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61
1
作者 吴应科 莫源富 邹胜章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休闲旅游和科学研究等独特功能。会仙岩溶湿地面积达120km2,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桂林之肾,但目前已严重退化,仅及原湿地面积的20%,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为...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休闲旅游和科学研究等独特功能。会仙岩溶湿地面积达120km2,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桂林之肾,但目前已严重退化,仅及原湿地面积的20%,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为此,建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这对于桂林市的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设桂林国际山水旅游名城的战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湿地 自然保护 抢救性保护 相思埭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荣启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共11页
"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 "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抢救性保护 重要方式 理念与对策
原文传递
生物病害对唐皇城含光门土遗址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四平 李玉虎 +2 位作者 肖娅萍 金普军 王肃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唐皇城含光门土遗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多种生物病害,急需要抢救保护。通过对土遗址生物病害的详细调查,首次发现螨虫类和鞘翅目昆虫对遗址有强烈破坏作用,同时存在的生物病害主要还... 唐皇城含光门土遗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多种生物病害,急需要抢救保护。通过对土遗址生物病害的详细调查,首次发现螨虫类和鞘翅目昆虫对遗址有强烈破坏作用,同时存在的生物病害主要还有蓝藻和霉菌等。本研究分析了这些生物病害产生的原因及腐蚀土遗址的机理,并进行了防治措施研究。这些调查分析,将对遗址进一步抢救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光门遗址 土遗址 生物病害调查 螨虫类 蓝藻 霉菌 抢救性保护
下载PDF
广西花山岩画抢救性保护修复材料的选择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宏 韩汝玢 +3 位作者 赵静 黄槐武 谢日万 蓝日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3期18-24,i0005,共8页
花山岩画受环境因素作用,岩体崩落掉块、片状鳞片状剥离脱落等病害,给花山岩画造成了巨大破坏,威胁着岩画的长期保存。其中物理风化引起的岩石片状脱落病害,以及化学风化引起的颗粒状产物对岩画的危害最大,应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对... 花山岩画受环境因素作用,岩体崩落掉块、片状鳞片状剥离脱落等病害,给花山岩画造成了巨大破坏,威胁着岩画的长期保存。其中物理风化引起的岩石片状脱落病害,以及化学风化引起的颗粒状产物对岩画的危害最大,应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对其进行治理。本工作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粘合剂强度分析,以及清洗剂实验,研究了治理物理风化片状剥离脱落岩石片的粘合剂性能,以及化学风化颗粒状产物的清洗效果,并在现场无岩画处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的粘合剂,用于花山岩画片状剥离病害的治理时,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对颗粒状和薄膜状风化产物进行处理,疏松的颗粒状产物,清除效果较好,对岩石没有明显影响;对于较为致密的颗粒状产物或薄膜状产物未见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片状剥离 颗粒状产物 抢救性保护 修复材料
下载PDF
谈谈名人手稿的保护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景仁 周崇润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2,共3页
名人手稿是当代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名人将人生阅历和深邃思考形诸笔端,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及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记录,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利用价值,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名人手稿 制成材料 耐久 保护措施 图书馆 温湿度 有害气体 抢救性保护
下载PDF
抢救性保护视域下的非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被引量:9
6
作者 翟姗姗 刘德印 许鑫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抢救第一"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该长期固守的理念和方针。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予以长期保存,不仅是实现其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方法,也是非遗项目及其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三类世界... "抢救第一"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该长期固守的理念和方针。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予以长期保存,不仅是实现其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方法,也是非遗项目及其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三类世界级非遗名录进行整体分布、地区分布、主题分布的对比;在分析非遗抢救性保护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利用SWOT框架对我国非遗抢救性保护的数字化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以抢救性保护为导向的非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保护 非遗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下载PDF
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蕙贞 冯楠 宋迪生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303-313,共11页
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考古发掘现场是考古学者发现并获取文物及文物保护工作者保护文物的联合工作现场和接合面。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考古发掘的遗物和遗迹越来越丰富。
关键词 考古发掘 考古学者 环境突变 保护工作者 边疆考古研究 地仗 学术研究 现场保护 象牙器 抢救性保护
原文传递
数字化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命力 被引量:3
8
作者 钟良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0期70-72,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即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抢救性保护转化为以保护传承为主,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从而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人民的精神、物质追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现简要论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工业化 创新发展 抢救性保护 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覃翔楠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7期13-16,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法治”是一个由文化—政治—法律系统耦合而正在形成的专门化法律部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在对非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法治”是一个由文化—政治—法律系统耦合而正在形成的专门化法律部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立法决策的过程中,有效保护是政治与文化的结合,政府治理是最直接的保护形式。为了实现有效保护,我国形成了三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即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规范保护是法律与政治系统的结合,即在三种模式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考虑文化权的保护与限制双重属性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决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法治 保护与限制 生产保护 法律与政治 整体保护 抢救性保护
下载PDF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全人类的自然瑰宝 被引量:5
10
作者 楚雅南 徐永福(摄影) +1 位作者 雷超铭(摄影) 黄海(摄影) 《森林与人类》 2022年第5期6-17,共12页
中国是全世界1/10植物物种生存的家园,也是许多穿越亿万年时光隧道的孑遗植物最后的避难所。但繁荣的背后,我们无法忽视,有一些物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自然瑰宝,中国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植物保护,启动... 中国是全世界1/10植物物种生存的家园,也是许多穿越亿万年时光隧道的孑遗植物最后的避难所。但繁荣的背后,我们无法忽视,有一些物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自然瑰宝,中国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植物保护,启动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构建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互为补充的抢救性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自然保护 时光隧道 孑遗植物 野生植物保护 抢救性保护 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原文传递
探古寻新意 古道新思量——蜀绣创新产品研发路径探析
11
作者 庞君薇 《现代艺术》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蜀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致的工艺而闻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蜀绣的竞争优势,产品设计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在非遗保护实践中,逐渐从“抢救性保护”“立法保护”等阶段过渡到“生产性保护”。
关键词 四大名绣 蜀绣 抢救性保护 生产保护 立法保护 产品研发 设计与创新 非遗保护
原文传递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及危害防治 被引量:7
12
作者 武发思 马文霞 +7 位作者 贺东鹏 田恬 王江 刘岩 张琪 武光文 汪万福 冯虎元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48-2560,共13页
【背景】原址保护的墓葬壁画普遍存在着有害微生物的威胁,对壁画菌害的长效防治是文物保护领域久未解决的难题。【目的】确定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墓道霉变壁画上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分离优势菌株,并筛选长效的生物杀灭剂,为墓葬壁画菌害的抢... 【背景】原址保护的墓葬壁画普遍存在着有害微生物的威胁,对壁画菌害的长效防治是文物保护领域久未解决的难题。【目的】确定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墓道霉变壁画上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分离优势菌株,并筛选长效的生物杀灭剂,为墓葬壁画菌害的抢救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无菌棉签采集壁画表面白色菌丝体样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病害菌微观形貌特征;通过培养、分离及纯化获得真菌菌株,运用形态学和分子技术鉴定种属;结合实验室抑菌圈测试和原位杀菌试验,分析不同生物杀灭剂的抑菌圈大小、杀菌后原位可培养微生物浓度以及ATP荧光值差异,以期找到长效的生物杀灭剂。【结果】霉变壁画表面有大量菌丝体并伴有分生孢子,白色菌丝体样品中可培养真菌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6个属,其中白色侧齿霉菌(Parengyodontium album)相对丰度最高(98.13%),为优势病害菌。经实验室和原位试验筛选评估,确定了双氯酚复配型杀灭剂(0.5%双氯酚+75%乙醇)对该病害真菌杀灭效果最好,在7年连续监测期内未出现病害菌的复发。【结论】白色侧齿霉菌是引起徐显秀墓墓道壁画霉变的主要可培养病害菌;双氯酚复配型杀菌剂用于该病害菌防治的时效性最长;建议后期结合抢救性防治、环境调节和跟踪监测,以达到墓葬壁画微生物危害的长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霉变 真菌多样 生物杀灭剂 抢救性保护
原文传递
科技赋能造纸工艺——记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科学中国人》 2024年第1期82-83,共2页
2023年11月,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办。会议通过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了纸质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的新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新时代下文献保护与文... 2023年11月,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办。会议通过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了纸质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的新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新时代下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新路径、新模式,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实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保护 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 造纸工艺 纸质文献 高站位 互动交流 抢救性保护
下载PDF
论中华鲟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14
作者 董芳 危起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0-1616,共7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其成体可达4 m,体重超700 kg,寿命40龄以上,历史上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超2800 km,因其独特的洄游特性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和巨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其成体可达4 m,体重超700 kg,寿命40龄以上,历史上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超2800 km,因其独特的洄游特性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图1)^([1])。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中华鲟的保护工作,陆续采取了禁止商业捕捞、增殖放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建设自然保护区等多项措施^([1—4])。但遗憾的是,由于多种人类活动干扰的叠加和累积影响,中华鲟物种衰退趋势始终未得到遏制。更严峻的是, 2017—2023年已连续7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其自然种群延续已面临严重困难。有研究认为,如果现状无法改变,中华鲟自然种群将在10—20年内灭绝^([5]),中华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开展中华鲟抢救性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洄游鱼类 自然繁殖 增殖放流 自然种群 中华鲟 抢救性保护 重点保护动物 科研价值
下载PDF
从山东古筝乐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5-187,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文化界的热门议题。本文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山东古筝乐"为例,梳理它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描述它的现状,对其在现代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思考,由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文化界的热门议题。本文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山东古筝乐"为例,梳理它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描述它的现状,对其在现代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思考,由此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策略——抢救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只有将两种策略同等重视、双管齐下,才能保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以及完整传承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艺术 山东古筝乐 抢救性保护 生态保护 原样 活态
下载PDF
掠影·赓续城市文脉,活化北京的“毛细血管”
16
作者 叶楠 《法律与生活》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每一栋建筑,每一处遗址,每一条线路,既是这十年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见证,也是历史文物重获鲜活生命的印记。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不是单点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迟滞的,而是前瞻的;不只有“抢救性保护”,还有“... 每一栋建筑,每一处遗址,每一条线路,既是这十年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见证,也是历史文物重获鲜活生命的印记。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不是单点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迟滞的,而是前瞻的;不只有“抢救性保护”,还有“研究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物 抢救性保护 城市文脉 研究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浅论陕北秧歌系统性保护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卫星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受革命文化的洗礼,陕北秧歌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形成了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促使整个中国秧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在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秧歌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要求下,也迎来...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受革命文化的洗礼,陕北秧歌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形成了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促使整个中国秧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在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秧歌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要求下,也迎来的新的使命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北秧歌的现状分析,在尊重其传承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陕北秧歌的系统性保护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秧歌 系统保护 抢救性保护 整体保护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徐海鸡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18
作者 安仲晓 朱志刚 +1 位作者 张雪君 张孝庆 《中国禽业导刊》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徐海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的优质鸡遗传资源,2015年被江苏省政府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进行抢救性保护。2023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现由赣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保种。徐海鸡有胫羽和秃鹫样... 徐海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的优质鸡遗传资源,2015年被江苏省政府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进行抢救性保护。2023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现由赣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保种。徐海鸡有胫羽和秃鹫样跗关节,母鸡长距,蛋壳粉白色,品种特征十分明显。肉味鲜美、蛋品质量高,市场供不应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蛋壳粉 跗关节 抢救性保护 技术的应用 优质鸡 品种特征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古籍的数字赋能与增值利用——“数智时代的古籍活化与利用”高端论坛述评
19
作者 林通 郑翔 李明杰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2023年4月21-23日,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文学院、古籍所、信息管理学院,以及新闻出版署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实验室等单位举办的“数智时代的古籍活化与利用”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 2023年4月21-23日,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文学院、古籍所、信息管理学院,以及新闻出版署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实验室等单位举办的“数智时代的古籍活化与利用”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出版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古籍抢救性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围绕数智时代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活化利用的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数智时代的古籍出版与再造三大主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院 语义出版 前沿理论 智能计算 中共中央办公厅 高端论坛 抢救性保护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