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和bFGF抗体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协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丽玲 杜彬 +4 位作者 谢波 刘宏伟 张海伟 邵建立 郑佩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 bfgf抗体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抗bFGF抗体对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促SC-3细胞增殖作用的抑制效应
2
作者 卢建 张金山 松本圭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无血清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SC-3)为模型,研究了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GC)对该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实验表明,生理剂量的睾酮(T)及药理剂量的地塞米松(Dex)对SC-3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促进作用,该作用通过两激素各自的受体介导,两... 以无血清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SC-3)为模型,研究了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GC)对该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实验表明,生理剂量的睾酮(T)及药理剂量的地塞米松(Dex)对SC-3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促进作用,该作用通过两激素各自的受体介导,两激素均可诱导SC-3细胞产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DF)样因子,该细胞膜上存在能与FGF高亲和力结合的FGF受体,用抗碱性FGF(bFGF)抗体能将雄激素及GC的促增殖作用抑制70%,从而证明了雄激素及GC对SC-3细胞的保增殖作用通过诱导该细胞产生自分泌的FGF样因子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抗体 雄激素 糖皮质激素 SC-3细胞增殖 抑制效应 乳腺癌 癌细胞
全文增补中
抗bFGF抗体对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穆建琴 魏路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抗bFGF抗体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对照组(C组);②模型组(M组);③抗bFGF抗体组(K组)。M、K组给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 目的:研究抗bFGF抗体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对照组(C组);②模型组(M组);③抗bFGF抗体组(K组)。M、K组给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K组于造模后1,2,3,8,12,19,25d腹腔内注射抗bFGF抗体。上述各组均于注药后1、4周各宰杀5只。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肺泡炎、Masson胶原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用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bFGF蛋白在大鼠肺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的表达。结果:在1、4周时M组与C组比较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明显,M组在肺组织、血清和的BALF中的bFGF表达与C组的bFGF表达比较升高;在1、4周时K组与M组比较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减轻,K组在肺组织、血清和的BALF中的bFGF表达与M组的bFGF表达比较均有降低。结论:抗bFGF抗体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与抑制bF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抗体 肺纤维化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对疾病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毛小莉 熊阿莉 卢忠心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血清中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自身抗体水平及对患者的诊断价值,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AID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 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血清中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自身抗体水平及对患者的诊断价值,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AID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抗bFGF抗体IgM和IgG水平。结果显示80例AID患者经过检测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均得到确诊,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SLE、RA及慢性肾炎,分别占28.75%、22.50%和18.75%;观察组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t=7.572,P<0.05);观察组中SLE、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bFGF IgM抗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RA、皮肌炎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bFGF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慢性肾炎、皮肌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bFGF IgM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AID患者血清中存在bFGF自身抗体水平升高现象,加强抗bFGF自身抗体水平测定有助于AID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bfgf自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L-6、TNF-α水平检测在ITP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莹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自身抗体、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ITP患者62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健康查体... 目的:探讨血清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自身抗体、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ITP患者62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健康查体者60例设为对照组。按发病的急慢性,将病例组分为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按照预后情况将病例组分为ITP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急性ITP组与慢性ITP组、ITP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gM、IgG水平和IL-6、TNF-α水平。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gM、IgG水平联合检测对ITP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抗bFGF IgG抗体、抗bFGF IgM抗体、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ITP组的血清抗bFGF IgG抗体、抗bFGF IgM抗体、IL-6、TNF-α水平高于慢性ITP组(P<0.05);ITP预后良好组的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L-6、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L-6、TNF-α水平联合评估ITP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6.69%、87.23%,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CI=0.732~0.930)。结论:ITP患者的血清抗bFGF自身抗体、IL-6、TNF-α水平升高,其水平越高患者越有预后不良的倾向,联合检测其血清水平在评估患者预后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fgf自身抗体 白介素-6 TNF-α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