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形貌对润湿性及抗附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连峰 谭家政 张会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研究表面形貌对表面润湿性和抗附着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制备点阵微结构和仿生贝壳表面网格微结构,将SiO2纳米粒子涂覆在微结构上制备微纳结构。研究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经激光刻蚀后由亲水变为超亲水状态。经低表面能修饰后... 为研究表面形貌对表面润湿性和抗附着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制备点阵微结构和仿生贝壳表面网格微结构,将SiO2纳米粒子涂覆在微结构上制备微纳结构。研究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经激光刻蚀后由亲水变为超亲水状态。经低表面能修饰后,点阵微结构表面符合Wenzel模式的疏水状态,而网格微结构表面符合Wenzel模式的超疏水状态。在点阵和网格微结构上涂覆SiO2形成微纳结构表面均符合Cassie模式的超疏水状态,且网格结构表面的接触角更大,滚动角更小。浅海挂板实验显示,微生物粘膜附着量由多至少的顺序为:超亲水状态的点阵微结构表面>亲水的抛光表面>超亲水状态的仿生网格微结构表面>符合Cassie模式的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激光刻蚀 附着 超疏水
下载PDF
防龋性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忠圆 王航 付静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85-389,共5页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充填修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光固化复合树脂由于出色的美学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操作简便以及易修理等优点,现已成为牙科最广泛应用的充填修复材料。但市售复合树脂自身多无抗菌性,且该类材料较银汞合金等...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充填修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光固化复合树脂由于出色的美学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操作简便以及易修理等优点,现已成为牙科最广泛应用的充填修复材料。但市售复合树脂自身多无抗菌性,且该类材料较银汞合金等其他牙齿充填材料表面易积聚菌斑生物膜。菌斑生物膜是龋病的始动因素,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酸,使充填体周围的牙体硬组织脱矿,形成继发龋。继发龋是树脂类材料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其有效管理仍是全球性挑战。抗附着剂,如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可抑制树脂表面蛋白质和细菌附着,进而减少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抗菌剂,如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可抑制或杀死树脂表面的致龋菌。促矿化剂,如羟基磷灰石、硅酸铌,不仅可中和树脂修复体周围的酸性环境,且释放钙、磷等离子,可促进脱矿的牙体硬组织再矿化。本文旨在阐述近年来含有上述防龋潜力材料的复合树脂的研究情况,未来这些树脂有望减少口腔临床中继发龋的发生,延长修复体的寿命,从而促进口腔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继发龋 附着 再矿化
下载PDF
中国南海Sinularia等珊瑚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文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70-677,共8页
本文描述了作者从中国南海8种珊瑚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与新颖性。在获得的155种化合物中,130种为新颖结构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具有抗附着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海洋底栖生物存在大量的新颖结构,为进一步的药理学评价提供... 本文描述了作者从中国南海8种珊瑚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与新颖性。在获得的155种化合物中,130种为新颖结构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具有抗附着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海洋底栖生物存在大量的新颖结构,为进一步的药理学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模式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柳珊瑚 西松烷型 双西松烷型 附着 肿瘤
下载PDF
CuO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千汇 刘新宽 +6 位作者 刘平 陈小红 何代华 李伟 马凤仓 张柯 周洪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的CuO/尼龙6 (PA6)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和抗微生物附着的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O质量分数介于5%~20%时,复合... 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的CuO/尼龙6 (PA6)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和抗微生物附着的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O质量分数介于5%~2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明显提高,质量分数为20%时填充效果最好,拉伸强度可以达到70MPa以上。复合材料在酸溶液中的铜离子析出情况与时间成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并且CuO含量为20%的材料在稀盐酸中的铜离子浓度明显大于CuO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最后证明了CuO的填充对复合材料的抗生物附着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附着
下载PDF
纳米氧化亚铜对环氧树脂涂料力学性能及抗海洋微生物附着的影响
5
作者 闫小宇 柴柯 +1 位作者 吴进怡 王刚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8-482,共5页
为探究纳米氧化亚铜的掺杂量为0、0.5%、1%、1.5%、2%、2.5%时,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力学性能,以及对假单胞菌、弧菌、海莲藻这3种海洋微生物附着的影响。采用行星球磨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并采用快速搅拌的方式将纳米氧化亚铜与环氧树脂涂... 为探究纳米氧化亚铜的掺杂量为0、0.5%、1%、1.5%、2%、2.5%时,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力学性能,以及对假单胞菌、弧菌、海莲藻这3种海洋微生物附着的影响。采用行星球磨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并采用快速搅拌的方式将纳米氧化亚铜与环氧树脂涂料混合。结果表明,柔韧性和附着力与掺杂量无关,掺杂量为2%的氧化亚铜环氧树脂涂层其铅笔硬度和抗冲击性能最好;随着纳米氧化亚铜含量的增加,微生物附着率逐渐降低,掺杂量为2%时,涂层对3种微生物的抗附着效果最好;纳米氧化亚铜对涂层接触角没有明显影响,但微生物附着后涂层接触角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环氧树脂涂料 纳米氧化亚铜 力学性能 附着 假单胞菌 弧菌 海莲藻
下载PDF
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GAA0009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抗菌和抗附着活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农旭华 张晓勇 +1 位作者 陈茵 漆淑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和抗附着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筛选方法,从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获得代谢产物丰富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目标菌株并通过大发酵提取浸膏,... 【目的】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和抗附着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筛选方法,从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获得代谢产物丰富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目标菌株并通过大发酵提取浸膏,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采自海南三亚的柳珊瑚(Muricella flexuosa)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SCSGAA0009,鉴定为链霉属Streptomycessp.,从其改良ISP2发酵液中分离到新化合物N-(2-(1H-indol-3-yl)ethyl)propionamide(1)和已知化合物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2),其中化合物2对大肠杆菌和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 piscida)具有较好抗菌活性,且有强抗草苔虫(Bugulaneritina)幼虫附着活性。【结论】首次从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获得新的生物碱化合物1,首次报道化合物2的抗海洋细菌活性和抗附着活性;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可以得到新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这一来源的微生物资源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生物碱 结构鉴定 菌活性 附着活性
原文传递
生物膜感染预防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殷剑波 张苗苗 吕颖慧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生物膜是一种对抗生素和人体免疫高度耐受的复合菌群,生物膜的相关感染已成为患者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生物膜的治疗对于现代医疗实践显得格外重要。综述预防及治疗生物膜感染最新药物及方法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 生物膜是一种对抗生素和人体免疫高度耐受的复合菌群,生物膜的相关感染已成为患者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生物膜的治疗对于现代医疗实践显得格外重要。综述预防及治疗生物膜感染最新药物及方法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生素 附着作用 纳米银
下载PDF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具有抗硅藻附着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建生 姜薇 +2 位作者 缪莉 靳翠丽 包卫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5-831,共7页
【目的】为发现天然的防污损物质,从分离自海绵Haliclona sp.的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寻找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综合菌落生长形态、扫描电镜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属;采用活性(抗硅藻附着)-化学(薄层色谱、... 【目的】为发现天然的防污损物质,从分离自海绵Haliclona sp.的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寻找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化合物。【方法】综合菌落生长形态、扫描电镜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属;采用活性(抗硅藻附着)-化学(薄层色谱、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和核磁共振氢谱)导向法对其中的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确定结构;采用抗硅藻附着活性模型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复筛。【结果】该细菌鉴定为Pseudomonas putida;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环二肽,分别鉴定为环(亮氨酸-脯氨酸)(1)、环(亮氨酸-丙氨酸)(2)、环(苯丙氨酸-丙氨酸)(3)、环(缬氨酸-酪氨酸)(4)、环(丙氨酸-酪氨酸)(5)、环(丙氨酸-色氨酸)(6);化合物3和6在浓度为50μg/mL时具有明显的抑制硅藻附着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0%和85%)。【结论】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中具有抗硅藻附着的活性化合物为环(苯丙氨酸-丙氨酸)和环(丙氨酸-色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附着 PSEUDOMONAS PUTIDA 环二肽 海洋细菌
原文传递
硅油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抗硅藻附着及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晓园 丁永乐 +5 位作者 王梦豪 王利 陈野 蔺存国 郑纪勇 温青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4,共7页
多功能性聚合物涂层是船舶涂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物理共混改性的方法,利用硅油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具有防腐防污减阻多功能的涂层。测试了涂层的附着力、接触角、剥离强度、减阻性能和抗硅藻附着性能。结果表明:硅油改性环氧涂层... 多功能性聚合物涂层是船舶涂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物理共混改性的方法,利用硅油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具有防腐防污减阻多功能的涂层。测试了涂层的附着力、接触角、剥离强度、减阻性能和抗硅藻附着性能。结果表明:硅油改性环氧涂层在铝合金基材表面附着良好,划格评级为0级。表面具有疏水性,水接触角达到103.49°,胶粘带剥离强度为0.002 N/cm,比改性前显著降低,对硅藻附着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70%,同时降低了与水流的摩擦阻力,100 r/min转速下,旋转扭矩值降低了4.27%。加入二甲基硅油对环氧树脂进行物理共混改性,在保持了涂层对基材良好附着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环氧涂层的疏水性、防污性和减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硅油 防污减阻 涂层 疏水性 硅藻附着
下载PDF
一株海绵附生芽孢杆菌的抗硅藻附着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珊 俞思羽 +3 位作者 姜薇 张立奎 靳翠丽 周晓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32,共10页
为寻找天然抗污损活性化合物,以抗硅藻附着活性为导向,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对分离自海绵的芽孢杆菌UST050418-715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抗硅藻附着活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活性物质结构... 为寻找天然抗污损活性化合物,以抗硅藻附着活性为导向,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对分离自海绵的芽孢杆菌UST050418-715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抗硅藻附着活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活性物质结构。从菌株UST050418-715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种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环(L-亮氨酸-反式-8-羟基-L-脯氨酸-)、(2)环(L-缬氨酸-L-脯氨酸)、(3)环(D-脯氨酸-L-亮氨酸)、(4)环(L-脯氨酸-D-亮氨酸)、(5)环(甘氨酸-L-脯氨酸)、(6)环(L-苯丙氨酸-顺式-8-羟基-D-脯氨酸-)、(7)环(L-苯丙氨酸-反式-8-羟基-L-脯氨酸-)。说明海绵附生芽孢杆菌UST050418-715代谢产物中存在大量环二肽类化合物,可以帮助宿主海绵实现对硅藻附着的化学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附着 芽孢杆菌 UST050418-715 环二肽
下载PDF
新型牙本质粘接剂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美 杨巍 +1 位作者 马永刚 张宁 《转化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hexadecyl methacrylate,DMAHDM)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 目的评价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hexadecyl methacrylate,DMAHDM)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的牙本质粘接剂的抗蛋白和抗菌性能。方法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作为对照组。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中加入MPC、DMAHDM和NACP作为实验组,测试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双辛丁酸法测试试件表面蛋白的附着量,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生物膜的活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26)。实验组的蛋白附着量、菌斑的代谢活性和乳酸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00),大约是对照组的5%。实验组试件表面粘附的细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以死细菌为主。结论含有MPC、DMAHDM和NACP的牙本质粘接剂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附着和抗菌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附着 菌性能 牙本质粘接剂
下载PDF
新型抗菌性Hawley保持器的机械强度及抑制菌斑生物膜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丽 张宁 白玉兴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8期499-505,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抗菌性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类基托树脂材料的长期机械性能、抗菌性能、抗蛋白附着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将具有抗蛋白附着功能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 目的评价新型抗菌性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类基托树脂材料的长期机械性能、抗菌性能、抗蛋白附着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将具有抗蛋白附着功能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按照质量百分比0%(对照组)、1.5%、2.25%、3%、4.5%和6%添加到用于制作Hawley正畸保持器的MMA中。将对照组和MPC组试件在模拟口腔环境中浸泡1、90、180 d后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改性MMA试件在口腔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用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测试对照组和MPC组试件在口腔环境下的生物膜的代谢活性、菌落形成单位及死/活细菌染色。用双辛丁酸法测试对照组和MPC组试件的蛋白附着量。采用MTT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方法评价对照组和MPC组试件的细胞毒性。结果在模拟口腔环境下,添加0%~3%的MPC对MMA试件的机械强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与添加3%MPC后的改性MMA试件不同时间以及两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件随着干预时间增加,机械强度均有下降趋势,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组不同而异。与对照组相比,3%MPC组表面的蛋白附着量下降约80%、生物膜代谢活性下降约50%、菌落形成单位计数下降约70%(P<0.05),不同时间及两者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MPC组水老化1、90、180 d后均可见绿色活菌数量明显减少。对照组和MPC组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改性MMA材料在不影响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具有强效持久的抑制蛋白黏附和菌斑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HAWLEY保持器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 正畸 模拟口腔环境 菌性能 蛋白附着性能
下载PDF
船舶防污涂料抗菌性与抗硅藻附着性能实验室测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秀琴 张德阳 +1 位作者 贺小燕 常江凡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了评价船舶防污涂料的抗菌性能和抗硅藻附着性能,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防污涂层表面形貌、水接触角进行测量,并采用GB/T 21866—2008《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对抗菌性进行测试,设计静态防污实验对涂层抗硅藻... 为了评价船舶防污涂料的抗菌性能和抗硅藻附着性能,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防污涂层表面形貌、水接触角进行测量,并采用GB/T 21866—2008《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对抗菌性进行测试,设计静态防污实验对涂层抗硅藻附着性能进行测试,建立有效的实验室测试评价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选用的防污涂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但是在抗硅藻附着性能上差异化明显,对于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在实验室静态条件下没有抗硅藻附着能力,需要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相结合,才能准确评价此类防污涂料的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损 菌性 硅藻附着 防污涂料
下载PDF
具有抗蛋白附着和再矿化功能的复合树脂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梅美 杨巍 +1 位作者 马永刚 张宁 《转化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的具有抗蛋白附着和再矿化功能的复合树脂。方法将MPC和NACP添...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的具有抗蛋白附着和再矿化功能的复合树脂。方法将MPC和NACP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作为实验组,商品化的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双辛丁酸法测试试件表面蛋白的附着量;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生物膜的活性,检测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计数,活/死细菌染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力学性能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蛋白附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约是对照组的10%;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全菌、总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的3个CFU计数均降低了约7倍,活/死菌染色显示实验组试件表面粘附的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含有MPC和NACP的复合树脂可以显著降低蛋白附着量和细菌的粘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附着 细菌粘附 纳米磷酸钙 复合树脂
下载PDF
一株抗硅藻附着的海绵附生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15
作者 刘书宇 俞思羽 +3 位作者 夏翊腾 靳翠丽 张立奎 周晓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9-506,共8页
为了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寻找天然高效抗污损活性物质,本文针对前期研究获取的4株具有显著抗硅藻附着的活性菌株进行活性验证和比较,选出其中最优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比较了活性菌株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为了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寻找天然高效抗污损活性物质,本文针对前期研究获取的4株具有显著抗硅藻附着的活性菌株进行活性验证和比较,选出其中最优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比较了活性菌株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咖啡双眉藻(Amphora coffeaeformis)、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附着的抑制活性,确定菌株UST050418-715为最优菌株;通过16S r DNA的测序分析,结合平板的菌落形态和扫描电镜下菌体特征,鉴定活性菌株UST050418-715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为优化该菌株的培养条件,选择了酵母粉、蛋白胨、Na Cl、p H值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选择的4个因素对应的菌株发酵产物对硅藻附着的抑制活性大小不同,影响显著性顺序是酵母粉>蛋白胨>Na Cl>p H值,综合菌株发酵产物活性、粗提物产量和菌株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菌株UST050418-715基于海洋2216E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含量7.5 g/dm3,酵母粉含量3 g/dm3,Na Cl含量10.45 g/dm3,p H值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 硅藻附着 菌株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