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抟”的同源词浅祈——兼论王力《古代汉语》对“抟”的注释
1
作者 李清桓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文在分析“抟”的同源词及阐发“抟”的词义引申脉络上,认为王力的《古代汉语》对“抟”的注释欠妥当,当训为“环绕”即可。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同源词 注释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疑义商榷二则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维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5期30-31,共2页
《逍遥游》一篇其文辞放荡奇诡,玄妙难解疑难词例甚多,诸家各执己见,没有定论,本文选取其中争议较多的两处,从词义、字形、以及出土文献用例等方面去考释具体词义,并辨析其产生失误的原因,阐一管之见。
关键词 逍遥游 时女
下载PDF
王力《古代汉语》若干词义商榷
3
作者 曹祝兵 张翔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6-48,56,共4页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内容浩瀚,文选部分选材丰厚,作为高校教材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该书虽经过多次重版、修订、校正,注释也透彻精当,但在某些词义的注释方面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为了让教材更臻完善,不...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内容浩瀚,文选部分选材丰厚,作为高校教材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该书虽经过多次重版、修订、校正,注释也透彻精当,但在某些词义的注释方面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为了让教材更臻完善,不揣浅陋,胪陈几条如下,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敬诺” “夺” “谏” “分”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搏”字不作“搏击”解的探讨
4
作者 党思捷 袁林 +1 位作者 王威 张新渝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抄写、刊印等诸多形式,诸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对于某些形近字的误写。本文追溯《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搏"字之本义,对于"搏"误解为"搏击"的条文进行分类、列举、解释、对比。认为"...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抄写、刊印等诸多形式,诸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对于某些形近字的误写。本文追溯《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搏"字之本义,对于"搏"误解为"搏击"的条文进行分类、列举、解释、对比。认为"搏"在当时表示"索取,获得",通"捕";也可作"至"解,而非如今理解之"搏击"。《黄帝内经》中"搏"字其多为"搏"字之误写,特别指出"相搏"之用法多不可解,解释为"相搏"则文义通畅。并逐条分析了"搏"字用法以及意义。希望可以在中医学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教学上正本澄源,并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相搏
下载PDF
《内经》中“抟”、“转”讹为“薄”字厘正
5
作者 周雪亮 高凤英 《中医文献杂志》 2006年第2期30-31,共2页
“专”、“尃”二系字字形在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均相似,且古人书写时常省笔,因而“抟”、“转”常讹为“薄”。《内经》中这种讹误不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混乱,以下试分析之。《素问》以明顾从德本为底本,《灵枢》以民国涵芬楼... “专”、“尃”二系字字形在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均相似,且古人书写时常省笔,因而“抟”、“转”常讹为“薄”。《内经》中这种讹误不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混乱,以下试分析之。《素问》以明顾从德本为底本,《灵枢》以民国涵芬楼《四部丛刊》影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训诂
下载PDF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考证 被引量:14
6
作者 堵吉 谈勇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期8-9,13,共3页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指淡渗利湿法,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湿邪致病的准则,应用于内、外、妇、针灸等临床,代表方剂如八正散、五苓散、甘露消毒丹等。其首见于《医学正传》。医家著书立说引用此言时,却未必都查找了原文出处,...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指淡渗利湿法,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湿邪致病的准则,应用于内、外、妇、针灸等临床,代表方剂如八正散、五苓散、甘露消毒丹等。其首见于《医学正传》。医家著书立说引用此言时,却未必都查找了原文出处,而是以讹传讹。"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也有其不妥当之处,即治湿并非仅有利小便这一种途径,如调和肝脾治泻法及分部治湿法等。故临证之时,仍需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渗利湿 《医学正传》 文献考证
下载PDF
四川道教摩崖石刻造像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家祐 丁祖春 《四川文物》 1986年第S1期55-60,88,共7页
道教是我国传统宗教,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反映道教的石刻造像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发现的有安岳玄妙观、大足南山、石篆山、舒成岩;绵阳玉女泉、剑阁鹤鸣山、江油窦圌山、灌县青城山、丹棱龙鹄山... 道教是我国传统宗教,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反映道教的石刻造像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发现的有安岳玄妙观、大足南山、石篆山、舒成岩;绵阳玉女泉、剑阁鹤鸣山、江油窦圌山、灌县青城山、丹棱龙鹄山等地。其它还有蒲江、夹江、乐山、宜宾、乐至、南充等均有小量的道教造像和题刻。本文对上述石刻作简要分析。 一、四川道教溯源 《华阳国志·巴志》引《洛书》云:“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云笈七签》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太上皇之后而有地皇,地皇之后而有人皇。……而有伏羲、女娲、神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造像 摩崖石刻造像 道士 题刻 天尊 青城山 四川 老君 玄妙观
下载PDF
浙派中医眩晕辨治思路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梦蕾 杨泽 林胜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通过查阅浙派中医中几位代表性医家的书籍、文献资料,摘录整理其关于眩晕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总结归纳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共同点及各家学术经验...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通过查阅浙派中医中几位代表性医家的书籍、文献资料,摘录整理其关于眩晕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总结归纳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共同点及各家学术经验与特色。[结果]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眩晕多因正气亏虚,治疗应补虚为先,实脾补肾,慎用攻法。朱丹溪等医家主张因痰作眩,痰因火动,主要采用顺气治痰、兼降相火等治法。虞抟等则倡导瘀血致眩,重视活血化瘀法在眩晕中的应用,并且强调辨体论治。[结论]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病因病机立足虚、痰、瘀为核心,治疗上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允当,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了重要指导,其学术思想特色值得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眩晕 学术思想 代表医家 张景岳 朱丹溪
下载PDF
陈抟里籍考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昭曦 《四川文物》 1986年第3期33-40,共8页
陈抟(?——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唐末宋初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东都事略》、《宋史》皆列其传。他好读《易》,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 据史传所... 陈抟(?——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唐末宋初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东都事略》、《宋史》皆列其传。他好读《易》,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 据史传所载,陈抟的一生颇富戏剧性和神秘色彩。年青时,“读经史百家之言,……颇以诗名”。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先后在武当山、华山长期隐居。曾为周世宗、宋太宗召见,均不愿出仕。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少华山。据说,他曾“服气辟谷二十余年”,“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能“逆知人意”、“预卜死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县 里籍 瓦子 潼南县 《舆地纪胜》 公社 故宅 县治 明月
下载PDF
国医大师熊继柏从“汁沫与血相抟”论治肺结节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嘉昱 何霞 +5 位作者 钟思凡 林佳玥 兰松博 张婷 颜旭 熊继柏(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总结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基于《黄帝内经》“汁沫与血相抟”理论论治肺结节的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是“汁沫与血相抟”辟积于肺络,根本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以化痰行气、活血散结为基本法则,重视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灵... 总结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基于《黄帝内经》“汁沫与血相抟”理论论治肺结节的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是“汁沫与血相抟”辟积于肺络,根本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以化痰行气、活血散结为基本法则,重视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灵活选方、标本兼治,重视维固正气,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并附临床医案佐证其临证思路和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汁沫与血相 名医经验 熊继柏
下载PDF
武当山古建筑群:天开宫阙青冥阔
11
作者 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大岳太和山、玄岳山,素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自汉代起,雄奇的武当山就吸引了孙思邈和陈抟等人到此寻仙修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今湖北十堰一带)遭逢大旱,刺史姚简在武当山求雨成功,皇...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大岳太和山、玄岳山,素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自汉代起,雄奇的武当山就吸引了孙思邈和陈抟等人到此寻仙修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今湖北十堰一带)遭逢大旱,刺史姚简在武当山求雨成功,皇帝敕建“五龙祠”,宋真宗赐额“五龙灵应之观”。据史料记载,这是武当山历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诏改观名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武当山古建筑亦有所扩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赐额 武当山 五龙 元仁宗 万寿宫 湖北省十堰市 唐贞观
下载PDF
从紫砂茶具《抟砂雅集》看文人对茶事的高雅追求
12
作者 李千蕙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55-55,57,共2页
中国古时的文人士大夫都将饮茶视为雅事,无论茶叶、茶水、茶具都很讲究。紫砂壶便是因茶而生,更是在文人茶客的参与和追捧下,从日用器具一跃而成为文人雅士的文房雅玩。苏东坡、孙道明、金沙寺僧、陈眉公、陈鸿寿等等,无不嗜茗饮而喜砂... 中国古时的文人士大夫都将饮茶视为雅事,无论茶叶、茶水、茶具都很讲究。紫砂壶便是因茶而生,更是在文人茶客的参与和追捧下,从日用器具一跃而成为文人雅士的文房雅玩。苏东坡、孙道明、金沙寺僧、陈眉公、陈鸿寿等等,无不嗜茗饮而喜砂壶。文人对于茶事的爱好与追求也对紫砂能繁荣至今,成为陶瓷艺术里的一朵奇葩而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便以紫砂茶具《抟砂雅集》为例,从造型到内涵探究文人对茶事的高雅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茶具 砂雅集 文人 茶事 雅玩
下载PDF
孔孚“抟虚宇宙”诗歌创作的追求和艺术得失
13
作者 吕家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0,共7页
“抟虚宇宙”是孔孚后期诗歌创作的纲领,他以此来“与上帝唱唱对台戏”。他晚期的山水诗力求揭示“宇宙全息”,即体现景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在思维方式上他不满足于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而标举“灵性”和“灵觉”(包括“灵视”“... “抟虚宇宙”是孔孚后期诗歌创作的纲领,他以此来“与上帝唱唱对台戏”。他晚期的山水诗力求揭示“宇宙全息”,即体现景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在思维方式上他不满足于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而标举“灵性”和“灵觉”(包括“灵视”“灵听”“灵嗅”“灵味”等等)。在表现技巧上,他标举“减法”“隐藏”。他确实写出了一些山水其表、宇宙其里的好诗。但由于过分急切地追求“宇宙全息”,有的诗作流于理念化。他的“灵觉”有时没有灵感伴随,变成了刻意为之的冥思苦想。他对“减法”“隐藏”的精心运用,有时因为失去来自灵感的内在诗意的依傍,流为文字技巧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孚 诗歌 虚宇宙 减法
下载PDF
阿爷的砂罐阿奶的茶
14
作者 严雅楠 《中国土族》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阿爷说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阿爷的阿爷就陆续给他讲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以及“人类最初从土里来最终要到土里去”等等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令阿爷刻骨铭心,由此阿爷幼小的精神世界里对黄土生出了无限的敬... 阿爷说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阿爷的阿爷就陆续给他讲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以及“人类最初从土里来最终要到土里去”等等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令阿爷刻骨铭心,由此阿爷幼小的精神世界里对黄土生出了无限的敬畏。“桥尔沟的砂罐大煤洞的煤……”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还被人哼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传说 亚当夏娃 女娲 土里 伊甸园 刻骨铭心
下载PDF
从“汁沫与血相抟”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平 宋囡 +2 位作者 贾连群 杨关林 武跃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58,共4页
“汁沫与血相抟”始见于《黄帝内经》,是对痰瘀互结致病的高度总结,中医认为脾虚所导致的痰瘀互结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机制。因此基于“脾-线粒体”相关性,从“汁沫与血相... “汁沫与血相抟”始见于《黄帝内经》,是对痰瘀互结致病的高度总结,中医认为脾虚所导致的痰瘀互结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机制。因此基于“脾-线粒体”相关性,从“汁沫与血相抟”论证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理论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汁沫与血相 脾虚 线粒体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六君子汤源流钩沉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晨逸 蔡妍 +5 位作者 杨婷 许海莹 董祎 郑镔 陈滨海 陈卫建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在传统医籍中六君子汤同名方剂众多,现今流传最为广泛者为虞抟《医学正传》(下文称《正传》)六君子汤,以半夏、白术(以上各一钱半),陈皮、茯苓、甘草、人参(以上各一钱)的配比组成,作为临床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剂。笔者从《中医方剂大辞... 在传统医籍中六君子汤同名方剂众多,现今流传最为广泛者为虞抟《医学正传》(下文称《正传》)六君子汤,以半夏、白术(以上各一钱半),陈皮、茯苓、甘草、人参(以上各一钱)的配比组成,作为临床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剂。笔者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出发,参照古籍文献对六君子汤的源流、同名方剂之间的联系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望能对医学同侪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君子汤 方剂研究 历史沿革 丹溪学派
下载PDF
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道省 张邦宁 甘仲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存在上行干扰时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首先对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在上行干扰条件下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误比特率性能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对其中两种典型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常认为无抗干... 本文研究了存在上行干扰时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首先对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在上行干扰条件下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误比特率性能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对其中两种典型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常认为无抗干扰能力的窄带多址技术结合放大器输入回退,在干扰条件下同样具有一定的健壮性;而且,导致多个用户同时达到不可接受误比特率的干扰信号功率必须与所有用户信号的总功率相当,并且该功率通常比导致转发器进入饱和状态的功率要小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透明转发器 上行干拢 抗干能力 误比特率
下载PDF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晓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隐居乐道剧 《西华山陈高卧》 身国共治
下载PDF
苯乙炔吸附在金电极上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敏敏 邹文君 +2 位作者 姚建林 范晓敏 顾仁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苯乙炔在金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及表面反应过程.负电位下拉曼光谱的变化表明,苯乙炔分子的炔端碳与金属电极成键,分子垂直吸附于金电极表面.在所研究的负电位区间内,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取向并未随... 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苯乙炔在金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及表面反应过程.负电位下拉曼光谱的变化表明,苯乙炔分子的炔端碳与金属电极成键,分子垂直吸附于金电极表面.在所研究的负电位区间内,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取向并未随电位发生改变.电化学现场光谱研究表明,苯乙炔分子随电位负移,碳碳叁键被加氢还原.通过对比苯乙烯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发现,在-0.6V至-1.2V的电位区间内,苯乙炔经过中间步骤生成苯乙烯,最终被完全加氢为苯乙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 金电极 吸附 表面增强曼光谱 表面反应
原文传递
虞抟辨治积聚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晓霞 杨帆 +1 位作者 席鹏飞 孟静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471-1473,1478,共4页
通过对虞抟《医学正传》中关于积聚的论述,归纳整理出虞氏辨治积聚的学术特点:积聚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机关键是脾胃内伤,"脾胃为积聚之根";治疗原则宗崇《黄帝内经》关于积聚治疗理论;在具体治疗上... 通过对虞抟《医学正传》中关于积聚的论述,归纳整理出虞氏辨治积聚的学术特点:积聚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机关键是脾胃内伤,"脾胃为积聚之根";治疗原则宗崇《黄帝内经》关于积聚治疗理论;在具体治疗上,注重辨证阴阳、气血、虚实、寒热,推崇朱丹溪的治疗大法,引用李东垣、刘河间等医家的治积名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所用药物用药频次位居前三位的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聚 治则 治法 医学正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