以成为一门学科
20
作者 魏天真 《教师教育论坛》 1996年第5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新闻评论 报刊评论 综合素质 社会功能 创作动因 电视评论 电子传媒 新闻评论工作 学科体系 现实存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