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转铁蛋白受体单抗可变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硕 沈关心 +4 位作者 蒋琳 王晓林 苏娜 熊伟 卢昌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6,19,共5页
目的: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减少或消除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在人体内的免疫原性,保留其对人体抗原配体的高度特异性,发展临床导向诊断和治疗。方法:从体外分泌抗转铁蛋白受体mAb杂交瘤细胞系7579中,对其mAb可变区基... 目的: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减少或消除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在人体内的免疫原性,保留其对人体抗原配体的高度特异性,发展临床导向诊断和治疗。方法:从体外分泌抗转铁蛋白受体mAb杂交瘤细胞系7579中,对其mAb可变区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利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再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克隆于JM109受体菌之中。利用荧光染色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采用DNASIS7分析软件和与NIH基因库比较分析。结果:轻、重链可变区分别由139和128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信号肽、互补决定区和骨架氨基酸残基等功能序列。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Ⅱc和κ链Ⅵ家族。结论:来自mAb可变区的基因是完整的和具有潜在功能性的,为体外获得抗转铁蛋白受体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抗体 可变区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外源基因经静脉途径跨血脑屏障在大鼠脑内的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浩 赵英杰 +7 位作者 李桂林 王任直 冯铭 魏俊吉 栗世芳 马文斌 杨义 李永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3271-3275,共5页
目的构建脑特异性启动子GFAP启动的由转铁蛋白受体抗体(OX26)靶向的免疫脂质体OX26-pGFAP-IL,研究其携带外源基因LacZ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pCMV-LacZ脂质体(pCMV-Liposome)、0X26-pCMV-LacZ免疫脂质体(OX26-pCMV-IL)、OX... 目的构建脑特异性启动子GFAP启动的由转铁蛋白受体抗体(OX26)靶向的免疫脂质体OX26-pGFAP-IL,研究其携带外源基因LacZ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pCMV-LacZ脂质体(pCMV-Liposome)、0X26-pCMV-LacZ免疫脂质体(OX26-pCMV-IL)、OX26-pGFAP-LacZ免疫脂质体(0X26-pGFAP-IL)和空白脂质体,分别通过股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24h后Q-PCR检测LacZ基因mRNA在脑及周围器官的表达相对量,48h后检测LacZ基因在脑及周围器官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药物注射24h后0X26-pCMV-IL组和0X26-pGFAP-IL组脑中LacZ基因mRNA表达相对量分别为49.2×10^-6和44.9×10^-6,显著高于pCMV-Liposome组和空白脂质体组(P〈0.05)。0X26-pCMV-IL组在周围脏器的LacZ基因mRNA相对量显著高于0X26-pGFAP-IL组(P〈0.05)。48h后0X26-pCMV-IL组和OX26-pGFAP-IL组脑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别为0.67pg/mg和0.92pg/mg,显著高于pCMV-Liposome组和空白脂质体组(P〈0.05)。OX26-pCMV-IL组和OX26-pGFAP-IL组在脑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化学染色OX26-pGFAP-IL组可以实现在脑内的特异性阳性表达,减少在周围脏器的阳性表达。结论OX26-pGFAP-IL通过静脉途径注射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GFAP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外源基因脑内特异性的表达,同时减少在周围脏器的非特异表达,是实现颅内疾病的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血脑屏障 半乳糖苷酶类 转铁蛋白受体抗体
原文传递
跨血脑屏障药物载运中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剑鸿 王碧江 +1 位作者 刘松青 王章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综述了从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与药物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并讨论了以转铁蛋白受体抗体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载运措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载运 转铁蛋白受体抗体 连接方式 生物素 基因融合 生物素
下载PDF
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纳米载药系统治疗白血病的基础研究
4
作者 鲍文 刘苒 +5 位作者 王飞 聂超 钱丽冰 陈灵 王艳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其潜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合成纳米载药粒TfR mAb-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L-赖氨酸(PLL)-聚乙二醇(PEG)-柔红霉素(DNR)。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其潜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合成纳米载药粒TfR mAb-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L-赖氨酸(PLL)-聚乙二醇(PEG)-柔红霉素(DNR)。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经药物干预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DNR的累积;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HL60细胞内DNR浓度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单药DNR组和TfR mAb-PLGA-PLL-PEG-DNR组HL60细胞内可见DNR自发荧光累积,且TfR mAb-PLGA-PLL-PEG-DNR组细胞内DNR浓度高于单药DNR组(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TfR mAb-PLGA-PLL-PEG-DNR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DNR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TfR mAb-PLGA-PLL-PEG-DNR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明显高于单药DNR组(P<0.05)。结论:TfR mAb-PLGA-PLL-PEG纳米载药系统将化疗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HL60,可通过凋亡途径增加药物的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 纳米粒 靶向载药系统 凋亡
下载PDF
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靶向脑内药物递送的研究策略
5
作者 范双 刘煜 《药物资讯》 2022年第3期137-145,共9页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循环中药物向大脑的渗透,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挑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一类特异性高表达受体,能将循环中特定物质转运到脑内。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循环中药物向大脑的渗透,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挑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一类特异性高表达受体,能将循环中特定物质转运到脑内。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即是其中之一,基于TfR1单克隆抗体的抗体融合蛋白显示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潜力,激发了利用TfR1靶向脑内递送药物的研究。本文旨在论述靶向TFR1抗体进行药物脑内递送的研究进程,从而为TfR1抗体药物运载平台的开发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受体介导的胞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1 转铁蛋白受体1抗体
下载PDF
“铁门”靶向抗体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洋 刘煜 童玥 《药物资讯》 2020年第3期92-102,共11页
铁元素作为生命体不可或缺的微量营养素,广泛参与生命体的多种生物功能中,如细胞呼吸、DNA复制、细胞周期、活性氧产生。正常情况下,机体铁稳态受到严格调控。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这一“铁门”作为细胞摄取铁... 铁元素作为生命体不可或缺的微量营养素,广泛参与生命体的多种生物功能中,如细胞呼吸、DNA复制、细胞周期、活性氧产生。正常情况下,机体铁稳态受到严格调控。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这一“铁门”作为细胞摄取铁的主要途径,在维持机体铁稳态中起关键作用。TFR1表达受到严格调控。研究发现,血脑屏障管腔膜上TFR1表达水平远高于外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这种高表达属性已被证明与维持脑内铁稳态有关。血脑屏障的存在阻挡了绝大多数药物的脑内渗透,低生物利用度使得药物药效无法发挥。TFR1作为血脑屏障管腔膜上的天然膜受体可以介导生物大分子转铁蛋白的转胞吞。目前基于TFR1抗体的药物脑内递送研究主要围绕TFR1抗体跨血脑屏障转运的潜力开发和TFR1抗体相关药物的脑部疾病治疗展开。除此之外,多份研究表明,机体铁过载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TFR1作为细胞摄取铁的主要途径,广泛参与这一过程。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这一“铁门”,TFR1抗体已被广泛用于血液恶性肿瘤、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治中。本文旨在对靶向细胞“铁门”的TFR1抗体在以上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血脑屏障 铁代谢异常 转铁蛋白受体1 转铁蛋白受体1抗体
下载PDF
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瑶 柳琳 +2 位作者 朱潇冉 杨慧 张幸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制备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αCT)脂质体(OX26-αCT-LP),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αCT-LP,巯基化后的OX26再与脂质体相连制得OX26-αCT-LP... 目的:制备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修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αCT)脂质体(OX26-αCT-LP),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αCT-LP,巯基化后的OX26再与脂质体相连制得OX26-αCT-LP。考察所制脂质体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采用透析袋法考察OX26-αCT-LP和αCT-LP在p 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0 h内的释放特性;采用小鼠热板法考察鼻黏膜滴注生理盐水、αCT原料药、αCT-LP和OX26-αCT-LP对小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所制OX26-αCT-LP形态呈球形,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106.3±5.36)nm,Zeta电位为(-23.17±1.14)m V,药物包封率为(56.82±1.18)%;OX26-αCT-LP和αCT-LP的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Weibull方程(r=0.986 7、0.981 0);与生理盐水比较,αCT-LP和OX26-αCT-LP给药后60~480 min内能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P〈0.01或P〈0.05),且OX26-αCT-LP效果强于αCT-LP(P〈0.01)。结论:成功制得对小鼠有一定镇痛作用的OX26-αCT-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 眼镜蛇神经毒素 脂质体 制备 镇痛作用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