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 被引量:7
1
作者 庄亚纯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前对期前收缩发生的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有几种解释:(1)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2)折返激动。目前公认折返激动是引起期前收缩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期前收缩有固定的偶联间期,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折返径路中的文氏、交替性文氏,或反文氏... 目前对期前收缩发生的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有几种解释:(1)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2)折返激动。目前公认折返激动是引起期前收缩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期前收缩有固定的偶联间期,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折返径路中的文氏、交替性文氏,或反文氏现象而使偶联间期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作者最近遇到1例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国内外文献仅见零星病例报道,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持续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在常规12导联中,同一导联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形态基本相同,但偶联间期呈长短不规则交替。从图中显示的几个导联来看,Ⅱ、aVR导联为长-长-短-短;V_1为短-长-长-长;V_5为短-短-长-长。长者520ms,短者410ms,相差甚大。交替找不出规律,偶联间期长短与窦性周期长短也无关系。显示心室内产生期前收缩的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缩 折返径路 径路传导 心电图 冠心病
下载PDF
窦性并行心律合并房性并行灶周围显性及隐性折返伴折返径路内反向文氏周期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军 王永波 杨佩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房性异位搏动 窦性P波 并行心律 文氏周期 折返径路 隐性折返 周围显性 并行灶
下载PDF
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中文氏及反文氏现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春雨 王保平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折返是指冲动在激动某种心肌传导组织后返回原处并再次激动该处组织的现象。其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解剖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折返环路中具有单向阻滞,(3)环路内充分的传导延缓。上述条件缺一不能形成折返。 一、文氏及反文氏... 折返是指冲动在激动某种心肌传导组织后返回原处并再次激动该处组织的现象。其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解剖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折返环路中具有单向阻滞,(3)环路内充分的传导延缓。上述条件缺一不能形成折返。 一、文氏及反文氏现象的诊断标准 由基本激动折返而引起的期前收缩称折返性期前收缩。通常折返激动是沿着同样的途径按同样的速度进行折返并达到同一终点的,说明折返性期前收缩与其前一次激动关系密切,故而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固定,且其形态也是一致的。如折返传导时间逐渐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折返径路 文氏现象 心电图
下载PDF
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中的文氏及反文氏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群 时志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52-652,F0003,共2页
关键词 文氏及反文氏现象 折返径路 室性早搏 文氏型传出阻滞 室性并行心律 心电图
下载PDF
传导系统不同部位的文氏现象
5
作者 马淑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文氏现象 传导系统 同部位 房室交接区 窦房交接区 折返径路 期前收缩 心肌组织
下载PDF
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及心室内文氏现象1例
6
作者 牛景美 马新军 屈宗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室性早博 折返径路 心室内文氏现象 心电图
下载PDF
束支及折返径路内的文氏现象各一例
7
作者 李兴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370-371,共2页
例1 男,22岁。因心悸、气短9个月加重4天入院。临床诊断:克山病。ECG:窦性心律,频率83次/min;PP规整,PR恒定(10.21s)。
关键词 束支 折返径路 文氏现象
下载PDF
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及室房传导双文氏现象
8
作者 周冀杭 赵丽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35-436,共2页
患者男,79岁,因咳嗽、气喘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图为Ⅱ导联记录:基本心律为窦性,图中可见室性早搏(PVS)二联律成组出现,其联律间期逐渐延长,分别为400ms→470ms→510ms和400ms→460ms,随着早搏联律间期的逐渐延长,早搏消失,出现... 患者男,79岁,因咳嗽、气喘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图为Ⅱ导联记录:基本心律为窦性,图中可见室性早搏(PVS)二联律成组出现,其联律间期逐渐延长,分别为400ms→470ms→510ms和400ms→460ms,随着早搏联律间期的逐渐延长,早搏消失,出现连续4个窦性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折返径路 室房传导 双文氏现象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间位型室性早搏折返径路内的文氏现象1例
9
作者 朱谷晶 王肖龙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文氏现象 折返径路 高血压性心脏病 QRS-T波群 心功能Ⅲ级 2型糖尿病 胸闷气急
下载PDF
心房折返径路内3:2文氏现象1例
10
作者 粟全玲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12-413,共2页
患者男性,69岁。因心悸、胸闷不适1年余就诊。患者每次发作表现为心跳加速、乏力及少汗,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平素有高血压史,口服降压药治疗(具体不详)。体检:心率75次/min,
关键词 文氏现象 折返径路 心房 口服降压药 高血压史 自行缓解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内的交替性反文氏周期2例
11
作者 王军 杨佩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折返径路 交替性反文氏周期 心电图
下载PDF
室早双联伴折返径路反文氏现象
12
作者 阳海红 丁晓军 《安徽医学》 1997年第1期54-55,共2页
<正>患者男,70岁,有高血压病史20年,近日活动时左胸闷痛。血压18/13Kpa.双肺阴性,心率55次,心律齐,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底部A_2>P_2,腹软,肝脾未及,肝颈返流征阴性。人院后描记心电图显示I、avl、V5导联S—T压低0.... <正>患者男,70岁,有高血压病史20年,近日活动时左胸闷痛。血压18/13Kpa.双肺阴性,心率55次,心律齐,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底部A_2>P_2,腹软,肝脾未及,肝颈返流征阴性。人院后描记心电图显示I、avl、V5导联S—T压低0.1~0.2mv,T波倒置呈冠状“T”,心电图监护资料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折返径路 反文氏现象 心电图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1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宏 赖云萍 +1 位作者 李占全 邓重信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 总结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2例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总结了其消融操作流程。结果  12例中 ,同时具有三条房室旁路 1例 ,两条房室旁路者 7例 ,一条房室旁路伴房室结多径路者 ... 目的 总结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2例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总结了其消融操作流程。结果  12例中 ,同时具有三条房室旁路 1例 ,两条房室旁路者 7例 ,一条房室旁路伴房室结多径路者 2例 ,房室结三径路者 2例。共计消融慢径 2条、旁路 19条 (包括左侧旁路 7条、右侧旁路 12条 ,其中显性旁路 10条、隐匿性旁路 9条 )。结论 消融前后详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返径路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治疗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1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宏 赖云萍 +1 位作者 李占全 邓重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总结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2例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总结了其消融操作流程。结果  12例中 ,同时具有 3条房室旁道者 1例 ,2条房室旁道者 7例 ,1条房室旁道伴房室结多径路者 ... 目的 总结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2例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总结了其消融操作流程。结果  12例中 ,同时具有 3条房室旁道者 1例 ,2条房室旁道者 7例 ,1条房室旁道伴房室结多径路者 2例 ,房室结三径路者 2例。共计消融慢径 2条、旁道 19条 (包括左侧旁道 7条、右侧旁道 12条 ,其中显性旁道 10条、隐匿性旁道 9条 )。结论 消融前后详细、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可提高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折返径路心动过速 治疗
下载PDF
多折返径路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治疗(附7例报告)
15
作者 杨敏全 帕尔哈提 +1 位作者 许力舒 李国庆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35-36,共2页
本文报道采用逐条标测逐条消融即剥笋法对7例多折返径路(共111条旁路4条双径路)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精简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与导管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提高了射频消融的安全性。
关键词 室上速 折返径路 剥笋法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思考心电图之158》
16
作者 蔡卫勋 《心电与循环》 2018年第3期217-217,共1页
患者男性,35岁。心悸待查。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用S1S1刺激法诱发心动过速,请明确该心动过速性质,并说明折返径路的部位及理由。
关键词 心电图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动过速 折返径路 刺激法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B型交替性反文氏周期1例
17
作者 倪红林 杨林森 《心电与循环》 2012年第3期177-177,共1页
交替性文氏周期分为A、B型,B型指传导系统或异位起搏点与心肌连接处的近端发生文氏现象,远端发生2∶1阻滞.现报道1例少见的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B型交替性反文氏周期.
关键词 交替性反文氏周期 室性期前收缩 折返径路 B型 交替性文氏周期 文氏现象 传导系统 连接处
下载PDF
VVI起搏伴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1例
18
作者 贾邢倩 王凤秀 马伟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VVI起搏器 室性期前收缩 径路传导 折返径路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自主心律 QRS-T波群 起搏频率 V1导联 min
下载PDF
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5例
19
作者 朱恒青 谢绍峰 +4 位作者 黄丽辉 赖昀掞 钟勇辉 李锦梅 伍学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78-,共1页
目的 总结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结果及消融过程。结果 5例中具有2条房室旁路3例(右后侧壁+右前壁1例,左前游离壁+左后游离壁1例,左中间隔+左后游离壁1例,1条旁... 目的 总结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结果及消融过程。结果 5例中具有2条房室旁路3例(右后侧壁+右前壁1例,左前游离壁+左后游离壁1例,左中间隔+左后游离壁1例,1条旁路(左前游离壁或右前壁)伴房室结双径路2例,5例全部消融成功,随访7~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前,应行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提高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检出率,有时术前不能全部揭示存在的折返径路,射频消融后应详细电生理检查,不仅看是否诱发心动过速,更重要是观察心房、心室激动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折返径路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A型交替性文氏反文氏周期1例
20
作者 贾邢倩 王凤秀 马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折返径路内A型交替性文氏反文氏周期 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