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黄花补血草的资源特性及其化学成分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玲 刘宇 +1 位作者 华兰英 张林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218,共2页
黄花补血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补血活血之功效,是我国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为有效利用和开发黄花补血草的药用价值,对其化学成分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讨论,以期加强对黄花补血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筛选、抗菌谱的测定、提取过程... 黄花补血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补血活血之功效,是我国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为有效利用和开发黄花补血草的药用价值,对其化学成分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讨论,以期加强对黄花补血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筛选、抗菌谱的测定、提取过程的追踪等研究,并在中兽医配伍理论指导下,研究和筛选其中药有效部分和传统的中兽药复方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抗菌单体
下载PDF
季铵盐抗菌单体在粘结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焦阳(综述) 马赛(综述) +2 位作者 王辉(综述) 李芳(综述) 陈吉华(审校/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6-610,共5页
粘结剂与牙本质间的界面是树脂修复体的薄弱环节,也是细菌侵袭修复体深部牙本质、引起继发龋的主要通道。因此,对粘结剂进行抗菌改性是提高树脂修复体寿命、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季铵盐类抗菌单体同时具有抗菌和聚合功能,利用其对... 粘结剂与牙本质间的界面是树脂修复体的薄弱环节,也是细菌侵袭修复体深部牙本质、引起继发龋的主要通道。因此,对粘结剂进行抗菌改性是提高树脂修复体寿命、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季铵盐类抗菌单体同时具有抗菌和聚合功能,利用其对粘结剂进行改性可在不影响材料本身理化性能的同时赋予其稳定的抗菌功能,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季铵盐型抗菌单体及其在粘结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抗菌单体 粘结剂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基托树脂材料抗菌性能研究新进展
3
作者 杨杨 石磊 +3 位作者 宫海环 宋艾阳 方滕娇子 朱松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2566-2568,共3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基托树脂抗菌新方法和独特的抗菌材料,例如可循环使用感染反应性抗真菌基托树脂材料、光分解过氧化氢抗菌体系、新型抗菌单体和抗菌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患者长期佩戴可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基托树脂抗菌新方法和独特的抗菌材料,例如可循环使用感染反应性抗真菌基托树脂材料、光分解过氧化氢抗菌体系、新型抗菌单体和抗菌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患者长期佩戴可摘义齿、活动矫治器导致的义齿口炎、牙周炎等。这些研究成果代表了树脂基托材料抗菌性能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章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基托树脂 抗菌 杂化涂料 抗菌单体
下载PDF
四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单体改性口腔复合树脂的细胞毒性研究
4
作者 吴帆 王卫国 +1 位作者 班晶浩 杨国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0-735,共6页
目的:检测四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单体改性口腔复合树脂的细胞毒性。方法:向净树脂中添加四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单体(TMHDB)制成实验树脂(TH组)。实验树脂与净树脂(CO组)固化后,浸泡于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树脂的浸提液,并制成梯度浓度。分析2... 目的:检测四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单体改性口腔复合树脂的细胞毒性。方法:向净树脂中添加四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单体(TMHDB)制成实验树脂(TH组)。实验树脂与净树脂(CO组)固化后,浸泡于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树脂的浸提液,并制成梯度浓度。分析2种树脂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不含浸提液的细胞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CK组)。结果:CO组与TH组在第1天的细胞数量及细胞增殖速率均明显小于CK组,第3和第5天3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组和TH组的S期所占细胞比例较CK组显著上升,G1期所占的细胞比例较CK组显著下降;CO组、TH组和CK组3组之间的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以及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所占比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O组和TH组中ROS水平均显著上升。结论:TMHDB单体的添加不增加净树脂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季铵盐 抗菌单体 细胞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含氟抗菌单体应用于口腔粘接材料的研究
5
作者 刘科伽 李宇 《化学与粘合》 CAS 2024年第3期269-271,312,共4页
高强度、高耐磨性且抗菌效果好的口腔粘接材料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了提高口腔粘接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考虑将含氟抗菌单体应用于口腔粘接材料的制备中,并对其性能展开分析。首先,将1-氯代十二烷与1-乙烯基咪唑混合得到中间体,再将中... 高强度、高耐磨性且抗菌效果好的口腔粘接材料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了提高口腔粘接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考虑将含氟抗菌单体应用于口腔粘接材料的制备中,并对其性能展开分析。首先,将1-氯代十二烷与1-乙烯基咪唑混合得到中间体,再将中间体与乙醚和乙酸乙酯混合,经沉淀后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粉末经去离子水溶解后,滴入氟化银试剂,再经低速离心处理后得到含氟抗菌单体,将其加入到牙本质粘接剂Prime&Bond NT中,制备得到含氟抗菌单体的口腔粘接材料。测试结果表明:含氟抗菌单体口腔粘接材料具有明显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能力,且多次测试后,材料的最大剪切力值、最大拉力以及硬度的平均值分别可达到28.6 MPa、49.2 MPa和87.5 Shore D,说明材料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接材料 含氟抗菌单体 氟化银 牙本质粘接剂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含氟抗菌单体的合成和抗菌口腔粘接材料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许佳佳 李晓军 +3 位作者 朱蔚璞 段铸辉 毛英杰 李晓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8-2032,共5页
将1-氯代十二烷与1-乙烯基咪唑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咪唑盐单体,用氟置换氯离子,制得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利用氢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进行表征.将氟离子以有机氟的形式引入粘接系统中,通过释氟... 将1-氯代十二烷与1-乙烯基咪唑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咪唑盐单体,用氟置换氯离子,制得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利用氢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进行表征.将氟离子以有机氟的形式引入粘接系统中,通过释氟试验和接触抗菌实验研究了含氟咪唑盐抗菌单体改性粘接剂的氟离子释放行为和粘接剂的抗菌性能.同时,利用粘接强度测试检测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改性对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实现靶向防龋能力,且添加到粘接系统中后不影响粘接剂的粘接性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咪唑盐 可聚合抗菌单体 粘接强度 口腔粘接剂
下载PDF
含季铵盐型单体釉质粘结剂的抗菌性与粘结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芳 叶之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9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正畸釉质粘结剂的抗菌及抗剪切性能。方法:变形链球菌为评价菌种,不同比例季铵盐单体加到粘结剂中,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观察抗菌性,测抗剪切性,记录并分析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正畸釉质粘结剂的抗菌及抗剪切性能。方法:变形链球菌为评价菌种,不同比例季铵盐单体加到粘结剂中,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观察抗菌性,测抗剪切性,记录并分析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与普通粘结剂组相比,在抗菌剂的添加量为4%时,抗菌率最强;不同比例的季铵盐型单体的正畸托槽粘结剂组的剪切粘结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ARI指数记分非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季铵盐型单体正畸釉质粘结剂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满足正畸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型抗菌单体 抗菌 剪切粘结性
下载PDF
含季铵盐抗菌单体实验盖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8
作者 杨彦伟 黄鹂 +5 位作者 余凡 董岩 张宏晨 邱宜农 邢晓东 陈吉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测试含季铵盐抗菌单体实验盖髓材料生物相容性。方法:参考ISO 10993系列标准,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溶血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及短期全身毒性试验测试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实验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等级为1级,无... 目的:测试含季铵盐抗菌单体实验盖髓材料生物相容性。方法:参考ISO 10993系列标准,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溶血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及短期全身毒性试验测试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实验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等级为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其对兔血的溶血率为4.1%;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其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无刺激性;短期全身毒性试验表明其对SD大鼠无短期全身毒性作用。结论:含季铵盐抗菌单体实验盖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抗菌单体 实验盖髓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