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联合抗雄治疗在伴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尹鹏 田新涛 +5 位作者 王培圣 韩升 宋长河 王云勇 解福军 陈伟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PKRP)联合抗雄治疗在伴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伴膀胱颈梗阻的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40例,均行PKRP联合抗雄治疗。评价患者术中情况、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生活质量评...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PKRP)联合抗雄治疗在伴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伴膀胱颈梗阻的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40例,均行PKRP联合抗雄治疗。评价患者术中情况、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结果: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未见大出血、尿失禁与中毒情况。术后6个月时,患者QOL评分、IPSS评分与PSA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Qmax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联合抗雄治疗在伴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 治疗 膀胱颈梗阻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阳 张丙泉 +1 位作者 龚锦 陈学裕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前列腺癌抗胸治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中药组、艾灸组、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5例,中药组用益气养血汤治疗,艾灸组采取穴位艾灸治疗,西药组采取皮下注射重组人促...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前列腺癌抗胸治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中药组、艾灸组、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5例,中药组用益气养血汤治疗,艾灸组采取穴位艾灸治疗,西药组采取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联合组采取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各组经1个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与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各组HCT、RBC与Hb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高于其他3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P<0.05);中药组、艾灸组、西药组在血细胞检测水平与治疗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汤 穴位艾灸 前列腺癌 治疗 贫血
下载PDF
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丙泉 刘阳 洪育昌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选100例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所收治。将其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25例,A组采用穴位艾灸治疗,B组采...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选100例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所收治。将其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25例,A组采用穴位艾灸治疗,B组采用益气养血汤治疗,C组采用西药治疗,D组采用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比较四组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b)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B组、C组、D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0%(16/25)、68.0%(17/25)、60.0%(15/25)、96.0%(24/2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D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患者血常规中的HCT、RBC及Hb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的HCT、RBC及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汤 穴位艾灸 前列腺癌 治疗 贫血
下载PDF
抗雄与米非司酮间歇治疗对前列腺癌雄激素抵抗的延缓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天中 武小强 +1 位作者 张祥生 丁德刚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雄激素抵抗发生的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42例雄激素敏感性晚期前列腺癌作为治疗对象,进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24例间歇期停用所有抗雄药物,雄激素阻断治疗期6~8个月,间歇期4~5个月,另外18例在间歇期应用米非...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雄激素抵抗发生的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42例雄激素敏感性晚期前列腺癌作为治疗对象,进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24例间歇期停用所有抗雄药物,雄激素阻断治疗期6~8个月,间歇期4~5个月,另外18例在间歇期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选择同期住院的40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例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作为对照。三组病例观察期6年,以最大雄激素阻断失效、PSA持续升高、临床症状逐渐加重作为疾病进展的观察终点。分析三组病例平均治疗期时间、间歇期时间及疾病总的进展时间作为疗效相关判断标准。结果持续治疗组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5.5±5.1)个月,间歇治疗组为(26.7±6.9)个月,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米非司酮治疗组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43.3±8.3),均明显长于前两组(P〈0.01)。结论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疗效相似,而在间歇期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有效延缓了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性前列腺癌 米非司酮 间歇性治疗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耐药性与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瑾 李文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0-792,共3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雄激素剥夺疗法通过阻断雄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可明显抑制转移癌进展,但多数患者最终出现雄激素抵抗,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雄激素...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雄激素剥夺疗法通过阻断雄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可明显抑制转移癌进展,但多数患者最终出现雄激素抵抗,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与mCRPC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恩杂鲁胺和阿比特龙)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型前列腺癌 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激素治疗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